✔ 最佳答案
可再生能源拯救天氣反常 (星島) 11月 21日 星期二 03:29AM (綜合報道)
(星島日報報道)我們剛過了一個百年以內最熱的十月,天氣反常,今年聖誕節還有可能穿短袖T恤。本年在美國大熱的紀錄片《絕望真相》中,美國前副總統戈爾(相關新聞 - 網站)不斷解釋溫室效應如何威脅人類生存。早前更有研究指出若冰川溶化導致海水水位上升的話,香港經濟損失將達四千億﹗一切駭人聽聞又言之鑿鑿,要拯救地球於「水深火熱」,短铫靠節約能源,長遠還是要靠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文﹕何可 圖﹕新華社、美聯社、星島圖片庫
綠色能源勢不可擋
可再生能源是指自然產生、循環不息的能源,包括靠水力、地熱、風力、太陽能、潮汐等產生的能源,相對於傳統的石油、煤炭資源,好處是取之不盡,其副產 品可回歸大自然物質循環,故亦較為環保,近年興起的生物能源(如用玉米提煉的汽油)也可歸作此類。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多的可再生能源是水力發電,在一九九五 年水力佔全世界總發電量百分之十九,但此法一樣容易引起其他環境問題(觀乎我們的三峽工程就可知),其他比較理想的可再生能源,在世界上使用的比例依然很 小(還不足百分之一),只有已發展國家才有足夠金錢、技術條件去進行研究開發。
一九九七年,聯合國(相關新聞 - 網站)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國第三次締約國大會在日本京都(相關新聞 - 網站)召 開,各國擬定了稱為《京都議定書》的管制協議,目的是希望減少燃燒石油、煤及其他工業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六種溫室氣體的排放,從而減低全球暖 化的趨勢,去年生效的公約指定已發展國家合作把整體排放量減百分之五。雖然發展中國家(中國也是)可暫時豁免減排,但亦需要努力在技術、配套上達到公約的 條件,此公約因此成為了各國發展可再生能源的外在誘因(內在誘因當然是國際油價不穩了)。
近年英國的三大政黨(包括自由民主黨(相關新聞 - 網站))各打「環保牌」以爭選票,貝理雅(相關新聞 - 網站)在 環保議題上不惜與盟友反臉,狠批美國不確認《京都議定書》(順帶一提,美國的溫室氣體排放佔全球四分之一)﹔在《京都議定書》中暫未被列為已發展國家的南 韓,亦已於去年大手筆拋出二百零八億美元的發展可再生能源計畫﹔中國政府剛剛亦已通過《可再生能源法》,建構綠色能源發展,內地專家估計有近一千億人民幣 市場。
風能在香港
「綠色」既成全球性的政治時尚,曾蔭權(相關新聞 - 網站)脫下煲呔大搞「藍天行動」,亦有了點「國際性」理據。有說近來香港空氣污染(相關新聞 - 網站)嚴重,在於珠三角(相關新聞 - 網站)地區工業發展帶來的空氣污染,其實在珠三角發展工業者,不是有許多香港人在內嗎﹖與其委過於人,不如以身作則,看看香港發展可再生能源的空間如何。
現時香港發電主要靠煤炭、天然氣與核能,核能相對清潔,溫室氣體排放也少得多,但一樣會引起其他問題(如安全問題、核廢料污染等)。故本港的兩家電力 公司今年亦已應社會要求及世界潮流發展,開始覑手研究可再生能源。香港沒有火山地熱,也沒有可建水壩發電的大川,更沒有廣大的空間設大量太陽能接收板,故 風力發電已成為主力研究對象。港燈今年在南丫島建了首個商用風力發電站,而中電亦致力研究建離岸風站的可行性,希望在二○一○年把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度,提 升至中電總發電量的百分之五。
我們不時在晚間黃金時段看見中電廣告,說中電已採用「環保煤」發電。所謂「環保煤」其實是超低含硫量的煤,燃燒時所產生的「二氧化硫」(香港常見「煙霞」的主因)比一般煤低,不過依然會釋放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故環保組織綠色和平數年前已極力要求中電取締燃煤發電。
但香港的風能發電,有可能代替燃煤發電(即全港耗電量的三分之一)嗎﹖綠色和平提供的數據顯示有此空間。根據本港機電工程署於○二年的報告,香港的岸 上與離岸風力資源,足以提供二百萬人的電力需求。廣東省的風力潛能更大,綠色和平委託風能顧問公司Garrad Hassan進行的可能性研究《風力廣東》顯示,廣東省的風能裝機容量在二○二○年可達二千萬千瓦。若能成功興建這個規模的風力發電站,一年最高產電量, 可相等於香港現時的總電力供應。綠色和平因此建議港府和廣東省政府磋商聯網,開放本地電力市場,讓消費者可選擇提供可再生能源的供應商。「可惜,早前政府 就香港電力市場未來發展發表的諮詢文件中,未有展示出推動這些工作的決心。」中國綠色和平項目主任楊凱珊表示。
楊凱珊更稱,欠缺有效的政策配套,是香港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最大阻力﹕「例如特首去年成立的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建議,香港可以由可再生能源供應百分之一至 二的電力需求。香港其實有發展風能的巨大潛力,這個目標實在過於保守。」她又指出這指標僅屬建議,沒有法律效力﹕「反觀中國已通過可再生能源法,美國二十 二個州分亦通過了類似的法律,香港可謂十分落後。」
■歐州風能發電處於領先地位,例如丹麥全國約兩成電力供應來自風能,西班牙(相關新聞 - 網站)佔百分之八,但港燈今年在南丫島的風站發電量卻強差人意,只及預期中的一半。
■去年生效的《京都議定書》至今未獲美國與澳洲(相關新聞 - 網站)確認,本月在奈羅比開幕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處理「後京都」問題是主要議題。
■美國總統布殊(相關新聞 - 網站)被批評只顧「反恐」而忽視環保政策。
■近幾年綠色和平經常就天氣反常的問題示威請願,矛頭皆直指中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