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D資料~~~~~

2007-06-06 3:09 am
貝多芬D資料~~~~~THX

回答 (5)

2007-06-06 3:15 am
✔ 最佳答案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德語: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7日受洗於德國波恩,1827年3月26日在奧地利維也納去世),是一位集古典主義大成,開浪漫主義先河的歐洲古典音樂作曲家,也是一位演奏家和指揮家。他一共創作了9首編號交響曲、35首鋼琴奏鳴曲(其中後32首帶有編號)、10部小提琴奏鳴曲、16首弦樂四重奏、1部歌劇、2部彌撒、1部清唱劇與3部康塔塔,另外還有大量室內樂、歌曲與舞曲。這些作品對音樂發展有著深遠影響。在中國,貝多芬被尊稱為樂聖。





目錄[隐藏]

1 童年
2 真正的音樂啟蒙
3 紮根維也納

3.1 《英雄》
3.2 《費德里奧》
4 1804—1815

4.1 《命運》與《田園》
5 低谷,再起與殞落

5.1 《莊嚴彌撒》
5.2 《第九交響曲》
5.3 逝世及死因
6 音樂

6.1 交響曲

6.1.1 神秘的《第十交響曲》
6.1.2 貝多芬在交響曲方面的創新
6.1.3 貝多芬交響曲的一般結構
6.2 鍵盤類作品

6.2.1 鋼琴奏鳴曲
6.2.2 鋼琴變奏曲
6.2.3 鋼琴小品
6.3 弦樂四重奏

6.3.1 早期弦樂四重奏
6.3.2 中期弦樂四重奏
6.3.3 晚期弦樂四重奏
7 影響
8 聆聽
9 註釋
10 延伸閱讀
11 外部鏈接



[編輯] 童年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2/Beethovens_parent.jpg/180px-Beethovens_parent.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貝多芬的雙親,左圖是父親,右圖是母親。
貝多芬一家原籍佛蘭德梅赫倫[1],他名字中的“凡”(van)並非德語中的“von”,並不代表任何貴族封號,而是用來顯示其家鄉。貝多芬的祖父,也同名路德維希·凡·貝多芬,20歲時遷居波恩[2],在科隆選帝侯宮廷內當一位樂隊長。父親約翰則是一位唱詩班男高音[3]。母親瑪麗亞·馬達琳娜·凱維利希(Maria Magdalena Keverich)是宮廷御廚的女兒。她在出嫁約翰之前曾結過一次婚,並產下一子,但原先的丈夫與兒子皆早逝。她與約翰在1769年8月2日產下一子,名路德維希·瑪麗亞·凡·貝多芬(Ludwig Maria van Beethoven),但六天後就夭折了。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5/BEETHHS.jpg/250px-BEETHHS.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貝多芬的出生地
1770年12月17日,這段婚姻中的第二個兒子路德維希·凡·貝多芬以「Ludovicus van Beethoven」之名受洗。日後人們普遍認為這個孩子是在1770年12月16日在波恩的波恩衚衕(Bonngasse)街20號出生的,但是這種說法缺乏證據。路德維希的父母日後還生下了5個子女,但只有第2和第3個活了下去。他們是卡斯帕·安東·卡爾·凡·貝多芬(Kaspar Anton Karl van Beethoven)和尼古拉斯·約翰·凡·貝多芬(Nikolaus Johann van Beethoven)。不幸夭折的三位則是:在1779年受洗的安娜·馬利亞·弗蘭切斯卡(Anna Maria Franziska,只活了四歲)、1781年出生的弗蘭茲·喬治(Franz Georg,2歲時離世)、1786年受洗的馬利亞·馬格麗塔(Maria Margaretha,在周歲之年夭折)[4]。
最初,貝多芬家庭情況還算如意。約翰的經濟狀況不錯,老路德維希在經濟上也能幫助一下這個家庭[5]。約翰有酗酒的習慣,脾氣暴躁,母親則體弱多病,這是日後作為長子的貝多芬必須挑起家庭重擔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正是因此,貝多芬愛母親遠勝於父親。貝多芬可能在5歲時患有中耳炎,但並沒有得到很好的治療,這可能為其日後的耳疾埋下禍根。
貝多芬年紀很小就開始接受音樂訓練。他的音樂啟蒙老師正是其父[6]。6歲就能作曲的莫扎特無疑給貝多芬的父親立了一個榜樣。為了使自己的兒子貝多芬也成為一位神童,約翰很早就教貝多芬彈奏鋼琴。這樣的做法雖然使得貝多芬在1778年就能在科隆登臺演出[7]、11 歲就在劇院樂隊演出、13歲就成為風琴師,併發表了3首奏鳴曲,但卻顯得拔苗助長。約翰有時甚至會在深夜將貝多芬從床上拉起,要他在朋友面前演示其音樂才能。貝多芬因此在上學時顯得註意力不夠集中。11歲的時候,他就因父親財力不濟被迫輟學。他在學校所學到的應該不會很多。而此時的貝多芬,和其他11歲的孩子是沒有什麼差別的。

[編輯] 真正的音樂啟蒙
約翰的音樂教育缺乏系統性[5]。後來,同行說服了約翰,讓貝多芬另請高明,以進一步發掘其潛能。1781年[8](一說1782年[5])貝多芬跟隨樂隊指揮克裡斯蒂安·戈特洛寶·奈弗(Christian Gottlob Neefe)學習鋼琴和作曲,另外還跟弗蘭茲·安東·裡斯(Franz Anton Ries)學習小提琴。正是新老師的努力使得貝多芬開始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奈弗是一位好老師,他不但看出了貝多芬的優勢所在,也能覺察其弱點:缺乏自制力,修養和紀律。他要求貝多芬研習前輩的作品,如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再是同時代的音樂家的名篇,如莫扎特的作品。1782年,奈弗發表了貝多芬的第一部作品《以戴斯勒先生一首進行曲為主題的羽管鍵琴變奏曲》(Variations pour le Clavecin sur une Marche de Mr. Dressler)。貝多芬在1783年(一說1782年)代表奈弗出任宮廷樂隊羽管鍵鋼琴演奏家。也在83年,奈弗向一音樂雜誌撰文道: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6/6b/Cquote1.png/20px-Cquote1.png

這位年輕的天才應該在其藝術修養方面得到更多的幫助,只要他能堅持不懈,一定會成為莫扎特第二。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3/33/Cquote2.png/20px-Cquote2.png

而貝多芬也是對這位老師深存愛戴,他在1793年寫通道: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6/6b/Cquote1.png/20px-Cquote1.png

如果我有所成就,這一定是您的功勞。[5]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3/33/Cquote2.png/20px-Cquote2.png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2/2e/Beethoven_16_Silhouette.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貝多芬16歲時剪影
雖然貝多芬在波恩受惠非淺,但是該地的音樂資源無疑未能滿足他。他決定在1787年帶著馬克思·弗蘭茲(約瑟夫二世的弟弟)的推薦信前往維也納,他想在莫扎特手下學習。但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後世所知甚少。但有一點卻是廣為人知的,就是莫扎特當時雖然忙於創作唐璜,但是卻抽出時間,給了貝多芬一個主題,讓後者即興演奏。貝多芬的演奏無疑打動了莫扎特,莫扎特說道: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6/6b/Cquote1.png/20px-Cquote1.png

註意這位年輕人,日後他會揚名天下。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3/33/Cquote2.png/20px-Cquote2.png

但是這兩位音樂家的交流卻不得不因為貝多芬母親的病危消息而中斷,貝多芬就此與莫扎特永別。瑪麗亞可惜並未因貝多芬的歸來而走過此關。她的逝世,無疑將家庭整個托付給了路德維希。約翰的行為越發不近情理,致使路德維希向皇儲提出申請,將兩個幼弟的撫養權交給自己,裁決的結果是,約翰從200塔勒月薪拿出一半供養子女。在接著的五年裡直到自己的1792年12月18日臨終一刻,約翰一直未得到自己孩子和周圍人們的歡迎接納[9]。為了養家,1788年(一說1789年[4])到1792年貝多芬在奈弗的一支歌劇院樂隊里作中提琴手,從而接觸到當時的歌劇作品。
參考: wiki
2007-06-06 3:26 am
貝多芬。德國作曲家。1770年12月16日,生於波昂;1827年3月26日,逝於維也納。
早年的學習與發展

貝多芬四歲時就被迫練習樂器;八歲開音樂會;十一歲起隨宮廷風琴師尼菲學習。尼菲看出貝多芬有創作天才,因此不斷地鼓勵他、幫助他。

當自由、平等、博愛的口號喊的陣天價響的時候,貝多芬來到音樂之都維也納。當時風行的理想主義主張:人應該身體力行發揮人性的潛力,救贖自己。貝多芬不由自主被這些思想所吸引。於是浪漫主義早期的思想,和貝多芬心靈中的樂音結合成震撼人心的音樂。

海得堡遺書

貝多芬在維也納的第一個十年裡,獲得極高的成就。可惜二十八歲開始耳聾,最後終於完全聾掉。此事曾對貝多芬造成不小的打擊,甚至一度想到輕生,而留下著名的「海得堡遺書」。但貝多芬最後仍沒被命運所擊倒。

開創音樂新風貌

在與外界聲音隔絕之後,貝多芬開始用"心"來作曲。而這時美國獨立與法國大革命,帶給了歐洲自由平等的觀念。於是貝多芬由於失聰的心歷路程加上這個啟示,他的作品跨入另一個新的境界。原有貴族式的典雅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強烈的熱情與波濤洶湧的情感。曲子的力度對比加大、音域的距離加寬、和絃的連接脫離古典的範疇。使音樂從古典樂派的傳統之中解放出來,開創出另一種嶄新風貌。
2007-06-06 3:16 am
貝多芬 is good!
2007-06-06 3:15 am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德語: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7日受洗於德國波恩,1827年3月26日在奧地利維也納去世),是一位集古典主義大成,開浪漫主義先河的歐洲古典音樂作曲家,也是一位演奏家和指揮家。他一共創作了9首編號交響曲、35首鋼琴奏鳴曲(其中後32首帶有編號)、10部小提琴奏鳴曲、16首弦樂四重奏、1部歌劇、2部彌撒、1部清唱劇與3部康塔塔,另外還有大量室內樂、歌曲與舞曲。這些作品對音樂發展有著深遠影響。在中國,貝多芬被尊稱為樂聖。

逝世及死因
《第九交響曲》之後的1825/26兩年,貝多芬集中精力創作弦樂四重奏,完成了12到16號5首作品,還有一部大賦格,而其中的最後一首弦樂四重奏Op.135,是貝多芬的遺作。但可惜天不予壽,1826年貝多芬在跟兄弟爭吵後回家,在路上他著涼了。26年12月他帶著侄子去格內森道夫旅行,希望身體好轉。可惜旅行下來,他得到的卻是肺炎。後來加上慢性肝腸的疾病,又驚聞侄子試圖自殺的消息,使得他的健康迅速惡化。雖然如此,他想自己還是能再寫一些音樂的,他說:

我只希望自己能給這個世界一些美好的音樂,然後就像一個老頑童一樣,在各位體面的先生面前了結塵世上的事。

貝多芬在1827年1月3日立下遺囑,3月份健康明顯惡化。這一年他為肝硬化動了4次手術。在他臥床之時,醫生安德雷阿斯·瓦烏希(Dr. Andreas Wawruch)給了他75瓶藥。雖然後世並不知道藥方是什麼,但辛德勒說到,正是瓦烏希「用藥物摧殘貝多芬」,而貝多芬也對醫生失去信心。當時一位德國指揮家費迪南·希勒,年方15歲,去看訪彌留之際的貝多芬。他說道,3月20日時貝多芬曾說:「我想我得準備上去了。」

據說貝多芬在病榻上臨終之際說過「鼓掌吧,朋友,喜劇結束了。」最後這句話後來被義大利作曲家列昂卡瓦諾用在他的作品《丑角》中,以結束那假戲真做的慘痛悲劇。希勒在貝多芬頭上取下一縷頭髮。葬禮於29日舉行,據說有達10000(又說20000)名維也納市民出席了他的葬禮。舒伯特是38抬棺人之一。軍警需要出動到場以維護秩序。在他維令根墓園(Währinger Friedhof,現名維令根舒伯特公園,德語:Währinger Schubert-Park)起先的墓上有一座刻有他名字的方尖碑。到了1888年,他的棺木被取出,並改葬至維也納中央公墓,舒伯特墓旁,而當時奧地利作曲家布魯克納也在場。

對貝多芬早逝的原因,眾說紛紜。當時的醫生下結論,死因是肝硬化[60]。有人認為他是死於梅毒。而貝多芬的頭髮則成了了解其死因的重要線索。這縷頭髮一直由希勒家族保存到20世紀。到了1943年,丹麥醫生凱·亞歷山大·弗萊明(Kay Alexander Fremming)醫治躲避納粹的猶太人,他的病人以頭髮為診金,因而頭髮易手。1994年12月頭髮被拍賣。目前頭髮保存在多個地方,包括聖荷西州立大學的貝多芬研究中心(The Ira F. Brilliant Center for Beethoven Studies),華盛頓國會圖書館(Library of Congress, Washington, D.C.),康乃狄克州哈特福德大學(the University of Hartford, Connecticut),倫敦不列顛圖書館(the British Library, London),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the Gesellschaft der Musikfreunde),還有波恩貝多芬博物館(the Beethoven-Haus)。

洛杉磯的精神化學公司為貝多芬的頭髮作過放射—免疫測試,以確定貝多芬在最後幾個月內是否服用過止痛劑,如阿片製劑。但是測試結果為陰性,即是這些樣本不含嗎啡之類的阿片。

伊利诺州的HRI & Pfeiffer研究中心威廉·瓦施博士為貝多芬遺留下來的頭髮進行金屬化驗,結果顯示,髮中鉛含量很高。雖然這一發現對梅毒致死的推測有一定的支持作用,但是現在普遍認為,這是由於當時工業污染了多瑙河的魚,而貝多芬又很喜歡吃該地段的魚,因此魚體內的鉛在其身上沉積。並非是貝多芬為了治療梅毒而將含鉛的藥物服用到體內所致。貝多芬性格方面狂躁,生理方面受慢性腹瀉和腹痛的折磨,甚至是其死亡,都可能是由鉛引起的。
2007-06-06 3:15 am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德語: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7日受洗於德國波恩,1827年3月26日在奧地利維也納去世),是一位集古典主義大成,開浪漫主義先河的歐洲古典音樂作曲家,也是一位演奏家和指揮家。他一共創作了9首編號交響曲、35首鋼琴奏鳴曲(其中後32首帶有編號)、10部小提琴奏鳴曲、16首弦樂四重奏、1部歌劇、2部彌撒、1部清唱劇與3部康塔塔,另外還有大量室內樂、歌曲與舞曲。這些作品對音樂發展有著深遠影響。在中國,貝多芬被尊稱為樂聖。


童年
贝多芬的双亲,左圖是父親,右圖是母親。
貝多芬的雙親,左圖是父親,右圖是母親。

貝多芬一家原籍佛蘭德梅赫倫[1],他名字中的“凡”(van)並非德語中的“von”,並不代表任何貴族封號,而是用來顯示其家鄉。貝多芬的祖父,也同名路德維希·凡·貝多芬,20歲時遷居波恩[2],在科隆選帝侯宮廷內當一位樂隊長。父親約翰則是一位唱詩班男高音[3]。母親瑪麗亞·馬達琳娜·凱維利希(Maria Magdalena Keverich)是宮廷御廚的女兒。她在出嫁約翰之前曾結過一次婚,並產下一子,但原先的丈夫與兒子皆早逝。她與約翰在1769年8月2日產下一子,名路德維希·瑪麗亞·凡·貝多芬(Ludwig Maria van Beethoven),但六天後就夭折了。
贝多芬的出生地
貝多芬的出生地

1770年12月17日,這段婚姻中的第二個兒子路德維希·凡·貝多芬以「Ludovicus van Beethoven」之名受洗。日後人們普遍認為這個孩子是在1770年12月16日在波恩的波恩衚衕(Bonngasse)街20號出生的,但是這種說法缺乏證據。路德維希的父母日後還生下了5個子女,但只有第2和第3個活了下去。他們是卡斯帕·安東·卡爾·凡·貝多芬(Kaspar Anton Karl van Beethoven)和尼古拉斯·約翰·凡·貝多芬(Nikolaus Johann van Beethoven)。不幸夭折的三位則是:在1779年受洗的安娜·馬利亞·弗蘭切斯卡(Anna Maria Franziska,只活了四歲)、1781年出生的弗蘭茲·喬治(Franz Georg,2歲時離世)、1786年受洗的馬利亞·馬格麗塔(Maria Margaretha,在周歲之年夭折)[4]。

最初,貝多芬家庭情況還算如意。約翰的經濟狀況不錯,老路德維希在經濟上也能幫助一下這個家庭[5]。約翰有酗酒的習慣,脾氣暴躁,母親則體弱多病,這是日後作為長子的貝多芬必須挑起家庭重擔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正是因此,貝多芬愛母親遠勝於父親。貝多芬可能在5歲時患有中耳炎,但並沒有得到很好的治療,這可能為其日後的耳疾埋下禍根。

貝多芬年紀很小就開始接受音樂訓練。他的音樂啟蒙老師正是其父[6]。6歲就能作曲的莫扎特無疑給貝多芬的父親立了一個榜樣。為了使自己的兒子貝多芬也成為一位神童,約翰很早就教貝多芬彈奏鋼琴。這樣的做法雖然使得貝多芬在1778年就能在科隆登臺演出[7]、11 歲就在劇院樂隊演出、13歲就成為風琴師,併發表了3首奏鳴曲,但卻顯得拔苗助長。約翰有時甚至會在深夜將貝多芬從床上拉起,要他在朋友面前演示其音樂才能。貝多芬因此在上學時顯得註意力不夠集中。11歲的時候,他就因父親財力不濟被迫輟學。他在學校所學到的應該不會很多。而此時的貝多芬,和其他11歲的孩子是沒有什麼差別的。


貝多芬的聽覺不斷喪失,其鋼琴演出也越來越少。1815年1月25日他最後一次以鋼琴演奏家的身份出現,是在宮廷音樂會中為自己所作的歌曲《阿德萊德》Op.46伴奏。早在1812年,貝多芬就表現出創作上的低產。他情緒低落,財政問題又再浮現,且見婚姻無望,感到孤獨。1816年他得了支氣管炎,長期卧床。所以1815年-1819年這4 年,貝多芬的創作一度陷入谷底。而且在1819年他變成全聾,這無疑完全剝脫了他指揮和演出權。就是日常的溝通,也顯得非常的吃力。貝多芬從1818年起需要“談話冊”(Konversationshefte)才能與人“交談”。正是通過這種方式,很多貝多芬的話語被保留了下來,成為後人研究其為人的重要資料。

但這並不意味著期間貝多芬無所作為。1814/15年維也納會議期間他寫了一部《榮耀時刻》(Der glorreicher Augenblick,Op.136)的大型康塔塔和一部名為《平靜的海洋和幸福的旅程》(Meeresstille und glückliche Fahrt)的合唱作品。後者的歌詞取自於歌德,並且題獻與歌德。但詩人即使收到了貝多芬的一份手稿和一封後續的信,也沒有作出回覆。1818年,貝多芬寫下了《槌子鍵鋼琴奏鳴曲》(第29號),標志著他新一輪創作的開始。度過危機之後的貝多芬,作品的精神面貌隨之一變。作品顯得內向反思,深邃,例如其晚期的弦樂四重奏和三首鋼琴奏鳴曲(30,31和32),而作品規模變得更巨集大,如《莊嚴彌撒》和《第九交響曲》。他有意模糊分界線而獲得持續性,具體表現在樂章內引子與快板的相互滲透,有時引子本身成為了快板的一部分。樂章之間相互交叉。同時他又在試驗新的音響效果。有評論家認為,晚期的貝多芬並不註重作品是否諧美,是否可行,一切都要遵從他的構思,並歸咎於其耳聾[6]。貝多芬的學生車爾尼的話就是例證:
貝多芬的第三種風格起始於他逐漸耳聾的時期,這導致他最後三部鋼琴奏鳴曲的獨特風格,出現了許多不諧調的和音。


收錄日期: 2021-05-03 06:57:0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605000051KK0266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