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歷代以來都以李清照為婉約派的代表人物。李清照,自號易安居士,濟南人,生於北宋,死於南宋,其詞芬馨神駿,閨秀詩人,當推第一。
生離是苦,死別更是苦。李清照和丈夫生離時,詞雖寂苦,尚有寄託,南渡之後,多少遷徙流離的日子裏,又疊上死別的陰冷淒苦,情何以堪,人何以堪!這首「聲聲慢」正是這種心境的傾訴。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
戶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註譯: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十四個疊字,起首已經不凡,極富創意,這種創意在中國古詩人中並不多見,還有誰敢以十四個疊字相連為詩呢?李清照以一個女詞人竟然寫出這樣的句子,是藝術才華的卓越表現,也是情深意切的自然呈露。 「尋尋覓覓」,尋覓什麼呢?可以想見半百婦人無依無助的孤苦情況,迫切需求內在的心靈的依靠,所以她尋覓足以依憑的生命中的水草,也正是尋了又尋,覓了又覓,終無所得,外在環境更是如此冷冷清清的,寂寞加空虛,情與境自「悽悽慘慘戚戚」,連疊六字,無可化解!
「戶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寫盡人類悲秋的共同哀慟,這樣的作暖還寒,是一種不能適應,難以止息的情緒的不穩,想這樣,又想那樣,不能抑止的心情的浮動。
也許喝點酒可以澆澆愁吧!多少人借酒來忘懷自己的不幸,惜酒來獲取短暫的平靜。「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多平凡的四個字:「晚來風急」,就將沉醉酒鄉的美夢也打碎了,是深深的悲苦使她無法暫避壺中,必須清醒地數算自己的哀愁,忍受哀愁的蠶、咬嚙,「晚來風急」,令人有著晚景淒涼,不寒而慄的更為深沉的隱痛感覺。
豈僅如此!正傷心的時候,一聲雁啼,又觸痛了詩人敏感易傷的心,聲聲鳴叫的雁卻是舊時相識,然而,雁兒在林梢,來去有時,可親的人兒呢?可愛的家園呢?人事已非,家園殘破,總非昔日面目,這樣的天氣,這樣的異地,這樣的悽悽慘慘戚戚!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註譯: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黃花為何飄零呢?誰憔悴損呢?在這裏,李清照已與黃花認同。黃花之所以堆積,因為上半闕的「晚來風急」。誰憔悴瘦減?是黃花,也是李清,「人比黃花瘦」啊!這是窗外可見的秋日的枯黃,此時「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注意,「點點滴滴」又是疊字,準確傳達了一點一滴敲擊詩人心坎的梧桐上的細雨聲,這也是窗外的黃昏景象,滿目秋色蕭瑟,盈耳秋聲淒冷,「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這三行,從色彩上來看,兩個「黃」子凸出一個「黑」字,秋色萎黃,在黃昏中更覺其清瑟無比,守著這樣陰沉的秋景,如何等待天黑呢?天黑後又將如何?一個「黑」字彷彿將讀者推進絕望的淵底,更行更遠更深,無法從愁苦之中抽身而出。
黃與黑兩種顏色合在一起,了無生氣,籠罩著淒冷、不幸、不祥,漱玉詞中常用黃花、黃昏,是自憐自艾,是永恒的哀愁。
「梧桐更兼細雨」,復以聲音表達愁怨無限,「秋夜梧桐雨」正是哀愁無限的意象,白樸的「秋夜梧桐雨」就有這樣的句子:『梧桐上,雨蕭蕭,一聲聲滿殘葉,一點點滴寒梢。』
一個愁字能了得嗎?這樣的次第,這樣的點點滴滴,這樣的悽悽慘慘戚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