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人物

2007-06-03 3:50 pm
中國歷史上重要人物的資料(包括生平事跡、重要事件、評價等等)

回答 (3)

2007-06-03 3:56 pm
✔ 最佳答案
魯迅(1881─1936年)是近代著名的文學家。他原名周樹人,字豫才,筆名魯迅。他年輕時到日本學醫,不久卻棄醫從文。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就是他的作品。他的散文、小說,猛烈抨擊封建制度和禮教,促進了新文化運動的發展。

魯迅一生以寫作救國、改造國民的思想為己任。他晚年患上肺結核,但仍然沒有停止寫作。最後,他在1936年10月19日與世長辭。

魯迅沒有留下正式的遺囑,只是在逝世前的個多月,寫下了《死》這篇文章,在文章面寫了七點囑咐:「不得因為喪事,收取任何人的一文錢──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趕快收殮,埋葬,拉倒」、「不要做任何有關紀念的事情」、「忘記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胡塗蟲」、「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別人應許給你的事情,不可當真」、「損着別人的牙眼,卻反對報復;主張寬容的人,萬勿和他接近」。後人就把這些囑咐當成了他的「遺囑」。

「遺囑」的前六點是針對當時社會的毛病而發的,第七點說「主張寬容的人,萬勿和他接近」,則是因為魯迅當時常受人圍攻,有些表面上是寬容的人也攻擊他,所以魯迅便叮囑不要接近這些表面寬容的人。

「遺囑」隱含了魯迅對社會的意見,難怪他的兒子海嬰說:「這個遺囑不是全給我們家的,也是他對社會的一個期望。」
參考: yahoo
2007-06-03 4:19 pm
李時珍(約1518年-1593年),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蘄州(今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人,是中國明朝最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之一。

生平
李時珍出身於一個世醫家庭。祖父是「鈴醫」。父親名聞,號月池,是當地名醫。由於家庭的熏陶,李時珍從小就喜愛醫藥。由於當時從醫者的社會地位不高,所以身為醫生的父親李言聞只希望他讀書應考以光宗耀祖,並不鼓勵他習醫。李時珍在14歲的時候不負父望順利的成為秀才,但是之後3次參加鄉試欲成舉人,都難以遂願,兼之他對醫學的濃厚興趣一直有增無減,於是決定棄儒從醫專心研究醫藥。

在30歲時成為當地名醫,楚王聽說後聘李時珍為奉祠,掌管良醫所事務,1556年,經舉薦補太醫院之闕,在京師金陵供職了一年。辭職回家後,在雨湖北岸構築新居,題名「紅花園」,在此行醫。

在他行醫救人期間,他發現古代的本草書籍,「品數既煩,名稱多雜。或一物析為二三,或二物混為一品」(《明外史本傳》)。特別是許多毒性藥品,竟被認為可以「久服延年」,因而遺禍無窮。李時珍多次上書朝廷要求重整醫書的資料,可惜並無回應,於是他便利用在良醫所和太醫院閱讀的大量醫籍和堅實的文史基礎,親自對中國歷代有關藥物學的著作進行了整理。

在編寫《本草綱目》的過程中,最使李時珍頭痛的就是由於藥名混雜,往往弄不清藥物的形狀生長的情況。過去的本草書,雖然作了反覆的解釋,但是由於有些作者沒有深入實際進行調查研究,而是在書本上抄來抄去在「紙上猜度」,所以越解釋越糊塗,而且矛盾倍出,使人莫衷一是。於是李時珍在徒弟龐憲、兒子建元的伴隨下,遠涉深山曠野,觀察和收集藥物標本。除了不辭勞苦到各地採藥及以自身試藥之餘,他遍訪名醫宿儒,又到處訪問漁夫、農夫等平民以搜集民間驗方。他首先在家鄉蘄州一帶採訪。後來,他多次出外採訪。除湖廣外,還到過江西、江蘇、安徽好多地方。均州的太和山也到過。盛產藥材的江西廬山和南京的攝山、茅山、牛首山,估計也有他的足跡。後人為此寫了「遠窮僻壤之產,險探麓之華」的詩句,反映他遠途跋涉,四方採訪的生活。經過30年後,終於著成了《本草綱目》,後來又花了12年修訂三次。

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李時珍逝世,葬於湖北省蘄春縣蘄州鎮東南2公里的雨湖之濱。(參看李時珍墓)1596年,也就是李時珍逝世後的第三年,《本草綱目》在南京正式刊行。此外他還著有《奇經八脈考》、《瀕湖脈學》、《瀕湖集簡方》、《三焦客難》、《命門考》、《五臟圖論》、《瀕湖醫案》等,除前兩種外皆失傳。

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是中國古代藥學史上部頭最大、內容最豐富的藥學著作。作者是明朝的李時珍,撰成於萬曆六年(1578年),萬曆二十三年(1596年)在南京正式刊行。
2007-06-03 4:17 pm
網上很多這類資料!!!!!!!!
舉例 : 孔子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D%94%E5%AD%90#.E5.AE.B6.E4.B8.96.E4.B8.8E.E7.94.9F.E5.B9.B3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子姓孔氏[1],名丘,字仲尼,魯(今中國山東曲阜)人,中國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是自漢代起中華文化中的主流學說儒家的首代宗師,並且被後世尊為萬世師表。孔子和他創立的儒家思想對中國和朝鮮、日本、越南等地區有深遠的影響,這些地區又被稱爲儒家社會地區。

家世與生平
孔子生於周靈王廿年陰曆八月廿七(前551年9月28日),出生於魯國,其先祖乃宋國君主,為商人王族後裔。如果把傳說與信史結合起來,子姓孔氏有著顯赫的世系。傳說中的五帝時代,有娀氏之簡狄生契。契的後裔湯建立了商王朝。周滅商後,封紂的庶兄微子啟於宋。微子啟傳位於其弟微仲。微仲後四世弗父何讓國於弟,為宋卿。弗父何後,宋父周、世子勝、正考父先後繼承父爵為宋卿。正考父勤政愛民,而且自律甚嚴。《司馬光˙訓儉示康》中寫道:「正考父饘粥以餬口,孟僖子知其後必有達人。」四世孔父嘉,「五世親盡,別為公族」,遂為孔氏。孔父嘉後三世防叔奔魯。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名紇字叔梁)。

叔梁紇居於魯昌平鄉鄹邑(今山東曲阜縣東南),為鄹邑大夫。叔梁紇的元配施氏為孔紇一連添了九個女娃兒,孔紇望子心切,於是續娶一妾,雖然生了一個兒子名為孟皮,卻腳有殘疾。所以孔紇在72歲時三娶18歲的顏徵在,生孔丘仲尼。《史記· 孔子世家》中說「(叔梁)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傳說中在孔子出世前顏徵在曾夢見山神駕著祥雲,口中喃喃自語:「禱尼丘得貴子,繼衰周而素王,擇空桑為產地。」孔紇與顏氏遵循山神的吩咐,果然得一壯丁,即為孔子。(參見中國文學史演義第一冊 錢念孫教授著 正中書局 1999初版)

大約三十歲左右,最初的一些弟子來到孔子身邊。此後,孔子一直從事教育事業,他廣收門徒,相傳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他首倡有教無類及因材施教,成為當時學術下移、私人講學的先驅和代表,故後人尊為「萬世師表」及「至聖先師」。

35歲時,魯昭公被三桓大夫擊敗,逃到齊國後,孔子便到齊國。齊景公數次問政於孔子,想封孔子為尼谿田,遭齊相國晏嬰進言勸阻。後來孔子得知不被受用後,便重回魯國,聚徒講學。

魯定公九年至魯定公十四年,孔子仕魯,初為中都宰(中都為今山東汶上縣),又做司空,後以大司寇行攝相事,這是他政治生涯的巔峰。魯定公十年,魯定公與齊景公會於夾谷,孔子取得外交上的勝利,使齊歸還侵佔魯的汶陽等地。魯定公十三年,為重新確立魯公室的權威,孔子策劃實施了「墮三都」的政治軍事行動,希望能夠削減三桓大夫的實力,於是先墮叔孫氏之郈,再墮氏之費,然而圍攻成的攻勢最終功敗垂成。

孔子治下魯國頗有起色,引起齊人警懼,齊大夫黎鉏設計,向魯贈送女樂文馬,造成魯定公不問朝政。這使得孔子與魯公、季子等在道德與政見上的分歧難以彌合,孔子最終去魯適衞。其後,孔子率眾弟子周游列國,輾轉於衞、曹、宋、鄭、陳、蔡、葉、楚等地,然而均未獲重用。其間,在匡、宋、蒲等地,孔子一行多次被困遇險。


影響
孔子與中華文化
孔子雖為諸子之一,但「祖述堯舜,憲章文武」,本是中華文化的集大成者。秦朝以法家學說治天下,西漢武帝前推行道家理論而以「無為」治國。漢武帝時董仲舒提出「罷黷百家,表章六經」,確立鞏固了孔子學說在中華文化中的主軸地位,孔子也成為中華文化的代表人物。國學大師柳詒徵以孔子為「中國文化之中心」,「其前數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傳;其後數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開;無孔子,則無中國文化」。

孔子與世界
孔子學說在中國周邊地區,如朝鮮、韓國、日本、越南等地,都有深遠的影響,形成了東亞儒家文化圈。

孔子的思想也對世界其它地區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在西方,儒家學説推動了歐洲近代啓蒙運動,以伏爾泰、狄德羅、盧梭、洛克、霍爾巴赫、萊布尼茨、休謨、魁奈等人為代表的西方近代啓蒙先驅吸取孔子思想,打破歐洲封建世襲和神學統治,催生發展了自由觀、平等觀、民主觀、人權觀、博愛觀、理性觀、無神論觀等現代觀念,促進了人文、政治、經濟、社會乃至科學等方面學説的發展。[2]。


收錄日期: 2021-04-15 22:50:5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603000051KK0072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