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印象派?

2007-06-03 3:23 am
印象派只是指 馬奈,畢沙羅,莫內,雷諾亞,戴伽斯,西斯勒,秀拉,西捏克,塞尚,高更,梵谷,羅特列克嗎?

回答 (4)

2007-06-03 3:30 am
✔ 最佳答案
印象派有分--印象派,新印象派,後期印象派

印象派(Impressionism)
此派特指那些領導這個革新運動的初始畫家. 他們特別注意陽光的變化, 所以喜歡到戶外寫生, 又稱為"外光派"

印象派的代表畫家有:
印象派的開山鼻祖 馬奈(Edouard Manet)
印象派米勒 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
外光派首席 莫內(Claude Monet)
快樂的女孩 雷諾亞(Pierre Auguste Renoir)
芭蕾舞畫家 戴伽斯(Edgar Degas)
風景畫家 西斯勒(Alfred Sisley)

新印象派(Neo Impressionism)
新印象派又稱點描派(Pointillism)或分割派(Divisionism). 新印象派是一群將印象派的理論用科學的方法發揮到極致的畫家. 依據印象派的理論, 太陽光的顏色是由分光鏡所分析出的七色, 所以印象派的畫家多用那七色作畫. 可是, 新印象派的畫家不但只用七色作畫還將七色原原本本的用點描在畫布上. 若只是將畫的一部份放大來看, 只是重疊的色點可能大家根本看不出來畫什麼東東, 但距畫一定的距離來看, 所有的色點把您的眼睛當作調色盤, 所呈現出來的耀眼, 清新不是其它畫法所能比擬的.

新印象派的代表畫家有:
短命的新印象派宗師 秀拉(Georges Seurat)
新印象派的推銷員 西捏克(Paul Signac)

後期印象派(Post Impressionism)
之後的印象派畫家們了解到,印象派太注重光影變化, 新印象派忽略主題本身的形與色. 再加上照相術的日益精進, 印象派那種客觀的繪畫法, 只要彩色相片加上網線和布紋紙, 繪畫實在不是其對手. 第二點影響後期印象派畫家的是1862年倫敦舉行的世界博覽會, 在博覽會中他們對東方繪畫的簡潔明瞭留下深刻的印象. 尤其是中國人的山水畫家加上畫家的主觀見解, 把複雜的形體簡化, 使畫面更加含蓄, 生動, 有韻味. 這種主觀的作畫方法正好成了這些思變的法國畫家模仿的對象. 之前印象派的馬奈, 莫內常把東方話掛在牆上參考. 到了後期印象派的畫家塞尚, 梵谷, 高更進而想臨摹東方畫的精神. 尤其是梵谷, 在梵谷"臥室"(The Bedroom) 作品中(梵谷頗喜歡"臥室"一畫, 他曾說過"When I saw my canvases again after my illness, the one that seemed the best was The Bedroom." 一般認為畫中的臥室就是他在35歲時, 遷居至南法的亞耳城(Arles)時的睡房.)掛在床頭的, 就是一幅日本畫. 總而言之, 後期印象派的特色是, 修正印象派太注重光影變化及新印象派忽略主題本身的形與色, 摻入東方畫家的主觀觀察, 最後創造出一個脫離文學, 宗教, 哲學等繪畫無關的東西, 純粹的表現眼睛所看到物體的形與色. 這些反思與再思考使得後期印象派的畫家成為了印象派的精華.

後期印象派的代表畫家有:
現代繪畫之父 塞尚(Paul Cezanne)
大溪地之王 高更(Paul Gauguin)
絕對的熱情 梵谷(Vincent Van Gogh)
穿梭於紅磨紡的畫家 羅特列克(Henri de Toulouse Lautrec)
2007-06-03 3:27 am
1997年,一個羅浮宮與故宮合辦的印象-巴黎使許多不曾去過美術館的人第一次走進了美術的天地. 說起印象派的確是繼十四世紀文藝復興後, 另一次藝術思想的大躍進, 這一個新的觀念不但與文藝復興時期一樣影響全歐, 這一次, 更穿國越洲的影響了全世界. 1874年, 巴黎的一群不受學院派拘束的先進畫家, 開了一次畫展. 當時的環境是: 古典主義, 浪漫派相繼落沒, 寫實主義與裝飾派無法支撐大局, 印象派當時在法國遭在英國的拉菲爾前派和唯美主義的夾擊, 印象派的畫家們了解照相術的發明及普及, 在走寫實路線已無前途, 在當時莫內, 塞尚, 秀拉, 雷諾亞, 高更, 及馬奈的展出中, 莫內畫了一幅"日出-印象"另當時參觀的人大為吃驚. 當時的美術記者Louis Leroy在報導中嘲笑他們的話如同畫名"印象"一樣, 作畫只憑印象, 因此稱這派的人為"印象派". 印象派拜光線為導師, 他們認為一件物體會隨光線的變化而不斷的變色, 變形. 莫內對著乾草堆及盧昂大教堂同一件物體畫了一系列的畫作, 幅幅不同. 總之, 印象派的畫家看黑不是黑, 看白不是白, 他們認為黑是深紫, 深綠, 靛青三色調成. 印象派由科學分析得知綠, 橙, 紫為Pierre Auguste Renoir
On the Meadow, 1890, oil on canvas,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光學的三原色, 而不是過去畫家認為的紅, 黃, 藍. 所以太陽光是白色還是黃色那要依當時的時間而定. 不同太陽光照在不同顏色的物體上, 自然顯現不同的顏色出來. 難怪近代寫實主義之父-高培爾(Gustave Dourbet)在看莫內作畫時不解的問: 為什麼不畫? 莫內說: 我在等太陽. 高培爾說: 你可以先畫背景啊!? 莫內卻不同意. 可見印象派的畫將作畫的層次變廣, 變深. 光不是白色, 影子也不黑, 他們都是內藏色彩的, 用這個角度看世界是多麼的色彩繽紛啊!
當然, 這個改變幾千年來繪畫遊戲規則的印象派也細分了幾個派別:

印象派(Impressionism)
此派特指那些領導這個革新運動的初始畫家. 他們特別注意陽光的變化, 所以喜歡到戶外寫生, 又稱為"外光派"

印象派的代表畫家有:
印象派的開山鼻祖 馬奈(Edouard Manet)
印象派米勒 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
外光派首席 莫內(Claude Monet)
快樂的女孩 雷諾亞(Pierre Auguste Renoir)
芭蕾舞畫家 戴伽斯(Edgar Degas)
風景畫家 西斯勒(Alfred Sisley)





--------------------------------------------------------------------------------


Georges Seurat
Sunday Afternoon on the Island of la Grande Jatte
1886,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新印象派(Neo Impressionism)
新印象派又稱點描派(Pointillism)或分割派(Divisionism). 新印象派是一群將印象派的理論用科學的方法發揮到極致的畫家. 依據印象派的理論, 太陽光的顏色是由分光鏡所分析出的七色, 所以印象派的畫家多用那七色作畫. 可是, 新印象派的畫家不但只用七色作畫還將七色原原本本的用點描在畫布上. 若只是將畫的一部份放大來看, 只是重疊的色點可能大家根本看不出來畫什麼東東, 但距畫一定的距離來看, 所有的色點把您的眼睛當作調色盤, 所呈現出來的耀眼, 清新不是其它畫法所能比擬的.

新印象派的代表畫家有:
短命的新印象派宗師 秀拉(Georges Seurat)
新印象派的推銷員 西捏克(Paul Signac)





--------------------------------------------------------------------------------


Paul Cezanne
Le Ch?teau Noir, 1900-04,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Washington D.C.

後期印象派(Post Impressionism)
之後的印象派畫家們了解到,印象派太注重光影變化, 新印象派忽略主題本身的形與色. 再加上照相術的日益精進, 印象派那種客觀的繪畫法, 只要彩色相片加上網線和布紋紙, 繪畫實在不是其對手. 第二點影響後期印象派畫家的是1862年倫敦舉行的世界博覽會, 在博覽會中他們對東方繪畫的簡潔明瞭留下深刻的印象. 尤其是中國人的山水畫家加上畫家的主觀見解, 把複雜的形體簡化, 使畫面更加含蓄, 生動, 有韻味. 這種主觀的作畫方法正好成了這些思變的法國畫家模仿的對象. 之前印象派的馬奈, 莫內常把東方話掛在牆上參考. 到了後期印象派的畫家塞尚, 梵谷, 高更進而想臨摹東方畫的精神. 尤其是梵谷, 在梵谷"臥室"(The Bedroom) 作品中(梵谷頗喜歡"臥室"一畫, 他曾說過"When I saw my canvases again after my illness, the one that seemed the best was The Bedroom." 一般認為畫中的臥室就是他在35歲時, 遷居至南法的亞耳城(Arles)時的睡房.)掛在床頭的, 就是一幅日本畫. 總而言之, 後期印象派的特色是, 修正印象派太注重光影變化及新印象派忽略主題本身的形與色, 摻入東方畫家的主觀觀察, 最後創造出一個脫離文學, 宗教, 哲學等繪畫無關的東西, 純粹的表現眼睛所看到物體的形與色. 這些反思與再思考使得後期印象派的畫家成為了印象派的精華.






後期印象派的代表畫家有:
現代繪畫之父 塞尚(Paul Cezanne)
大溪地之王 高更(Paul Gauguin)
絕對的熱情 梵谷(Vincent Van Gogh)
穿梭於紅磨紡的畫家 羅特列克(Henri de Toulouse Lautrec)
2007-06-03 10:22 pm
印象派


印象主義是十九世紀末在歐洲文化活動中心巴黎萌生的一種藝術風格。印象派藝術家的活動雖然屬於十九世紀的範疇,但是他們所探尋的這種新語言、新風格,卻意味著同浪漫主義的一些傳統形式與風格的決裂,並為二十世紀以“現代派”面目出現的各種藝術做好了準備,因此,印象派很自然地成為聯結兩個世紀的紐帶。由於印象主義首先是在繪畫中出現的,再加上法國諸姊妹藝術之間的相互聯繫又特別密切,因此,談論音樂上的印象主義,首先也得從法國的印象主義繪畫談起。
印象主義繪畫不同於其他繪畫之處,在於它以陽光和色彩為主角,即借助光與色的變幻來表現作者從一個飛逝的瞬間所捕捉到的印象。印象派畫家的這一選擇,是同當時自然科學界對光的傳播與照射的物理研究成果密切相關的。

印象派畫家的風景畫,把過去被忽略的許多現實的色調變為眾所共有的財富,這無疑是印象主義做出的巨大貢獻。但是印象派畫家不關心作品的思想性,這又是一個根本性缺陷。印象主義後派的大師高更曾經說過:“印象派研究色彩僅僅是為了裝飾效果,這樣他們就給表現帶上了枷鎖,因而喪失了自由……他們是明天的官方畫家。”高更對印象派命運的預言確實應驗了——這些標榜“獨立”的印象派畫家,有的卻一直在指望著從官方沙龍獲得榮譽,莫内和雷諾瓦等人就都是這樣。
音樂上的印象主義一詞是從繪畫借用過來的,印象派音樂最典型的代表人物是法國作曲家德彪西。印象派音樂同樣也有它的國際性影響,除了法國的德彪西、杜卡和拉威爾外,西班牙的法雅、英國的德留斯(F.Delius,1863-1934)和司各特(C.Scott,1879-1970)、義大利的雷斯庇基(O.Respighi,1879-1936)、德國的雷格(M.Reger,1873-1916)和俄國的斯克裏亞賓等,時常被不同程度地劃入印象派;至於同印象主義有所接觸、個別作品反映出受印象主義啟發和影響的作曲家,為數就更多了。
象印象派繪畫一樣,印象派音樂的主角是音響和音色。為了讓色彩效果得以在音樂作品中突出起作用,印象派作曲家大膽地對十九世紀後半葉浪漫主義音樂的風格和形式提出挑戰:為什麼一部作品必須受自然音階所包含的那幾個音質的約束?為什麼和絃連接必須依據從緊張到鬆弛、從不協和到解決的模式?為什麼音樂的表達要受囚於呈示、對比(或發展)和再現的框框?對此,他們的回答是:用織體、色彩和響度以取代發展,他們還認為音樂只能暗示或者提供一種意象或心境,不必要去轉述一則故事或者字面的含義。他們的具體做法,首先是在和聲方面利用音的各種新的結(九和絃、十三和弦、含附加音如添加不解決的二度間的和絃,以及各種增和絃等)和這些非常複雜的和絃的連接(一個個不協和和和絃的並列),而創造出不斷閃爍的強烈色彩,就象印象派繪畫的純色並列一樣。從這裏可以看出,和聲的進行完全是服從於音色效果的,配器方面也是這樣。瓦格納式的龐大樂隊編制還是保留著,但用非常雅致的手法加以處理:銅管樂器常常加用弱音器,木管樂器則多使用其神秘動人的低音區,絃樂器的分奏也相當細密,打擊樂器中的鐘琴、鋼片琴和三角鐵,以及豎琴在色彩性處理上都發揮了很大作用。同音色效果密切相關的還有力度方面的因素——印象派作曲家為了突出音樂的恬淡、纖巧、嫵媚、甚或帶點傷感等情調,愛用弱奏和極弱奏,樂曲中的力度高潮大都只是短暫的閃現。至於旋律方面,在器樂作品中往往沒有大段的旋律,而是一些互不連貫的短小動機的瞬息自由飄浮,其中變化多於穩定,正如德彪西所說,旋律的連綿進行從不被任何東西打斷,而且永遠不回復它的本來面目。還有,一般總是避免節拍重音的節奏型,各種調式音階、全音音階和東方的五聲音階,以及豐富而複雜的織體,都成為印象派音樂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印象派音樂喜歡反映微妙和難於捉摸的東西,而不喜歡堂皇、不朽的雄偉氣派;喜歡暗示和隱喻,而不喜歡過分誇張、直率和毫無保留。所以,模糊的輪廓,朦朧的色彩,不易分辨的色調變化,都是印象派音樂的明顯標誌;它所塑造的種種幻象、印象和氣氛,都同莫内的模糊印象、塞尚的奇異夢境、雷諾瓦的美妙溫柔、修拉的眩眼精巧相對應。印象派音樂的精緻而優美的音樂語言,同浪漫派音樂誇張的響亮音調,同樣達到了很高的審美境界,同樣受人撫愛。
印象派音樂是十九世紀最後一種富於特徵的風格,它反映了一個新時代的變化的初步跡象,是新世紀音樂的許多重要特點和精神意境的發端。上面說過,印象派是聯結兩個世紀的紐帶,指的也就是這一點。
2007-06-03 3:45 am
印象畫派

印象派又稱為「外光派」,產生於19世紀60年代的法國。1874年莫內創作的題為《印象.日出》的油畫,遭到學院派的攻擊,評論家們戲稱這些畫家們是「印象派」,印象派由此而得名。


特點

印象派強調人對外界物體的光和影的感覺和印象,在創作技法上反對因循守舊,主張藝術的革新。繪畫技巧上對光和色進行了探討,研究出用外光描寫對象的方法,並認識到色彩的變化是由光色造成的,色彩是隨著觀察位置,受光狀態的不同和環境的影響而發生變化。同時印象派著重於描繪自然的霎那景象,使一瞬成為永恆,並將這種科學原理運用到繪畫中。根據觀察和直接感受表現微妙的色彩變化。給後來的現代美術以極大的影響。

印象派追求光的描寫,把畫架從室內搬到戶外,在野外作畫,因此稱為外光派。一般來說這樣的畫派屬於早期的印象派。

印象派脫離了以往藝術形式對歷史和宗教的依賴,藝術家們大膽地拋棄了傳統的創作觀念和程式。藝術家關注的焦點轉移到了純粹的視覺感受形式上,作品的內容和主題變得不再重要,因此區別於表現主義對內心情感的表現而忽視描繪對象的外在形象。


代表畫家

● 克洛德.莫內

● 愛杜爾.馬奈

● 艾德嘉.竇加

● 文森特.梵谷

● 奧古斯特.雷諾瓦

● 卡米耶.畢沙羅

● 喬治.秀拉





後印象派

後印象派(Post-Impressionism),從印象派發展而來的一種西方油畫流派。在十九世紀末,許多曾受到印象主義鼓舞的藝術家開始反對印象派,轉捩點發生於1882年愛杜爾·馬奈過逝的前一年,獲頒法國國家榮譽獎,和1874年至1886年止的印象派畫家聯合畫展,這些藝術家們不滿足於刻板片面的追求光色,強調作品要抒發藝術家的自我感受和主觀感情,於是開始嘗試對色彩及形體表現性因素的自覺運用,後印象派從此誕生。

後印象派將形式主義藝術發揮到極致,幾乎不顧及任何題材和內容。

在藝術表現上,後印象派更加強調構成關係,認為藝術形象要異於生活的物象,用作者的主觀感情去改造客觀物象,要表現出「主觀化了的客觀」。他們在尊重印象派光色成就的同時,不是片面追求外光,而是側重於表現物質的具體性、穩定性和內在結構。後印象派的繪畫對現代諸流派的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直接導致了結構主義的誕生。

塞尚的畫甚至不顧及透視和人體解剖,只是用各種色塊堆積成一個個似是而非的形態;點彩畫派正相反,他們認為色彩是逐漸過渡的,所以用一個個色點堆砌,即使是一片藍天,也要用各種藍色色點堆積。後印象派為現代油畫的發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文森特·梵谷也是後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後印象派的雕刻直到1900年才出現。著名的雕刻家和作品有阿里斯狄德.麥友(Aristide Maillol,1861-1944)的《坐著的女人》、比利時雕刻家喬治.明(Geoge Minne,1866-1941)的《跪著的男孩》,他的作品在德國受到歡迎,影響了威爾漢·雷漢布魯克(Wilhelm Lehmbruck,1881-1919)的作品《站著的少年》


代表人物

● 文森特.梵谷

● 塞尚

● 高更

● 修拉
參考: 維基百科


收錄日期: 2021-04-13 17:23:2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602000051KK0384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