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辨在街上化緣和尚的真偽?

2007-06-03 3:06 am
近來,看到許多和尚在街上化緣,電視上說有許多是騙人的,應如何分別真偽?

回答 (5)

2007-06-03 3:09 am
✔ 最佳答案
老實告訴你,他們是來騙人的假和尚.一般的和尚都不用到處化緣.早前有電視
節目說過的他們出示的戒碟都是假的.........

應付街上的僧人有幾種方法:
1、請他們出示戒碟。或向他們請教佛法、佛經。很多時一些假的僧人都會掉頭走。(我有親戚試過)。
《地藏經》--觀眾生業緣品第三,當中有說「若有眾生,偽作沙門,心非沙門,破用常住,欺誑白衣,違背戒律,種種造惡,如是等輩,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問他們若是偽作出家人有什麼果報。

2、若起了慈悲心便問他們在那間寺廟掛單,方便直接布施到他掛單的寺廟。

真正穿僧袍的出家人是要嚴守清規戒律,去除貪、瞋、癡。對於這些名聞利養,避之唯恐不及,又怎會當街化緣。更何況現時香港很多佛堂、寺廟都有地方或飲食供養出家人,因為很多三寶弟子會發心布施供養有德行的法師,僧人根本不需要在街上化緣。

現今很多高僧大德以四處弘法利生為本份。宣化上人曾告誡弟子:「修道人,要為眾生作福田僧,為了替眾生種福,而接受供養。但不可攀緣,不可貪求供養。隨緣 方便,不能有所企圖。心也不要想錢。不可陽奉陰違,貪圖利養。凡是用「五邪命」方式來生活,都不是真佛子,乃是獅子蟲,依佛穿衣,賴佛吃飯。總而言之,凡 有攀緣心,就是貪財,均不夠資格為佛子。」

以淨空老和尚為例,他老人家已經奉持過午不食的戒律已久,所吃所用的東西少之又少。絕大部分的供養都用在教化眾生和慈善事業上。八十歲高齡仍每天風雨不改 地在尖沙咀的佛陀教育協會講經說法,又要在國際間為世界和平四出奔波,何曾在街上如此卑躬屈膝?若有在那裡結緣的師兄也知道那裡一直無間斷地推出大量包裝 精美、義理深廣的佛經,完全免費結緣,不收分毫,以佛陀定下的五戒十善為行事準則。我們在旁看到的只有感恩和效法的心,法師一切都以身作則,慈悲攝受,只 願眾生得安樂。若真的是佛子怎能不顧及佛菩薩和法師們的悲心與宏願,做出一些有辱師門和佛教的事。

又如宣化上人為例:上人曾撰一聯以明其志:
「凍死不攀緣,餓死不化緣,窮死不求緣。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抱定三大宗旨:
「捨命為佛事,造命為本事,正命為僧事。即事明理,明理即事,推行祖師一脈心傳。」
又堅守自出家以來的六大宗旨:
「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語」
利益群生;以慈悲智慧之教化,捨己為人、以身作則之精神,令無數人真誠改過,走向清淨高尚之菩提大道。

由此可見真正的佛弟子或是出家人都立下四弘誓願,
「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為根本責任,這是大乘佛法的特色,以眾生的利益為主旨。

以上只是眾多真正高僧大德之兩位大乘佛法的出家人,與街上的僧人的道德行為比較,高下立見。

就算是真正化緣的出家人,亦有一套戒律嚴守,以不分別、不執著、不貪求為依歸。各人有各人的因果,若是化不了緣,也是他往世所種下的業因,與人無尤。絕不能勉強他人。這是佛陀一直強調的「因果法則」,古德有云:「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帶角還。」
2007-06-05 9:37 pm
就算是真的出家人,已有自己的道場,也不一定是以利益眾生作出發點的。「命運字典先生」所說,也可以來判斷這類人的用心。如果這些自命「法師」的人,收徒以越多越好,供養有明碼實價,講經不著邊際,自己網上有論壇,卻吹噓自己多,說佛法少,就可以知道這種人的分別心、執著心、和貪求之心。避之可也。
2007-06-04 7:20 am
基本上在街上向大家要錢的,絕大部份(假如不是全部)都是假的,所以其實你用不著去分辨。

原始或小乘佛教(如泰國的)出家人是會出來化食,但他亦只是要信眾為他們提供飲食,不會要求金錢。在中國南北朝以前仍跟隨印度的制度出外化食,可是在三武滅佛(有三個皇帝要禁止佛教流傳)之後,中國的出家人已轉為在寺院中自給自足,而信眾要供養出家人亦會以寺院為單位,形成今日的到寺廟去添香油的習俗。所以假如我們有心,應該到正信的佛寺去供養,不要隨便在街上捐給假和尚。
2007-06-04 4:19 am
有冒牌的出家眾出現在熱鬧場所化緣,請問我們是要學習高僧道安法師甘願受騙而如如不動,或者是遙送一句「阿彌陀佛」與他結緣?

兩者都好。你布施供養與他結個善緣,你知道他是假的,你並沒有受騙。或念幾句阿彌陀佛與他結緣也很好。
2007-06-03 3:21 am
十分同意命運字典嘅睇法。我們應該有正确的觀念,去區別那些假和尚、真騙子。

他們太侮辱出家人的威儀了。實在罪過!


收錄日期: 2021-04-12 19:52:5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602000051KK0375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