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北宋的問題

2007-06-02 8:39 pm
我想問宋真宗是宋太祖還是宋太宗的兒子?

回答 (3)

2007-06-03 7:39 am
✔ 最佳答案
宋真宗是宋太宗趙光義的第三子,名恒,曾名德昌、元休、元侃。生於開寶元年(968)十二月二日,太宗第三子。淳化五年(995)被立為太子。至道二年真宗像(997)太宗去世,真宗登皇帝位。乾興元年(1022)二月二十日去世,享年55歲,在位26年,葬於永定陵。

真宗不是太宗的長子,母親也不是皇后,原本沒有資格繼承皇位。宋太宗把得來的皇位傳至真宗,當中經過很曲折的過程。根據原本太宗提出合理化其繼位因由的金匱之盟,於他去世後,皇位必須傳真弟弟廷美,然後再傳給姪兒太祖兒子德昭。他自己的兒子是沒資格繼承皇位的。可是既然皇位是千方百計從兄長手上弄到手的,怎能不把之傳至自己子孫,千秋萬代?為了拆解金匱之盟的枷鎖,他對自己的親人做了一一的處置。

* * *

逼害親姪

太祖去世後,還留有兩個兒子德昭和德芳。太宗繼位之初,德昭封為節度使和郡王。太宗徵遼時,德昭從徵幽州。高梁河之戰,宋軍慘敗,太宗隻身逃脫,不知所蹤。這時有人商議立德昭為帝。後來,太宗生還,此事便作罷。班師回京後,太宗以此次北伐不利,便很久不行此前平定北漢之賞,將士們不免議論紛紛。德昭便為將士們請賞,認為即使與遼作戰失敗了,還是應該賞賜平北漢有功的將領。太宗聽後很不高興,就說:“待你做了皇帝再賞賜也不遲。”此言一齣,德昭惶恐萬分,低頭垂淚,默然而出。

德昭所處地位本就微妙,而叔父那番話分明又是懷疑他有奪位之心,日後難全其身,又思及父母早亡,兄弟二人不得保,頓生短念,回來後便自刎身亡。據記載,太宗得知此事後又驚又悔,趕過來抱屍痛哭:“癡兒何至此邪!”下令厚葬,追封魏 王。德昭死時年僅29歲。兩年以後,德芳又不明不白地死去,年僅23歲。於是,太宗皇位繼承的兩大“隱患”被消除了。

* * *

誅弟廷美

太宗即位之初,他任命其弟趙廷美為開封尹兼中書令,封齊王。太祖和廷美的子女均稱為皇子皇女。

太宗為晉王時的舊僚揭發秦王廷美陰謀造反。太宗將信將疑,就問趙普的看法。這給了趙普表白的機會。趙普知太宗心意,強調“自古帝王傳位乃是父傳子,當年太祖已誤,陛下今日還要再錯嗎?”這句話大獲太宗賞識,堅定了太宗傳子的信心,也決定了廷美的結局。

沒多久,趙普就查到了政敵盧多遜私遣堂吏交通廷美之事。趙普毫不客氣地捅給皇帝,說盧多遜盼太宗早日晏駕,就好盡力侍奉廷美,廷美表示滿意,還送盧多遜弓箭等物。太宗大怒,盧多遜被削奪官爵,其同黨不少被處死;廷美勒歸私第,其兒女不再稱皇子皇女。

但廷美的悲慘命運還沒到頭。趙普更進一步,他挑唆開封知府李符落井下石,上言說廷美不思改過,反多怨望。於是,廷美被降為涪陵縣公,安置到房州。太宗命人嚴加監管。廷美氣憤難平,兩年後便死在房州,年僅38歲。

廷美死後,太宗對外稱廷美乃是乳母陳國夫人耿氏的兒子,並非杜太后所生,這樣就徹底地將廷美排除在皇位繼承系統之外。

* * *

逼瘋長子元佐

太宗對皇位繼承人的挑選卻並非一帆風順,也頗多曲折。太宗長子元佐自幼聰明機警,長得又像太宗,頗為太宗喜歡。元佐有武藝,善騎射,還曾經隨太宗出征過太原、幽薊。

可是元佐原來是一個重視親情的血性男兒,不如父親般冷血。太宗迫害廷美時,元佐頗為不滿,力加營救,請免其罪,但未能成功。後廷美死於房州,元佐得知此事,悲憤成疾,竟然發狂。左右仆從若有小錯,元佐即以刀棒傷人。太宗命太醫治理,才稍有好轉。

然而,雍熙二年(985)重陽節,太宗召集幾個兒子在宮苑中設宴飲酒作樂,因元佐病未痊癒,就沒有派人請他。後來元佐得知設宴一 事,說:“汝等與至尊宴射,而我不預焉,是為君父所棄也。”忿氣難平,一個勁喝酒。到了半夜,索性放了一把火焚燒宮院。太宗怒不可遏,欲絕父子之情。眾人營救不得,元佐被廢為庶人。有人說元佐是在裝狂,以 表示對父親的不滿和對皇位的拒絕。

元佐的同母弟真宗即位後對元佐很好,努力幫他治病,只是元佐在其弟做了皇帝後,終身未見他。元佐死於仁宗天聖五年(1027),享年62歲。在真宗即位後,元佐竟能安享富貴達30年之久,真是幸運。

* * *

陳王死得荒唐

元佐被廢為庶人後,雍熙三年七月,兒子陳王元佑改名元僖,並封開封尹兼侍中,成了準皇儲。同年,雍熙北伐失利。趙普上《諫雍熙北伐》奏疏,頗得太宗嘉賞。後來,元僖也上疏論及伐遼之事,為太宗採納。端拱元年(988),趙普第三次為相,威權一時又振。竭力支援和拉攏趙普的陳王元僖也晉封許王,更加鞏固了皇儲地位。

然而,事不如人願。淳化三年(992)十一月,元僖早朝回府,便覺得身體不適,不久便去世了。太宗極為悲傷,罷朝五日,贈皇太子,並寫下《思亡子 詩》。元僖之死,據傳是其侍妾張氏下毒所致。元僖不喜正妻李氏,寵愛張氏。張氏欲下毒毒殺李夫人,但誤毒死元僖。張氏恃寵驕橫,對奴婢稍不如意即予以重 罰,甚至有棰死者,但元僖並不知情。張氏又逾越制度葬其父母。太宗後來探知其事,大怒,遣使按問。張氏自縊身亡,左右親吏都被處罰,其父母墳墓亦被毀去。 太宗又下詔停止元僖的追贈儀式,降低其葬禮的規格。元僖本得太宗喜愛,又與宰相交好,朝中還有不少大臣建議立他為太子,本是春風得意之時,卻死於非命,而 死後又被太宗所厭,實是可嘆。

* * *

襄王得立為太子

太宗本人被箭傷所擾,也知該早立儲君,便就此私下詢問寇準。在寇準的支援下,襄王元侃被立為太子,改名恒。

太宗冊立太子,大赦天下,京師之人見到太子都歡呼道:“真社稷之主也!”太宗得知後很不高興,馬上召寇準說:“四海心屬太子,欲置我何地也?”皇帝尚在世,太子如此深得人心,自然為皇帝所忌。幸得寇準說:“陛下擇所以付神器者,顧得社稷之主,乃萬世之福也。”太宗聽後才消氣,請寇準喝酒,大醉方罷。

至道三年(997)三月,太宗駕崩,李皇后與宦官王繼恩等人企圖撇開太子趙恒,另立元佐為帝,幸得呂端處置得當,才得以保證趙恒登基為帝,便是後來的真宗。

參考資料:

正說宋朝十八帝

http://big5.china.com/gate/big5/lianzai.china.com/books/html/754/index.html

2007-06-02 8:47 pm
。太宗長子元佐也因為同情廷美而被廢,另一子元僖暴死,最後襄王元侃被立為太子,改名恆。至道三年(997年),太宗駕崩,李皇后和宦官王繼恩等企圖立元佐為帝。幸虧宰相呂端處置得當,趙恆才順利即位,廟號真宗。宋朝也開始進入全盛時期。
2007-06-02 8:43 pm
宋太宗第三子。以王欽若、丁謂為相,二人常以天書符瑞之說,熒惑朝野,帝亦淫於封禪之事,朝政因而不舉,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人所建之遼國入侵,宰相寇準力排眾議,勸帝親征,雙方會戰距首都汴京三百里外之澶淵,宋戰勝遼國,但因真宗懼于遼的聲勢,不顧寇準的反對,以每年進貢遼大量金銀為"歲幣"於澶淵定盟和解。歷史上稱為澶淵之盟。在位二十五年崩。為守成之主,使北宋進入經濟繁榮期。


收錄日期: 2021-04-29 18:50:0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602000051KK0162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