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尼采推崇佛學?

2007-06-02 8:01 am
 
  尼采為何推崇佛學?
 
更新1:

boybuddhist(HA00477271):   閣下答非所問,恕須檢舉。

更新2:

豪華臀(HA00662175):   閣下蹈人覆轍,更抄襲全不相干的資料,答案中沒有一個「佛」字,亦須檢舉。

回答 (3)

2007-06-06 1:10 am
✔ 最佳答案
existentialism (e)- individual human beings have full responsibility for creating the meanings of their own lives.
buddhism (b)- you sow the seed, you'll get the fruit. it is sure. so you are your own master and your own enemy

e - there's NO god.
b - everybody can become a buddha one day. - lives are all equal.

e+b - believe one can become a super being if you have strong will power.

e - people fall because of cowardice
b - people fall because of desire

i think 尼采is a very noble and mercy man. if he take buddhism even more seriously, maybe he will not died in sorrow.

that's all from me. have tried my best. hehe!
2007-06-03 6:31 am
於1864年,尼采進入了波恩大學,開始對神學和古典哲學進行研究。在經過一個學期的研究後(也是出於對他母親的不滿)尼采失去了對基督教的信念,停止了對宗教的研究。造成尼采轉變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因為閱讀了神學家大衛·史特勞斯(David Strauss)所著的《耶穌的生平》一書,這對當時年輕的尼采產生極大震撼。尼采接著將心力放在研究哲學上,接受弗里德里希·威廉·里奇爾(Friedrich Wilhelm Ritschl)教授的指導,並且在隔年追隨他前往萊比錫大學就讀。在那裡他也認識了後來成為古典學家的同學歐文·羅德,並且發表了第一份文字學的研究。

弗里德里希·尼采,1868年。在1865年尼采研讀了許多亞瑟·叔本華的著作,並在1866年讀了弗里德里希·艾伯特·朗格(Friedrich Albert Lange)所著的《唯物主義之歷史》一書。他很快便迷上兩本書裡的哲學觀,這促使他將他的研究領域擴展至文字學以外,並且決定繼續深入學習。1867年尼采自願加入普魯士軍隊於瑙堡的砲兵部隊服役一年,然而在1868年3月發生的一場車禍卻使他無法繼續服役。尼采於是繼續他的研究,在他研究告一段落的那一年他也認識了理察·華格納。

在徹底切斷他與叔本華的哲學聯繫、以及與華格納的友誼後,尼采的朋友所剩無幾。他筆下的查拉圖斯特拉風格之獨特使他更被當時的主流所疏離,著作的賣出量也少得可憐。尼采對此無動於衷,繼續保持他孤獨的生活,儘管他經常對此抱怨。尼采的書籍都是自費出版,且大多僅賣出幾百本,最多也不到兩千本。在1885年他只印出了40本《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只將其分送給他的親密朋友們閱讀。

在1886年尼采與他的助理編輯Ernst Schmeitzner斷絕合作關係,對其抱持的反猶太思想感到厭惡。尼採寫道他的著作被 「完全埋在反猶太的垃圾堆中」,甚至將他與那些「應該被所有理智人類所瞧不起的活動」連結在一起。他接著自費出版了《善惡的彼岸》,並在1886-87年再版了他之前的幾本著作(《悲劇的誕生》、《人性,太人性的》、《朝霞》、以及《快樂的科學》),附上了新的引言,重新解釋了這些早期的著作。這時尼采認為他的著作已經大致告成,並期望可以吸引新的讀者群。事實上,對於尼采思想的興趣在這段時期的確有所提升,即使尼采本人並沒有發現。也是在這些年裡尼采認識了作家卡爾·史比德勒(Carl Spitteler)等人。1886年,尼采的妹妹伊莉莎白與一名反猶太主義者結婚,並前往巴拉圭企圖創建一個純種的「德意志人」殖民地,她們的計畫則被尼采大肆嘲笑。長年下來尼采與伊莉莎白兄妹兩人一直衝突不斷,最後大多是以和解告終,但這次的分裂則要到尼采發瘋後兩人才得以再次團聚了。這時尼采的健康狀況不斷惡化,使得他根本無法進行一些較長期的寫作計畫。在1887年尼采發表了《道德譜系學》一書,引發了相當的爭議。

在這幾年裡尼采持續接觸費奧多爾·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他很快便受之影響。他也與依波利特·阿道爾夫·丹納保持書信聯繫,後來也認識了丹麥文學家布蘭德斯(Georg Brandes)。在1870年代以講授克爾凱郭爾哲學思想為主的布蘭德斯曾邀請尼采前去一同研讀克爾凱郭爾的作品,尼采在回信中承諾會抽空前往哥本哈根拜訪他,但在他來得及實現這個承諾前自己便已經被病魔纏身了。在1888年初,布蘭德斯於哥本哈根大學首次正式講授尼采的哲學思想,不過這已是他發瘋前夕了。

雖然尼采在1886年曾宣佈(在《善惡的彼岸》的結語中)他會著手撰寫一本名為《權力意志》的新書,他最後放棄了這個計畫,並且以其中未完成的文稿彙編了另外兩本著作:《偶像的黃昏》與《反基督》(兩本書都在1888年完成)。

這時尼采的健康狀況稍有改善,1888年的夏季裡他都保持旺盛的寫作精力。當年秋季的著作和書信中顯示他已經開始對自己的地位和「命運」抱持更高的期望,他開始高估社會上對於他的著作的名聲和肯定,尤其是在當時引起相當爭議的《華格納事件》一書。在完成《偶像的黃昏》與《反基督》兩本書後,尼采在他44歲生日時決定替自己寫下一本自傳《瞧!這個人》,尼采在這本自傳中希望讀者認識到自己獨特的一面:「聽我說阿!我是這樣獨特而又這樣傑出的一個人。不要把我與任何其他人混淆。」(考夫曼的英文譯本)在12月,尼采開始與劇作家奧古斯特·史特林堡(August Strindberg)通信,由於覺得自己的作品在國際上缺乏重視,尼采向一些之前的出版商買回自己作品的版權,企圖將它們翻至其他的歐洲語言在國外出版。除此之外他還開始撰寫《尼采反對華格納》一書。

在1889年1月3日,尼采開始顯露出一些精神狀況不穩的徵兆。有一天在杜林街上引起公眾騷動後,尼采被義大利警方帶回。當天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至今已無從得知,經常流傳的一種說法是尼采在街上看見一匹馬被馬夫鞭打,突然上前抱住馬的脖子痛哭,接著便癱倒在地上(巧合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罪與罰》中有一幕便是主角拉斯柯爾尼科夫看見馬匹遭到鞭打的場景。尼采還曾稱讚陀思妥耶夫斯基為「唯一一個讓我受益良多的心理學家」)。

在接下來幾天裡尼采寄出了幾封簡訊給他的幾名朋友(包括了布克哈特以及華格納的妻子柯西瑪在內)—這些信被稱為"Wahnbriefe"(「發瘋的信件」)。

在給布克哈特的信中尼采寫道:「我已經被該亞法(新約聖經中陷害耶穌基督的祭司)套上腳鐐了。去年我還被那些德國醫師長期折磨。威廉皇帝、俾斯麥、還有那些反猶太主義者都被廢止吧!」

在1889年1月6日,布克哈特把尼采的信拿給奧韋爾貝克閱讀,隔天奧韋爾貝克也從尼采那接獲了一封類似的信,他們決定必須想辦法把尼采帶回巴塞爾。很快的奧韋爾貝克趕赴杜林將尼采護送回巴塞爾的一間精神病診所,在那時尼采顯然已經完全發瘋了,尼采的母親決定將他轉送至耶拿以接受精神病醫師Otto Binswanger的治療。從1889年11月至1890年2月間Julius Langbehn也企圖治療尼采,他批評主治醫師的方式對於尼采的情況並無法發揮效果。Langbehn對於尼采的控制似乎越來越深入,直到後來他抱持的不良動機被揭發才被驅離。在1890年初尼采的母親將他從精神病醫院帶回紐倫堡的家中療養,在這段期間奧韋爾貝克和彼得·加斯特也討論了要如何處理尼采未完成的著作。尼采的《偶像的黃昏》已在1889年1月依照原定計畫出版,他們並在2月下單印刷50份《尼采反對華格納》的拷貝,但出版商秘密的印刷了100本。奧韋爾貝克和加斯特決定暫停《反基督》以及《瞧!這個人》的出版,因為這兩本書包含更為激進的道德理論。這時尼采的名聲開始了第一波的復甦。

在尼采精神崩潰後,原先的助手彼得·加斯特開始進行「修正」尼采文稿的工作,而沒有經過尼采的認可。這一系列的竄改在今天被研究尼采的學者們嚴厲批評。在1893年尼采的妹妹依莉莎白從巴拉圭返回德國,殖民地計畫以徹底失敗告終,她的丈夫還在那裡自殺了。回到德國後依莉莎白開始閱讀尼采的著作,並且一步接著一步的控制了這些著作以及它們的出版。奧韋爾貝克最後被伊莉莎白驅離,但彼得·加斯特則選擇和她合作。在母親於1897年去世後,尼采搬到了魏瑪,由依莉莎白負責照顧他,依莉莎白也允許一些包括魯道夫·斯坦納在內的訪客前來探望已經無法與人正常溝通的尼采。

一些人經常舉出梅毒為尼采發瘋的病因,然而,許多尼采的病徵、以及他在發瘋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的健康狀況似乎與傳統的梅毒感染不同。雖然大多數人都認為尼采的發瘋與他的哲學思想無關,但有一些人則主張他的發瘋是被他自己哲學思想所帶來的心理失調所造成的。

在1900年8月25日,尼采死於肺炎,依莉莎白將他與父親的墳墓並列安葬。他的朋友加斯特在葬禮上致哀悼詞道:「願你神聖之名受所有後代彰顯!」(儘管尼采曾在《瞧!這個人》一書中表示他不希望自己被人稱為「神聖的」)。

在尼采死後不久,妹妹依莉莎白將他留下的一些筆記整理為《權力意志》一書出版。由於這本書是由他妹妹邊彙的,學者一般認為這本書並沒有反應出尼采的真正思想。研究尼采的學者Mazzino Montinari便說《權力意志》一書「根本是假的」。依莉莎白竄改和刪除了許多尼采原稿的段落,例如在《反基督》一書的第35節中依莉莎白便刪去了尼采為了諷刺聖經而寫下的一個段落。
參考: Wikidepia
2007-06-02 8:09 pm
不只尼采,很多有智慧的名人,亦信佛教
我一生下生
生生世世都只會信奉正信的佛教


愛因斯坦曾研究過《大藏經》,在他的日記裡曾三次提到,并寫道:「如果將來有一個能代替科學學科的話,那麼這一學科唯一的就是佛教。」「如果有一個能夠應付現代科學需求,又能與科學共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完美的宗教應該是宇宙性的,它超越了一個神化的人,放棄了死板的信條教義,及主從觀念,基於物質和精神的經驗而渾為一體,那只有佛教才能完全符合這些條件。」

國父孫中山先生也說:「佛學是哲學之母,研究佛學可補科學之偏。」換句話說佛學不但合乎科學,而且可以對科學補偏救弊,改正科學研究的錯誤。

梁啟超說:「佛教乃智信而非迷信,乃入世而非厭世,乃積極而非消極,乃兼善而非獨善。」

尼采說:「佛教是歷史上唯一能真正實證的宗教。」

羅素說:「我覺得不論是智慧或人格,佛陀都遠遠超越其他宗教創教人。」

拉哈克斯蘭說:「佛陀是把智慧之光投射在人類心靈的第一人。」

尼赫魯說:「要解決任何問題,都必須在和平的氣氛中進行,就如佛教的中心思想一樣。」

佛法妙理堪為科學之父,哲學之母,而無人弘揚,確實令人惋惜



想了解更多正信佛教請看看聖嚴法師著正信的佛教
http://book.bfnn.org/books/0014.htm

還有學佛群疑
http://book.bfnn.org/books/0069.htm

淨空法師
http://www.amtb.org.tw/

佛教青年協會
http://www.bya.org.hk/life.htm


正覺蓮社
http://www.buddhist-hhckla.com/mailboard/main.html


香港佛教聯合會
http://www.hkbuddhist.org/index.html


菩提學會
http://budhihk.com/index.htm


寶蓮禪寺
http://www.plm.org.hk/


收錄日期: 2021-04-29 19:24:5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602000051KK0001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