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問9 大行星知科

2007-06-02 5:57 am
我想問9 大行星,,,每一個行星既直徑同衛星既數目...thzzz

回答 (3)

2007-06-14 6:32 pm
為甚麼你的回答沒有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呢?
2007-06-06 3:46 am
太阳系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九大行星)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太陽系的主要夥伴:由左至右依序為(未依照比例)冥王星、海王星、天王星、土星、木星、小行星帶、太陽、水星、金星、地球和月球、火星,在左邊可以看見一顆彗星。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陽的重力約束天體的集合體:8顆行星、至少165顆已知的衛星 [1]、3顆已經辦認出來的矮行星(冥王星和他的衛星)和數以億計的太陽系小天體。這些小天體包括小行星、柯伊伯带的天體、彗星和星際塵埃。

廣義上,太陽系的領域包括太陽,4顆像地球的 內行星,由許多小岩石組成的小行星帶,4顆 充滿氣體的巨大 外行星,充滿冰凍小岩石,被稱為柯伊伯带的第二個小天體區。在柯伊伯带之外還有黃道離散盤面和太陽圈,和依然屬於假設的奥尔特云。

依照至太陽的距離,行星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8顆中的6顆有天然的衛星環繞著,這些星習慣上因為地球的衛星被稱為月球而都被視為月球。在外側的行星都有由塵埃和許多小顆粒構成的行星環環繞著,而除了地球之外,肉眼可見的行星以五行為名,在西方則全都以希臘和羅馬神話故事中的神仙為名。三顆矮行星是冥王星,柯伊伯带內最大的天體之一,穀神星,小行星帶內最大的天體,和屬於黃道離散天體的 鬧神星。


太阳系的构成
太阳系的中心是一個太阳,虽然它只是一颗中小型的恆星,但其质量已占据整个太阳系总质量的99.85%;余下质量中包括行星与它们的卫星、行星环,还有小行星、彗星、柯伊伯带天体、外海王星天体、理论中的奥尔特云、行星间的尘埃、气体和粒子等行星际物质。整个太阳系所有天体的总表面面积约为17亿平方千米。太阳以自己强大的引力将太阳系中所有的天体紧紧地控制在他自己周围,使它们井然有序地围绕自己旋转。同时,太阳又带着太阳系的全体成员围绕银河系的中心运动。

太阳系内的行星現被定義為八顆,依距太陽由近至遠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後四顆行星還各自有環系統。而相對於月球較小的被定義為矮行星,如冥王星。參見2006年行星重定義。另外還有各種「太陽系內的小天體」,包括各行星、小行星與矮行星的衛星、於火星與木星之間公轉的眾多小行星、彗星、海王星外天體(TNOs,如齊娜)與流星體等其他零碎天體。

太阳系中的各个天体主要由氢、氦、氖等气体,冰(水、氨、甲烷)以及含有铁、硅、镁等元素的岩石构成。类地行星、地球、月球、火星、木星的部分卫星、小行星主要由岩石组成;木星和土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其核可能是岩石或冰。


起源和演化
參見:太阳系起源、太阳系形成年龄
一般以为行星系统是恒星形成过程的一部分,但是也有学者认为这是两颗恒星差一点撞击而成。最普遍的理论是说太阳系是从星云形成。

恒星形成的基本过程为此:

星云中较密的核心部分变得太重,重心不稳定,开始分裂和崩溃坠落。一部分的重心能量变为放射的红外线,剩下的增加核心的温度。核心部分开始成为圆盘形状。
当密度和温度道足够高, 氘融合燃烧开始发生,辐射的向外压力减慢(但不中止)临近其他核心崩溃。
其他的原料继续下落到这一颗原恒星,它们的角动量的作用可能导致双极流程。
最后,氢开始熔化在星的核心,外面剩余的包围材料被清除。
太阳星云这个假说,是1755年由伊曼努尔·康德提议。他说,太阳星云慢慢地转动,由于重力逐渐凝聚并且铺平,最终形成恒星和行星。一个相似的模型在1796年由拉普拉斯提出。

太阳星云开始直径大约100AU,质量是现在太阳的两三倍。在这个星云中,比较重的物质往中间落,积聚成块,是成为以后的行星。而星云外部越来越冷,因此靠里的行星有很多重的矿物质,而靠外的行星是气体或冰体。原太阳大约在46亿年前形成,以后八亿年中各个行星形成。


运动
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部分。银河系是一个棒旋星系,直径十万光年,包括两千多亿颗星。太阳是银河系较典型的恒星,离星系中心大约两万五千到两万八千光年。太阳系移动速度约每秒220公里,两亿两千六百万年在星系转一圈。

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都位于差不多同一平面的近圆轨道上运行,以同一方向绕太阳公转。除金星以外,其他行星的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相同。

彗星的绕日公转的方向各異,多为椭圆形轨道,一般公转周期比较长,軌道平面靠近黃道平面的多為短週期彗星。


探索与研究
人类出于对自身生存环境了解的渴望以及日益紧张的地球资源,从1959年开始不断的通过空间探测器等进行空间探测,研究太阳系。目前主要集中在月球和火星的探测以及小行星和彗星的探测。

对太阳系的长期研究,分化出了这样几门学科:

太阳系化学:空间化学的一个重要分科,研究太阳系诸天体的化学组成(包括物质来源、元素与同位素丰度)和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年代学和化学演化问题。太阳系化学与太阳系起源有密切关系。
太阳系物理学:研究太阳系的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以及行星际物质的物理特性、化学组成和宇宙环境的学科。
太阳系内的引力定律:太阳系内各天体之间引力相互作用所遵循的规律。
太阳系稳定性问题:天体演化学和天体力学的基本问题之一

其他行星系
虽然学者同意另外还有其他和太阳系相似的天体系统,但直到1992年才发现别的行星系。至今已发现几百个行星系,但是详细材料还是很少。这些行星系的发现是依靠多普勒效应,通过观测恒星光谱的周期性变化,分析恒星运动速度的变化情况,并据此推断是否有行星存在,并且可以计算行星的质量和轨道。应用这项技术只能发现木星级的大行星,像地球大小的行星就找不到了。

此外,关于类似太阳系的天体系统的研究的另一个目的是探索其他星球上是否也存在着生命。


太阳与八大行星数据表
太阳与八大行星数据表(順序以距離太陽由近而遠排列)
衛星數截至2006年5月,距離與軌道半徑以1天文單位(AU)為單位。 天体 赤道半径
(km) 扁率
赤道重力
地球=1 體積
地球=1 质量
地球=1 比重
轨道半径
(AU) 轨道倾角
(度) 赤道傾角
(度) 公转周期
(地球年) 自转周期
(地球日) 已发现
卫星数
太阳 696000 0. 28.01 1304000 333400 1.44 -- -- 7.25 約兩億兩千六百萬(繞銀河系 ) 25.3800 --
水星 2440 0. 0.38 0.056 0.055 5.43 0.3871 7.005 ~0 0.2409 58.6500 0
金星 6052 0. 0.91 0.857 0.815 5.24 0.7233 3.395 177.4 0.6125 243.0185 0
地球 6378 0.0034 1.00 1.00 1.000 5.52 1.0000 0.000 23.44 1.0000 0.9973 1
火星 3397 0.0052 0.38 0.151 0.107 3.93 1.5237 1.850 25.19 1.8809 1.0260 2
木星 71492 0.0648 2.48 1321 317.832 1.33 5.2026 1.303 3.08 11.8620 0.4135 63
土星 60268 0.1076 0.94 755 95.16 0.69 9.5549 2.489 26.7 29.458 0.444 56
天王星 25559 0.023 0.89 63 14.54 1.27 19.2184 0.773 97.9 84.022 0.7183 27
海王星 24764 0.017 1.11 58 17.15 1.64 30.1104 1.770 27.8 164.774 0.6713 13

最左侧是太阳,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编辑] “水内行星”
天文学家曾发现离太阳最近的水星有一些牛顿力学无法解释的微小运动,天文学家怀疑可能有一个比水星更靠近太阳的行星的引力引起的,并用一个火神的名字给这个行星起名为“祝融星”(中文常译为“火神星”),但天文学家们观测了五十多年仍然未找到这颗行星。

这个牛顿力学无法解释的微小运动,已被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解释。广义相对论的引力理论解释了水星的特殊运动(稱「水星近日點進動」),但某些天文学家仍未放弃对“水内行星”的探寻。


[编辑] 其他資料
太陽系內眾多包含固態表面,而其直徑超過1公里的天體,它們的總表面積達17億平方公里。

有人認為太陽其實是一個雙星系統的主星,在遙遠的地方存在著一個伴星,名為「涅米西斯」(Nemesis,有譯作復仇女神)。該假設是用作解釋地球出現生物大滅絕的一些規則性,認為其伴星會攝動系內奧爾特雲中的小行星和彗星,使其改變軌道衝進太陽系,增加撞擊地球的機會並出現定期生物滅絕。
2007-06-02 6:03 am
太陽系內的行星現被定義為八顆,依距太陽由近至遠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後四顆行星還各自有環系統。

水星在八大行星中是最小的行星,比月球大1/3,它同時也是最靠近太陽的行星。 水星目視星等範圍從 0.4 到 5.5;水星太接近太陽,常常被猛烈的陽光淹沒,所以望遠鏡很少能夠仔細觀察它。水星沒有自然衛星。唯一靠近過水星的衛星是美國探測器水手10號,在1974年—1975年探索水星時,只拍攝到大約45%的表面(見右圖)。水星是太陽系中運動最快的行星。

軌道參數
半長徑 0.38709893 天文單位
偏心率 0.20563069
傾角 7.00487°
公轉周期 87.9693 天
自轉周期 58.6462 天
物理參數
質量 3.302×1023 千克
平均半徑 2440 ± 1 千米
平均密度 5.427 克/厘米3
表面重力 (赤道) 3.701 米/秒2
逃逸速度 4.435 千米/秒


金星是一顆類地行星,有時也被人們叫做地球的「姐妹星」,也是太陽系中唯一一顆沒有磁場的行星。在八大行星中金星的軌道最接近圓形,偏心率最小,僅為0.7%。


公轉信息
公轉半徑 108,208,930 km
公轉時間 224.701天
平均公轉速度 35.1公里/秒
衛星數量 0
物質結構
赤道直徑 12,103.6千米
表面面積 4.6億 平方千米
質量 4.869×1024 千克
表面引力 8.78 米/秒2
自轉時間 -243.02天
逃逸速度 10.4 千米/秒
表面溫度 最低 平均 最高


地球是太陽系中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列為第三,它是太陽系類地行星中最大的一顆,也是現代科學目前確證目前惟一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的年齡估計大約有45億7千萬年(4.57×109年),在行星形成後不久,可能曾遭受小型天體撞擊而產生一個天然衛星-月球,環中交叉十字是為地球的天文符號,十字的兩畫分別代表子午線和赤道;另一種畫法則把十字放在環形的上方
軌道資料
曆元 J2000
遠日點距離: 152,097,701 km
(1.016 710 333 5 AU)
近日點距離: 147,098,074 km
(0.983 289 891 2 AU)
軌道長半徑: 149,597,887.5 km
(1.000 000 112 4 AU)
軌道短半徑: 149,576,999.826 km
(0.999 860 486 9 AU)
軌道周長: 924,375,700 km
( 6.179 069 900 7 AU)
軌道離心率: 0.016 710 219
平均公轉速度: 29.783 km/s
(107,218 km/h)
最大公轉速度: 30.287 km/s
(109,033 km/h)
最小公轉速度: 29.291 km/s
(105,448 km/h)


火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列為第四顆。在中國古代又稱為「熒惑」。

軌道特性(歷元J2000)
半長徑 227,936,637千米(km)
1.523 662 31天文單位(AU)
軌道圓周 1.429×1012米
9.553 AU
偏心率 0.093 412 33
近日點 206,644,545 km
1.381 333 46 AU
遠日點 249,228,730 km
1.665 991 16 AU
公轉周期 686.9601 日
(1.8808 儒略年)
回合周期 779.96 d
(2.135 a)
平均軌道速度 24.077 km/s
最大軌道速度 26.499 km/s
最小軌道速度 21.972 km/s
傾斜角 1.850 61°
(與太陽赤道5.65°)
升交點黃經 49.578 54°
近日點輻角 286.462 30°
衛星數量 2
物理特性
赤道直徑 6,804.9 km
(0.533於地球)
極直徑 6,754.8 km
(0.531於地球)
扁平率 0.007 36
表面區域 1.448×108 km2
(0.284於地球)
體積 1.638×1011 km3
(0.151於地球)
質量 6.4185×1023 kg
(0.107 Earths)
平均密度 3.934 g/cm3
赤道重力 3.69 m/s2
(0.376 重力加速度)
逃逸速率 5.027 km/s
自轉 1.025 957 d
(24.622 962 小時)
自轉率 868.22 km/h
(在赤道)
軸傾斜 25.19°
北極
赤經 317.681 43°
(21 h 10 min 44 s)
磁偏角 52.886 50°
反照率 0.15
表面溫度 最小 平均 最大


木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列為第五顆。它也是太陽系最大的行星,自轉最快的行星。因為繞行天球一周為12年,與地支相同,所以中國古代用它來紀年,因而稱為歲星。
公轉信息
軌道半徑 7.7833×108 公里
公轉周期 11年315天
平均軌道速度 13.1 公里/秒
衛星數量 63
物質結構
赤道直徑 142,984 公里
表面積 6.41×10 10平方公里
質量 1.899×1027 公斤
表面重力加速度 23.12 公尺/秒2
自轉周期 9小時55.5分鐘
逃逸速度 60.2 公里/秒
表面溫度 最低 平均 最高


土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到遠的次序排列為第六顆。土星是一個巨型氣體行星,是太陽系中僅次於木星的第二大行星。土星的英文名稱Saturn是以羅馬神的農神薩杜恩命名的。中國古代稱之為鎮星或填星。

軌道參數
平均半徑 1,426,725,400 千米
偏心率 0.05415060
公轉周期 29年 167天 6.7小時
會合周期 378.1天
平均公轉速度 9.6724 千米/秒
軌道傾角 2.48446°
衛星數量 48
物理特性
赤道半徑 120,536 千米
表面積 4.38×1010 平方千米
質量 5.688×1026 千克
平均密度 0.69 克/厘米3
表面引力 8.96 米/秒2
赤道旋轉周期 10小時 13分 59秒
內部旋轉周期 10小時 39分 25秒
軸傾角 26.73°
星體反照率 0.47
逃逸速度 35.49 千米/秒
平均雲頂溫度 93K
表面溫度 最低 平均 最高


天王星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之一,排列在土星外側、海王星內側而名列第七,顏色為灰藍色,是一顆巨型氣體行星(Gas Giant)。以直徑計算,天王星是太陽系第三大行星;但若以質量計算,則比海王星輕而排行第四。天王星的命名,是取自希臘神話的天神烏拉諾斯。

發現史
發現者 威廉·赫歇耳
發現時間 1781年3月13日
軌道參數
平均半徑 2,870,972,200 公里
偏心率 0.04716771
公轉周期 84.01年
會合周期 369.7天
平均公轉速度 6.8352千米/秒
軌道傾角 0.76986°
衛星數量 27
物理特性
赤道直徑 51,118千米
表面積 8,130,000,000 km2
質量 8.686×1025 kg
平均密度 1.29 g/cm3
表面引力 8.69 m/s2
表面重力(地球=1) 0.887
自轉周期 17小時14分
軸傾角 97.86°
星體反照率 0.51
逃逸速度 21.29千米/秒
雲端溫度 55 K
表面溫度 最低 一般 最高


海王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列為第八顆。他的亮度只有7.85等,必須使用望遠鏡才能看到。

發現史
發現者 約翰·格弗里恩·伽勒
發現時間 1845年9月23日
軌道參數
公轉半徑 4.5083×109 公里
公轉周期 164年288天13小時
平均軌道速度 5.5 公里/秒
衛星數量 13
物理特性
赤道直徑 49,572 公里
表面積 7.65×10 9平方公里
質量 1.024×1026 公斤
平均密度 1.64 g/cm2
自轉周期 16小時6.5分鐘
逃逸速度 23.5 公里/秒
表面溫度 最低 平均
50 K  53 K


收錄日期: 2021-04-13 13:47:3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601000051KK0407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