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係 ?

2007-06-02 5:18 am
什麼係<閃燃>?

回答 (3)

2007-06-02 5:23 am
✔ 最佳答案
何謂閃燃Flashover

「閃燃」是室內火警初期因溫度逐漸升高而引至的一種現象。為便於說明閃燃現象,茲就建築物火災進展的過程,略述如下,火災初期由起火點附近可燃物的燃燒,而緩緩擴大到燃燒室內裝設物,此時室內上部亦緩緩蓄積可燃性氣體,假設該空間為密閉空間,當室內發生火警,火災到了最盛期時,可燃性氣體達到發火溫度,使火勢急速擴大,火勢增強時火焰包圍整個室內,如果導致火場內的溫度升至攝氏六百度或以上時,火場內所有物件都會自動燃燒。而室內的有機物料便會因火勢而分解出可燃性物質,過程中所產生的熱氣體便會向上升至天花而在室內迅速擴散。室內頓時變成全面燃燒只剩餘燼。被分解出來的可燃性物質在得到足夠的熱量時便會燃燒,這種情況稱為「閃燃」,火勢過了最盛期後,進入衰退期,此時可燃物幾乎燒盡。
火災現場的閃燃所衍生含高溫及高濃度有毒氣體濃煙,會瀰漫整個建築物,並大且向室外激噴,故凡於火源附近或同一樓層之人員,將很難逃生。
「閃燃」是一種非常複雜的現象,閃燃現象發生後,人在室內已無法生存,故所有人員必須在此之前,向室外逃生。因此閃燃點在決定避難容許時間之目標上,具有重大的意義。火災發生後至達到閃燃為止之時間,稱為閃燃時間其發生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
1. 室內可燃物之種類、形狀、數量及分佈狀況( 內部裝璜材料)。
2. 供應室內空氣量大小(即開口部大小與位置)。
3. 火災室內構造材料的抗熱性能。
4. 點燃火源的大小與位置
所以在室內裝璜時,儘可能在天花板面及牆壁上部,使用難燃,厚度大且熱傳導率高之材料;又遇火警時,不要隨意破壞開口,如此則可預防閃燃現象之發生。
預防閃燃方式(Flashover prevention system)
如能在火勢未發展到閃燃之前,能介入從事滅火是較相對容易且危害將較小,而在閃燃後火勢搶救,則需較大滅火資源與大火伴隨較大危害度;實際上改變消防隊如此快速反應部署到火勢現場,以預防建築物閃燃發生,事實上是不可能的。我們必須另外尋找解決之方法,很明顯地,我們需要一套預防閃燃的方法。閃燃如何快速地發生當人們以木造結構建築物房屋或內部配置許多木製、塑膠製品傢俱,一旦起火燃燒大量高熱源源釋放出,在可燃性物質之間彼此交互作用…”,防火宣導大眾住宅用品使用阻燃處理與防焰處理製品。住宅撒水設備也是好的答案,假如消防隊人員反應動作迅速,消防車能以最快速到達現場,儘可能縮短時間來對抗火災問題,那麼今天的火災損失問題就可為大眾所可以接受呢?然而實際調查後發覺,在專職消防隊反應時間是4.6分鐘,而非專職消防隊是 6.6 分鐘,以上皆未包括車輛到火場行進途中時間,而一般建築物住宅場所火災,閃燃發生時間僅需 3.3 分鐘即已降臨。這裡,我們需要重新評估我們對消防隊反應時間這個方向的研究與對建築物防火安全〈防火處理〉傳統性研究;此刻,我們應闢一條方向作為解決閃燃之威脅。
而新方向研究是什麼呢?是『住宅撒水頭』。 住宅撒水設備能實際緩和全美住宅火災問題,從以往統計調查研究數據顯示令人無可否認撒水設備在火勢成長中扮演任何現今的科技皆無可取代之技術。但迄今支援住宅撒水設備的力量,在全美地區仍未普及。 在1996,由國家消防首長基金會主辦Wingspread會議中指出,”提醒美國民眾及行政部門重視,消防部門更應以住宅為焦點制訂策略推展探測器堪用與自動撒水頭之配置…”
一般人的觀念認為功能基準在於起火房間的閃燃(Flash-Over)預防,火災影響更詳細的說,包括熱(Heat)、熱輻射 (Thermal Radiation)及煙(Smoke)。Performance Requirement 則是控制起火房間的火災擴散,如果火勢沒有離開房間,人員也在起火房間外部,如此將不會暴露在輻射熱和高溫中,受煙侵害將會最小。為了符合功能要件,就需要一份預防起火房間發生閃燃的Performance Criteria ,這裡所依據的是一旦最上層氣體閃燃,火勢將擴散至起火房間之外。為符合上述基準,工程師必須設計成可將頂層最高溫度控制在500。C以下,以預防閃燃之發生。
2007-06-02 5:24 am
<閃燃>係指該處地方因為火足而今溫度大幅度上升,大約500度以上,因而令該處的燃燒得d一下子著火,便會使火勢特然上升。
參考: myself
2007-06-02 5:24 am
閃燃現象,俗稱「爆燃」(英文Flashover),是指在密閉的火場內經長時間悶燒,可燃物已累積相當能量,加上熱氣散布在密閉空間中,熱氣藉由傳導、對流或輻射方式,只要一遇燃點,或是突然開門,空氣進入,產生瞬間爆燃現象。
一旦有閃燃現象,火場內形同火海,溫度急速上升,可達攝氏一千多度,濃煙和熱氣激增,人若仍在室內,很難存活,是消防人員措手不及的致命殺手。


何謂閃燃Flashover


「閃燃」是室內火警初期因溫度逐漸升高而引至的一種現象。為便於說明閃燃現象,茲就建築物火災進展的過程,略述如下,火災初期由起火點附近可燃物的燃燒,而緩緩擴大到燃燒室內裝設物,此時室內上部亦緩緩蓄積可燃性氣體,假設該空間為密閉空間,當室內發生火警,火災到了最盛期時,可燃性氣體達到發火溫度,使火勢急速擴大,火勢增強時火焰包圍整個室內,如果導致火場內的溫度升至攝氏六百度或以上時,火場內所有物件都會自動燃燒。而室內的有機物料便會因火勢而分解出可燃性物質,過程中所產生的熱氣體便會向上升至天花而在室內迅速擴散。室內頓時變成全面燃燒只剩餘燼。被分解出來的可燃性物質在得到足夠的熱量時便會燃燒,這種情況稱為「閃燃」,火勢過了最盛期後,進入衰退期,此時可燃物幾乎燒盡。



火災現場的閃燃所衍生含高溫及高濃度有毒氣體濃煙,會瀰漫整個建築物,並大且向室外激噴,故凡於火源附近或同一樓層之人員,將很難逃生。

「閃燃」是一種非常複雜的現象,閃燃現象發生後,人在室內已無法生存,故所有人員必須在此之前,向室外逃生。因此閃燃點在決定避難容許時間之目標上,具有重大的意義。火災發生後至達到閃燃為止之時間,稱為閃燃時間其發生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

1. 室內可燃物之種類、形狀、數量及分佈狀況( 內部裝璜材料)。

2. 供應室內空氣量大小(即開口部大小與位置)。

3. 火災室內構造材料的抗熱性能。

4. 點燃火源的大小與位置


所以在室內裝璜時,儘可能在天花板面及牆壁上部,使用難燃,厚度大且熱傳導率高之材料;又遇火警時,不要隨意破壞開口,如此則可預防閃燃現象之發生。

一般人的觀念認為功能基準在於起火房間的閃燃(Flash-Over)預防,火災影響更詳細的說,包括熱(Heat)、熱輻射 (Thermal Radiation)及煙(Smoke)。Performance Requirement 則是控制起火房間的火災擴散,如果火勢沒有離開房間,人員也在起火房間外部,如此將不會暴露在輻射熱和高溫中,受煙侵害將會最小。為了符合功能要件,就需要一份預防起火房間發生閃燃的Performance Criteria ,這裡所依據的是一旦最上層氣體閃燃,火勢將擴散至起火房間之外。為符合上述基準,工程師必須設計成可將頂層最高溫度控制在500。C以下,以預防閃燃之發生。 第一階段:引燃時期﹝Ignition﹞
造成起火的原因範圍非常廣泛,一般有香煙、火柴引起的失火,或因電氣器具過熱,或來自鄰接構造物的延燒....等火源。火災自「火源」開始,通常必須經由「第一著火物」,甚至「第二者火物」之著火、燃燒 、火焰傳播,始能成災﹝即「起火」確定﹞火源(例如:點燃的火柴、未熄的煙蒂、過熱的電器…)引燃了可燃物(第一著火物),即為「起火」。此一時期可說是火災的醞釀階段。微小火源若自行熄滅或不引燃其他物體,就不會有引起火災之問題。一般而言起火的原因與起火位置並無關係,而起火與材料則有下列四項因素相關:
﹝1﹞材料之受熱裂解的溫度與速率;
﹝2﹞包括有引燃溫度、發火溫度及引燃所須之最低氧氣量等之引燃難易性;
﹝3﹞材料曝露面大小﹝因材料擺設位置,有無被覆或塗裝而異﹞;
﹝4﹞可燃物量。

由於閃燃發生後會使溫度急速上昇、濃煙及炙熱氣體量激增、壓力變化等現象,若人仍在室內則難以存活,所以所有人員應在閃燃發生之前逃避至安全之處。基於此點,在建築物火災避難計畫中決定避難容許時間的目標上,閃燃點具有極重要意義。因此,即便能使到達閃燃時間延長1秒鐘的措施也可謂重要。

此階段係指自起火開始到閃燃( flashover ) 發生為止。燃燒範圍由起火點向四面八方延燒,溫度快速上升,火焰隨著熱氣上升至天花板,火勢逐漸擴大至天花板。此時,天花板、牆面的裝修材料若具有耐燃性能,則至少火勢成長速度較緩,也較無煙毒為害,可爭取到多一點的逃生避難時間與機會。
閃燃發生所需之時間(Time it takes for flashover)
火勢成長中至產生閃燃所需之時間到底是多少?於美國國家標準局( 現改為NIST)以一般建築物地下室房間作實體火災屋試驗,而這房間可能做為客廳、機械房、休憩室、辦公室等,然而在這些火災屋試驗裡,火勢不到4分鐘就猛烈地火焰已形成在空間整個高度,到6分鐘後,空間內平均氣體溫度經量測為700。C。在獨棟式住宅之客廳火災屋試驗,從開始起火後,到 3分41 秒時閃燃轟然形成。在一般住宅之臥房從第一起火物引燃後到達2分12秒閃燃即來臨。
一旦材料被引燃著火形成局部之強烈火焰,其可藉輻射、對流、傳導等熱傳方式使整個房間的溫度上昇,
如此更將加速其它部份的材料焦化裂解助長燃燒。此階段深受下列材料因素之影響:
﹝1﹞材料之著火性;
﹝2﹞表面燃燒性﹝在材料表面之火焰擴展﹞;
﹝3﹞發熱性;
﹝4﹞曝露面大小;
﹝5﹞可燃物量等,在階段材料之發煙性及其燃燒氣體生成量與火災的大小有決定性之關係

從火災之成長期移向下一階段之全盛期之瞬間會發生所謂閃燃﹝ Flashover ﹞現象﹝見圖一、二相關位置﹞。在臨近閃燃點時,材料因熱分解所產生的可燃性氣體在室內高處蓄積,一旦該氣體與空氣之混合氣體濃 度到達燃燒界限時,且溫度已達多數材料之引燃點或以上,則會產生瞬間爆發使整個室內頓時陷入火海之中;亦即使局部燃燒瞬間擴大至整體燃燒。此階段亦與下列材料因素有關:
﹝1﹞材料之著火性;
﹝2﹞表面燃燒性;
﹝3﹞曝露面大小;
﹝4﹞可燃物量等。

由於閃燃發生後會使溫度急速上昇、濃煙及炙熱氣體量激增、壓力變化等現象,若人仍在室內則難以存活,所以所有人員應在閃燃發生之前逃避至安全之處。基於此點,在建築物火災避難計畫中決定避難容許時間的目標上,閃燃點具有極重要意義。因此,即便能使到達閃燃時間延長1秒鐘的措施也可謂重要。


收錄日期: 2021-04-12 21:56:1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601000051KK0382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