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意大利共和國(意大利語:Repubblica Italiana,IPA:/re'pubblika ita'ljana/),它主要由靴子型的亞平寧半島和兩個位於地中海中的大島西西里島和薩丁島組成。意大利在北方阿爾卑斯山地區與法國、瑞士、奧地利以及斯洛文尼亞接壤。其境內還有兩個袖珍國——聖馬力諾和梵蒂岡。全國行政劃分20個大區(其中5個自治區),110個省,8103個市政府。首都羅馬,1870年意大利王國遷都至此,此前首都曾為都靈(1861—1865)和佛羅倫斯(1865—1870)。意大利現人口約5千8百萬,人口密度約每平方公里196人。意大利因其擁有美麗的自然風光和為數眾多的人類文化遺產(截至2006年7月,意大利共有41項世界遺產,居世界第一)而被稱為美麗的國度(意大利語"Belpaese")。
國名來源
「意大利」一詞第一次出現在希臘作家Erodoto的作品中,原意本指亞平寧半島南部古布魯蒂姆地區(拉丁語:Bruttium,今卡拉布利亞),後引申為指居住此地之人(希臘語:Italiótai)。
據詞源學考證,italiós為希臘語化的埃特魯利亞語,同源詞亦見於同時期其他記載,對此意大利詞源學家、哲學家瓦羅(Varrone);天文學家、哲學家伽利略(Gellio)均有所考證。但仍有專家此結果質疑,認為其詞另有所源。最近語源學家——喬萬尼•塞梅拉諾,以其論證以印歐語系源於某種閃米特語而聞名——以語言學角度考證並提出該詞源自阿卡德語atalu,意為日落之地。
歷史
主條目:意大利歷史
意大利的歷史,在地中海地區,不論從文化或社會發展角度都佔據着最重要的地位。這一地區有著重要的史前時期人類活動的記錄。許多地方,如拉丁、托斯卡納、翁布里亞、巴西利卡塔,都有著重要的考古遺址。大希臘,埃特魯里亞文明,以及其後的羅馬帝國分別統治了這片土地許多個世紀。意大利的發展亦即是羅馬帝國的興衰。
中世紀時,由於西羅馬帝國滅亡,意大利地區隨著中世紀的封建制度,變成以城邦發展為主體,教廷在中世紀對意大利以至全歐洲有著長遠的影響。15世紀末,發源於意大利中部佛羅倫斯的人文主義和文藝復興運動確定了近現代歐洲思想和藝術的根基。文藝復興令意大利地區雲集著各種有專能的學者,多個城邦的經濟蓬勃,每個富甲一方的意大利富商成為當地的大地主。意大利自然被分裂成多個小城邦國。
作為一個現代意義上的民族國家的意大利卻姍姍來遲。在法國的拿破崙的軍事行動,意大利各個城邦國都被其征服,由拿破崙劃成一個意大利王國(Regno di Sardegna),這是現代史上意大利的第一次統一。但這個王國維持了不久,當拿破崙在1815年戰敗投降後,歐洲列強召開維也納會議,重新劃分歐洲,意大利王國被瓦解,回覆到1789年法國大革命前的多個城邦國。當中中部劃分為教宗國(Stato Pontificio),由教廷掌管羅馬。奧地利帝國的勢力也滲透至威尼斯和意大利東北部。
此後40年,意大利地區和整個歐洲大陸都經歷多次大規模的民族革命浪潮,歐洲近代民族主義之父糾澤佩·馬志尼提出統一意大利的設想。與此同時,薩丁尼亞王國(Regno di Sardegna)在1850年代迅速崛起,意大利統一運動的策劃者加富爾伯爵,就是維托里奧·伊曼紐爾二世在1850年成為薩丁尼亞王國國王時的首相。由革命家糾澤佩·加里波底於1860年開始發動統一運動。1861年3月17日意大利半島上的各個公國和兩西西里王國(Regno delle Due Sicilie)合併成為意大利王國(Regno d'Italia)。除了教宗國因為受法國保護下仍然在中部存在外,意大利半島已見統一。直到1870年9月20日,羅馬成為意大利王國的一部分,這也標誌著意大利統一的完成。教廷被迫在梵蒂岡成為意大利境內的一個獨立國家。
統一後的意大利漸漸湧現殖民主義意識,意大利曾在1911年發動意土戰爭奪取北非的利比亞沿岸。第一次世界大戰在1914年爆發,1915年意大利向同盟國宣戰,在沒有積極參戰的情況下成為戰勝國,取得東非和巴爾幹半島部份土地。1922年,法西斯獨裁者墨索里尼當選總理,掌握了政權,併進而與納粹德國以及日本結盟,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軸心國的一員。1942年,反對墨索里尼的意大利國王發動政變,逮捕了墨索里尼,並加入同盟國集團,與軸心國作戰。1946年6月2日,一份關於結束君主制政體的備忘錄標誌着意大利共和國的誕生。1948年1月1日,新憲法生效。
意大利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及歐盟成員國,更是八國首腦高峰會議的始創成員。雖然當今歐洲強國為法國和德國,但是意大利亦有積極地參與西歐政經一體化的進程。
2006年4月11日,意大利內政部公佈了議會選舉結果。中左聯盟在眾議院630個議席中獲得348席。在參議院,中左聯盟獲得158席,中右聯盟獲得156席,另一個席位由上述兩大聯盟以外的小黨派獲得。[1]5月10日,中左聯盟推出的候選人、前眾議院議長、終身參議員喬治·納波利塔諾當選新一屆總統。[2]5月17日,以中左聯盟領導人普羅迪為總理的新一屆政府宣誓就職。[3]
政治
主條目:意大利政治
意大利現行憲法於1947年12月22日由立憲大會通過。憲法規定意大利是一個建立在勞動基礎上的民主共和國。議會是最高立法和監督機構,採用兩院制議會形式,由共和國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兩院權力相等,可各自通過決議,但兩院決議相互關聯。參、眾兩院分別有315個和630個席位,參、眾議員均由普選產生(意大利公民年滿18歲即可享有選舉權,但年滿25歲方可有權選舉參議員),兩院議員任期5年。議會的主要職能是:制定和修改憲法和法律,選舉總統,審議和通過對政府的信任或不信任案,監督政府工作,討論和批准國家預算、決算,對總統、總理、部長有彈劾權,決定戰爭狀態和授予政府必要的政治決定權力等。總統任期7年,對外代表國家,由參、眾兩院聯席會議選出,總統有權在任期內任命五位終身參議員,但其大多數權力受到限制。總理由總統任命,對議會負責。
最高司法委員會是最高司法權力機構,擁有獨立司法體制和任命法官的權力,有法官的任命、分配、調遣、提升和規定措施等項權力。由33人組成,總統任主席,最高法院院長和總檢察長為當然成員。其他成員由議會選舉的10位委員(律師和司法教授)和全體法官選出的20位法官組成,任期4年,不得連任和兼職。憲法法院主要是檢查和監督法律條文是否符合憲法,由15名法官組成,任期9年,不得兼職,享有豁免權。此外,還依次設有地方調解法官、初審法院(輕罪)、法庭、初審法院(負責民事和刑事案件)、上訴法院、審計院(主管公共賬目和養老金)等。
意大利分為20個大區(regione),其中5個政區擁有自治權(以 * 表示)
阿布魯佐(Abruzzo)
巴斯利卡塔(Basilicata)
卡拉布里亞(Calabria)
坎帕尼亞(Campania)
艾米利亞-羅馬涅(Emilia-Romagna)
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亞(Friuli-Venezia Giulia) *
拉丁姆(Latium,即拉齊奧 Lazio)
利古里亞(Liguria)
倫巴第(Lombardia)
馬爾凱(Marche)
莫利塞(Molise)
皮埃蒙特(Piemonte)
普利亞(Puglia,Apulia)
薩丁(Sardegna) *
西西里(Sicilia) *
托斯卡納(Toscana)
特倫蒂諾-上阿迪傑(Trentino-Alto Adige,Trentino-Südtirol) *
翁布里亞(Umbria)
瓦萊達奧斯塔(Valle d'Aosta) *
威尼托(Veneto)
除瓦萊達奧斯塔外,每個大區又由省組成。
地理
主條目:意大利地理
意大利領土以自歐洲大陸延伸入地中海的靴子型的亞平寧半島為主,和兩個主要島嶼——撒丁島和西西里島組成(分別為地中海第一和第二大島嶼)。以此三部分意大利水域分為:東北方的亞得里亞海,東南方向為伊奧尼亞海,西南方向為第勒尼安海,以及西北方向是利古里亞海。
亞平寧山脈構成半島的主幹,並向西北方向綿延約1,000公里與阿爾卑斯山脈相接。弧形的阿爾卑斯山則環抱意大利的北部。在北部有一個大面積的沖積平原,波-威尼斯平原。它是由波河及其源自阿爾卑斯山脈、亞平寧山脈和道羅邁特山脈的眾多支流沖積而成。其它著名河流諸如:台伯河、阿迪傑河和阿爾諾河等。
意大利的最高點是海拔4810米的勃朗峰,超過4,000米的山峰還有玫瑰峰(4,637米)和切爾維諾峰(4,476米)。意大利還有兩座著名的火山:靠近那不勒斯、目前休眠的維蘇威火山和卡塔尼亞附近、歐洲最高的火山、至今仍在活躍的埃特納火山(3,323米)。
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控制,冬季受鋒面氣旋影響,為地中海式氣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