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佛的禮儀

2007-06-02 12:09 am
請問,拜佛時的禮儀?

回答 (3)

2007-06-02 7:22 am
✔ 最佳答案
http://www.hk-luyi.com/vcd/01.mpeg

衍慈法師---儀規示範
內容包括:
禮佛
上香
行四方步
穿袍
披衣
過堂
法器持態

http://www.hk-luyi.com/activity/200705a.pdf

儀規實習班( 07年12月開課 )
香港佛教律儀淨苑
香港九龍彌敦道 242 號立信大廈 E-F 座 4 字樓
電話:2367-3091

http://www.hk-luyi.com/Books/Rules/content.htm

佛教儀規入門

http://www.fa-in.org/film/movie/vcd006.htm

佛教禮儀
2007-06-02 5:57 am
【問】︰應如何拜佛?
【答】︰
應該拜在世佛才能感應,經典雖寫觀音菩薩可以千處祈求千處現,但是我們應該知道祂的應身〔肉身〕叫什麼名字,這樣祈求才有感應。不是拜木頭佛或過去佛。
●血脈論 第6問︰【問曰︰因何不得禮佛菩薩等?
答曰:天魔波旬阿修羅示見神通,皆作得菩薩相貌,種種變化,是外道,
總不是佛。】
●崇拜偶像是离佛太遠了 :
http://www.godsdirectcontact.com/chinese/jian/teaching/90/1.html#SEC18 
●悟性論︰【解法成於聖人,但欲遠外求學,愛慕空中佛像光明香色等事,皆墮邪見,失心狂亂。】、【修者,以離相為宗。】
●破相論 第12問︰
【夫禮者敬也,拜者伏也。
所謂恭敬真性,屈伏無明,名為禮拜;...
若復不行理法〔法脈〕,唯執外求〔佛像〕──
內則放縱瞋癡,常為惡業;
外即空勞身相,詐現威儀;
無慚於聖,徒誑於凡,不免輪迴﹗豈成功德?】
●破相論 第14問︰
【既稱念佛之名,須知念佛之道。若心無實(沒得到法),口誦空名(無傳法,唸等於白唸),三毒內臻,人我填臆,將無明心不見佛,徒爾費功。】
●血脈論 第1問︰【若不見性,念佛誦經持齋持戒亦無益處。】
●弘忍最上乘論第4問︰【常念彼佛,不免生死;守我本心,則到彼岸。】
●破相論 第14問︰
【竊見今時淺識,唯知事相〔崇尚外相〕為功,廣費財寶,多傷水陸;妄營像塔〔佛像佛塔〕,虛促人夫〔浪費人力〕;積木疊泥,圖青畫綠(佛像廟宇);傾心盡力,損己迷它;未解慚愧,何曾覺知?
見有為則勤勤愛著,說無相則兀兀如迷。
且貪現世之小慈,豈覺當來之大苦。
此之修學,徒自疲勞,背正歸邪,誑言獲福。】
●弘忍最上乘論第8問︰【乃至舉一手爪,畫佛形像,或造恆沙功德者,只是佛為教導無智慧眾生,作當來勝報之業,及見佛之因。】
●佛陀:「佛在心」,為什麼還要往佛像、寺廟找呢?
●真正的供養佛 :
http://www.godsdirectcontact.com/chinese/jian/teaching/46/1.html#SEC15 
在世佛離開後,300年內其磁場還在,此時求祂還有用,但是卻無法得到他的法,想求法就要找祂的繼承人;阿羅漢往生後,其磁場仍會保留一段時間,但可能沒那麼久,如廣欽老和尚,至今仍有人看到祂的化身。

就像華佗,醫術精湛,但我們生病也不會找他,拜他,我們會找在世名醫,不是嗎?

如果拜過去佛有用,釋迦牟尼也不用來,與他同時代的人可以拜克里斯那就好了啊﹗密勒日巴、達摩、惠能、卡比爾也不用來了。老子、莊子、列子也不用來了,當時的人拜堯、舜就好了﹗耶穌也不用來了,當時的人就拜摩西好了,耶穌更不用說要再來。

【問】︰為什麼唸佛感應很少、或幾乎沒有感應?
【答】︰
因為唸過去佛的名字,祂聽不到。
唸佛菩薩的本名,也接收不到,因為祂們下凡來時,不是用本名,譬如觀音菩薩有32應身,是說祂會以此32種肉身示現,每次下凡來示現一種,像達摩是個和尚,耶穌是個木工...,必須知道佛菩薩下凡來的肉身是什麼名字,且我們也生在當時,求那個名字才會感應。

【問】︰那麼千處祈求千處現如何解釋?
【答】︰
在世明師有千百億化身,任何人在任何地方求祂都可以感應。
印心的人,他已跟明師連線上了,而明師與所有菩薩也有連線,所以這時候我們也可與所有菩薩連線,就能夠千處祈求千處現,即在世的徒弟(或往生的徒弟在任何星球)祈求均可感應。
這就像internet一樣,求法後就像已接上網路線的電腦,明師就像臺灣Yahoo的侍服器,其他菩薩就像日本,美國...等的Yahoo侍服器。侍服器與侍服器相通,所以我們才能悠遊網際、宇宙。〕

【問】︰
臨終唸佛一聲即得往生極樂世界,也要唸在世明師的名字才有效了?
【答】︰
是的。臨終唸/念在世明師的名字,祂就會接我們去,未來世投胎當人即可遇上在世明師修解脫的法門。有的人誠心夠,甚至不用再投胎輪迴,可以一直往上學習,直到成佛往生極樂世界〔即基督教所說的永生〕。



詳全文︰http://tw.myblog.yahoo.com/chinese1medicine-western2medicine

請先參考部落格,如仍有意見,歡迎寫信聯絡或部落格留言,並貼上本頁網址,本人將再次回應問題。
本文歡迎引用。
http://www.godsdirectcontact.com/chinese/jian/teaching/abc.html 人生宇宙面面觀,文字檔,鍵入關鍵字重複按【尋詞】
http://suprememastertv.com 無上師電視臺(多種語言字幕)
http://www.godsdirectcontact.org.tw/tv/chinese/tv.htm 藝術與靈性
2007-06-02 12:27 am
衍慈法師晉著《佛教儀規入門》一書其中有拜佛禮儀圖解一節,圖文並茂,可以幫助指導初學禮佛善信。程序簡述如下:(一)直立合掌,雙腳成「八」字形,兩腳跟相距約兩寸,兩腳前端相距約八寸。(二)先慢慢彎腰,屈膝靠近拜墊邊,頭部開始向下叩。(三)右掌按在拜墊中央。(四)左掌按拜墊左前方。(五)將右掌移至拜墊右前方,左右兩掌相齊。(六)額頭叩貼拜墊時,兩掌同時翻起,掌心向上,觀想承接佛足。(七)起立時,兩掌心翻回向下。(八)右掌栘回拜墊中央,提起合指的左掌當胸,右掌按向拜墊,雙膝離拜墊,兩掌相合。站立後問訊。
問訊的禮儀:(一)合掌直立。(二)身體作九十度彎腰,右掌放左掌上,兩拇指前端相接,此即彌陀印。(三)慢慢挺身站立,兩手中指、無名指、小指屈曲互抱,兩食指及拇指豎起,前端相接,此即毘盧遮那佛手紉,舉手印與眉齊,不要點到額上,眼望向手印,不用垂頭,然後雙手慢慢放下,合掌。


收錄日期: 2021-04-12 19:54:0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601000051KK0198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