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簡單而言...
微覾經濟學主要研究個體消費者,企業,或者產業的經濟行為,及其生產和收入分配。
宏觀經濟學研究整個經濟體系的運作是使用國民收入、經濟整體的投資和消費等總體性的統計概念來分析經濟運行規律的一個經濟學領域。
Reference:
宏觀經濟學。(Macroeconomics),(在臺灣普遍被譯為總體經濟學。),是使用國民收入、經濟整體的投資和消費等總體性的統計概念來分析經濟運行規律的一個經濟學領域。宏觀經濟學是相對於古典的微觀經濟學而言的。
宏觀經濟學是約翰·梅納德·凱恩斯的《就業、利息與貨幣的一般理論》發表以來快速發展起來的一個經濟學分支。
歷史簡介
亞當·史密斯於其著作《國富論》中即已討論一個國家經濟成長的原因與條件。而一直到二十世界初期的主流經濟學家,對於的討論多著重於經濟成長的方面。
在1929年至1939年間,歐美自由經濟國家發生了嚴重的經濟衰退,在歷史中這現象被稱為經濟大蕭條或經濟大恐慌,這經濟大蕭條期間,失業嚴重,產量又下降。
在經濟大蕭條之前,當時主流學者不認為經濟衰退是一個嚴重且長久的現象。這些所謂的古典學派的經濟學家延續著《國富論》的觀點,認為自由市場的價格機能就如同一隻全能的黑手(看不見的手),可使經濟平穩的運作。但古典學派有一個極端的看法,就是完全否定了需求不足與失業嚴重存在的可能,其看法以當時法國經濟學家賽依(Jean-Baptiste Say ,1767年—1832年)為代表,他認為供給可以創造出同額的需求,而此看法被後人稱為賽依法則(Say's law)。
但上述的看法卻與大蕭條時期的經濟狀況不符合。經濟大蕭條持續了將近十年,但嚴重的失業現象卻未曾消失,是故在此背景之下,凱因斯(J. Keynes,1883年—1946年)在1936年發表了《就業、利息與貨幣的一般理論》(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Interest and Money)或簡稱為《一般理論》,而這也代表了現代總體經濟學的開始。凱因斯認為政府應在經濟衰退時提出各種政策以刺激需求,進而達到減緩失業與恢復經濟繁榮的目的。
但到了1970年代,新的總體經濟問題又產生了。在1974年至1975年及1980年至1982年期間,歐美各國陷入二次大戰之後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因石油危機、高通貨膨脹及高失業率產生的問題,逐漸的凱因斯理論受到了另一些不同理論的挑戰。
這些理論包含了以米爾頓·傅利曼(Milton Friedman,1912年─2006年)為代表的貨幣學派(Monetarism)和以小羅伯特·盧卡斯(Robert Emerson Lucas, Jr.,1937年─ )與托馬斯·薩金特(Thomas J. Sargent,1943年─ )為代表的新興古典學派(New Classical School)或稱理性預期學派(Rational Expectation School)的理論。而米爾頓·傅利曼與小羅伯特·盧卡斯分別於1976年和1995年因此理論而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宏觀經濟學中的一些概念
擠出效應
國內生產總值(GDP)
國民生產總值(GNP)
物價指數
失業率
貨幣
庇古效應
凱恩斯效應
微觀經濟學(Microeconomics),(在臺灣普遍被譯為個體經濟學),有時也被稱為價格理論(Price Theory),主要研究個體消費者,企業,或者產業的經濟行為,及其生產和收入分配。
微觀經濟學的基本概念
稀缺性、機會成本、供給和需求、彈性、消費者和生產者剩餘、個人需求的加總、或市場需求
[編輯] 消費者理論
消費者理論、偏好、無差異曲線、效用、邊際效用、收入
[編輯] 生產和定價理論
生產、成本、定價、生產理論、X-效率性、生產要素、生產可能性邊際、生產函數、規模的經濟性、範圍的經濟性、利潤、利潤最大化
[編輯] 產業組織
產業組織理論、市場形式、完全競爭、壟斷、壟斷性競爭、寡頭、價格歧視
[編輯] 福利經濟學
福利經濟學、帕雷托效率性、卡爾多爾-希克斯效率性、埃奇沃斯框圖、社會福利函數、收入不平等的量化、勞倫茨曲線、基尼係數、貧困水準、無謂損失
[編輯] 市場失靈
市場失靈、集體行為、信息的不對稱性、外部性、社會成本、免費物品、稅收、一般均衡理論、福利經濟學第一定律、福利經濟學第二定律
[編輯] 金融經濟學
有效市場理論、金融經濟學、金融、風險
[編輯] 國際經濟學
國際貿易、貿易條款、關稅
Hope can help you la ~
圖片參考:
http://hk.yimg.com/i/icon/16/3.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