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學問題 -- 「無友不如己者」何解?

2007-06-01 3:03 am
小弟是1997香港中學會考的中文科肥佬左的考生。近來人生失意,再讀當年中文科會考的範文《論仁.論君子》,有些不明白的地方,希望各位網友能指點一二。

請問:
1a)「無友不如己者」何解?
1b)我可以和才能不如自己的人、學歷不如自己的人、收入不如自己的人、財富不如自己的人或身份地位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嗎?
1c)交朋選友是不是都要「門當戶對」呢?


2a)「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何解?
2b)不算得上是「仁者」的人(即小弟),可以「好人」、「惡人」嗎?

3)「君子去仁,惡乎成名?」何解?

4)「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當中的「孫以出之」字何解?「孫」字不是解作「兒子的兒子」、「後代及子孫」、「姓氏」(資料來源:《新雅中文字典》)嗎?

5)「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我有不明白的地方,求別人賜教,不恥下問,算不算是「求諸人」的「小人」呢?
更新1: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懇請回答者: 1)先認真分析提問內容; 2)若對提問的內容有任何意見或不明白的地方,請使用「回答問題」鍵旁的「向發問者查詢」之超連結(Hyperlink),向本人發問; 3)認真地逐點回答問題; 4)清楚提出合理而足夠的理據; 5)別為「取分」而回答; 6)尊重自己,別留下與題無關、狗屁不通或不知所謂的回覆; 7)尊重他人,別對任何人作出沒有事實根據的人身攻擊。 若發現有不尊重此提問的無聊答案,本人會立即向「Yahoo知識+」的管理員作出檢舉。 謝。

回答 (2)

2007-06-02 3:29 am
✔ 最佳答案
 
  正如本人早前所言,要理解一部哲學經典,理應參透全書,不可斷章取義,拾句而解;否則只會連孔子所言之「仁」的真義也弄不清晰,流於人云亦云。

(一)不要親近不如自己的人。孔子意指德行,與門當戶對無關。

(二)一切動物皆有好惡,何必「仁者」?孔子所言的「能好」與「能惡」,乃指依理好惡而言,指能公正好惡而言。孔子所言之「仁」,乃一大公無私超越意義之境界,一純粹自覺之活動。

(三)解「君子離棄仁道,則何以成君子之名」。

(四)「孫」者,今寫「遜」。

(五)否。求諸己,指要求自己;求諸人,指要求別人。
 
───────────────────────────────────

                參考書目

《論語》(三民書局註本)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1981。
 

2007-06-01 20:31:17 補充:
   「儒學」屬於倫理學範疇,宜放入「哲學」類別。   若樓主不滿拙答,望要求移除,免損貴問之雅。  若投票人或任何看者不滿拙答,望於投票期結束後來信賜正,全知識交流之真義。感激。 
2007-06-02 10:53 am
言簡意賅,一字記之曰:「正」。


收錄日期: 2021-04-29 20:27:3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531000051KK0315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