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一中史 - 黨錮之禍 -

2007-06-01 1:53 am
1.
(1) 事件影響: (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 (2)

2007-06-01 1:56 am
✔ 最佳答案
黨錮之禍之背景/成因:**

東漢後期有一批官僚士人因出面反對宦官專政,被罷官禁錮,甚至誅連殺害,歷史上稱為「黨錮之禍」。其產生之原因約有下列兩項:

1. 清議之風相當盛行:東漢自光武帝開始提倡儒術,崇尚節氣,逐漸成為風氣。當時一般士人都注重名節,中央及郡國選官都以名節為標準。影響所及,士人以名節自高,不與濁世合流,不畏強權,敢與黑暗勢力對抗,士戈在講學之餘,每每討論朝政得失,品評當世人物,這種議政之風氣,稱為「清議」,這些士人因經常討論政治,抨擊宦官,漸漸聯結成黨。

2. 士人不滿政治現狀:桓帝、靈帝時期,君主昏庸,寵信宦官,政治腐敗,引起士大夫們的憤慨,使太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實際的政治社會問題上去,他們還聯合一些士人出身的朝臣,壯大聲勢,朝廷遇到重大的決策,有時也徵求太學生的意見,因此他們的言論也能影響到實際的政治。因他們要求改革政治,並猛烈抨擊宦官壟斷朝政及貪污腐敗,宦官眼見士人勢力日漸強大,便尋求機會予以打擊,因而發生了兩次黨錮之禍。


黨錮之禍的經過:**

1. 第一次黨錮之禍:

a. 桓帝時,太學生三萬餘人,以郭泰、賈彪為首,與太尉陳蕃、司隸校尉李膺聯合,主持清議,批評朝政,攻擊宦官。

b. 當時宦官的子弟親黨,遍佈州郡,為害地方,李膺乃運用權力,盡量制裁,更招宦官怨恨。

c. 公元165年,宦官張讓之弟張朔,為官貪殘,被李膺所殺;次年宦官的黨羽張成教唆兒子殺人,被李膺定罪處死。

d. 宦官乃使人上書誣告李膺與太學生結黨營私,誹謗朝政,桓帝下令逮捕黨人。

e. 結果李膺等二百多人皆被捕下獄,陳蕃亦因上書進諫而被免職。過了一年,因外戚竇武的力爭,他們才被赦歸鄉里,禁錮終身,不許作官,這是第一次黨錮之禍。:



2. 第二次黨錮之禍:

a. 公元168年,桓帝死,靈帝即位,以竇武為大將軍,陳蕃為太傅,共掌朝政;起用李膺,並密謀誅殺宦官,但因事機洩露,宦官矯詔以禁軍討竇武,結果竇武自殺,陳蕃也被殺害。

b. 公元169年,山陽郡督郵張儉,因宦官侯覽家屬在郡內作惡多端,屢次上表彈劾遭侯覽截留,無法上達,張儉乃以此為藉口,殺害侯覽的母親及其親屬賓客百餘人,侯覽乃誣告張儉與人連結為黨,危害社稷。

c. 張儉逃脫,宦官藉此機會誅除異己,凡與宦官不睦的均被視為黨人,總計被害的黨人有李膺、杜密等百多人。並在各地陸續搜捕黨人,總計流徒及囚禁者共六七百人。

d. 不久,宦官又拘捕太學生一千多人,以致凡屬黨人而現居官位的門生、故吏、父子、兄弟一律免官禁錮。這次「黨錮之禍」一直延續了十多年,株連之廣,也超過了前一次。

e. 公元184年,爆發了「黃巾之亂」,靈帝才下詔大赦黨人。



黨錮之禍的影響:**

a. 摧殘人才:

漢末兩次「黨錮之禍」,歷時十多年,朝野賢良方正之士,多受牽連,重者被殺,輕者被貶逐禁錮,使國家無才可用。

b. 國本動搖:

東漢在宦官及外戚爭權之過程中又經此兩次「黨錮之禍」,助長了宦官的氣焰,政治更趨腐敗,弄致民不聊生,因而產生黃巾之亂,雖能及時討平,但卻演變成州牧割據的局面。

c. 開啟清談:

東漢末年的慘酷黨錮,使士氣大受摧殘,影響魏晉士人明哲保身,避談政治,放任無為,研究【易經】玄理,老莊道術,平日只高談闊論,不理世務,造成一代請談的風氣。
2007-06-01 2:01 am
黨錮之禍的影響
(一)賢良盡去 ── 兩之黨錮之禍,朝野賢良正直之士,飽受摧殘,形成人才凋零,
國無賢良,政治日趨腐敗。

(二)動搖國本 ── 兩次黨錮之禍,朝野盡入宦官之手,各州郡飽嘗荼毒,民生困
苦,四海動盪,導致黃河南北濩發了大掏模的民變,史稱「黃
巾之亂」,動搖了東漢的統治地位。

(三)招致漢亡 ── 靈帝死,少帝繼位。外戚何進執政,與司隸校尉袁紹謀稟宦官
,並召涼州驍將董卓率兵入京。由於事機洩漏,何進反被宦官
所殺。袁紹於是率兵入宮盡殺宦官,死者二千餘人。宦官勢力
覆滅,東漢王朝也隨之崩潰。

(四)開啟清談 ── 黨錮之禍,摧殘士風,士人不再重視名教,影響魏晉士人為求
明哲保身,避談政治、不理世務,造成清談風氣盛行。


收錄日期: 2021-04-12 19:51:0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531000051KK0268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