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的生平(40)請幫手

2007-06-01 1:30 am
耶穌對社會(古/今)的貢獻或重要性?(要詳細 but 要西選)

回答 (3)

2007-06-10 9:56 pm
✔ 最佳答案
首先,在宣教士初期誤判而影響的情況下,對於洪秀全的太平天國,我們基督徒先是站在贊成的一方,爾後才因其信仰偏差而反對之,但這已經是一種反清(中國)的舉措;對於孫文革命的初期,我們卻是站在反對的立場,因為革命是危害列強蠶食鯨吞中國的利益的,而這恰恰是違反中國全體人民願望的 !更如新教到中國的第一位傳教士:馬禮遜(Robert Morrison),他本身對「領事裁判權」的倡議(見蔣佩芬,1983:62);其子馬儒漢不但加入鴉片戰爭英國侵略軍,更參與起草第一份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同前書,1983:62);內地會創辦人戴德生在1888年倫敦舉行的基督教傳教百年工作大會上的發言,聽起來和殖民、帝國主義者的論調並無二致:「在廣大中國土地下面,蘊藏著世界上最豐富的礦藏,這是偶然的嗎?上帝對於能提供全世界兩千年之用的這樣巨大煤田,沒有祂的旨意嗎?…現在中國是離我們很近了…整個中國已經向我們開放,現在靠著條約所給予的權利,我們手裡拿著護照,就可以很安全而舒適地由公路或江河,旅行到中國的任何一省」(同前書,1983:64);同屬內地會的丁韙良(William A. P. Martin)更在他所寫的《北京被圍目擊記》中詳細提及自己如何拿起步槍射殺和搶劫中國人的情形(同前書,1983:65);義和團事變所引來的八國聯軍,據英國目擊者普迪姆爾《庚子使館被困記》的記錄,聯軍不但搶劫、放火、姦淫,甚至禍及教民,且有欲強姦教會學校女生於宿舍者(見唐逸,1993:456);鞏韓森在《宣教事業與清末事業》中記錄:「尚書崇綺奔走保定,他的眷屬則盡為聯軍所據,驅逐到中國朝廷記天的神聖天壇次第輪姦以為戲樂,少長老幼無得免者(同前書,1993:456);日本甲午戰後進軍台灣省時,打開台南城門與台北城門的人均為某教會的人士:巴克禮傳教士與李春生長老;日據時期的皇民化運動某教會答應在聚會前後參拜神社與進行皇宮遙拜(見鄭連明等編,1965/1995:103,257;陳南州,1991:74~82)……等,對於無視無告的中國國難,雪上加霜的情形不勝枚舉!
 

這種種事蹟,令中國人民自然產生疑問:基督教的根本教義是愛上帝與愛人如己,甚至被要求得愛仇敵;然而基督教文明所培育起來的、為保護基督教在他國境內「自由傳教事業」的軍隊,乃至不少有「重生」經驗的西方傳教士,卻是如此充滿對同樣為人的中國人的仇恨行為,那麼基督教對中國、對中國人的意義或好處是建立在怎樣的脈絡、怎樣的光景下呢?中國人一旦成為基督徒,對家族、民族採取的分離式思考:不先靠主耐心努力在行為上作光作鹽來改變人心,準備受苦難、付代價(可13:13並且你們要為我的名被眾人恨惡。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反而在不求理解的境況下將一切不順遂歸因為逼迫等對立的情境,這樣的作法簡直是在屬靈征戰上丟盔棄甲!不與自己民族同存亡的基督徒,與在耶穌被抓當晚四散的門徒有什麼分別?畢竟,最後門徒悔改了,但是我們中國基督徒至今不敢不要面對這事!
 

一句話,我們中國基督徒在皈依基督之後,給人民的印象是成為一個「國難時期的洋教信仰者」而非「中國基督徒」;也就如曾流行在中國的俗諺:「中國每增加一名(基督)教徒,中國便少一名公民」!歸正基督之後,恐怕除了傳教/拓展「版圖」 的熱切情感之外,其餘一切原生的情感幾乎完全割裂!反而我們與第一世界的思想觀、宗教觀與神學的連帶關係太近並且依賴得深刻牢固了。不僅如此,傳教精神、方法幾乎原單照收。事實上唯有我們努力讓基督事件與基督信仰在中國多民族脈絡文化下發生意義上的連結而非割斷,中國範圍內有「果效」的教牧才能成為可能!

 

三自精神v.s.中國教牧的難題

這樣反省精神的聲音,其實在中共建政之前,早在民國時代便已經提出了(顧衛民,1996:442-473;唐逸,1993:460)。這樣的聲音形成了日後的三自 要求:自立、自養、自傳:在人事組織、經費、政策與教牧、神學上的獨立自主,以中國人的領受與亮光出發。這樣的策略或政策的必要與合法性,在飽受近兩百年國難的中國,是無庸置疑的。

 
依我之見,三自精神是原則問題,說明了當代基督教在近代中國歷史近程裡的教牧經驗總結:如何讓基督教不再是洋教,如何讓基督的形象不再是金髮碧眼的白人,如何讓中國基督徒也具備中國的「公民意識」(就像美國基督徒當具備美國的公民意識、英國基督徒也當具備英國的公民意識一般自然)…這些唯有以三自的原則才能解決。 

在聖經理,三自精神也是作為原則見於使徒行傳與保羅諸書信。因為我們不曾見過使徒的教訓超出福音真道與教牧原則之外,干預所創立的諸教會的經費、人事、政策等等方面的經文記載,反倒是在真理上多多地激勵信徒,甚至凡物公用時期也是信徒自行處理的原則下行事,使徒權柄只有在以主道教訓、督責人時才使用。這樣的模範使得使徒實際的形象是專一地祈禱傳道,而非庶務性地管理飯食(徒6:4)。

 
在近代中國教牧歷史發展的脈絡之下,經過對殖民主義與帝國主義壓迫而萌發的反帝、反封建風潮:要求肅清一切外國帝國主義影響,建立中國的主權(sovereign),中國基督教做為政治場域與宗教場域中的存在當然不能迴避這一要求!三自精神便是針對中國的社會情況具像化的解決方案,因為透過在人事、經濟與教牧上的獨立自主,一方面達到了上述清除帝國主義勢力的餘孽,一方面也使中國基督教獲取一個新的身份:「中國的基督教」。在合於真理教導下的中國神學反省、靈修、頌讚、禮儀,沒有道理要從頭至尾由非中國人來完成、完善,這是普世皆知的事實。將中國教牧獨缺的環節接上,只有實踐三自的精神,而且,不因政治氣候變遷而變化:就算有一天兩岸統一、世界對中國友善有好,所有「地下」教會完全地上化了,三自愛國會的名稱不在需要強調、存在而去除消失,這個原則不但不能也不應改變!
2010-01-21 8:41 am
根本《聖經》就充滿流料,例如四福音書中就只有《馬太》及《路加》兩本有耶穌出生事蹟,連成書最早的《馬可》都沒有,而兩本福音之間矛盾嚴重(例如《馬太》版本的約瑟夫婦原本在伯利恆生活,誕下耶穌後因避難才輾轉去拿撒勒定居;《路加》版本的約瑟夫婦本來就在拿撒勒生活,因普查才去伯利恆並在那兒誕下耶穌),起碼有一本是捏造,再加上兩版本都與歷史不符兼情節荒謬,最大可能性是兩本福音都是老作!

耶穌真的在伯利恆出生嗎?
http://*****/ye7gngt

又例如新約預言公元一世紀世界末日(已徹底破產接近二千年):
http://*****/y9pjr2j

2010-01-21 00:41:10 補充:
更多落空預言:

推羅預言
http://*****/yz4la7b

斷章取義兼張冠李戴的以色列復國預言應驗
http://*****/32nk3r

其他:
http://*****/yfzhqm7
http://*****/czrlm2
http://www.skepticsannotatedbible.com/proph/long.html

用教徒的穿鑿附會解經法,蘇東坡的《水調歌頭》都可說成是預言神舟五號飛船的發射,而且更為合理:
http://space.uwants.com/html/99/2638799-386272.html
2007-06-01 1:58 am
耶穌的生平是指耶穌在地上生存的時空。但由於主流教會團體視耶穌為三位一體中的一體,所以耶穌的生平應該包括祂未降生為人的一段時空在內。


[編輯] 降生為人
耶穌的父母是約瑟及馬里亞。基督教的信條認為他是童貞女馬里亞受聖神感孕[1],道成肉身(incarnation),降生為人,住在我們中間[2]。

耶穌基督在岳父約瑟的祖籍、當時羅馬帝國猶太行省的伯利恆出生,其後為逃避當時猶太的長官大希律王的追殺令而遠走埃及,至到大希律王死後才回到約瑟的居住地、加利利行省的拿撒勒定居(另一說「納匝肋」這個地名是耶穌死後才命名的)。後來接受洗者若翰的洗禮,開始在加利利一帶開展傳道工作,並在信徒當中親自揀選了12人成為入室的門徒。


[編輯] 生平事跡
耶穌主要的生平事跡都記載在四福音書中。在他三十歲時開始傳道達三年,主要是宣揚神的國已經降臨的信息,到處醫病和趕鬼,當中也有挑戰猶太傳統,而宣稱自己是上帝的兒子[3]也是不能被當時的人所接受。


[編輯] 猶大出賣
普遍認為耶穌是被群眾出賣,指他想自立為猶太王,因而被判釘死於十字架上。耶穌卻指出藉祂自己的死亡,來救贖世人所犯的罪。

在約公元33年時,由耶利哥城前往耶路撒冷,受到群眾的歡迎。基於各種宗教和世俗的原因,當時的猶太人對耶穌基督非常憎恨[4]。猶太教上層階級當權祭司與教士收買了12門徒之一的加略人猶大,以30塊銀的價錢和他串通,以親吻耶穌為暗號,把耶穌拘捕,並控以「自稱為猶太人的王」的罪名。耶穌被捕時,他的門徒彼得(天主教稱為伯多祿)拔劍削掉一個打手的耳朵,耶穌責怪說:『收刀入鞘吧,凡動刀的人必死於刀下!』[5]彼得只好放下刀來,耶穌在治好了那人之後,終於被抓走了。根據聖經所說,那位受過刀傷的人後來成為了信徒。

在群眾壓力下,被本丟彼拉多判處釘死在十字架上,並隨即押往各各他的刑場。


[編輯] 死裡復活
死了三天後從死裡復活,向世人展示他自己已經勝過死亡。

聖經記載,稱耶穌死後被安葬於各各他附近的一個墓室,並於三天後復活。之後他回到加利利與眾門徒見面,並於40日後升天。

耶穌復活的那天,是過春分月圓的第一個星期日,後被基督教定為「復活節」,是西方社會的重要節目之一。


[編輯] 復活意義
有指復活宣揚了道是真理,凡信他的人將來必像他一樣身體復活;他的復活也證明自己是舊約先知所預言的「彌賽亞(Messiah)」(天主教稱默西亞),凡口裡承認耶穌是主,心裡相信他從死裡復活,在末世審判的時候,可以得到永生。


[編輯] 死裡復活後
自從耶穌從死裡復活後,一些追隨耶穌的猶太人發現,神差派下來的彌賽亞不單要拯救猶太人,而且要拯救全世界的人,使凡信他的人得享永生,於是宣告耶穌是真正的彌賽亞,是基督,故稱他為耶穌基督(Jesus Christ)。

中文譯名:羅馬天主教根據希臘文譯作「基利斯督」;基督新教只取首末兩個字。
自此,他的信徒們前僕後繼,飽經風霜,以不怕死的精神去傳播基督教,使得基督教的影響越來越大。公元4世紀時,羅馬統治者君士坦丁一世認為基督教愛護仇敵,反對同邪惡做鬥爭的說法與他們的統治有利,就把基督教定為國教。從此,基督教以更快的速度傳遍全世界,成為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


[編輯] 誕生年分

耶穌與聖母瑪麗亞公曆以耶穌的出生為參照[來源請求]。在6世紀時,東羅馬為了修訂曆法,以替代混亂非常的羅馬曆法,就請當時精通天文的僧侶建議一個更合理的紀年標準。由於自君士坦丁大帝以後,羅馬帝國舉國改信基督教,僧侶就決定改以耶穌出世的年份為新紀元一年。當時的僧侶就基於聖經上「耶穌被處決時約三十多歲」,就在耶穌處決那一年的年份減去三十,作為新紀元的元年。

根據新約聖經裡各個篇章的記載,我們可能會對耶穌的出生日期得出不同的結論。以下為各種可能結論的列表:


[編輯] 人口普查時
路加福音裡,記載著耶穌的父母因為人口普查而返回位於伯利恆的家鄉。若根據歷史上有關人口普查的年份,應該為公元後6年。不過,近年有新的考古證據指公元前6年亦曾舉行過一次人口普查。


[編輯] 屠殺嬰兒前
馬太福音裡,馬太提及過耶穌出生時,希律王曾下令屠殺猶太的新生嬰兒,以免王位受到威脅。歷史學家計算出大希律王在公元前4年去世,所以耶穌其實應該在公元前4年或以前出生。按最近的推算,耶穌其實應該在約公元前6年出世。然而,有歷史學家指出,在那段時間的前後,位於猶太省和加利利省有三個名為「希律」的「王」出現過。對於馬太所指的希律是哪一位,其實還有商榷的餘地。


[編輯] 史實性
參考∶耶穌的史實性

由於有不少學者質疑《聖經》裡有關耶穌生平記載的真實性,過往有不少人對耶穌的史實性提出質疑。

有關對耶穌的史實性的質疑始於18世紀,當時正值理性主義在歐洲抬頭,不少研究聖經的學者嘗試透過理性分析來解釋《新約全書》的內容[6]。然而,由於新約時代所發生的事蹟大多數若不是被毀滅了,就是被掩埋了[來源請求],很多事物都變得難以查證,這些質疑慢慢變成了對《新約全書》內容質疑的學說。這一派對《新約全書》表示質疑的人,在神學裡被稱為「疑經派」。在疑經派人物中,最著名的一位,是20世紀初期的醫學家史懷哲醫生。他在他的著作《歷史性耶穌的謎團》(The Quest for the Historical Jesus)裡更大膽提出:「(聖經中描述的)拿撒勒人耶穌......從來都未存在過。」[6]

然而,其實有關耶穌的描述,在古代多部著作裡都提及過[6]。這些著作包括:

1世紀時的著名的猶太歷史學家弗拉維奧·約瑟夫斯在他的著作《猶太古史》第18章3.3節(The Antiquities of the Jews)[6]。
羅馬帝國比西尼亞在公元112年時的省長小普林尼寫信給當時的羅馬皇帝圖拉真的一封信[6]。
羅馬帝國執政官科爾奈利烏斯·塔西佗的著作《編年史》第15章。
猶太人的經典《塔木德‧密西拿》第四卷《民事侵權卷》(Nezikin)的大議會書(Sanhedrin)。
羅馬皇帝哈德良的私人秘書斯維都尼亞的著作《革老丟傳》。
而另一方面,即使歷史上的旁證支持有耶穌這一個人,仍然有人認為:《聖經》裡有關耶穌的記載已被神化或修改過,若要確切的認識耶穌這一個人,我們必須從歷史的角度,用歷史的方法去重構耶穌,把真實的他還原出來,把聖經裡的耶穌和史實的耶穌分辨開來。





[編輯] 利用法證專業重組耶穌的平日生活
主條目:耶穌時代的歷史和文化背景
大多數學者都同意福音是在大希律王重建的聖殿被羅馬軍隊破壞的前後時間開始撰寫。透過對當時耶穌可能生存過的那段時間的歷史知識而去檢查在新約中的耶穌記錄,尤其對於在新約編寫那段時間的歷史知識,促使一些學者重新演譯新約所紀錄的眾多情節。這些情節包括了加利利省和猶太省的分別,法利賽人、撒都該人、愛色尼人及奮銳黨之間的分別,[7]以及在羅馬人佔領期間,猶太人族群之間的各種矛盾。

福音書記載耶穌是拿撒勒人,但「拿撒勒」這個字的意思卻很空泛。[8]有學者認為耶穌其實亦是法利賽人的一份子。[9]在耶穌時代,法利賽人的學說有兩個主流,分別是:希列派及煞買派。這兩派對離婚有不同的看法:希列派依照申命記24章1節的理由而認為男性在任何時候都可以要求離婚,這種觀點亦是當時猶太社會的主流思想。相反的,耶穌卻讚同另一派煞買派對離婚的嚴格要求。[10]根據馬可福音記載,當時有法利賽人試探耶穌,要求耶穌表明對休妻的立場,試圖誘使他說出違反摩西律法的言論。[11]現代的猶太拉比Jacob Neusner亦在他的著作中指出耶穌的教導在兩派立場中傾向於煞買派。[12] 對於希列派有關最大的誡命[13]及推己及人的原則[14],耶穌亦有評論過。


收錄日期: 2021-04-26 11:40:4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531000051KK0252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