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水墨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水墨畫,是繪畫的一種形式,更多時候,水墨畫被視為中國傳統繪畫,也就是國畫的代表。基本的水墨畫,僅有水與墨,黑與白色,但進階的水墨畫,也有工筆花鳥畫,色彩繽紛。後者有時也稱為彩墨畫。
黑白調子的水墨畫早期都是以山水畫的形式來表現的,雖然僅有黑與白,但因為紙色的關係,其實是略為偏黃的。彩色的水墨畫在近代有潑墨山水的應用,也有水墨動畫的應用。
與水墨畫有關的還有水墨版畫。與一般版畫不同的是,水墨版畫雖然也是木刻版畫,但使用宣紙做為紙材,在不同的地方重複水墨印刷,層層渲染的效果,使得每一張作品都明顯不同,也具有水墨畫的美感。
墨分「油煙」和「松煙」兩種,油煙墨用桐油或添燒煙加工製成;松煙墨用松枝燒煙加工製成。古代徽州所產之墨,歷來為文人所喜愛,徽墨有金不換之美稱。顏料有兩種,使用起來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其一種是植物質的,如花青、滕黃、胭脂、牡丹紅等,性能是透明、質細,但年久會褪色;另一種是礦物質的,如硃砂、朱漂、頭青至三青、頭綠至三綠、赭石、石黃、白粉等,性能是不透明,有覆蓋力,年久不褪色。
俗云:「觀看一個國家文化之發展,即知其民族之命脈」因為,文化本身具有民族文化存在的無限延伸性,以及文化載體的製造與流傳1,故其與一國的民族文化精神之發展息息相關,無怪乎徐悲鴻曾對中國水墨畫學研究之不利情勢,曾深切感謂:「中國畫學之頹敗,至今已極矣...民族之不振,可慨也夫。」可知,中國水墨畫藝術之傳承與發揚,除了各宗各派之畫學宗師能自掘新門,涵養獨特藝術精髓,並以其藝傳承後世學徒外;各公私立個人或團體機構或畫室,亦能以各自的藝術教育宗旨為懷,廣泛的推動社會人士、學校學子之藝術教育,使藝壇絕技與畫學術養能得保存、推廣、發揚與創新之途外,更應透過深藏於社會關心水墨畫藝術傳承與創新之研究者,或國內大專院校藝術科系所之研究生,從事更為嚴謹與客觀的水墨畫教學研究,才能為中國水墨畫藝術教育之歷史作証,並深入對水墨畫教學活動歷程之鑽研,以及為中國水墨畫藝術傳承與創發的未來,提供另一扇可供眺望與參酌的新窗。
緣上述之因,故本研究之目的,即以後設分析的方式,透過過去台灣水墨畫教育之研究文獻的理解與分析,首先,對台灣過去水墨畫教育研究的經驗,與文化傳承與創新之重要性作一說明;其次,透過網路對國家圖書館所蒐羅大專院校博、碩士論文相關水墨畫育研究蒐尋結果,作一整理與分析;最後,就其分析之結果,對當前有關水墨畫教育研究提出討論,並提擬筆者研究心得與意見。
本世紀後十年中,「後殖民文化」的思潮,自美國學者的覺醒與闡揚之後,旋及影響到世界各地。當中被公認為後殖民思想的先知之一薩依德(Edward W. Said)曾在其「東方主義」一書中,論及「於是,『他們』東方國家,是為了被『我們西方人』認識的方式而存在」1等論述,提出其對「東方」存在文化形式上的質疑與告誡。故其對後殖民思想的內涵具挑戰性與省思性,深值吾人在面對未來台灣本土性文化發展的理論建構上,作更為深層的反思與自省。
而國內學者,對於「後殖民文化」思潮的省思與討論,亦有極大的迴響與關注;如在台灣本土教育心理學構的研究上,柯華葳指出未來教育心理學的研究,不應像過去只流於描述性的研究,而是應關心學習者的行為或歷程2。而楊國樞更指出:本土心理學應具有自主性的心理學,應從概念、理論到方法、工具等...扣緊當地人生活中的心理與行為現象3。而國內關心本土性藝術教育的學者,或從台灣兒童審美價值觀所作的田野調查與研究4 ,或對本土美術教育的理念重新探索5。因而,學者本著對於國家未來的文化發展,紛紛地齊聲對本土性的教育之實踐,有了眾聲嘩然後的共識,希望共同從兒童自我生活、家庭生活、社區文化、族群文化、國家文化、國際文化的漸進程序中,打造人文主義的理想境界。
中國水墨畫有其悠久的傳統歷史,故而,在中國歷代豐富的文化傳承中,具有獨特的風格,與極高的藝術價值與成就。而由於中國水墨畫之特殊風格,故而,在台灣的水墨畫教育活動,亦透過各公私立機構、學校教育及個人畫室之多種管道,與時俱進,世代相傳;且各家名派皆擁懷絕技,各領風騷的受重於畫壇。故而水墨畫之教育工作,其不僅應作為中國繪畫藝術傳承與發揚之基石,同時,亦應作為國家特殊的文化發展指標;然而,有關水墨畫教育的推展,在台灣卻或因為政治的因素,或因意識型態的影響,而使水墨畫的展覽活動,或學校課程的教學活動,曾遭受到極大的發展阻礙,故而,使得深具特殊東方風格的中國繪畫藝術──水墨畫,在本國藝術教育的推動上,仍令人倍覺憂心與惶恐。
尤其,如何透過對過去台灣水墨畫藝術教育研究之調查、統計、分析,以理解其在藝術教育發展研究上的不足,從而建構新觀念與作為,才能對水墨畫藝術教育之傳承與創新,開闢新里程,才是追求國家藝術文化發展之特殊性、自主性與昇化的理想境界。
西洋畫
台灣早期留日畫家把西洋繪畫的形式移植到台灣,那時他們所學到的就是構圖、造型、色感、質感、量感和厚度,層次要嚴謹,空間距離、色彩關係等要把握住,用筆講究趣味和個性等。對於三十年代的風土風俗有詳實的記錄,為三十年代台灣風土留下珍貴史料。著名者如:
陳澄波(1894~1947),嘉義人,畢業於東京美術學校師範科和西畫研究科。1926年以《嘉義街外》入選第七回帝展,為第一位入選日本帝展的台灣畫家。曾到上海任多所藝專教職,1933年回台灣。作品以寫生為多,格調怪異,有稚拙感,但富鄉土色彩。代表作《紅毛城》(光復前,72.7×90.0m,台北市立美術館)、《西湖春色》(1934)、《嘉義街外》(1927)、《淡水中學》(1936)、《懷古》(1945,嘉義市安樂黃宅街洋樓附近,81×99m,國立台灣美術館)、《碧潭》(1946)等。
劉錦堂(1895~1937),台中人,曾入東京美術專校學習西畫,1920年去上海改名「王悅之」,入北大學文學,曾受聘北平、西湖等藝術學院教職,後因盲腸炎死於北平。作品有《棄民圖》(1930-34,北京中國美術館)、《台灣遺民圖》(1930-34,北京中國美術館)、《流亡日記圖》(1930﹣34),表現憂國之思。
石川欽一郎(1871~1945),日本靜岡人,曾留學英國,學得一手英國風水彩畫技法。1922年任教於台北師範,負責「以美來教化」,企圖化解台、日學生的民族衝突。領導台灣青年組織「水彩研究會」,白天帶學生到郊外去寫生,晚上座談交換心得,啟發了無數台籍青年畫家,如藍蔭鼎等人。代表作品《台灣田舍之廟》(台北市立美術館)、《日本初冬的秩父山》(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總督府》等。
洪瑞麟(1912~97),台北大稻埕人,曾入日本帝國美術學校西畫本科(今武藏野美術大學)學畫,參加過好幾個日、台新興藝術團體,對近代藝術頗有涉獵,最推崇野獸派畫家魯奧的作品。1938 年至瑞芳煤礦任職,從此以描繪煤礦工人為主題,為受苦者造像,因而有「礦工畫家」之美譽。作品有《日本平民窟》(1933,台北市立美術館)及無數描繪礦工的素描和油畫作品,如《礦工》(1965,紙、淡彩)、《張望》(1959,紙、水墨淡彩)。
其他畫家因其創作成熟期在光復後,故不在此時介紹。
Sorry, 揾唔到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