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基督教(基督宗教),在中國古代被稱為景教, 與佛教、伊斯蘭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它是一個一神論的宗教,指所有相信耶穌基督為救主的教會。雖然耶穌基督所建立的是一個基督教會,但基督教在歷史進程中卻分化為許多派別,主要有天主教、東正教、新教三大派別,以及被自稱正統的教會排斥的摩門教、耶和華見證人等等。在近現代中文中,基督教往往指基督教新教派的簡稱。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口最多的宗教,有20億以上的人信仰基督教。基督譯自希臘語的Χριστός,意為「受膏者」,來自希伯來語的「Moshiach」(משיח,英譯「Messiah」,漢譯「彌賽亞」)
[編輯] 基督教的經典
詳見聖經
基督教基本經典是以《舊約全書》和《新約全書》兩大部分構成的《聖經》。舊約全書的內容基本上與猶太教的《希伯來聖經》沒有太大分別,可是在書卷的分類上,與猶太教的分類有所不同,因此希伯來聖經和基督宗教的舊約聖經的書卷數目並不相同。而基督新教則是經斟酌後未採納希伯來聖經中6卷經文。
[編輯] 基本教義
參看使徒信經、尼西亞信經
基督教信仰聖父、聖子、聖靈(或譯為聖神)三而一的上帝。絕大多數基督徒相信上帝是三位一體:聖父是萬有之源造物之主、聖子是太初之道而降世為人的耶穌基督、聖神受聖父之差遣運行於萬有之中,更受聖父及聖子之差遣而運行於教會之中。但這三者仍是同一位上帝,而非三個上帝。但是,否認三位一體的則例外,當中可能包括一位一體論、三位三體論、形態論等等。
創造。基督教認為上帝創造了宇宙(時間和空間)萬物,包括人類的始祖。
罪。亞當與夏娃在伊甸園中違逆上帝出於愛的命令,偷吃禁果,想要脫離造物主而獲得自己的智慧,從此與上帝的生命源頭隔絕,致使罪惡與魔鬼纒身,而病痛與死亡則為必然的結局。後世人皆為兩人後裔,生而難免犯同樣的罪,走上滅亡之路。
基督救贖。人生的希望在於信奉耶穌基督為主,因祂在十字架上的贖罪,並祂在三日後從死裡復活,使悔改相信祂的人一切的罪皆得赦免,並得到能勝過魔鬼與死亡的永遠生命。然而,部份自由主義基督教則不相信基督復活。
靈魂與永生。人有靈魂,依生前行為,死後受審判,生前信仰基督者,得靠基督進入永生。怙惡不悛者,將受公義的刑罰與滅亡。世界終有毀滅的末日,但在上帝所造的新天新地中,卻是永生常存。
[編輯] 基督教的歷史
參看基督教歷史
基督教產生於1世紀的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人社群中。第一世紀結束前即逐漸發展到敘利亞、埃及和小亞細亞等地,並擴及希臘及義大利。在4世紀以前基督教是受迫害的,直到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大帝發佈米蘭敕令宣佈它為合法宗教為止。在380年時狄奧多西大帝(Theodosius I)宣佈基督教為羅馬帝國的國教。並且所有人都要信奉。1054年,基督教發生了大分裂,東部教會自稱為正教(即東正教),西部教會稱為公教(即天主教)。16世紀又從天主教中分裂出新教,以及其它許多小的教派。
[編輯] 創始起源
按照基督教經典的說法,基督教的創始人是耶穌,他30歲左右(公元一世紀30年代)開始在巴勒斯坦地區傳教。
耶穌聲稱,他的來臨不是要取代猶太人過去記載在《聖經·舊約》的律法,而是要成全它。耶穌思想的中心,在於「盡己愛上帝」及「愛人如己」兩點。(這兩點在耶穌出生之前很久已經記載於摩西五經)[來源請求]。
根據基督教福音書的記載,耶穌出來傳道,宣講天國的福音,勸人悔改,轉離惡行。他的教訓和所行的神蹟,在民眾中得到極大的回應。這使得羅馬帝國下的祭司團大受影響,深深感到自己地位不保,所以要把他除之而後快[來源請求]。後來由於門徒猶大告密,羅馬帝國駐猶太的總督彼拉多將耶穌逮捕。耶穌受盡打罵侮辱,最後被釘在十字架上而死。基督教對此解釋為聖經舊約所預言神所差遣的救贖主耶穌為了要贖世人的罪,甘願地為代罪羔羊,流出自己的血,讓罪人得赦免。
根據基督教新約的記載,依據他門徒們的見證,耶穌死後第三天從石窟墳墓中復活了。他的墳墓空了,他又多次向滿心疑惑的門徒們顯現。他們漸漸確信耶穌真的復活了,是勝過死亡的救主。在耶穌升天超離這世界的時空後,他的門徒們起來熱心宣揚耶穌的教訓,並且宣告他是復活得勝死亡的主。信徒們組成彼此相愛、奉基督之名敬拜上帝的團體,就是基督教。
耶穌復活的這一天成為後世的復活節(每年春分以後,又逢月圓的第一個星期日)。其後,教會又定了12月25日為耶穌的生日而則成了聖誕節(耶穌出生的確實日子已不可考)。耶穌出生的那一年被後世定為公元紀年的元年(但因計算錯誤,耶穌實際出生的年份應為公元前六年或四年)。
基督教肇端於1世紀時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教團體,使用猶太教的聖經,其中許多信仰源於猶太教。通常,兩者共同的價值觀被稱為猶太-基督教傳統(Judeo-Christian Tradition)。一些史學家[來源請求]認為,耶穌傳達的教義更加接近猶太教,而保羅對基督教教義做了較大貢獻,使得基督教不再局限於猶太人範圍。
[編輯] 早期基督教
早期的基督教是作為群眾運動產生的。相對於傳統猶太教強調遵循律法,基督教則強調耶穌救贖的恩典,並認為只要信奉耶穌基督就是舊約聖經裡眾先知所默示的救世主,願意接受他為主,並決意以上帝的心意為生活的準則,讓耶穌基督為自己承擔所犯的過錯,就被認為是已悔改,可以藉著洗禮被接納成為教會的一份子。這就是基督教「因信稱義」的信仰,也是後來馬丁路德提出宗教改革的論據。
在基督教早期階段,基督教會曾實行財產共有,外界視其為一種秘密性的宗教組織。猶太人視教會為離經判道的異端,常常向羅馬當局控告他們。羅馬政府則認為他們只是猶太教的一支,起初並不如何逼迫教會,但到尼祿皇帝時(A.D.54-68)教會的人數已增長到不可忽視的程度,從60年代中期羅馬政府的逼害就開始了。當時教徒普遍不分種族及社會階層,就連當時的奴隸在信主以後亦可即時被接納為弟兄。
隨著基督教的傳播,社會各階層愈來愈多人加入教會。教會雖在第二、三世紀遭遇多次可怕的大逼迫,許多主教和信徒被燒死,在競技場中被野獸吃掉,但教會依然繼續茁壯,直到313年頒佈的米蘭敕令,帝國終於承認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
2007-05-30 17:45:10 補充:
其實,經過我查找建築時,香港有不少基督教建築。崇基學院於一九五一年十月由香港基督教教會代表所創辦,因當時香港亟需一所基督教中文高等學府。並於一九五五年依照香港政府法例註冊成立。 聖安德烈堂位於香港九龍的中心位置,而出面外牆是由紅磚砌成的,裡面有很多歐陸色彩的建築特色,有掛畫,碧畫等裝飾。
http://intranet.chw.edu.hk/~discol1/
2007-05-30 17:45:53 補充:
續上道風山基督教叢林道風山是由挪威牧師艾香德(Dr. Karl Ludvig Reichelt) 於一九三零年創立,這些中國式建設則由丹麥建築師艾術華(Johannes Prip-Moller)設計,希望吸引信奉佛教及其他中國宗教的人皈依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