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迷信

2007-05-30 6:22 am
我想問中國現代有什麼迷信的例子(快!!!趕住做project),謝謝!!!
更新1:

不需現代迷信,古代迷信也可

更新2:

對不起!可能我的問題問得不是那麼清晰。其實我想問有什麼中國迷信的特別例子,而不是問中國人迷信的來源。

回答 (4)

2007-05-31 6:22 pm
✔ 最佳答案
好多人不了解佛教
其實佛教比科學更科學,比哲學更哲學,比心理學更能深入分析人心.....


愛因斯坦曾研究過《大藏經》,在他的日記裡曾三次提到,并寫道:「如果將來有一個能代替科學學科的話,那麼這一學科唯一的就是佛教。」「如果有一個能夠應付現代科學需求,又能與科學共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完美的宗教應該是宇宙性的,它超越了一個神化的人,放棄了死板的信條教義,及主從觀念,基於物質和精神的經驗而渾為一體,那只有佛教才能完全符合這些條件。」

國父孫中山先生也說:「佛學是哲學之母,研究佛學可補科學之偏。」換句話說佛學不但合乎科學,而且可以對科學補偏救弊,改正科學研究的錯誤。

梁啟超說:「佛教乃智信而非迷信,乃入世而非厭世,乃積極而非消極,乃兼善而非獨善。」

尼采說:「佛教是歷史上唯一能真正實證的宗教。」

羅素說:「我覺得不論是智慧或人格,佛陀都遠遠超越其他宗教創教人。」

拉哈克斯蘭說:「佛陀是把智慧之光投射在人類心靈的第一人。」

尼赫魯說:「要解決任何問題,都必須在和平的氣氛中進行,就如佛教的中心思想一樣。」

佛法妙理堪為科學之父,哲學之母,而無人弘揚,確實令人惋惜



想了解更多正信佛教請看看聖嚴法師著正信的佛教
http://book.bfnn.org/books/0014.htm

還有學佛群疑
http://book.bfnn.org/books/0069.htm

淨空法師
http://www.amtb.org.tw/

佛教青年協會
http://www.bya.org.hk/life.htm


正覺蓮社
http://www.buddhist-hhckla.com/mailboard/main.html


香港佛教聯合會
http://www.hkbuddhist.org/index.html


菩提學會
http://budhihk.com/index.htm


寶蓮禪寺
http://www.plm.org.hk/
2008-02-17 8:54 pm
不要迷信權威之言, 請介紹佛教的可信之處。
2007-06-27 8:36 pm
最佳答案,因又愛因斯坦,又孫中山,十分贴題!
2007-05-30 10:42 pm
我們追尋中國文化的起源,就象進入一個"開天辟地"的時代,追尋那宇 宙大爆炸。那里有如基督教《創世記》所說,"上帝說有光,便有光"那樣動人的一幕。在那里我們可以找回那失去的"依甸園",中國的朱羅紀公園,那里更有龍和鳳的出現!
春秋戰國是中國文化其中一個起源的部分,那是一個有著清晰的輪廓,有如燦爛美麗的煙花一樣清楚。這個部分已經有大量的研究成果,相信那沒有多大的困難。春秋戰國的文化,決定著其後二千年中國文化的基礎。當中有孔子、孟子和荀子所建立的儒家,成為中國人的統治思想。此外有老子、庄子的道家,墨家、法家等所謂諸子百家。可是百家都說其思想來自更遠古的時代,如孔子的"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就以周朝,甚至夏朝以前的堯舜二帝作為其思想的來源。
孔子"從周",推崇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孔子所傳的"六經":"詩、 書、禮、樂、易、春秋",除《春秋》外,皆源自西周的文化。這六部中國的"元典",是中國最早的文字經典,這些中華元典有著文化起源的重要地位,是春秋戰國諸子百家文化的思想來源,因而是中國文化更早的來源。其中的《易經》更是"群經之首",影響著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使儒道兩家能夠在秦漢以後,成為中國文化三大支柱"儒、道、釋"中的兩支。根据我的研究成果,《易經》是周朝的開國功臣,以"波浪哲學",即波浪起伏,連續變化,否极泰來,盛极必衰的哲學來描述"武王伐紂"或"周克殷"的歷史,這就是一個"歷史哲學"!這里我們發現"波浪哲學"在中國文化起源中的重要地位。
《易經》是一個完整的,帶有四千九百多字的歷史哲學著作,"波浪哲學"在 《易經》里有著非常成熟的形態,因此這個哲學概念在周朝之前,肯定有其較原始的形態,這就進入商朝。
從前認為商朝只有一個迷信的占卜文化,表現在大量的甲骨文之上,而中國人 的理性文化只能在周朝開始。可是一篇後來被証明可靠的《尚書.洪范》,是商朝亡國大臣箕子向周武王投降時描述的商朝治國哲學。這個哲學就是"五行"。以前認為"五行"以至"陰陽"是"中國迷信文化的大本營",五行是術數家的玄學,可是現在發現,"五行"和"波浪哲學"的關係密切。所謂"陰五行"和"陽五行",就是將一個起伏的波浪再細分為十段,"五行"是"波浪"的細分!眾所周知,中國人的天干地支起源于商朝,細考察之下,甲骨文的"十天干"是五對互相對立的字,例如甲代表剛硬,而乙則代表柔軟;丙代表病缺,丁代表壯健。十天干就代表五個起伏的波浪,難怪司馬遷用"五興五衰"來高度總結商朝几百年的歷史。
商朝之前是夏朝,夏朝是大禹建立的中國第一個朝代。夏禹之所以能"開天辟 地"就在于他的"治水哲學",這個哲學就是"堵塞与疏導統一"的哲學。古代說"治水如治民",大禹用這個哲學于成功治水以外,還成功地統治了國家。大禹這個治水哲學的獲得,有一個神奇的故事。相傳大禹的父親鯀亦是一個治水專家,他所採用的治水方法,是极其剛烈的"堵塞"方法。鯀這個治水方法還用于治民,于是洪水越堵越烈,人民越壓越反抗,于是帝就決定將鯀處死。可是鯀死後身体三年都不腐化,三年後從鯀的肚子里爆出一條黃龍,這就是大禹。大禹用"導堵"結合的手法成功地治理洪水。大禹從鯀的肚子誕生,這實際上是一個"失敗乃成功之母"的寓言故事。
大禹和龍的關係密切,很多故事都指出大禹得到龍的幫助才能找到治水哲學, 而大禹本身就是黃龍,大禹的禹字,甲骨文有如有人用手握著一條蛇。古代龍是由蛇演變出來的,由蛇的"S"形身驅和"S"型的行走形態,就是"波浪"概念的絕好的象征。因此迂回曲折的"S"哲學,就是"疏導与堵塞統一"的哲學,就是剛柔并濟,陰陽結合的概念。
大禹所開創的夏朝,直到末年的孔甲,就喪失了生命力。在极少引用神話的司 馬遷的《史記》中,就記述了一個令人迷惑的孔甲吃龍肉的神話。話說孔甲時候,有人發現了一雌一雄兩條龍,但朝庭沒有人懂得如何豢養這兩條龍。後來一位听說來自堯舜時代的後代懂得養龍之術,孔甲于是封他為"豢龍氏",可是這人卻將其中一條龍養死了,他竟然將龍肉造成菜送給孔甲吃,孔甲吃了非常喜歡,于是問他再要龍肉,此人只好逃跑了。沒有多久其餘一條龍也死掉,接著天下諸侯就反叛孔甲,再過兩代,夏朝就滅亡了。這個故事寓意夏人的後代已喪失了"龍的哲學",結果就是亡國!
"龍的哲學"在夏朝前有堯舜禪讓的形態,禪讓實際上是"以退為進"的政治 哲學,後世如宋太祖就是以"黃袍加身"的形式來重現這個"以退為進"的政治哲學。 中國人几千年來對高位總是表面上行禮讓一番,然後才當仁不讓,這就來源自堯舜禪讓的理念。
中國文化起源自五千年前的黃帝,而黃帝戰蚩尤的早期,因不懂得"龍的哲 學"而處處陷于困境。後來上天派"應龍"和"魃"來輔助黃帝。應龍善于用水,而魃喜用火攻。黃帝得這一剛一柔的大將之助,最後打敗蚩尤。蚩尤和炎帝皆來自東北的紅山文化,根据最新考古發現,紅山文化是中華大地上最早產生文明的地方,有七八千年的歷史。但在五六千年前,因過度開墾,水土流失,水患連年,紅山文化衰落了,于是就有南遷,与中原的黃帝文化產生沖突,這就是炎黃大戰与黃帝戰蚩尤的背景。在七八千年前的紅山文化地區,出土了大量的龍,看來龍的哲學最早出現在東北。
紅山文化可以說是"前中國文化",中國人不愧為"龍的傳人",七八千年前已經發現了宇宙的普遍規律!這個"S"型的"波浪概念",于現代物理學上也有廣泛的形態。例如光波、聲波、電磁波、几率波、波浪粒二象性、引力波、弦論和超弦論等,都充滿波浪概念。在經濟學中的波浪周期,投資市場的波浪原理,生物學中的生命周期等等都与波浪有關,一個遠古的概念,獲得現代化的更生,這就是中國文化的核心哲學的生命力所在。作為龍的傳人,我們應該充滿自信面對二十一世紀的現代化挑戰。


收錄日期: 2021-04-18 22:17:5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529000051KK0478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