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可以從三方面去研究這問題:
1. 由來
文字的由來都是因應當時所需,由象形文字開始,因應社會需求而產生。
簡體字的由來
中國近百年的漢字簡化運動著重形體簡化,主要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五四〞運動時期。於1922年,錢玄同發表了《減省現行漢字的筆畫案》、《簡省漢字筆畫的提議》等一批論文。當中指出當時的漢字筆畫太多,不適用於學術和教育界上。1935年6月,錢玄同編成了《簡體字譜》,收二千三百多字。教育部門從中選了三百二十四個字,並公佈了《第一批簡體字表》。這是歷史上第一批官方公佈的簡體字。可是,這件事受到當時復古守舊派人士反對,故此這個簡化字表於1936年2月便被收回了。
第二階段是大陸建國以後的簡化運動。於1950年,大陸教育部開始搜集常用簡體字。1956年1月,國務院通過《漢字簡化方案》,並在全國分批推行。該方案共收簡體字五百一十五個,簡化偏旁五十四個。到了1964年,文改會編印了《簡化字總表》。該表在《漢字簡化方案》的基礎上,用簡化偏旁類推的方法,將簡化字的數量增加到二千二百三十六個。1986年,大陸發表經過個別調整的《簡化字總表》,作為人們學習使用簡化字的規範。這總表一直沿用至今。
漢字簡化簡史
簡體字是漢字演變的邏輯結果。漢字從甲骨文、金文變爲篆書,再變爲隸書、楷書,其總趨勢就是從繁到簡。隸書是篆書的簡化,草書、行書又是隸書的簡化,而簡體字正是楷書的簡化。楷書在魏晉時開始出現,而簡體字已見於南北朝(4-6世紀)的碑刻,到隋唐時代簡化字逐漸增多,在民間相當普遍,被稱爲“俗體字”。我們今天使用的許多簡化字,在這時候就已經開始出現,例如“營”、“壽”、“盡”、“敵”、“繼”、“燭”、“壯”、“齊”、“淵”、“婁”、“顧”、“獻”、“變”、“燈”、“墳”、“驢”,等等。唐代顔元孫著《幹祿字書》和王仁〔日句〕著《刊謬補缺切韻》,都收了極多的俗體字。宋代以後,隨著印刷術的發明,簡體字由碑刻和手寫轉到雕版印刷的書籍上,從而擴大了簡體字的流行範圍,數量大大增多。根據《宋元以來俗字譜》,宋元明清12種民間刻本中所用的簡體字多達6240個,合爲繁體字共1604個,平均每個繁體字有3.9個不同的簡化字,與今天使用的簡體字完全相同的有“實”、“寶”、“聽”、“萬”、“禮”、“舊”、“與”、“莊”、“夢”、“雖”、“醫”、“陽”、“鳳”、“聲”、“義”、“亂”、“台”、“黨”、“歸”、“辦”、“辭”、“斷”、“羅”、“會”、“憐”、“懷”等等共達330多個。
故不要對簡體字存有偏見,因為在我們常用的繁體字中,其實也不自覺地夾雜了許多簡體字而不知而已。而且某些字的筆劃確是艱深、複雜,對學習存在一定的困難。如:「琼」字是「瓊」的簡體,如強要拼除簡體字,試問有幾人願意書寫這個筆劃繁多的「瓊」字?
2. 時勢
新字體的出現,當然需要時間來適應及融入社會,亦會出現反對的聲音,從歷史可見,在不停反對的聲音下,簡體字不只沒有減少,反而更趨成熟,此乃時移勢易的演變,亦猶如許多傳統的文化,在時代的變遷,已不復當年本來面目。要保存的是它的精神?還是模式?
所以,簡體字無疑是時代進步的副產品,要配合日趨緊張、步伐頻繁的社會,簡體字成為必需品。
3. 文化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文字演變從無間斷,況且兼收並蓄是中國文化的特質,繁體字和簡體字都是中國文化,何必拘泥純繁體字或純簡體字呢?若只堅持單一字體又豈不是另一類「文盲」--文化盲點。倒不若擴濶文化視野,使中國文化更能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