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癬(香港腳)的問題

2007-05-30 3:55 am
想問下以前和現在醫治足癬有什麼不同?

最佳回答者可加20分

回答 (2)

2007-05-30 4:12 am
✔ 最佳答案
足癬, 又稱「香港腳」。它是由於喜歡濕熱環境的黴菌所引起的皮膚感染。

  足癬的皮膚變化包括四型: 脫皮型、水泡型、糜爛型、以及厚皮型。輕微的症狀就是只有脫皮、不會癢。如果長出了水泡, 則可能癢的厲害,抓破了更是流出黃色的水或膿。趾間則因潮濕所以皮膚會變白,若破皮則露出裂開後的紅色皮底,疼痛不已。但也有一些慢性感染的患者,不痛不癢,沒有水泡,只有腳底出現厚厚的一層皮,偶有脫皮現象,這類患者常常不知道自己患有香港腳,而沒有接受治療。

  由於足癬是黴菌感染,因此若不治療 則很容易傳染到其他部位,例如趾甲、手掌、屁股及鼠膝部。若感染到手掌腳掌以外的皮膚 其變化為環狀的脫屑紅疹,邊緣界線明顯, 一圈一圈的。

由於足癬常引起趾縫脫皮, 糜爛, 因此細菌很容易由此侵入皮膚而引發感染。 輕則趾縫腫痛, 重則往上侵犯至腳踝, 小腿, 造成皮膚紅腫熱痛, 即所謂的蜂窩組織炎。 患者應該提高警覺, 儘早就醫治療。

  治療上以脫皮劑及抗黴菌藥膏為主。必須有耐心地擦藥1至2個月, 才能將它完全根治。同時,一定要保持皮膚的乾燥透氣。長期擦藥無效的病人則可由醫師處方口服抗黴菌藥物治療。

 足癬(俗稱香港腳)是因一種或數種黴菌(皮癬菌)侵入皮膚表皮層,造成腳趾縫、腳趾頭、腳掌、腳跟、足緣或腳背等足部的感染。足癬為接觸傳染,自浴室地面、公用拖鞋、毛巾、鞋子、襪子都可培養出此類黴菌。

●足癬的臨床症狀﹕

不同類的皮癬菌在不同人的腳部會造成不同的症狀,因此有些患者會覺得劇癢無比、有些人確一點都不癢,只是腳會脫皮、有些人會起水泡,有些人腳很臭,這些大致可歸類為下列幾種,同一個人的腳上可能出現兩種以上的症狀:

脫皮型:以腳趾縫及腳掌面的脫皮為主,大多數人開始都是此種表現,慢慢再發展或合併下列症狀。

小泡型:群生的水泡為主,劇癢,水泡乾涸後形成角化、脫皮或落屑。

糜爛型:腳趾間糜爛、變白、潮濕,若將變白的上皮除去會留下鮮紅糜爛的皮膚。

角化型:以腳掌面的角化為主,常常因不太癢,沒有症狀而為人忽略。若角化波及腳跟時,常造成厚皮而在冬天皸裂。


--------------------------------------------------------------------------------
●足癬的診斷與治療:
腳部的皮膚病不一定都是足癬(香港腳),足癬的診斷並不困難,由皮膚科專科醫師視診大多可正確的診斷。有一些其他腳部的疾病(如腳部濕疹、乾癬、接觸性皮膚炎…等),其治療方式與藥物與足癬完全不同,可以經由刮取少量腳部表皮角質,在顯微鏡的檢查下來作鑑別診斷。此外,不同臨床表現的足癬,其治療方式與藥物不同,因此並不是同一種藥就一定能擦好所有人的足癬。足癬是表淺的黴菌感染,因此以外用藥大多有良好的治療效果,擦藥擦不好有幾個可能的原因:一是外用藥選擇不當:不同的臨床表現要選對不同基劑的抗黴菌劑。另一原因是沒有做日常生活的預防工作,再度被感染。


--------------------------------------------------------------------------------
●足癬的預防工作﹕
足癬是接觸傳染的疾病,所以家中患有此疾者最好都接受治療,以免互相傳染。在春、夏天溫暖潮濕的季節黴菌容易繁殖,應特別注意下列預防工作:

足部環境的改善﹕保持足部的清潔與乾燥,沐浴時須用肥皂將足部清洗乾淨後擦乾。白天上班穿易吸汗的棉製品或綿毛混紡的襪子,能穿通風的涼鞋更佳,且儘量縮短穿鞋時間。

再感染源的處理﹕患病期間,棉襪穿後用熱水煮沸15分鐘後再清洗,鞋墊要換新。

預防互相感染﹕不要與他人共用襪子與鞋子﹑拖鞋﹔浴室地面保持清潔乾淨,不使用公共拖鞋。本疾患者亦不可三溫暖與人共浴或赤足在地面走路,會傳染給他人。

足夠的治療﹕每日依指示擦藥,要有耐性治療,等到病灶消失一個月後再停藥。

●足癬的後遺症﹕

足癬若不治療﹐除了難忍的搔癢﹑不雅觀﹑有異味﹑會傳染給別人外﹐許多足部的細菌更容易自腳部脫皮的微小傷口侵入皮膚﹐造成腳部或小腿反覆發作的丹毒﹑蜂窩組織炎﹑淋巴腺炎。
2007-05-30 8:25 pm
足癬(香港腳)的問題.至隹方法..用花王漂水一蓋開水浸腳25分。不用過水..放膽試用?

收錄日期: 2021-04-25 18:41:5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529000051KK0370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