咩係『金融風暴』??

2007-05-30 3:50 am
咩係『金融風暴』??

回答 (4)

2007-05-30 3:52 am
✔ 最佳答案
亞洲金融危機發生於1997年7月,由泰國開始,之後進一步影響了鄰近亞洲國家的貨幣、股票市場和其它的資產價值。此危機另一名稱是亞洲金融風暴(常見於香港).
印尼、南韓和泰國是受此金融風暴波及最嚴重的國家。寮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香港也被波及。中國大陸,新加坡和台灣受影響程度相對較輕,但台灣卻面臨著「本土型金融風暴」的威脅。日本則仍是處在泡沫經濟崩潰後自身的長期經濟困境中,受到此金融風暴的影響並不大。
1997年,泰國經濟疲弱,許多東南亞國家如泰國、馬來西亞和韓國等長期依賴中短期外資貸款維持國際收支平衡,匯率偏高並大多維持與美元或一攬子貨幣的固定或聯繫匯率,這給國際投機資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捕獵機會。由美國知名炒家索羅斯主導的量子基金乘勢進軍泰國,從大量賣空泰銖開始,迫使泰國放棄維持已久的與美元掛鉤的固定匯率而實行自由浮動,從而引發了一場泰國金融市場前所未有的危機。之後危機很快波及到所有東南亞實行貨幣自由兌換的國家和地區,香港的港元便成為亞洲最貴的貨幣。
1998年8月,量子基金和老虎基金開始炒賣港元,首先向銀行借來大量港元在市場上拋售,換來美元借出以賺取利息,同時大量賣空港股期貨。前者會使利率急升,導致股市下跌,從而在期貨市場獲利;同時一旦港元下跌,他們也可以同時在外匯市場獲利,可謂一石二鳥。港府於是把息率大幅調高,隔夜拆息一度高達300%,並動用外匯儲備近1200億港元(約150億美元)大量購入港股,結果炒家在8月28日期貨結算日被迫以高價平倉,損失嚴重,加上在俄國和馬來西亞同時受挫,最終炒家撤退。在此一役,香港政府動用了大量外匯儲備投入股市,一度佔有港股7%的市值,更成為部分公司的大股東,一旦股市下挫聯繫匯率將有可能崩潰。所以到1999年11月,港府把購買的港股以盈富基金上市,分批售回市場。
此危機迫使除了港幣之外的所有東南亞主要貨幣在短期內急劇貶值,東南亞各國貨幣體系和股市的崩潰,以及由此引發的大批外資撤逃和國內通貨膨脹的巨大壓力,給這個地區的經濟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

[編輯] 數據




對美元匯率
GNP(10億美元)


97年6月
98年7月
97年6月
98年7月

泰國
24.5 泰銖
41
170
102

印尼
2,380 印尼盾
14,150
205
34

菲律賓
26.3 披索
42
75
47

馬來西亞
2.5 令吉
4.1
90
55

韓國
850 韓圓
1,290
430
283

資料來源:Cheetham, R. 1998. Asia Crisis. Paper presented at conference, U.S.-ASEAN-Japan policy Dialogue. School of Advanced International Studies of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June 7-9, Washingtion, D.C.
參考: 維基百科
2007-05-30 3:58 am
金融危機又稱金融風暴,是指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與地區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如:短期利率、貨幣資產、證券、房地產、土地(價格)、商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週期的惡化。
其特徵是人們基於經濟未來將更加悲觀的預期,整個區域內貨幣幣值出現幅度較大的貶值,經濟總量與經濟規模出現較大的損失,經濟增長受到打擊。往往伴隨著企業大量倒閉,失業率提高,社會普遍的經濟蕭條,甚至有些時候伴隨著社會動盪或國家政治層面的動盪。
金融危機可以分為貨幣危機、債務危機、銀行危機等類型。近年來的金融危機越來越呈現出某種混合形式的危機。
2007-05-30 3:55 am
97年金融風暴=亞洲金融危機=East Asian financial crisis

亞洲金融危機發生於1997年7月,由泰國開始,之後進一步影響了鄰近亞洲國家的貨幣,股票市場,和其它的資產價值。此危機另一名稱是亞洲金融風暴(常見於香港)。

印尼、南韓和泰國是受此金融風暴波及最嚴重的國家。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和香港也被波及。中國大陸和台灣受影響程度相對較輕,但台灣卻面臨著「本土型金融風暴」的威脅。日本則仍是處在泡沫經濟崩潰後自身的長期經濟困境中,受到此金融風暴的影響並不大。

1997年,泰國經濟疲弱,許多東南亞國家如泰國、馬來西亞和韓國等長期依賴中短期外資貸款維持國際收支平衡,匯率偏高並大多維持與美元或一攬子貨幣的固定或聯繫匯率,這給國際投機資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捕獵機會。由美國知名炒家索羅斯主導的量子基金乘勢進軍泰國,從大量賣空泰銖開始,迫使泰國放棄維持已久的與美元掛鉤的固定匯率而實行自由浮動,從而引發了一場泰國金融市場前所未有的危機。之後危機很快波及到所有東南亞實行貨幣自由兌換的國家和地區,香港的港元便成為亞洲最貴的貨幣。

1998年8月,量子基金和老虎基金開始炒賣港元,首先向銀行借來大量港元在市場上拋售,換來美元借出以賺取利息,同時大量賣空港股期貨。前者會使利率急升,導致股市下跌,從而在期貨市場獲利;同時一旦港元下跌,他們也可以同時在外匯市場獲利,可謂一石二鳥。港府於是把息率大幅調高,隔夜拆息一度高達300%,並動用外匯儲備近1200億港元(約150億美元)大量購入港股,結果炒家在8月28日期貨結算日被迫以高價平倉,損失嚴重,加上在俄國和馬來西亞同時受挫,最終炒家撤退。在此一役,香港政府動用了大量外匯儲備投入股市,一度佔有港股7%的市值,更成為部分公司的大股東,一旦股市下挫聯繫匯率將有可能崩潰。所以到1999年11月,港府把購買的港股以盈富基金上市,分批售回市場。

此危機迫使除了港幣之外的所有東南亞主要貨幣在短期內急劇貶值,東南亞各國貨幣體系和股市的崩潰,以及由此引發的大批外資撤逃和國內通貨膨脹的巨大壓力,給這個地區的經濟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
2007-05-30 3:54 am
壹、亞洲(尤東南亞)金融風暴之情況及其成因

一、風暴情況:1997年5月9日穆迪投資服務公司發佈全球61個國家銀行體檢報告,調查發現有58家發生危機之比率極高,警告可能成為下一波經濟危機之導火線。6月9日IMF表示金融市場近期內可能發生全球性銀行危機,並構成對政府及國際決策者的一大挑戰。6月28日緊接者泰國當局大刀闊斧改革金融業,強制16家金融機構歇業或合併。7月2日泰國央行由於市場壓力及外匯存底不足,放棄對美元固定匯率改為管理式浮動匯率,泰銖對美元匯率重挫16.4%,股市大漲7.9%。7月30日泰央行總裁下台,泰國接受IMF援助。8月國際金援泰國已高達200億美元,11月6日泰總理辭職下台,至1987年12月底,泰銖貶值65.92%。

不久,出現骨牌效應,東南亞其他國接連也發生貨幣大幅貶值,股市資產大量縮水。從1997年7月底至12月底為止,菲律賓披索貶值41.53%,馬來西亞幣貶值41.56%,印尼盾貶值61.14%。接著,經濟體質較好的新加坡與台灣兩地的匯率亦貶了16.01%及16.29%。甚至有大陸支撐的香港股市、匯市亦遭到挫折。同年10月21日東南亞金融風暴向東北亞擴散,除香港股價、匯率遭重創外,韓國貨幣貶值加重企業匯兌損失(世界第一大企業起亞集團倒閉),金融危險四伏,11月7日韓圜直貶15%,11月20日財經院長因拒IMF援助遭撤換,12月IMF對南韓紓困550億美元,為歷年規模最大的國際紓困方案。然而韓國債信(外債2000億美元)繼續下降,而股市匯市再度重挫下跌。

日本銀行在亞洲的債權額於1996年達1186億美元,佔國際主要銀行未索回貸款總額3671億美元的32%,單就泰國就佔其中的53%,這意味著金融風暴的情況惡化會造成對日本的打擊。1997年11月日本野村證券集團的三證券公司宣佈破產倒閉,為二次大戰後第一家在日本倒閉的證券公司。另北海道拓殖銀行宣佈營業權轉讓給北洋銀行。著名的山一證券公司累積虧損240億美金而申請停業。長期信用銀行(LTCB)下的日本租賃公司今(87)年9月27日聲請破產,負債超出山一證券的2兆日圓負債,竟達2.18兆日圓,為日本戰後最重大的破產案例。日本政府公佈經濟振興方案,并減免個人所得稅。

IMF警告亞洲金融危機可能繼續惡化,祈大幅降低東南亞國協國家、日、韓等國來年的經濟成長預估。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87年第三季公佈的資料顯示工業生產年增率除大陸為9.6%、新加坡為2.2%、日本將為負6.4%、南韓為負10.2%,而香港、馬來西亞均會呈顯負成長。

二、成因:1960年初起,東亞不到兩億人口之日本及四小龍建立工廠,製造商品,供應北美及西歐六億人口的已開發國家市場并發展出所謂「雁形經濟發展模式」。1990年以後,東南亞進入和平狀態,東南亞國協及亞太經合會(APEC)先後成立,均以經濟成長作為提高人民福址及增強國力的最佳策略。日本及四小龍,由於本國國內成本高漲,紛紛已移轉產業往人力及原料資源豐富的鄰近東南亞國家,大肆生產製造,接近供過於求之現象。

由於歐美、日本及四小龍大量投資於東南亞,提供充裕的外匯,加上當地政府不斷賒借外債改善投資環境及公營銀行大量舉外債轉貸給有官商關係企業作為擴張企業用,造成工資上漲,刺激消費而趨浪費。以引進外資來加速成長,使東南亞各國經濟成長率遠高於其他區域,帶動了基礎建設及股市房地產的活絡,甚至造成消費體系的過當投資。由於東南亞各國的國內經濟蓬勃發展,國內貨幣需求趨高,也不在乎國內利率高於國際美元利率,外國金融機構不斷借國外低利率的美金,換成當地貨幣轉貸,賺取利息差額,且因看好這些公司的高成長率而大量貸款給這些國家的公司。一方面,政府為維持出口競爭力,釘住美元匯率,競相將本國貨幣貶值以保持出口競爭力;另方面短期國外投機客在套利的動機下,不顧實質經濟面的表現,只偏重金融經濟面,追求其資金短期進出各國的獲利。在這些狀況下,外資大量湧入東南亞各國時,房地產、股市等呈現泡沫經濟而開始上漲,如再引入更多的外資,只有加深泡沫經濟的形成,加上政府改革一再受阻,東南亞金融體系很快地就成為匯市投資者及投機者攻擊的目標,而造成金融風暴。

貳、亞洲金融風暴對我國產業的影響

在東南亞金融風暴的籠罩下,東南亞各國搖搖欲墜,預估今年泰國經濟成長率為負5.8%,馬來西亞為負1.3%,菲律賓則維持1.5%的成長率,東南亞各國短期內將無法恢復景氣。今年上半年台灣在菲投資金額銳減87.56%,對新加坡投資減少69%,對越南亦減51.1%,對泰國減少45.8%,只有對馬來西亞成長15.2%,可說已造成台灣在東南亞投資金額的明顯減少,創下民國83年政府核定「加強東南亞地區經貿工作綱領」,推動南向政策以來的新低點。

在貿易方面,金融風暴造成資金外流,削弱進口能力,使得貿易對手國的出口衰退。台灣也因而減少了對東南亞的出口,國內景氣也因出口一時的減少而受影響,對東南亞的出口有賴貿易融資始能維持。台灣下半年出口衰退幅度預估將衰退7.1%至10.1%,全年度出口將衰退8.7%。

然而,台灣雖受影響,但去年經濟成長率仍達6.81%,為81年以來的最高水準。消費者物價指數僅上升0.9%,創十年來的最低紀錄,表現甚為良好。不過匯市、股市仍受到相當的衝擊,尤以今年第二波風暴為然。下半年金融風暴對台灣的衝擊已開始呈現,首先,瑞聯集團爆發財務危機,緊接著鋒安、安鋒、聯逢、萬有紙業及全球專業連鎖製造業東隆五金傳跳票,陷入困境,11月份,央票及宏福票券亦被連累,禾豊、新巨群集團的財務危機更造成人心惶惶的情勢。國揚實業及東帝士亦宣佈束身計畫。

參、台灣產業在發展政策上對亞洲金融風暴之調適因應-代結語

面對此次亞洲金融風暴的劇襲變化,台商必須充份掌握各地市場及產業發展資訊,以及各地區經濟、金融情勢及動向,尤在第二波金融風暴可能隨時再起的情況下,必須注意風險的規避操作,強化危機處理能力,而在從事投資時,必須觀察幣值的可能變化、政治的安定、物價的穩定性,以及產業關聯性,審慎選擇投資地區。此外,建議政府強化經濟體質,必須從厚植競爭要素著手,全球日趨激烈的競爭,政府競爭力必須不斷提升,政府只有建立透明化、制度健全化的運作,才能建立公平合理的與民間互動關係,獎勵資力雄厚的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此外,金融監理制度統一,才能建立良好的金融環境及秩序;法令的鬆綁是自由化及國際化的基石,亞太營運中心的成功要素。最後,科技的研究發展,產學官的交流及民間互動的投入,才有繼續發展的動力。

具體個案方面,僅以印尼為例,說明如下:

1.在進出口方面:印尼是我石油、橡膠、木材等原料物的主要供應地,進口方面比較不受影響。印尼也是我機器設備和機電零組件的主要出口市場,東南亞金融風暴影響投資意願及購買力。因應當地無財力購買我商品,須在政策上採取策略:如外銷融資(Buyer's credit);補償貿易或相對貿易。

2.投資:雅加達股市低迷不振,股市及匯市都有沈重壓力,股市匯市不利印尼的情況,台資低檔入注,不但協助鄰國度過難關,也幫助我廠商找到海外基地或出口市場機會。在直接投資方面,雖然1990年12月雙方即簽訂有投資保障協定,并就雙重課稅問題談判,但政治安定及華僑婦女受辱問題,必須得到保證,才有可能。

1996年6月印尼提供巴譚島土地(巴譚及所屬48島嶼)租給台灣80年,作為開發工業區。另印尼政府選定棉蘭高速公路交流道旁一61.77公頃土地,作為開發中小企業輕工業區用。我海外經濟合作發展基金與印尼合作社暨小企業發展部共同簽署了印尼創業青年培訓計畫,在台培訓印尼創業青年,將我中小企業發展及經營成功模式傳承至印尼。此外,我方協助印尼推動農村發展計畫,已有兩農技團派駐爪哇及日惹。


收錄日期: 2021-04-23 17:02:2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529000051KK0366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