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的生平(40)請幫手

2007-05-30 12:57 am
1.耶穌的生平
2.耶穌的三個轉淚點
3.耶穌對你的啓發
4.你喜愛耶穌的原因
5.耶穌對社會的貢獻及重要性
help.........................thx

回答 (3)

2007-05-30 1:08 am
✔ 最佳答案
耶穌的生平

公元的計算法 耶穌的生日也不在12月25日
一位在第六世紀於北歐出生的修士,計算了納匝助人耶穌(JESUS OF NAZARETH)出生的年份為羅馬建城後754年。於是他以這一年作為公元的元年,從此沿用至今。 耶穌出生的日期和月份也無法查考。基督徒在每年12月25日慶祝聖誕節,只是源自第四世紀信徒的一種傳統。他們取用了羅馬人慶祝太陽神的日子,作為慶祝耶穌──他們心目中正義的太陽──誕生的日子。
耶穌不在公元元年出世 耶穌逝世的日期可確定,但年份則不詳
可是,他的計算錯誤了,因為耶穌的出生一定在大黑落德( HEROD THE GREAT)逝世之前。根據現代研究得來的資料,我們肯定:
──大黑落德在羅馬建城後750年(即公元前4年)已死;

──羅馬皇帝奧古斯都(AUGUSTUS)在羅 馬建城後746年(即公元前8年)才下令猶太人作戶籍登記。所以,雖然這位修士的原意想以耶穌出生的那一年作為公元元年,事實上耶穌在公元前7一5年間出生。
耶穌是在猶太人的踰越節預備日那天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那天剛巧又是安息日的前一天。由踰越節及安息日這兩項資料的推算,耶穌很可能是公元後30年或33年逝世。現時的聖經學家,大多數認為是公元後30年較為可信。而耶穌死的年紀則介乎35至38歲。

耶穌生平中的一條河  

耶穌是在納匝肋長大的一位木匠,但與他一生最有關連的河卻是約旦河。

    公元後28年(凱撒提庇留CAESAR TIBERIUS執政第15年,路.3:1)在約旦河近死海入口處,出現了一位稱為洗者的約翰(JOHN THE BAPTIST)。他在曠野過著克苦的生活 (瑪‧3:4),並以先知的口吻向人宣講悔罪和審判的訊息;親自在約旦河為悔罪者施洗的訊息和行動,很快便傳遍了猶太人的耳中。耶穌聽到了洗者約翰的呼喊聲,便立即前往約旦河去領受他的洗禮(谷.1:9)。在約旦河水的洗濯中,耶穌獲得了改變他一生的啟迪和靈感。於是,毅然肩負起宣講的使命。首先,他接受了若翰的簡樸生活態度而絕對重視貧窮的經驗和精神;他也接受若翰的宣講而肯定主的審判;使人面向「即將來臨的事實」(路,3:7-9,瑪.3:7-10)。其後,耶穌立即進入了曠野,為體驗若翰所提倡的精神:在艱苦、空虛、貧困和掙扎中,領悟上主的指引、照顧,好能更深入體驗新穎、驚訝和冒險的精神。在曠野中,耶穌澄清了自己的召喚,選擇了自己的路向和行事的方法(瑪.4:1一10;谷.1:12-13,8:32,11:9,12:13-17;路.4:1-13;若.6:15)。

 



  耶穌生平中的一個湖
在加里肋亞湖邊生活的那段時間,是耶穌一生中最受歡迎、最燦爛的一段時間。耶穌離開了曠野後,曾回到納匝肋(瑪‧14:13);但他不久便移到葛法翁城(CAPERNAUM),作為他在加里肋亞湖邊活動的駐腳地。耶穌往來週遊於湖邊的各大城市間;在城市的會堂裏,通衢大道上,在湖邊的小船上,在山谷的草原上,向當地的猶太人及往來通商的外邦人宣講天國,治癒病者,不少群眾因驚訝而到處跟隨著他。他和當時宗教界、教育界及法律界有權勢的人仕,不時因辯論而引起衝突;至使耶穌聲名遠播。

 可是,這一段意氣風發的時光卻稍縱即逝了。當耶穌明確地表白了自己要受苦、要負十字架的立場後,群眾便相繼地對他失望而離開了。最後,這位不再受歡迎的耶穌,只帶著少許的門徒離開了加里肋亞湖。
2007-07-27 7:43 pm
沒人知道耶穌哪年出生。根本四福音書中就只有馬太及路加兩本有耶穌出生事蹟,連最早的馬可都沒有,而兩本的記載之間矛盾的嚴重,起碼有一本是捏造,再加上兩版本都與歷史不符,唯一可能性是兩本福音都是老作!

耶穌出生「記載」的兩個版本:
http://forum.hkudb.com/f12/14696
http://failforum.net/forum/viewthread.php?tid=465057
http://www.catcatforum.com/discuz/viewthread.php?tid=892208
2007-05-30 1:11 am
耶穌(公元前8年至公元前2年–約29年/36年),古蘭經稱為爾薩,是伊斯蘭教先知;新約聖經稱為基督,是基督宗教的中心人物或神。

在伊斯蘭教,他是六大聖之一,被稱為「真主的靈氣」。
在基督宗教中,他被稱為耶穌基督(來自希臘語:Ιησούς Χριστός或Iēsous Christos)。有人根據他成長的地方而稱他為納匝肋人耶穌。
一些學者質疑耶穌在歷史上是否真正曾經存在,理由是因為新約聖經不是耶穌死後馬上寫的,加上可供考證的文件只有極小部份並且在歷史上出現的只是旁證。
[編輯] 生平
宗教系列
基督教
(基督宗教)

基督教歷史
基督教發展時序
耶穌基督
耶穌十二門徒
大公會議
大分裂
十字軍東征
宗教改革與反對教
中國基督教
中國基督教史

三位一體
聖父
聖子
聖靈
基督教神學
基督教會
禮拜
聖恩 · 救贖
山上寶訓
十誡
聖經
舊約
新約
次經
偽經

基督教派
天主教
東正教
新教(更正教)
摩門教 (有爭議)
基督教運動
耶穌的生平是指耶穌在地上生存的時空。但由於主流教會團體視耶穌為三位一體中的一體,所以耶穌的生平應該包括祂未降生為人的一段時空在內。


[編輯] 降生為人
耶穌的父母是約瑟及馬利亞。基督教的信條認為他是童貞女馬利亞受聖神感孕[1],道成肉身(incarnation),降生為人,住在我們中間[2]。

耶穌基督在岳父約瑟的祖籍、當時羅馬帝國猶太行省的伯利恆出生,其後為逃避當時猶太的長官大希律王的追殺令而遠走埃及,至到大希律王死後才回到約瑟的居住地、加利利行省的拿撒勒定居(另一說「納匝肋」這個地名是耶穌死後才命名的)。後來接受洗者若翰的洗禮,開始在加利利一帶開展傳道工作,並在信徒當中親自揀選了12人成為入室的門徒。


[編輯] 生平事跡
耶穌主要的生平事跡都記載在四福音書中。在他三十歲時開始傳道達三年,主要是宣揚神的國已經降臨的信息,到處醫病和趕鬼,當中也有挑戰猶太傳統,而宣稱自己是上帝的兒子[3]也是不能被當時的人所接受。


[編輯] 猶大出賣
普遍認為耶穌是被群眾出賣,指他想自立為猶太王,因而被判釘死於十字架上。耶穌卻指出藉祂自己的死亡,來救贖世人所犯的罪。

在約公元33年時,由耶利哥城前往耶路撒冷,受到群眾的歡迎。基於各種宗教和世俗的原因,當時的猶太人對耶穌基督非常憎恨[4]。猶太教上層階級當權祭司與教士收買了12門徒之一的加略人猶大,以30塊銀的價錢和他串通,以親吻耶穌為暗號,把耶穌拘捕,並控以「自稱為猶太人的王」的罪名。耶穌被捕時,他的門徒彼得(天主教稱為伯多祿)拔劍削掉一個打手的耳朵,耶穌責怪說:『收刀入鞘吧,凡動刀的人必死於刀下!』[5]彼得只好放下刀來,耶穌在治好了那人之後,終於被抓走了。根據聖經所說,那位受過刀傷的人後來成為了信徒。

在群眾壓力下,被本丟彼拉多判處釘死在十字架上,並隨即押往各各他的刑場。


[編輯] 死裡復活
死了三天後從死裡復活,向世人展示他自己已經勝過死亡。

聖經記載,稱耶穌死後被安葬於各各他附近的一個墓室,並於三天後復活。之後他回到加利利與眾門徒見面,並於40日後升天。

耶穌復活的那天,是過春分月圓的第一個星期日,後被基督教定為「復活節」,是西方社會的重要節目之一。


[編輯] 復活意義
有指復活宣揚了道是真理,凡信他的人將來必像他一樣身體復活;他的復活也證明自己是舊約先知所預言的「彌賽亞(Messiah)」(天主教稱默西亞),凡口裡承認耶穌是主,心裡相信他從死裡復活,在末世審判的時候,可以得到永生。


[編輯] 死裡復活後
自從耶穌從死裡復活後,一些追隨耶穌的猶太人發現,神差派下來的彌賽亞不單要拯救猶太人,而且要拯救全世界的人,使凡信他的人得享永生,於是宣告耶穌是真正的彌賽亞,是基督,故稱他為耶穌基督(Jesus Christ)。

中文譯名:羅馬天主教根據希臘文譯作「基利斯督」;基督新教只取首末兩個字。
自此,他的信徒們前僕後繼,飽經風霜,以不怕死的精神去傳播基督教,使得基督教的影響越來越大。公元4世紀時,羅馬統治者君士坦丁一世認為基督教愛護仇敵,反對同邪惡做鬥爭的說法與他們的統治有利,就把基督教定為國教。從此,基督教以更快的速度傳遍全世界,成為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


[編輯] 誕生年分

耶穌與聖母瑪麗亞公曆以耶穌的出生為參照[來源請求]。在6世紀時,東羅馬為了修訂曆法,以替代混亂非常的羅馬曆法,就請當時精通天文的僧侶建議一個更合理的紀年標準。由於自君士坦丁大帝以後,羅馬帝國舉國改信基督教,僧侶就決定改以耶穌出世的年份為新紀元一年。當時的僧侶就基於聖經上「耶穌被處決時約三十多歲」,就在耶穌處決那一年的年份減去三十,作為新紀元的元年。

根據新約聖經裡各個篇章的記載,我們可能會對耶穌的出生日期得出不同的結論。以下為各種可能結論的列表:


[編輯] 人口普查時
路加福音裡,記載著耶穌的父母因為人口普查而返回位於伯利恆的家鄉。若根據歷史上有關人口普查的年份,應該為公元後6年。不過,近年有新的考古證據指公元前6年亦曾舉行過一次人口普查。
[編輯] 史實性
參考∶耶穌的史實性

由於有不少學者質疑《聖經》裡有關耶穌生平記載的真實性,過往有不少人對耶穌的史實性提出質疑。

有關對耶穌的史實性的質疑始於18世紀,當時正值理性主義在歐洲抬頭,不少研究聖經的學者嘗試透過理性分析來解釋《新約全書》的內容[6]。然而,由於新約時代所發生的事蹟大多數若不是被毀滅了,就是被掩埋了[來源請求],很多事物都變得難以查證,這些質疑慢慢變成了對《新約全書》內容質疑的學說。這一派對《新約全書》表示質疑的人,在神學裡被稱為「疑經派」。在疑經派人物中,最著名的一位,是20世紀初期的醫學家史懷哲醫生。他在他的著作《歷史性耶穌的謎團》(The Quest for the Historical Jesus)裡更大膽提出:「(聖經中描述的)拿撒勒人耶穌......從來都未存在過。」[6]

然而,其實有關耶穌的描述,在古代多部著作裡都提及過[6]。這些著作包括:

[編輯] 利用法證專業重組耶穌的平日生活
主條目:耶穌時代的歷史和文化背景
大多數學者都同意福音是在大希律王重建的聖殿被羅馬軍隊破壞的前後時間開始撰寫。透過對當時耶穌可能生存過的那段時間的歷史知識而去檢查在新約中的耶穌記錄,尤其對於在新約編寫那段時間的歷史知識,促使一些學者重新演譯新約所紀錄的眾多情節。這些情節包括了加利利省和猶太省的分別,法利賽人、撒都該人、愛色尼人及奮銳黨之間的分別,[7]以及在羅馬人佔領期間,猶太人族群之間的各種矛盾。


收錄日期: 2021-04-15 20:47:4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529000051KK0237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