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戰爭起因.結果,引來咩後果10分~

2007-05-29 9:58 pm
我想問下中戰爭的起原同結果係點,引來咩後果??
要詳細.有附圖.
詳細~~~
快...要做homework

回答 (2)

2007-05-30 12:16 am
✔ 最佳答案
甲午戰爭(又稱中日甲午戰爭、第一次中日戰爭;日稱日清戰爭)是清朝和日本之間為爭奪朝鮮半島控制權而爆發的一場戰爭。由於發生年為1894年即清光緒二十年干支為甲午,史稱「甲午戰爭」。起因
沙俄在中國東北與朝鮮半島勢力的擴張使日本擔心在遼東半島與朝鮮的霸權。在1875年,日本與朝鮮簽署了不平等《江華條約》,使朝鮮給與日本貿易特權與互相承認自主獨立國家。此條約在朝鮮造成了保守黨與維新派的鬥爭。保守黨想維持「事大交小」傳統的外交方式,維新派想因此脫離於清朝的冊封關係,與西方國家結交來發展朝鮮。但清朝仍然控制了李朝朝廷保守的官員與貴族。 在1884年,朝鮮維新派試圖推翻李朝。在朝鮮的邀請下,袁世凱帶領清軍開入漢城,並且殺了幾個日本人。中日天津會議專條避免了兩國的戰爭,日本與清朝同時從朝鮮撤兵,和約定兩國或一國要派兵,應先互行文知照。 1894年春,朝鮮爆發「東學黨」農民起義,朝鮮政府於6月3日請求清政府派兵協助鎮壓。
結果及影響
甲午戰爭對遠東戰略格局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清朝軍隊撤出朝鮮半島,清朝割讓臺灣、澎湖及其附屬島嶼予日本,向日本開放多個中國內陸的港口城市,日本又獲2.3億兩白銀的戰爭賠款(其中三千萬兩為清朝換回遼東半島的費用),經濟迅速發展並進一步擴軍備戰,開始成為遠東的主要戰爭策源地,同時日本崛起改變了遠東地區由英國和俄國對立和爭霸的原有格局,導致數年後的英日聯盟和日俄開戰。而中國在甲午戰爭中的失敗(北洋水師的覆滅)標誌著洋務運動的失敗,大清帝國的國際地位自此一落千丈,再次成為列強鯨吞蠶食的對象。清朝國內的改革派對自身的弱點有了更深的認識,準備積極進行進一步的改革﹝即戊戌變法﹞。
中國國民革命軍(國軍)抗戰大型戰役列表: 37年盧溝橋事變全面抗戰之前:




戰役名稱
時間
中方:日方部隊及主要將領
中方:日方傷、亡人數


江橋抗戰

1931年10月—
1931年11月
馬占山:張海鵬及關東軍


淞滬抗戰
1932年1月—
1932年3月



長城抗戰
1933年1月—
1933年5月



熱河抗戰
1933年2月—
1933年2月



綏遠抗戰
1936年11月—
1936年12月


中國國民革命軍(國軍)抗戰大型戰役列表: 37年盧溝橋事變全面抗戰之後:




戰役名稱
時間
中方:日方部隊及主要將領
中方:日方傷、亡人數


平津作戰

1937年7月



太原會戰
1937年9月12日—
1937年11月8日
閻錫山(總司令)、衛立煌、朱德、傅作義,六個集團軍,約580,000人:筱原純一郎、板垣征四郎(總司令),五個師,約140,000人
中方逾100,000人:日方近30,000人

淞滬會戰
1937年8月—
1937年11月
總司令長官:蔣中正、副司令長官:顧祝同;
右翼軍:右翼軍總司令張發奎,下轄第八集團軍(司令張發奎(兼))、第十集團軍(司令劉建緒); 中央軍總司令朱紹良,下轄第九集團軍(司令朱紹良(兼))、第二十一集團軍(司令廖磊); 左翼軍總司令陳誠,下轄第十九集團軍(司令薛岳)、第十五集團軍(司令羅卓英),總計中國戰鬥序列五十餘師,戰鬥兵員總數700,000上下



南京戰役
1937年12月
唐生智、劉湘、顧祝同,約100,000人:松井石根,八個師
中方軍人約50,000余人(包括平民估計超過300,000人喪生):日方傷、亡人數不詳

徐州會戰
1938年2月—
1938年5月
李宗仁(總司令)、湯恩伯,600,000人,六十個部隊:磯谷廉介、板垣征四郎,240,000人,八個部隊
中方約20,000人:日方超過16,000人

臺兒莊戰役
1938年3月—
1938年4月
李宗仁(總司令)、湯恩伯,十個師,約100,000人:磯谷廉介、板垣征四郎,兩個師(板垣第五師團、磯谷第十師團),約三萬人
中方約20,000人:日方超過16,000人

蘭封會戰
1938年5月—
1938年6月



武漢會戰
1938年8月—
1938年10月
蔣介石、薛岳、李宗仁,一百二十個師總兵力約1,100,000人,飛機100余架,軍艦40余艘:岡村寧次,官兵350,000,飛機500余架,軍艦120余艘
中方不詳:日方140,000人

廣州戰役
1938年10月



南昌會戰
1939年3月—
1939年4月



隨棗會戰
1939年5月



第一次長沙會戰
1939年9月—
1939年10月
薛岳,30多個師和3個挺進縱隊共約240,000多人:100,000


桂南會戰
1939年11月—
1940年2月



崑崙關戰役
1939年12月—
1940年1月



棗宜會戰
1940年5月—
1940年6月



豫南會戰
1941年1月—
1941年2月



上高會戰
1941年3月—
1941年4月



晉南戰役
1941年5月—
1941年6月



第二次長沙會戰
1941年9月—
1941年10月



第三次長沙會戰
1941年12月—
1942年1月
薛岳、李玉堂,兵力300,000:阿南惟幾,兵力120,000
中方傷亡28,116人:日方傷亡6,000余人

香港保衛戰
1941年12月
莫德庇(總司令)、羅遜(加拿大軍司令),11,299官兵:酒井隆,約60,000官兵
2,233人陣亡、2,448人受傷:日方683人陣亡、1,413人受傷

滇湎路戰役
1942年3月—
1942年9月



浙贛戰役
1942年5月—
1942年8月



鄂西會戰
1943年5月—
1943年6月



常德會戰
1943年11月—
1943年12月



豫湘桂會戰
1944年4月—
1944年12月



豫中會戰
1944年4月—
1944年6月



長衡會戰
1944年5月—
1944年8月



第四次長沙會戰
1944年5月—
1944年6月



衡陽保衛戰
1944年6月—
1944年8月

中方17,000余人(其中5,000余人陣亡)(中國官方數字:6,000余人):日方19,380余人(含瘟疫傷亡總計30,000余人)(日軍陸軍部官方數字:12,186人)

桂柳會戰
1944年8月—
1944年12月



緬北滇西戰役
1943年10月—
1945年3月



密支那戰役
1944年5月—
1944年8月



強渡怒江戰役
1944年6月—
1944年7月



湘粵贛戰役
1945年1月—
1945年2月



豫西鄂北會戰
1945年3月—
1945年5月



湘西會戰
1945年4月—
1945年6月
何應欽(陸軍總司令),兩個方面軍及若干集團軍,美國空軍:板西一良(第二十軍司令官),七個師團約七至八萬官兵
中方不詳:日方20,000人

桂柳反攻戰役
1945年4月—
1945年8月

中方死傷不詳:日軍4,000人死亡,5,000人被擊傷
中國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共軍)對日作戰役列表:




戰役名稱
時間
中方:日方部隊及主要將領
中方:日方傷、亡人數


平型關戰役

1937年9月
閻錫山,第一一五師林彪:坂垣師團,第二十一旅後衛輜重部隊
殲滅日軍數百或千余人

百團大戰
1940年8月—
1940年12月
彭德懷,120師、129師105個團及民兵約40萬人(正規軍逾20萬人):多田俊-華北方面軍、獨立師、航空兵力與滿洲國軍隊約830,000人
中方約17,000人:日方2萬余日本軍人,約5千偽軍(日方:日軍與皇協軍傷亡失蹤總數約3千人)
2007-05-30 12:40 am
甲午戰爭(又稱中日甲午戰爭、第一次中日戰爭;日稱日清戰爭)是清朝和日本之間為爭奪朝鮮半島控制權而爆發的一場戰爭。由於發生年為1894年即清光緒二十年干支為甲午,史稱「甲午戰爭」。

起因
沙俄在中國東北與朝鮮半島勢力的擴張使日本擔心在遼東半島與朝鮮的霸權。在1875年,日本與朝鮮簽署了不平等《江華條約》,使朝鮮給與日本貿易特權與互相承認自主獨立國家。此條約在朝鮮造成了保守黨與維新派的鬥爭。保守黨想維持「事大交小」傳統的外交方式,維新派想因此脫離於清朝的冊封關係,與西方國家結交來發展朝鮮。但清朝仍然控制了李朝朝廷保守的官員與貴族。 在1884年,朝鮮維新派試圖推翻李朝。在朝鮮的邀請下,袁世凱帶領清軍開入漢城,並且殺了幾個日本人。中日天津會議專條避免了兩國的戰爭,日本與清朝同時從朝鮮撤兵,和約定兩國或一國要派兵,應先互行文知照。 1894年春,朝鮮爆發「東學黨」農民起義,朝鮮政府於6月3日請求清政府派兵協助鎮壓。
過程
甲午戰爭始於1894年7月25日的豐島海戰,至8月1日清朝政府對日宣戰和日本明治天皇發布宣戰詔書,1895年4月17日以簽署《馬關條約》而告結束。整個戰爭持續近9個月,依據戰場轉換及雙方作戰態勢的變化,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第一階段,從1894年7月25日到9月17日。戰爭分陸戰與海戰雙向進行,陸戰主要是在朝鮮半島上的平壤之戰,海戰主要是黃海海戰。

陸面戰鬥在三個戰場同時展開:大同江南岸戰場、玄武門外戰場、城西南戰場。當時駐守平壤的清軍三十五營共一萬七千人,日軍也有一萬六千多人,雙方戰力相埒。日軍第九混成旅團首先向大同江南岸清軍發起進攻,太原鎮總兵馬玉崑奮勇抗擊,日軍無功而返。同時日海軍聯合艦隊進入黃海合擊北洋水師艦隊,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的大規模現代海戰,至今仍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次。激戰5小時後,北洋艦隊損失巡洋艦5艘,受傷4艘,日艦僅傷5艘。9月15日,日軍分三路總攻平壤,戰鬥至為激烈,高州鎮總兵左寶貴不幸中炮犧牲,隨後玄武門失守,葉志超下令徹退,六日內狂洩五百餘里,26日清軍直抵鴨綠江以北的中國境內。日本聯合艦隊達到了控制黃海制海權的目的。

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從1894年9月17日到11月22日。戰場位於遼東半島,以陸戰為主。9月25日,日軍在鴨綠江上搭浮橋搶渡成功,向虎山清軍陣地發起進攻。清軍守將馬金敘、聶士成被迫撤出陣地。日軍陷虎山。其他清軍各部不戰而逃,山縣有朋即將第一軍司令部移於虎山。26日,日軍佔領了九連城和安東縣(今丹東),同日日軍在旅順花園口登陸,10月9日,攻佔金州,10日陷大連灣,至此清軍在鴨綠江防線全線崩潰。25日旅順陷落,日軍進行大屠殺。

第三階段
第三階段,從1894年11月22日到1895年4月17日,有威海衛之戰和遼東之戰。1895年1月20日,日本第二軍共兩萬五千人,在日艦掩護下開始在榮成龍須島登陸。30日日軍集中兵力進攻威海衛南幫炮台。營官周家恩壯烈犧牲,炮台終被日軍攻佔。2月3日日軍陷威海衛城,劉公島成為孤島,日本聯合艦隊司令伊東祐亨曾致書丁汝昌勸降。10日,定遠號彈藥告罄,劉步蟾下令將艦炸沉,隨後劉步蟾自殺。11日,丁汝昌自殺。17日,日軍在劉公島登陸,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北線日軍在海軍配合,一路攻陷鳳凰城、海城、營口、田莊臺。清廷求和心切,派李鴻章為全權大臣,赴日議和。4月17日簽定《中日馬關條約》,甲午戰爭結束。


結果及影響
甲午戰爭對遠東戰略格局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清朝軍隊撤出朝鮮半島,清朝割讓臺灣、澎湖及其附屬島嶼予日本,向日本開放多個中國內陸的港口城市,日本又獲2.3億兩白銀的戰爭賠款(其中三千萬兩為清朝換回遼東半島的費用),經濟迅速發展並進一步擴軍備戰,開始成為遠東的主要戰爭策源地,同時日本崛起改變了遠東地區由英國和俄國對立和爭霸的原有格局,導致數年後的英日聯盟和日俄開戰。而中國在甲午戰爭中的失敗(北洋水師的覆滅)標誌著洋務運動的失敗,大清帝國的國際地位自此一落千丈,再次成為列強鯨吞蠶食的對象。清朝國內的改革派對自身的弱點有了更深的認識,準備積極進行進一步的改革﹝即戊戌變法﹞。


甲午戰爭形勢圖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2/2a/Jianwuzhanzheng.png


第二次中日戰爭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AC%AC%E4%BA%8C%E6%AC%A1%E4%B8%AD%E6%97%A5%E6%88%B0%E7%88%AD&variant=zh-hk

篇幅所限 請自行上其網址


收錄日期: 2021-04-13 14:09:2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529000051KK0162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