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生平簡介
1920年(一說為1921年),張愛玲於上海的麥根路(現在叫泰興路)出生。她的父母給她取名叫做張煐。張愛玲家世顯赫,祖父張佩綸是清末名臣,祖母是晚清洋務派領袖朝廷重臣李鴻章的女兒。父親張廷重是典型的遺少,母親黃素瓊則是留過洋的新女性。
1922年張愛玲全家搬家到天津。在那裏,張愛玲四歲就進入了私塾學習。
1928年張家又搬回了上海。
1930年張瑛被改名為張愛玲,這是為了上中學報名方便。「愛玲」為英文「Eileen」的譯音。同年,張愛玲的父母離婚。
1931年張愛玲開始在上海白利南路美國聖公會所辦的貴族學校聖瑪利亞女中就讀。
1932年在該校的校刊上發表了她的短篇小說處女作《不幸的她》。
1933年在該校刊發表她的第一篇散文《遲暮》。
1937年在一些刊物上發表了多篇小說,並在這一年從中學畢業。
1939年考入香港大學。成績優異,連獲獎學金並有機會赴倫敦大學深造。日戰爆發後,不得不中斷學業,回滬從事文學創作為生。
1943年發表幾篇重要著作,包括《沉香屑 第一爐香》、《傾城之戀》、《心經》等。同年認識胡蘭成。並於1944年結婚。張愛玲在日本人佔領期間的「表現」,鮮為人知。[1],但是其婚姻並不長久,她與胡蘭成在1947年離婚。
1948年發表《十八春》(後來改名為《半生緣》)。
1952年遷居到香港。到香港美國新聞處工作。
1955年赴美國定居。
1956年,她得到了Edward MacDowell Colony 的寫作獎金。這一年她結識了劇作家賴雅,同年八月在紐約與賴雅結婚 。開始創作小說《秧歌》與《赤地之戀》,小說的故事背景是「三反、五反」時期。由於作品與當時中共的主流格調不合,被作為「毒草」而批判。在大陸文學界,張愛玲也因此長期被作為反面典型,直到改革開放之後才有所改觀。
1957年─1964年 為香港電影業鉅子陸運濤的電影懋業公司編寫《情場如戰場》等劇本。
1967年,改編短篇小說《金鎖記》為《怨女》,又名《北地胭脂》。
1967年,賴雅去世,張愛玲獲邀擔任美國紐約雷德克裏芙學校駐校作家,並且開始將清朝的長篇小說《海上花列傳》 翻譯成為英文。
1968年,《十八春》的內容經過修改以後重新定名為《半生緣》,在《皇冠》雜誌、香港《星島晚報》進行連載。
1973年定居洛杉磯。
1991年,《張愛玲全集典藏版》由皇冠文學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1995年9月8日,張愛玲逝世於洛杉磯寓所,享年74歲。同年9月19日,林式遵照其遺願,同將她的遺體在洛杉機惠捷爾市玫瑰崗墓園火化。同年張之忌辰日(9月30日),林式同與幾位文友將其骨灰撒在太平洋。遺物則由友人宋淇、鄺文美夫婦處理,其中大部分交由皇冠出版社收藏。
1997年,旅美學者張錯在美國南加大成立「張愛玲文物特藏中心」為名,得到宋淇遺孀鄺文美的同意,送了南加大圖書館兩箱張愛玲的遺稿,發現《海上花》英譯稿竟就在其中。
[編輯] 張愛玲作品
張愛玲一生創作大量文學作品。類型包括小說、散文、電影劇本以及文學論著,她的書信也被人們作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
張愛玲的作品《怨女》、《流言》、《半生緣》及《張愛玲短篇小說集》於1960、70年代先後由臺北皇冠出版社重新出版,且於1980年代暢銷海內外。張愛玲小說風格對台灣戰後文壇的小說流派影響深遠。
2004年2月,臺灣皇冠文化集團在其50周年社慶之際,宣佈推出張愛玲的遺作《同學少年都不賤》,這本突然曝光的著作據稱是張愛玲的最後一部遺稿。其後該書的簡體中文版權也由天津人民出版社獲得。
2005年,皇冠出版社與大陸的書商合作,委託陳子善先生擔任主編,收錄她以往未曾正式結集出版的散文、電影劇作、親筆插畫和個人遺物的照片,輯成新書《沉香》。
希望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