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砵甸乍街 Pottinger Street】
砵甸乍(Sir Henry Pottinger)是香港第一任總督(1843-1844)。在中英簽訂《南京條約》時,他是英方的全權代表。1843年英國維多利亞女皇簽署《香港憲章》,宣佈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並委派砵甸乍爵士為香港第一任總督,同時亦兼任香港駐軍總司令。他正式就任港督後,組織香港政府,從新委任大小官員並組織行政、立法兩局和成立高等法院。
1858年,港府將一條用石皮砌成的街道取名為「砵甸乍街」,是用以紀念香港第一任總督砵甸乍的功勳。砵甸乍街建造時,沿著皇后大道中的山坡向上連接荷李活道,用石塊鋪砌,故此華人將之稱為石板街。石板嵌作一塊稍高,一塊稍低,以免下雨時路面濕滑做成危險。後來中區填海,砵甸乍街延伸到干諾道中,這一段非用石塊砌成,但人們仍稱之為「石板街」。
**(詳細英文版可以睇wiki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Pottinger_Street)
~~~~~~~~~~~~~~~~~~~~~~~~~~
【德輔道(西) Des Voeux Road (West)】
街道名是與第十任港督德輔(George William Des Voeux 1887-1891)有關。德輔道西以前原名叫「寶靈海旁西」,在1854至1859年間填海而成。那時叫「寶靈海旁西」,是以第四任港督寶靈John Bowring命名的─寶靈任內開始發展填海計劃有寶靈海旁中西兩部份。
1940年代德輔道,別名又叫電車路。
當德輔上任時,他支援發展填海。當時大規模的填海計劃是在中區,即干諾道中和干諾道西一帶。當1904年工程完工時,為了紀念德輔的貢獻,便將寶靈海旁中改名為德輔道中,而寶靈海旁西就改名為德輔道西。
**(詳細英文版可以睇wiki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Des_Voeux_Road)
~~~~~~~~~~~~~~~~~~~~~~~
【皇后大道 Queen's Road 】
1842年2月,香港開始建築位於海旁市中心的第一條馬路,為紀念維多利亞女皇,叫Queen's Road,起點在水坑口街。維多利亞女皇是「女皇」,應譯為女皇大道,但當時的翻譯員把QUEEN誤譯為「皇后」,所以得名「皇后大道」。港英政府曾於 1890年澄清,但由於已沿用幾十年,所以亦無意更改中文譯名。其後皇后大道再向西區伸展,就分稱為皇后大道中及皇后大道西。最後再向東伸展到灣仔之一段,叫皇后大道東。
當年建築「皇后大道」中及東西兩路時,把開山石塊投入附近海邊,成為現在的「新填地」。
----------
【皇后大道(東) Queen's Road (East)】
皇后大道東建於1841年至1850年間,是灣仔最早興建的街道之一。她可說是一本記錄了灣仔歷史和文化的活字典。
香港政府於興建維多利亞城的時候,在中環及上環一帶建造一條以紀念維多利亞女皇(Queen Victoria)的環山大馬路。道路的命名本應譯作「女皇大道」,可惜被當時的華人師爺誤譯為「皇后大道」。當局曾在1890年澄清有關的錯誤,但其錯處的譯名仍沿用至今。在香港淪陷期間,皇后大道曾一度被改名為「明治通」。
隨著城市的發展,皇后大道亦向東西而伸展,於是中環花園道(Garden Road)至上環水坑口街(Possession Street)的一段皇后大道被稱為「皇后大道中(Queen's Road Central)」;由上環水坑口街申延至石塘咀卑路乍街(Belcher's Street)的一段皇后大道被稱為「皇后大道西(Queen's Road West)」;由中環花園道伸延至灣仔的石水渠街(Stone Nullah Lane)的一段皇后大道被稱為「皇后大道東(Queen's Road East)」。
後來,皇后大道東與峽道(Gap Road,即今石水渠街至摩理臣山道一段山路)合併,令道路變得更長。開埠初期,花園道至軍器廠街(Arsenal Street)的一段皇后大道東彎多路狹,加上該區的土地是用作軍事之用,例如美利操場(今長江集團中心)、將軍府(今茶具文物館一帶)、海軍船塢(今紅棉路Tree Drive一帶)、英軍俱樂部(今政府大樓)、威靈頓軍營(今夏慤花園及統一中心,軍營的樂禮大廈樓頂設有金色的時鐘,亦是「金鐘」一名的起源)、工程貨倉及域多利軍營(今太古廣場)及兵工廠(今警政大樓附近),這個樽頸地帶令灣仔通往中環的交通殊為不便。1900年,政府獲軍部的允許,將這段皇后大道東擴闊。另於1970年,這一段皇后大道東改名為「金鐘道(Queensway)」。由於該區軍事設施相繼搬遷,金鐘一帶已變成了政府及商業用地,而金鐘道也可藉此機會修直及擴闊,並於1980年代變成今天的模樣。皇后大道東的死亡彎角只能在相片中回味。
今天的皇后大道東,西起正義道(Justice Drive),東至摩理臣山道。當中保留著香港傳統的傢俱、古老的建築、傳統的文化及特色的飲食,是了解香港歷史的其中一個好地方。
**(詳細英文版可以睇wiki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Queen%27s_Road)
~~~~~~~~~~~~~~~~~~~~~~~~~~~~
【彌敦道 Nathan Road】
彌敦爵士(Sir Matthew Nathan 1904-1907)是香港第十三任的總督。彌敦爵士是一位軍人出身的內政官員,他十分重視香港的城市發展,在他主持下,港府制定了一個較完善的中區重建規劃,同時亦開闢了九龍區的主要幹道。1907年他任滿離任,彌敦道(原名羅便臣道)因而得名。
彌敦道早於1860年夏季開始由英軍工兵修築,原來在中英還未簽訂《北京條約》前,九龍半島已獲當時兩廣總督勞榮光以租貸形式,把九龍半島以每年五百元租給港英政府。彌敦道最初命名為羅便臣道(Robinson Road),以紀念1861年1月19日下午3時前來接管九龍半島的港督夏喬士·羅便臣爵士。1887年,彌敦道(即當時的羅便臣道)的範圍只是南至中間道,北至柯士甸道。
1904年,港督彌敦爵士大力發展九龍半島,為了讓九廣鐵路英段更積極發展,於是擴闊彌敦道為一條主要大道,並延長至窩打老道。在1909年3月19日,為避免此路與香港島的同名街道混淆,香港政府決定把該道路更名為彌敦道,以紀念擴建該路的港督彌敦爵士。
1911年,英國皇儲佐治五世加冕為英皇。為紀念此事,香港政府將剛落成由窩打老道至亞皆老街的新路命名為加冕道。1926年,加冕道延長至界限街,而香港政府決定將加冕道和彌敦道合併為彌敦道。
最初將彌敦道擴闊成一條可作六線行車的大道,並在路的兩旁種滿大樹時,九龍半島仍然是人煙稀少的地區。當時的人稱彌敦道為愚蠢的彌敦(Nathan's Foo)。但事實證明了彌敦爵士的遠見。在1960年代以前,彌敦道是兩旁種滿大樹的林蔭大道。後來大部份的樹木因為阻礙雙層巴士行走而被鋸去,現在只剩下九龍公園一小段仍然留有當年種下的大樹。
**(詳細英文版可以睇wiki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Nathan_Road)
2007-05-29 00:11:35 補充:
加多少少關於Des Voeux Road...【德輔道中】德輔道中東面連接金鐘道及皇后大道中,西面則至西港城(上環街市)止,與安泰街相交。上環街市電車總站亦設在此處。西行車輛可經摩利臣街至干諾道西,東行車輛則可由干諾道西經急庇利街進入德輔道中。在干諾道西設有一段分隔道路,供車輛及電車前往德輔道西。在中環皇后像廣場至畢打街一段東行線及皇后像廣場至租庇利街一段西行線均屬巴士及電車專線。【德輔道西】德輔道西東面連接干諾道西,前稱為三角碼頭一帶,經過海味店雲集的西營盤、西區警署、至屈地街一帶止,西面連接堅尼地城海旁。
2007-05-29 00:11:47 補充:
出處:
http://zh.wikipedia.org/wiki/德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