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王羲之的生平

2007-05-29 4:07 am
王羲之的生平,事跡,對後世的影響,出生日期(出生年份),點樣死,出生的年份 ...

回答 (3)

2007-05-29 4:11 am
✔ 最佳答案
王羲之去世時五十九歲,他活了五十八年,這一點史書有明確記載,沒有什麼爭議。關於王羲之的生卒時間,卻有不同的說法。一種認為生於公元三○三年,卒於公元三六一年;一種認為生於公元三二一年,卒於公元三七九年,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生於公元三○七年,卒於公元三六五年。王羲之到底生於何年卒於何年,只能在與他同時代人的比較中尋找答案了。

公元三五五年即永和十一年,王羲之因恥居王述之下而辭去會稽內史之職。王羲之原與王述齊名。此前,他與他的兒子們說過:「吾不減懷祖,而位遇懸邈,當由汝等不及坦之故邪!」這裡說的「懷祖」便是王述,「坦之」便是王述的兒子。王羲之何出此言不得而知,但從中可以看出,他的兒子凝之徽之獻之,與王述的兒子王坦之是同輩人。

公元三七三年,簡文帝駕崩之時,桓溫「大陳兵衛,將移晉室」,因謝安及王坦之同為晉室重臣,桓溫「呼安及王坦之,欲於坐害之」,面對這種危機,「坦之甚懼,問計於安。安神色不變」,後與桓溫相見,「坦之流汗沾衣,倒執手版(板)」,而謝安從容就席。史家於是說:「坦之與安初齊名,至是方知坦之之劣。」王坦之既與謝安齊名,可見謝安與他也是同輩人。

這當然不是說謝安與王坦之以及王凝之等人間的年齡無甚大的差別。《晉書》記載,王獻之「嘗與兄徽之、操之俱詣謝安,二兄多言俗事,獻之寒溫而已。既出,客問安王氏兄弟優劣,安曰:『小者佳』客問其故,安曰:『吉人之辭寡,以其少言,故知之。』」據此情狀分析,謝安比王羲之的這幾位兒子是要年長一截的。然而,王羲之與王述齊名,王坦之與謝安齊名,王羲之長於謝安應該沒有什麼問題。如果他出生於公元三二一年,則比謝安還小一歲。他既與王述齊名,比他還大一歲的謝安卻與和他兒子同輩的王坦之齊名,則肯定說不通。

以下兩點,也可以證明王羲之不可能出生於公元三二一年。

其一,《晉書》王羲之本傳說:王書「及其暮年方妙」,依據是「羲之書初不勝庾翼、郗愔」,後羲之「嘗以章草答庾亮,而翼深嘆伏」,並寫信給王羲之說:「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紙,過江顛狽,遂乃亡失,常嘆妙跡永絕。忽見足下答家兄書,煥若神明,頓還舊觀。」可見,至少在庾亮與庾翼還活著的時候,王羲之的書法已讓庾翼「深嘆伏(服)」。然而,庾亮活到公元三四○年,庾翼活到公元三四五年,倘若王羲之出生於三二一年,即使他的那封讓庾翼「深嘆伏(服)」的「答家兄(即庾亮)書」就寫於庾亮歸天的那一年,即公元三四○年,他也才十九歲。永和九年(即公元三五三年)蘭亭雅會之時,王羲之寫出了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算一算,他也才三十二歲,這能說是「暮年方妙」乎?

其二,王羲之在永和十一年辭官時對他的兒子們說的那些話,是責怪他的兒子們在仕途之上不如王坦之有作為的。他有七個兒子,知名者五人,老大玄之早就不在人世,其餘依次為凝之徽之操之獻之,最小的是王獻之,那年十二歲。倘若王羲之出生於公元三二一年,他辭官時才三十四歲,這就意味著,王羲之二十二歲時已有七個兒子,有沒有這種可能且不說,即使他十六歲就生兒育女,而且每年都生一個,玄之的陰壽也不過十六歲,凝之之下更不必說了,能怪他們在仕途上不及坦之麼?

綜上所述,王羲之生於公元三二一年,卒於公元三七九年之說不能成立。

其餘兩種說法比較接近:出生於公元三○三年,則比謝安長十七歲,比支遁與孫綽長十一歲,如此,公元三五三年蘭亭雅會之時,王羲之正好五十歲。公元三五五年辭官之時,他已有五十二歲;出生於公元三○七年,則比謝安長十三歲,比支遁與孫綽長七歲。如此,公元三五三年蘭亭雅會之時,王羲之四十六歲。公元三五五年辭官之時,他也已有四十八歲。

然而,因為比較接近,也就更難斟別。
2007-05-29 6:34 am
[2007-01-27] 歷史與空間 :王羲之與《蘭亭序》
放大圖片

 ■沈鴻鑫

 書法藝術是我國民族藝術的瑰寶之一,在中國的書法史上,出現過許多大師、名家,而東晉的王羲之是其中最富盛名的大家,人們稱譽他為「書聖」。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琊臨沂(今屬山東)人。他出身於晉代大族,唐代詩人劉禹錫的名詩《烏衣巷》中「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王謝,指的就是王導、謝安兩大豪族。王導乃是王羲之的從伯父。王羲之的祖父王正官至尚書郎,父親王曠曾任淮南太守,也是一位書法家。

 王羲之七歲學字,十二歲竊讀乃父枕中所藏的前代《筆說》。他最初以衛夫人為師,後雲遊南北。他渡江北遊名山,看到了李斯、曹喜的法書,在許下又見著鍾繇、梁鵠的作品,在從兄洽處見張昶《華嶽碑》等大家的作品,視野大開,始知學衛夫人一人之書徒費年月。於是轉而向眾碑學習,心儀手追鍾繇、張芝。他博採眾長,一變漢魏以來書風,創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體,開了一代風氣。《晉書.王羲之傳》稱他的筆勢「飄若遊雲矯若驚龍」。梁武帝《評書》中說:「王右軍氣勢雄強,如龍跳天門,虎臥鳳闕,故歷代寶之。」唐代李嗣真說王羲之的書法「同夫撥雲睹日,芙蓉出水」,「清風出袖,明月入懷」。

 王羲之很得王敦、王導的器重,初為秘書郎,繼為庾亮的參軍、長史,後拜護軍將軍、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故而,人們亦稱為王右軍。他性情恬淡,愛好山水,尤喜白鵝,民間有王羲之以書作調換白鵝的傳說。

 人們一提到王羲之,就會想到他的《蘭亭序》。《蘭亭序》是怎樣誕生的呢?

 東晉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當時任右軍將軍、會稽內史的王羲之與司徒謝安、司徒左西屬謝萬、右司馬孫倬及子弟等42人聚會於山陰(今浙江紹興)的蘭亭水邊,行祓禊祭祀之禮。他們排坐在溪岸之上,酒觴在溪水上漂流,停在誰的面前,誰就賦詩飲酒,此謂之「曲水流觴」。這次盛會共寫有37首詩,眾人請王羲之做一篇詩序,一就是《蘭亭集序》,後世也稱禊帖序或臨河序。

 據傳說,王羲之是用是蠶繭紙、鼠毫筆書寫這篇序文的。也有說是他酒醉時疾書而成,似有神助,後來又寫過數十百本,終不如這次寫的好。這是王羲之生平得意之傑作。《蘭亭序》計28行,324字,章法、結構、筆法都極其完美。這幅字用筆精到,筆運中鋒,藏露得當。點畫富於變化,粗細枯潤,相映成趣,有的豎畫如「屋漏痕」,折筆似「折釵股」。帖中有21個「之」字,7個「不」字,但寫法各各不同。正如米芾所言:「之字最多無一似」。全帖28行,採取縱有行、橫無列的形式,字形大小參差,錯落有致,字與字、行與行有變化、有貫通,流暢勻稱,渾成一體。整幅書法恬美自然,氣韻生動,呈現出一種平和自然的美的意境。《蘭亭序》作為王羲之的代表作,一向被書界推崇為「天下第一行書」。

 《蘭亭序》問世後,得到了歷代人的珍視和寶愛。唐太宗李世民就酷愛王羲之的書法,據說他珍藏右軍真跡三千六百紙,讚賞其書法「盡善盡美」。他特別珍愛《蘭亭序》,對它可說是朝思暮想,可是苦於找不到真跡。原來王羲之自己對《蘭亭序》也十分愛重,所以留傳給了子孫,至七代孫釋智永,再傳給弟子辨才。唐太宗打聽到這個消息後,多次派人向辨才和尚去要,但辨才總推說不知下落。後來唐太宗想出一計,派監察御史蕭翼扮成一個書生,去接近辨才。兩人混熟之後,蕭翼故意拿出王羲之的墨蹟給辨才欣賞,辨才看了,不以為然地說:「真倒是真的,但並不是最好的。」蕭翼連忙追問:「你藏的甚麼帖?」辨才脫口而出:「《蘭亭序》」。蕭翼故意裝作不相信,辨才賭氣從屋樑上取下珍藏多年的《蘭亭序》真跡。蕭翼大喜,一面忙將那本真跡納入袖中,一面抖出皇帝的詔書。就這樣,《蘭亭序》落到了唐太宗的手中。唐太宗如獲至寶,即命弘文館拓書人馮承素、韓道政等摹寫副本,分賜諸王和近臣,褚遂良檢校其事,與歐陽詢等也別有臨本。唐太宗死後,根據他的遺囑,將《蘭亭序》用玉匣貯之,殉葬於昭陵。從此,傳世的僅有臨摹諸本。

 《蘭亭序》存世的摹本、刻本不少,清乾隆四十四年,將收藏於內府的蘭亭摹本御刻為《蘭亭八柱帖》。其中唐虞世南臨本列為「八柱第一」,因為帖末有「臣張金界奴上進」七字,亦稱「張金界奴上進本」。唐褚遂良臨本、被乾隆列為「蘭亭八柱第二」。馮承素摹本被列為「蘭亭八柱第三」,因為此摹本首部有「神龍二字」左半印,故而又稱「神龍本」,原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黃絹本《蘭亭序》,因為它的第四行中「領」字頭上加有「山」字,世稱「領字從山本蘭亭」,據說也是褚遂良所臨。此外還有陳鑒摹本、「雙鉤本蘭亭序」等。蘭亭的刻本中,最早是定武本,相傳是以歐陽詢臨本摹勒上石,北宋時在定武發現,故名。熙甯年間,薛師正出守定武,其子薛紹彭另刻一石,而將原石攜去長安,並鑿損「湍、流、帶、右、天」五字,以有別於翻刻本。定武蘭亭的拓本有幾種,如元代吳炳藏本、元柯九思藏本,元獨孤長老藏本,清乾隆時歸譚祖綬收藏而遭火焚,殘存若干,故稱「火燒蘭亭本」,趙子固藏本,趙乘船時忽遇風浪覆舟,差點喪命,但蘭亭未損,稱「落水本」。在這些摹本、刻本中,馮承素的摹本因是鉤摹,忠於原作,可說比較接近真跡。現在蘭亭右軍祠中陳列了多種《蘭亭序》的摹本、臨本,給書法愛好者、研究者提供了集中觀賞天下第一行書風貌的絕好機會。還有歷代書法家臨摹《蘭亭序》的刻石,其中元代書法家趙孟頫和當代書法家沈尹默的臨本,特別引起我的注意。他們當然都著意臨摹王右軍的筆意,但也自然流露出自己的書風,給人精彩紛呈的感覺。
2007-05-29 4:14 am
王 羲 之 ( 321 -- 379 ) , 字 逸 少 , 世稱 王 右 軍 祖 籍 瑯 琊 臨 沂 (今 山 東省 臨 沂 縣 )人. 住 在 會 稽 山 陰 (今 浙 江 省 紹 興 縣 ) . 父 官 淮 南 太 守 . 王 羲 之 小 時 候 很 聰 明 , 博 學 又 善 書 法 , 在 當 時 很 有 名. 初 為 秘 書 郎 , 征 西 將 軍 庾 亮 引 為 參 軍 , 累 遷 長 史 . 後 任 寧 遠 將 軍 , 江 州 刺 史 . 復 任 護 軍 將 軍 , 遷 右 軍 將 軍 , 會 稽 內 史 . 在 會 稽 救 荒 愛 民 . 性 恬 退 , 不 喜 歡 作 官 . 永 和 十 一 年 , 因 與 揚 州 刺 史 王 述 不 和, 稱 病 離 郡, 時 年 三 十 五 . 他 信 道 教 , 去 官 以 後 , 就 交 結 方 外 名 士 , 遊 山 玩 水 , 採 藥 服 食 .

他 的 書 法 , 最 初 學 衛 夫 人, 以 後 渡 江 遊 名 山 , 見 到 名 家 書 法 . 他 的 書 法 精 絕 , 是 中 國 著 名 的 書 法 家, 尤 其 是 行 書 , 後 人 稱 為 書 聖 . 他 的 文 章 也 寫 得 很 好, 清 新 疏 朗 , 情 韻 綿 邈 , 不 帶 魏 晉 以 來 的 排 偶 習 氣 . 一 些 書 箋 雜 帖 , 或 敘 家 常 ,或 申 心 情 , 雖 然 三 言 五 語 , 多 具 自 然 灑 脫 , 風 神 搖 曳 的 特 點 .原 有 集 10 卷 , 已失 . 張 溥 輯 有 < 王 右 軍 集 > 2 卷 , 見 < 漢 魏 六 百 三 家 集 > .

出生及死亡年份:

王羲之去世時五十九歲,他活了五十八年,這一點史書有明確記載,沒有什麼爭議。關於王羲之的生卒時間,卻有不同的說法。一種認為生於公元三○三年,卒於公元三六一年;一種認為生於公元三二一年,卒於公元三七九年,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生於公元三○七年,卒於公元三六五年。王羲之到底生於何年卒於何年,只能在與他同時代人的比較中尋找答案了。

公元三五五年即永和十一年,王羲之因恥居王述之下而辭去會稽內史之職。王羲之原與王述齊名。此前,他與他的兒子們說過:「吾不減懷祖,而位遇懸邈,當由汝等不及坦之故邪!」這裡說的「懷祖」便是王述,「坦之」便是王述的兒子。王羲之何出此言不得而知,但從中可以看出,他的兒子凝之徽之獻之,與王述的兒子王坦之是同輩人。

公元三七三年,簡文帝駕崩之時,桓溫「大陳兵衛,將移晉室」,因謝安及王坦之同為晉室重臣,桓溫「呼安及王坦之,欲於坐害之」,面對這種危機,「坦之甚懼,問計於安。安神色不變」,後與桓溫相見,「坦之流汗沾衣,倒執手版(板)」,而謝安從容就席。史家於是說:「坦之與安初齊名,至是方知坦之之劣。」王坦之既與謝安齊名,可見謝安與他也是同輩人。

這當然不是說謝安與王坦之以及王凝之等人間的年齡無甚大的差別。《晉書》記載,王獻之「嘗與兄徽之、操之俱詣謝安,二兄多言俗事,獻之寒溫而已。既出,客問安王氏兄弟優劣,安曰:『小者佳』客問其故,安曰:『吉人之辭寡,以其少言,故知之。』」據此情狀分析,謝安比王羲之的這幾位兒子是要年長一截的。然而,王羲之與王述齊名,王坦之與謝安齊名,王羲之長於謝安應該沒有什麼問題。如果他出生於公元三二一年,則比謝安還小一歲。他既與王述齊名,比他還大一歲的謝安卻與和他兒子同輩的王坦之齊名,則肯定說不通。

以下兩點,也可以證明王羲之不可能出生於公元三二一年。

其一,《晉書》王羲之本傳說:王書「及其暮年方妙」,依據是「羲之書初不勝庾翼、郗愔」,後羲之「嘗以章草答庾亮,而翼深嘆伏」,並寫信給王羲之說:「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紙,過江顛狽,遂乃亡失,常嘆妙跡永絕。忽見足下答家兄書,煥若神明,頓還舊觀。」可見,至少在庾亮與庾翼還活著的時候,王羲之的書法已讓庾翼「深嘆伏(服)」。然而,庾亮活到公元三四○年,庾翼活到公元三四五年,倘若王羲之出生於三二一年,即使他的那封讓庾翼「深嘆伏(服)」的「答家兄(即庾亮)書」就寫於庾亮歸天的那一年,即公元三四○年,他也才十九歲。永和九年(即公元三五三年)蘭亭雅會之時,王羲之寫出了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算一算,他也才三十二歲,這能說是「暮年方妙」乎?

其二,王羲之在永和十一年辭官時對他的兒子們說的那些話,是責怪他的兒子們在仕途之上不如王坦之有作為的。他有七個兒子,知名者五人,老大玄之早就不在人世,其餘依次為凝之徽之操之獻之,最小的是王獻之,那年十二歲。倘若王羲之出生於公元三二一年,他辭官時才三十四歲,這就意味著,王羲之二十二歲時已有七個兒子,有沒有這種可能且不說,即使他十六歲就生兒育女,而且每年都生一個,玄之的陰壽也不過十六歲,凝之之下更不必說了,能怪他們在仕途上不及坦之麼?

綜上所述,王羲之生於公元三二一年,卒於公元三七九年之說不能成立。

其餘兩種說法比較接近:出生於公元三○三年,則比謝安長十七歲,比支遁與孫綽長十一歲,如此,公元三五三年蘭亭雅會之時,王羲之正好五十歲。公元三五五年辭官之時,他已有五十二歲;出生於公元三○七年,則比謝安長十三歲,比支遁與孫綽長七歲。如此,公元三五三年蘭亭雅會之時,王羲之四十六歲。公元三五五年辭官之時,他也已有四十八歲。

然而,因為比較接近,也就更難斟別。


收錄日期: 2021-04-27 21:21:2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528000051KK0387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