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步笑百步

2007-05-28 6:32 am
我想要佢既文言文(原文),我搵過好多資料但係d資料唔一致。最好加埋寓意同來源,唔駛再搵ma,thx!!!!!!!!!!!

回答 (3)

2007-05-28 6:50 pm
✔ 最佳答案
「五十步笑百步」是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中孟子與魏國梁惠王的一段對話。後世以「五十步笑百步」來比喻譏笑那些指出別人犯錯時,而不知自己亦犯了同樣的錯誤的人。但究竟孟子想諷喻梁惠王什麼事呢?請看原文: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凶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鼈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穀與魚鼈不可勝食,林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譯文】
梁惠王說:「我對於國家,真是夠盡心的了。河內發生災荒,就把那裏的百姓遷移到河東去,把糧食運到河內去賑濟。河東發生災荒,我也這麽辦。考察鄰國的政務,沒有哪個國君能像我這樣爲百姓操心的了。但是鄰國的人口並不減少,而我們魏國的人口並不增多,這是什麽緣故呢?」

孟子回答道:「大王喜歡打仗,請讓我拿打仗作比喻。咚咚地擂起戰鼓,刀刃劍鋒相碰,有士兵丟盔棄甲,拖著兵器逃跑。有的逃了一百步停下來,有的逃了五十步住了腳。如果自己只逃了五十步就嘲笑那些逃了一百步的人,那怎麽樣?」

惠王說:「不可以,只不過後面的逃不到一百步罷了,這同樣是逃跑呀?」

孟子說:「大王如果懂得這一點,就不要指望魏國的百姓會比鄰國多了。不耽誤百姓的農時,糧食就吃不完;細密的魚網不放入大塘捕撈,魚鼈就吃不完;按一定的時令採伐山林,木材就用不完。糧食和魚鼈吃不完,木材用不完,這就使百姓養家活口、辦理喪事沒有什麽遺憾的了。百姓生養死喪沒有什麽遺憾,這就是王道的開始。五畝田的宅地,房前屋後多種桑樹,五十歲的人就能穿上絲棉襖了。雞、豬和狗一類家畜不錯過它們的繁殖時節,七十歲的人就能吃上肉了。一百畝的田地,不要佔奪種田人的農時,一家數口的家庭就可以不餓肚子了。辦好學校教育,不斷向年輕人灌輸孝順父母、敬愛兄長的道理,頭髮花白的老人就不必肩扛頭頂著東西趕路了。七十歲的人穿上絲棉襖,吃上肉,百姓不挨凍受餓,做到這樣卻不能統一天下的,是絕不會有的。現在,富貴人家的豬狗吃著人吃的糧食,卻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餓死的屍體,卻不知道開倉賑濟;人餓死了,卻說『這不是我的責任,是收成不好』,這跟把人刺死了,卻說『不是我殺的人,是兵器殺的』,又有什麽兩樣呢?大王請您不要將百姓的苦況歸咎于收成不好,只要推行仁政,這樣天下的百姓就會投奔到您這兒來了。」

【寓意】
其實這故事的寓意在孟子後半段說話中已解說得很清楚,只是一般人只截取孟子前半段的說話而忽略了後半段的意思。

孟子指出梁惠王在治理國家上的政策與鄰國的政策在根本上分別不大,所以不能吸引別國的人民來歸。孟子進而展現了一幅儒家「仁民而愛物」的生態倫理理念
,要實現這種儒家理想生態社會,孟子主張靠賢明的聖人實施仁政,推行以德治國,並且實行有效的社會分工,各司其職,這樣全社會形成「仁民而愛物」的風尚,這種理想社會就可以實現了。
2007-05-28 6:36 am
五十步笑百步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转到: 导航, 搜尋
五十步笑百步,又稱五十笑百,是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則寓言,孟子在和梁惠王對話中,說士兵在陣前退下,一人退了五十步,另一人退一百步,前者就譏笑後者不中用,以此來比喻譏笑別人犯錯時,自己亦犯了同樣的錯誤,只是程度輕一點。

[編輯] 原文
注意:下文記有作品情節、結局或其他相關內容,可能降低欣賞原作時的興致。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c/Wikisource-logo.svg/50px-Wikisource-logo.svg.png

維基文庫中與本條目相關的原始文獻:
孟子/梁惠王上
梁惠王問孟子:「我對待國家可謂殫精竭慮啊,如果黃河西岸發洪水,我就把民眾遷徙到河東,並開倉賑濟﹔河東發水也是如此。看看鄰國的管理,沒有比我更用心的了﹔但鄰國的民眾沒有減少,我國的民眾也沒有增多,為什麼呢?」
孟子回答說:「大王喜歡打仗,我就用打仗來比喻。兩軍相接,由士兵潰逃,有的跑了一百步停了下來,有的則跑了五十步停了下來﹔如果那跑了五十步的取笑跑了一百步的,您覺得如何呢?」
梁惠王說:「不可以。逃跑五十步的也是逃跑啊!」孟子說:「大王既然知道這樣,那麼不要希望民眾比鄰國多了。」

[編輯] 使用
此後中國文人常以此比喻不知恥的人,如南朝《弘明集》說:「豈獨愛欲未除,宿緣是畏,唯見其有,豈復是過,以此嗤齊侯,猶五十步笑百步耳。」
西方古諺中,壺嫌煲太黑(The pot calling the kettle black)說茶壺隨時間而變得黑,卻因看不見自己,而笑茶煲太黑,今人多以此作為「五十步笑百步」的翻譯。
2007-05-28 6:36 am
五十步笑百步,又稱五十笑百,是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則寓言,孟子在和梁惠王對話中,說士兵在陣前退下,一人退了五十步,另一人退一百步,前者就譏笑後者不中用,以此來比喻譏笑別人犯錯時,自己亦犯了同樣的錯誤,只是程度輕一點。


梁惠王問孟子:「我對待國家可謂殫精竭慮啊,如果黃河西岸發洪水,我就把民眾遷徙到河東,並開倉賑濟﹔河東發水也是如此。看看鄰國的管理,沒有比我更用心的了﹔但鄰國的民眾沒有減少,我國的民眾也沒有增多,為什麼呢?」

孟子回答說:「大王喜歡打仗,我就用打仗來比喻。兩軍相接,由士兵潰逃,有的跑了一百步停了下來,有的則跑了五十步停了下來﹔如果那跑了五十步的取笑跑了一百步的,您覺得如何呢?」

梁惠王說:「不可以。逃跑五十步的也是逃跑啊!」孟子說:「大王既然知道這樣,那麼不要希望民眾比鄰國多了。」

此後中國文人常以此比喻不知恥的人,如南朝《弘明集》說:「豈獨愛欲未除,宿緣是畏,唯見其有,豈復是過,以此嗤齊侯,猶五十步笑百步耳。」

2007-05-28 21:42:05 補充:
原文係呢段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凶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收錄日期: 2021-04-12 19:50:1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527000051KK0576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