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安慰喪親者合宜的態度,就是我們常聽到的「同理心」。也就是感其所感、知其所感。聖經上有句很美的話:「與哀哭的人同哀哭」,就闡釋了此一內涵。要與哀哭的人同哀哭,看起來似乎簡單,但真的能在安慰的當下表達出來,卻是相當困難的。
因為人往往懼怕沈重的心理壓力,又將「悲傷」和「消極」、「怨天尤人」劃上等號,總以為安慰便是立即消除喪親者悲傷的念頭與感覺,試著要他們別再多想、要往前看、別再回顧。許多時候,我們要喪親者忘記死去的重要之人,趕快面對現實,過新的生活。
這些安慰好似有理,卻不一定是喪親者的心理需求,因為喪親者的情感面並未獲得適當的抒解,也未獲得足夠的時間來悼念所逝去的,更別說是重整。
來不及處理的悲傷
許多是喪親者對喪失親人的痛與來不及處理的遺憾與悲傷,常無人可訴說,別人似乎無法理解那種錐心之痛,只能在夜半時、獨處時暗自落淚與思念。
沒有人能杜絕悲傷,除非他沒有愛。調適悲傷需要完成四個任務:接受失落的事實、經歷悲傷的痛苦、重新適應一個逝者不存在的新環境、將情緒的活力重新投注在新的關係上。
這是喪親者需要經過的悲傷調適歷程。外人往往很難體察這種失去對喪親者生活產生的變化是何其大,但對喪親者來說,即便是吃頓晚餐,看見餐桌旁原先有人坐的位置從今以後都將空缺,心裡的失落感與沈痛恐怕是不易對他人提起的個別性感受與經驗。
好的安慰者要能洞悉這一切;能敏感體會喪親者的情緒反應,又能看出喪親者走在哪一階段或正在完成什麼任務。安慰者不僅要能理解喪親者的需要,更要給予慈愛與寬容,以開放的心聆聽喪親者的心思意念,不以個人的過去經歷或價值觀點分析與判斷,或以自己認為好的調適方法要喪親者接受。
例如,對喪失子女的,有些人會安慰:「孩子再生就有,快快生一個吧!」或者失去伴侶的,有的人會急著介紹新的對象,希望空缺的位置有人填滿。或是喪親者悲傷歷程尚未完成,暫時無法面對社交生活,親友卻安排旅遊或社交活動,強烈的要喪親者走出來。
這些方法並非幫助喪親者重新定位和死者的關係型態,也非從自身內在找尋力量超越這個苦難,好進一步在破裂中獲得身心靈的和諧。反而只是不斷借重外界物質或刺激暫時轉移或替代真實的悲傷感受。
從接納與寬容開始
失喪親人雖是人類共有的經驗,但這經驗中的內涵與感受卻是獨特的,難以推論,所以安慰喪親者絕無定律與規則。想要安慰或陪伴喪親者的有心人士,可以從接納與寬容做起,像是對喪親人表達感同身受:「你失去了一位重要的親人,心裡被撕裂的感覺真的很痛。」「這一切太意外了,讓人無法置信,讓人身心都亂了。」也可給予無條件的接納:「哭吧!這種痛需要眼淚來撫慰」、「你可以生氣,因這一切太混亂,讓人失去了控制力。」
這些言語說出了喪親者存在卻無法啟齒的感受(因有些不合乎社會文化價值和禮儀),會讓他們感覺被理解。而你的無條件接納與從容陪伴,也將使他們安心與放心。
能安心的讓人陪伴,能放心的吐露心情,能不擔心遭遇異樣眼光與言論,這便是最美的安慰,也是最舒適與最放鬆的安慰,這便是心與心最近的距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