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有那12個門徒

2007-05-26 12:32 am
耶穌有那12個門徒

回答 (5)

2007-05-26 12:34 am
✔ 最佳答案
耶穌十二門徒指的是耶穌的十二個弟子,他們是(下方括號中僅是英文名稱,其他外文並不相同):

1.彼得(Peter):原名「西門」(Simon),耶穌為他起名「磯法」,翻譯出來就是「彼得」,意為盤石;首位教宗
2.安德烈(Andrew) 彼得的兄弟,伯賽大 (Bethsaida)的漁夫,施洗約翰的門徒
3.雅各(James),西庇太(Zebedee)的兒子,耶穌為他們起名為「半尼其」(Boanerges),意為「雷子」(Thunder Brother)
4.約翰(John),西庇太(Zebedee)的兒子,耶穌為他們起名為「半尼其」(Boanerges),意為「雷子」(Thunder Brother)
5.腓力(Philip),來自伯賽大(Bathesda)
6.巴多羅買(Bartholomew),又名「拿但業」(Nathanael)
7.馬太(Matthew),又名「利未」(Levi),原為稅吏
8.多馬(Thomas) also known as Judas Thomas Didymus, Aramaic T'oma9; = "twin"
9.亞勒腓的兒子雅各(James son of Alphaeus)
10.奮銳黨的西門(Simon the Zealot),又稱迦南人西門(Simon the Canaanite))
11.加略人猶大(Judas Iscariot),出賣耶穌的那一位
12.達太(Thaddaeus),雅各的兒子(或兄弟)猶大(Jude Thaddaeus, called in some manuscripts of Matthew "Lebbaeus")

以上參考: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0%B6%E7%A9%8C%E5%8D%81%E4%BA%8C%E9%96%80%E5%BE%92

十二門徒有: 1.西門彼得,2.安得烈、3.西庇太之子雅各、4.約翰、5.腓力、6.巴多羅買、
7.多馬、8.馬太、9.亞勒腓的兒子雅各、10.達太(雅各的兒子猶大)、11.奮銳黨的西門、
12.加略人猶大

1.西門彼得
生平
耶穌曾在被捕之前預言,彼得會在雞啼以前連續三次不肯承認認識他。結果,他在耶穌被審訊時因為害怕,果然三次不肯承認與耶穌的關係。為此,彼得一直都很後悔。所以後來當他在羅馬殉道之時,他對行刑者要求把他倒過來掛在十字架上,因為他自覺與耶穌不配。而在耶穌復活以後,作為對他三次不肯相認的回應,亦曾三次要求彼得餵養祂的羊(信徒),並且預言將來他會為此而受到跟自己一樣的刑罰。

彼得殉道之後,被葬在羅馬城的地下墓室裡。他的墓室剛剛好位於今日教廷小教堂的聖壇底下。由於他的墓室按照羅馬人習慣繪有死者的容貌,所以他的形像千百年來在很多藝術作品中都差別不大。

《新約聖經》中有兩封書信(彼得前書和彼得後書)為其所寫。其瞻禮日為6月29日,與聖保羅瞻禮聯合慶祝。

蒙召的經過
弟弟的介紹 – 彼得的本名是西門,他的弟弟安得烈在老師施洗約翰的介紹下,與另一個門徒跟從了耶穌。而安德烈立即又帶領哥哥去見耶穌,當主看見他時便說:「你是約翰的兒子西門,你要稱為彼得」(約1:35-42),這是他第一次會見耶穌的經過。
親體主的能力 – 一次,耶穌在加利利海邊,因眾人擁擠祂,要聽神的道,因此主便借用彼得的船,使船稍微離岸,祂在船上教訓眾人。講道完了,就要彼得到水深之處打魚 ,彼得雖會表示昨晚整夜勞力,未會打著什麼,但他依然照着耶穌的指示去作,而一網撒下去,捕獲蠻滿滿兩條船的魚,此時彼得看見主耶穌的能力,深感自己的不配,在耶穌的呼召下,便撒下所擁有的,跟從耶穌。

信仰的表現
認識永生之道 – 一次,耶穌談論從天下降下來的糧食,有很多人因只重肉體,而不明白這些真理,就退去不再跟從耶穌;耶穌看見這種情形,就問十二個門徒,是否他們也要離去,彼得很堅定地回答說:「主阿!禰有永生之道,我們還歸從誰呢?」(約6:58-68)
認識基督–耶穌在傳導期間,行了很多的神蹟,證明祂的身份,但許多人因不明白而紛紛議論祂是誰?所以耶穌就以此事問嘸門徒,彼得立即回答說:「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太16:13-16),他不受別人的影響,因此得耶穌的稱讚。

信仰上的軟弱
體貼人的意思 – 一次,耶穌清楚地指示門徒,祂必須上耶路撒冷去,受長老,祭司,文士許多的苦,並且要被殺,但第三日要復活;此時彼得就拉着祂,勸祂不要上耶路撒冷去。他是愛主的,但他不明白神的旨意,所以主立刻責備他:「你不體貼神的旨意,只體貼人的旨意」(太16:21-23)。
三次不認主 – 當主耶穌被抓到公會受審時,彼得連續三次否認耶穌(太26:69-74),雖然不久之前,他還信誓旦旦地表示他為耶穌基督犧牲的決心(太26:31-35),這是他的軟弱和失敗,為此他出去痛哭(太26:75)。

得聖靈後的表現
耶穌的使徒們在未得主所應許的聖靈時,他們有很多的軟弱,但當聖靈降在他們身上,使他們生命得以更新,且領受力量,勇敢而積極地為耶穌工作,如彼得得聖靈之後的表現:

五旬節勇敢見證 - 聖靈於五旬節時降在門徒身上,吸引很多人圍觀,彼得就站起來,高聲為主作見證,引領很多人悔改信主(使徒行傳二章),從此以後,雖然遭遇逼迫,反對,他不再退縮,反而更加勇敢為主工作。
多行神蹟 – 彼得藉着神的同在,行了很多神蹟,來證明主的真理,如使瘸腿者行走(徒3:1-10)。
首次向外邦人傳道 – 彼得在主的指示下,到敬虔的意大利人哥尼流(Cornelius)家裡,向他們講述主耶穌的救恩,因見聖靈降在他們身上,就為他們施洗,首開向外邦人傳道之例,顯明主耶穌救恩要普及萬人,使信主之人不再分種族,階級,共組神的家。
教會之治理
行審判:使徒時代教會成立之出,有許多人因愛主愛人,把自己的全部產業賣了,並且全部款項奉獻給教會(徒4:34),其中有位信徒名叫亞拿尼亞,夫妻二人也把田產賣了,但信心不足又好面子,把部分價銀私留下來,其餘的拿到使徒面前,而稱那是全部價銀,彼得被聖靈感動,立即指出他們的過錯,而這對夫婦也相繼死亡(徒5:1-11)。
立執事:那時信主的人增加迅速,大家又凡物公用,一起生活,因此為了使徒生活供給之事能妥善處理,就令門徒選立出執事(徒6:1-6),解決了供給之事。

其他事蹟
謙卑接受保羅的指責 – 從「加拉太書2章:11-14節」看保羅指責彼得不對之處,又從「彼得後書3:15-16」彼得對保羅之稱許,得以看見彼得之謙卑,更可知使徒們真正尊重他人,完全沒有私心。
著作 – 彼得為造就苦難中的信徒,使他們能站立穩固,而以他本身對主的體驗和道理的認識(彼前1:10-12;彼後1:12-18),寫成彼得前書和彼得後書

2.安德烈
亦作安德肋、安得烈或安得魯,是耶穌十二門徒之一。他相傳在希臘被釘X型十字架而死。為俄羅斯、羅馬尼亞和蘇格蘭的主保聖人。

蒙召的經過
安得烈本是漁夫,當施洗約翰出來傳道時,做了他的門徒,後來在他的介紹下跟從耶穌。據說他與耶穌同住一天,即認為耶穌是他所盼望的救主,於是他和哥哥彼得撇下所有的跟隨耶穌。(約翰福音1:35-41)

3. 西庇太 (天主教稱載伯德)的兒子雅各
(天主教稱「大」雅各伯, Saint James,son of Zebedee or Saint James the Great,以區分次雅各伯),是耶穌十二門徒之一,若望的哥哥。因脾氣暴躁,兩兄弟皆被耶穌為稱雷霆之子。

是西班牙、士兵、朝聖者、騎手的主保聖人,相傳其遺骨葬於孔波斯特拉的聖地牙哥,是朝聖熱點。

蒙召的經過
當彼得把船借給耶穌用,並順服主的指示下網,圈住許多魚時,雅各被招呼前去幫助,把魚裝滿了兩條船,在驚訝之時,聽見主呼召的應許:「要得人如得魚」,他便與彼得他們一同撇下所有的,跟從主耶穌,作得人的漁夫(路加福音5章:4-11)。

一生的事蹟
個性的改變:雅各本來的個性是相當猛烈如暴躁的,如有一次因撒瑪利亞的一個村莊的人不肯接待耶穌,他就向主建議,求主從天生將火下來,燒滅這些對神的兒子侮慢的人,如古時以利亞求神用哦火燒死那輕慢先知的人一樣(路9:51-54),所以耶穌為他取個外號,叫半尼其(Boanerges),就是雷子的意思(馬可福音3:17);但後來因着耶穌的訓誨和聖靈內住之改變,成為一個能接納,寬容人的使徒。
最先殉道:五旬節聖靈降臨之後,使徒們勇敢為耶穌作見證,神蹟顯明,信徒相愛,使很多人歸信耶穌,但更引起很多人的怨恨,而逼迫,阻擋門徒。那時的希律亞基帕王 (於主後41年至44年作王),下手逼迫教會,用刀殺死雅各(使徒行傳12:1-2)。雅各成為第一殉道的使徒。


談住三位先~
參考資料: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0%B6%E7%A9%8C%E5%8D%81%E4%BA%8C%E9%96%80%E5%BE%92
2007-05-27 5:30 pm
各人都答得好詳細,我只想補充一點,當出買耶穌的猶大死後﹐馬提亞取代其位置成為使徒。(使徒行傳1︰15-26 )
2007-05-27 2:10 am
當耶穌揀選了十二門徒並將他們差派出去後,這十二門徒從此稱為十二使徒,他們也是最早的使徒(參見《路加福音》6:12-16;《馬太福音》10章)。


1.彼得(Peter):原名「西門」(Simon),耶穌為他起名「磯法」,翻譯出來就是「彼得」,意為盤石;首位教宗
2.安德烈(Andrew) 彼得的兄弟,伯賽大 (Bethsaida)的漁夫,施洗約翰的門徒
3.雅各(James),西庇太(Zebedee)的兒子,耶穌為他們起名為「半尼其」(Boanerges),意為「雷子」(Thunder Brother)
4.約翰(John),西庇太(Zebedee)的兒子,耶穌為他們起名為「半尼其」(Boanerges),意為「雷子」(Thunder Brother)
5.腓力(Philip),來自伯賽大(Bathesda)
6.巴多羅買(Bartholomew),又名「拿但業」(Nathanael)
7.馬太(Matthew),又名「利未」(Levi),原為稅吏
8.多馬(Thomas) also known as Judas Thomas Didymus, Aramaic T'oma9; = "twin"
9.亞勒腓的兒子雅各(James son of Alphaeus)
10.奮銳黨的西門(Simon the Zealot),又稱迦南人西門(Simon the Canaanite))
11.加略人猶大(Judas Iscariot),出賣耶穌的那一位
12.達太(Thaddaeus),雅各的兒子(或兄弟)猶大(Jude Thaddaeus, called in some manuscripts of Matthew "Lebbaeus")


十二門徒有: 1.西門彼得,2.安得烈、3.西庇太之子雅各、4.約翰、5.腓力、6.巴多羅買、
7.多馬、8.馬太、9.亞勒腓的兒子雅各、10.達太(雅各的兒子猶大)、11.奮銳黨的西門、
12.加略人猶大

1.西門彼得
生平
耶穌曾在被捕之前預言,彼得會在雞啼以前連續三次不肯承認認識他。結果,他在耶穌被審訊時因為害怕,果然三次不肯承認與耶穌的關係。為此,彼得一直都很後悔。所以後來當他在羅馬殉道之時,他對行刑者要求把他倒過來掛在十字架上,因為他自覺與耶穌不配。而在耶穌復活以後,作為對他三次不肯相認的回應,亦曾三次要求彼得餵養祂的羊(信徒),並且預言將來他會為此而受到跟自己一樣的刑罰。

彼得殉道之後,被葬在羅馬城的地下墓室裡。他的墓室剛剛好位於今日教廷小教堂的聖壇底下。由於他的墓室按照羅馬人習慣繪有死者的容貌,所以他的形像千百年來在很多藝術作品中都差別不大。

《新約聖經》中有兩封書信(彼得前書和彼得後書)為其所寫。其瞻禮日為6月29日,與聖保羅瞻禮聯合慶祝。

信仰的表現
認識永生之道 – 一次,耶穌談論從天下降下來的糧食,有很多人因只重肉體,而不明白這些真理,就退去不再跟從耶穌;耶穌看見這種情形,就問十二個門徒,是否他們也要離去,彼得很堅定地回答說:「主阿!禰有永生之道,我們還歸從誰呢?」(約6:58-68)
認識基督–耶穌在傳導期間,行了很多的神蹟,證明祂的身份,但許多人因不明白而紛紛議論祂是誰?所以耶穌就以此事問嘸門徒,彼得立即回答說:「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太16:13-16),他不受別人的影響,因此得耶穌的稱讚。

信仰上的軟弱
體貼人的意思 – 一次,耶穌清楚地指示門徒,祂必須上耶路撒冷去,受長老,祭司,文士許多的苦,並且要被殺,但第三日要復活;此時彼得就拉着祂,勸祂不要上耶路撒冷去。他是愛主的,但他不明白神的旨意,所以主立刻責備他:「你不體貼神的旨意,只體貼人的旨意」(太16:21-23)。
三次不認主 – 當主耶穌被抓到公會受審時,彼得連續三次否認耶穌(太26:69-74),雖然不久之前,他還信誓旦旦地表示他為耶穌基督犧牲的決心(太26:31-35),這是他的軟弱和失敗,為此他出去痛哭(太26:75)。

得聖靈後的表現
耶穌的使徒們在未得主所應許的聖靈時,他們有很多的軟弱,但當聖靈降在他們身上,使他們生命得以更新,且領受力量,勇敢而積極地為耶穌工作,如彼得得聖靈之後的表現:

五旬節勇敢見證 - 聖靈於五旬節時降在門徒身上,吸引很多人圍觀,彼得就站起來,高聲為主作見證,引領很多人悔改信主(使徒行傳二章),從此以後,雖然遭遇逼迫,反對,他不再退縮,反而更加勇敢為主工作。
多行神蹟 – 彼得藉着神的同在,行了很多神蹟,來證明主的真理,如使瘸腿者行走(徒3:1-10)。
首次向外邦人傳道 – 彼得在主的指示下,到敬虔的意大利人哥尼流(Cornelius)家裡,向他們講述主耶穌的救恩,因見聖靈降在他們身上,就為他們施洗,首開向外邦人傳道之例,顯明主耶穌救恩要普及萬人,使信主之人不再分種族,階級,共組神的家。
教會之治理
行審判:使徒時代教會成立之出,有許多人因愛主愛人,把自己的全部產業賣了,並且全部款項奉獻給教會(徒4:34),其中有位信徒名叫亞拿尼亞,夫妻二人也把田產賣了,但信心不足又好面子,把部分價銀私留下來,其餘的拿到使徒面前,而稱那是全部價銀,彼得被聖靈感動,立即指出他們的過錯,而這對夫婦也相繼死亡(徒5:1-11)。
立執事:那時信主的人增加迅速,大家又凡物公用,一起生活,因此為了使徒生活供給之事能妥善處理,就令門徒選立出執事(徒6:1-6),解決了供給之事。

其他事蹟
謙卑接受保羅的指責 – 從「加拉太書2章:11-14節」看保羅指責彼得不對之處,又從「彼得後書3:15-16」彼得對保羅之稱許,得以看見彼得之謙卑,更可知使徒們真正尊重他人,完全沒有私心。
著作 – 彼得為造就苦難中的信徒,使他們能站立穩固,而以他本身對主的體驗和道理的認識(彼前1:10-12;彼後1:12-18),寫成彼得前書和彼得後書

2.安德烈
亦作安德肋、安得烈或安得魯,是耶穌十二門徒之一。他相傳在希臘被釘X型十字架而死。為俄羅斯、羅馬尼亞和蘇格蘭的主保聖人。

蒙召的經過
安得烈本是漁夫,當施洗約翰出來傳道時,做了他的門徒,後來在他的介紹下跟從耶穌。據說他與耶穌同住一天,即認為耶穌是他所盼望的救主,於是他和哥哥彼得撇下所有的跟隨耶穌。(約翰福音1:35-41)

3. 西庇太 (天主教稱載伯德)的兒子雅各
(天主教稱「大」雅各伯, Saint James,son of Zebedee or Saint James the Great,以區分次雅各伯),是耶穌十二門徒之一,若望的哥哥。因脾氣暴躁,兩兄弟皆被耶穌為稱雷霆之子。

是西班牙、士兵、朝聖者、騎手的主保聖人,相傳其遺骨葬於孔波斯特拉的聖地牙哥,是朝聖熱點。

蒙召的經過
當彼得把船借給耶穌用,並順服主的指示下網,圈住許多魚時,雅各被招呼前去幫助,把魚裝滿了兩條船,在驚訝之時,聽見主呼召的應許:「要得人如得魚」,他便與彼得他們一同撇下所有的,跟從主耶穌,作得人的漁夫(路加福音5章:4-11)。

一生的事蹟
個性的改變:雅各本來的個性是相當猛烈如暴躁的,如有一次因撒瑪利亞的一個村莊的人不肯接待耶穌,他就向主建議,求主從天生將火下來,燒滅這些對神的兒子侮慢的人,如古時以利亞求神用哦火燒死那輕慢先知的人一樣(路9:51-54),所以耶穌為他取個外號,叫半尼其(Boanerges),就是雷子的意思(馬可福音3:17);但後來因着耶穌的訓誨和聖靈內住之改變,成為一個能接納,寬容人的使徒。
最先殉道:五旬節聖靈降臨之後,使徒們勇敢為耶穌作見證,神蹟顯明,信徒相愛,使很多人歸信耶穌,但更引起很多人的怨恨,而逼迫,阻擋門徒。那時的希律亞基帕王 (於主後41年至44年作王),下手逼迫教會,用刀殺死雅各(使徒行傳12:1-2)。雅各成為第一殉道的使徒。
2007-05-26 12:50 am
耶穌有那12個門徒 Now the names of the twelve apostles are these; The first, Simon, who is called Peter, and Andrew his brother; James the son of Zebedee, and John his brother;
Philip, and Bartholomew; Thomas, and Matthew the publican; James the son of Alphaeus, and Lebbaeus, whose surname was Thaddaeus; Simon the Canaanite, and Judas Iscariot, who also betrayed him.

1)Peter
2)Andrew
3)James
4)John
5)Philip
6)Bartholomew
7)Thomas
8)Mathew
9)James
10)Lebbaeus
11)Simon
12)Judas
參考: Bibile; New Test; Mathew:10
2007-05-26 12:37 am
耶穌十二門徒指的是耶稣的十二個弟子,他們是(下方括號中僅是英文名稱,其他外文並不相同):

彼得(Peter):原名「西門」(Simon),耶穌為他起名「磯法」,翻譯出來就是「彼得」,意為磐石;首位教宗
安德烈(Andrew) 彼得的兄弟,伯賽大 (Bethsaida)的漁夫,施洗約翰的門徒
雅各(James),西庇太(Zebedee)的兒子,耶穌為他們起名為「半尼其」(Boanerges),意為「雷子」(Thunder Brother)
約翰(John),西庇太(Zebedee)的兒子,耶穌為他們起名為「半尼其」(Boanerges),意為「雷子」(Thunder Brother)
腓力(Philip),來自伯賽大(Bathesda)
巴多羅買(Bartholomew),又名「拿但業」(Nathanael)
马太(Matthew),又名「利未」(Levi),原為稅吏
多馬(Thomas) also known as Judas Thomas Didymus, Aramaic T'oma' = "twin"
亞勒腓的兒子雅各(James son of Alphaeus)
奮銳黨的西門(Simon the Zealot),又稱迦南人西門(Simon the Canaanite))
達太(Thaddaeus),雅各的兒子(或兄弟)猶大(Jude Thaddaeus, called in some manuscripts of Matthew "Lebbaeus")
加略人犹大(Judas Iscariot),出賣耶穌的那一位
參考: 維基百科


收錄日期: 2021-04-12 20:27:1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525000051KK0219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