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道路既歷史..

2007-05-25 3:02 am
我想問關於:
灣仔道
駱克道
怡和街
高士威道
七姊妹道
奧卑利街
安和里
雪廠街
旭龢道與羅旭龢
既以上道路歷史同道路名既由來......
thxthx

回答 (3)

2007-05-25 3:28 am
✔ 最佳答案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6093002135
http://ebook.lynms.edu.hk/showrecord.php?m_id=9078
http://www.cosmosbooks.com.hk/topic_2/page_0.asp?topic=2&bookid=251616
http://teacher.ttcps.tpc.edu.tw/~local/human_01.htm
http://www.epochtimes.com/b5/4/9/26/n671901.htm
http://www.ecotourism.org.hk/HK_Hist.htm

駱克道是香港灣仔一條街道,西面連接軍器廠街,東面至銅鑼灣東角道。

駱克的英文全名應譯為史超活·駱克,是1898年香港的輔政司,全名為 J.Steward Lockhat。「駱克」這中文名字,是官式的譯名,是以沒有第二種譯法,跟其他香港的高官的譯名譯法有不同。這是因為他和中國訂過一張協定,在簽字時,需在中文本上有一官定的譯名所致。而港府用他的名字命名駱克道,也正是和這一張協定《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有關。
駱克的英文全名應譯為史超活.駱克, 因他的全名為j.steward lockhat. 他是1898年時香港的輔政司.” 駱克” 這中文名字, 是官式的譯名, 是以沒有第二種譯法, 跟其他香港的高官的譯名有很多譯法不同. 這是因為他和中國訂過一張協定, 在簽字時, 需在中文本上有一官定的譯名所致. 而港府用他的名字名命駱克道, 也正是和這一張協定<香港英新租界合同>有關.
 
怡和街(Yee Wo Street),位於香港港島的銅鑼灣,東西方面雙向行車,是灣仔區一條主要道路。20世紀初,怡和洋行擁有東角,即今日銅鑼灣一帶的土地,因此港英政府把此條街道命名為怡和街作為紀念。怡和街」Yee Wo Street,「渣甸坊」 Jardine's Crescent,「渣甸街」Jardin's Bazaar,「勿地臣街」Matheson Street,「波斯富街」 Percival Street,「伊榮街 」Irving Street,「景隆街」 Cannon Street,「百德新街」Paterson Street,「糖街」Sugar Street,「東角道」East Point Road。

這一連串的街道名,都與早期英商渣甸洋行Jardine Matheson(現叫怡和洋行)扯上關係的。1841年英軍佔領香港後,劃出維多利亞灣地段40幅公開投標拍賣,英商渣甸洋行就看中當時銅鑼灣這一帶地區。百多年前這兒是一片淺灘,有一處灣頭如條舌頭樣伸出維多利亞海港的,叫做「東角」;附近還有一個小島名「燈籠洲」,可興建炮台作防衛。自掃桿埔那邊有一條小溪流出入海(流到今日柏寧酒店一處)。渣甸洋行投標得此地段發展為己用,並大興土木,興建碼頭、倉庫、辦公樓等等及把總部自廣州移到香港。此後百多年,銅鑼灣與「東角」這一帶地區的發展便與渣甸洋行息息相關。

當時這個海灣的海邊,有七塊礁石,排列在海灣岸邊,潮水退時,七塊礁石露出來,它們排列成行,最大的一塊在西面,沿西向東排列,第二塊比第一略小,而第二塊又比第二塊略小,七塊礁石一級一級的,最後的一塊最小,在海灣上擔任運石到上,中環的船家,見這七塊礁石形同女人頭一樣,便叫該七石為七塊石,不可駛近.傳說七姊妹道之名來自七個義結金蘭的少女的故事。

早在十七世紀,英國便統稱司法和執法機構為「奧卑利」。「奧卑利」位於倫敦舊城區紐基街附近,建有中央刑事法院、監獄及刑場,是英國一所綜合性的司法和執法機構,也是司法的發源地。

安和里

昔之平和村,民國七十九年四月與延壽村劃分增村,村內有安和國小且為使村民能安和樂利,故定名為安和村。

旭龢道就是紀念曾任立法局議員的太平紳士羅旭龢。 旭龢道的英文Kotewall是羅旭龢自己改的英文名,所以看不出是華人的名字,羅氏是開創香港音響業及唱片的先河
2015-05-01 3:07 pm
●九州 娛樂 網站 http://ts777.cc
●●●運彩遊戲、真人遊戲、電子遊戲、對戰遊戲、對戰遊戲●●●

●新舊會員儲值就送500點

● 真人百家樂彩金等你拿

●線上影片直播、正妹圖、討論區免費註冊

歡迎免費體驗交流試玩!

●九州 娛樂 網站 http://ts777.cc
2007-05-25 3:30 am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6093002135
http://ebook.lynms.edu.hk/showrecord.php?m_id=9078
http://www.cosmosbooks.com.hk/topic_2/page_0.asp?topic=2&;bookid=251616
http://teacher.ttcps.tpc.edu.tw/~local/human_01.htm
http://www.epochtimes.com/b5/4/9/26/n671901.htm
http://www.ecotourism.org.hk/HK_Hist.htm

駱克道是香港灣仔一條街道,西面連接軍器廠街,東面至銅鑼灣東角道。

駱克的英文全名應譯為史超活·駱克,是1898年香港的輔政司,全名為 J.Steward Lockhat。「駱克」這中文名字,是官式的譯名,是以沒有第二種譯法,跟其他香港的高官的譯名譯法有不同。這是因為他和中國訂過一張協定,在簽字時,需在中文本上有一官定的譯名所致。而港府用他的名字命名駱克道,也正是和這一張協定《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有關。
駱克的英文全名應譯為史超活.駱克, 因他的全名為j.steward lockhat. 他是1898年時香港的輔政司.” 駱克” 這中文名字, 是官式的譯名, 是以沒有第二種譯法, 跟其他香港的高官的譯名有很多譯法不同. 這是因為他和中國訂過一張協定, 在簽字時, 需在中文本上有一官定的譯名所致. 而港府用他的名字名命駱克道, 也正是和這一張協定<香港英新租界合同>有關.
 
怡和街(Yee Wo Street),位於香港港島的銅鑼灣,東西方面雙向行車,是灣仔區一條主要道路。20世紀初,怡和洋行擁有東角,即今日銅鑼灣一帶的土地,因此港英政府把此條街道命名為怡和街作為紀念。怡和街」Yee Wo Street,「渣甸坊」 Jardine's Crescent,「渣甸街」Jardin's Bazaar,「勿地臣街」Matheson Street,「波斯富街」 Percival Street,「伊榮街 」Irving Street,「景隆街」 Cannon Street,「百德新街」Paterson Street,「糖街」Sugar Street,「東角道」East Point Road。

這一連串的街道名,都與早期英商渣甸洋行Jardine Matheson(現叫怡和洋行)扯上關係的。1841年英軍佔領香港後,劃出維多利亞灣地段40幅公開投標拍賣,英商渣甸洋行就看中當時銅鑼灣這一帶地區。百多年前這兒是一片淺灘,有一處灣頭如條舌頭樣伸出維多利亞海港的,叫做「東角」;附近還有一個小島名「燈籠洲」,可興建炮台作防衛。自掃桿埔那邊有一條小溪流出入海(流到今日柏寧酒店一處)。渣甸洋行投標得此地段發展為己用,並大興土木,興建碼頭、倉庫、辦公樓等等及把總部自廣州移到香港。此後百多年,銅鑼灣與「東角」這一帶地區的發展便與渣甸洋行息息相關。

當時這個海灣的海邊,有七塊礁石,排列在海灣岸邊,潮水退時,七塊礁石露出來,它們排列成行,最大的一塊在西面,沿西向東排列,第二塊比第一略小,而第二塊又比第二塊略小,七塊礁石一級一級的,最後的一塊最小,在海灣上擔任運石到上,中環的船家,見這七塊礁石形同女人頭一樣,便叫該七石為七塊石,不可駛近.傳說七姊妹道之名來自七個義結金蘭的少女的故事。

早在十七世紀,英國便統稱司法和執法機構為「奧卑利」。「奧卑利」位於倫敦舊城區紐基街附近,建有中央刑事法院、監獄及刑場,是英國一所綜合性的司法和執法機構,也是司法的發源地。

安和里

昔之平和村,民國七十九年四月與延壽村劃分增村,村內有安和國小且為使村民能安和樂利,故定名為安和村。

旭龢道就是紀念曾任立法局議員的太平紳士羅旭龢。 旭龢道的英文Kotewall是羅旭龢自己改的英文名,所以看不出是華人的名字,羅氏是開創香港音響業及唱片的先河


收錄日期: 2021-04-12 21:41:2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524000051KK0408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