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文?議論文?

2007-05-25 1:59 am
想問問說明文係唔係在舉例後,就加上自已的立場或意見,還是議論文是這樣??

回答 (3)

2007-05-25 2:07 am
✔ 最佳答案
一、說明文的含義

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的一種文體。通過對事物的特徵、性質、形態、功能、原理、來源、成因、發展的解說,讓人們清楚明白那些事理。

說明文有三大特點:科學性、客觀性、知識性。

葉聖陶說:「說明文說明一種道理,作者的態度是非常冷靜的。道理本該怎樣,作者把它說清楚了就算完事,其間摻不進個人的感情呀,繪聲繪色的描摹呀這一套。」這番話正好說明說明文的特點了。

二、說明文的方法

要寫好說明文,除了有細緻的觀察,深入了解說明對象外,還要靈活地運用各種說明方法。掌握說明的方法是寫好說明文的關鍵,常用的說明方法有以下幾種:

1. 定義說明:

這種說明方法是運用簡潔扼要的文字,概括地介紹事物的基本特徵。這種說明方法常用在理論著作、教科書、詞典、產品說明書中。

2. 詮釋說明:

只是解說事物的某些方面,或是用詞語釋義的方法,來說明事物某些特點。

3. 比較說明:

通過比較兩種事物間的異同,來達到說明的目的,通常用熟悉的具體的事物,來與陌生的抽象的事物相比較,從而把陌生的事物介紹清楚。

4. 舉例說明:

在說明某些難以理解的抽象概念,或原理原則時,舉例說明可使抽象的概念原理具體化、形象化,令人容易理解接受。

5. 引用說明:

引用有關文獻記載,資料記錄以及故事傳記、名詞佳句,作為說明的依據,既有助予充實所要說明的內容,更可使文章文采斐然,格外簡潔。

6. 數字與圖片說明:

大量運用數字來說明事物的量,確切地反映它的外觀結構或變化過程,是說明文常用的方法,也是它的一大特點。數字說明必須準確可靠,不可馬虎,以免失之毫釐,謬以千里。

有時用許多文字還不能說清楚的問題,改用圖表說明就一目了然,這在自然科學著作中十分廣泛。

三、說明文的要求

說明文有幾項基本要求,我們學習寫說明文,首先應該明確知道這些基本要求。

1. 抓住事物特徵,把握說明中心:

依著事物本來的面貌如實介紹,這是一篇說明文是否有生命力的關鍵。若果說明與事實不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要使說明具有準確性,必須捕捉事物的主要特徵來解說。所謂特徵,就是區別於其他事物的標誌,抓住了這些性質、特點,也就等於把握住說明的重心。如秦牧的<榕樹的美髯>,它的中心在介紹榕樹是樹木家族中的巨無霸,還有它的特性和生態等。

2. 要有明確的主旨和題意:

一篇說明文必須有一個明確的主旨和題意,主旨和題意是寫文章的目的和用意。如果目的和用意不明確,中心的確定,材料的選用,結構的安排也失去根據。主旨和題意應有針對性,一篇說明文,常是為一定範圍的讀者、對象寫的,這要考慮讀者的特點,需要和接受能力等。

3. 條理清晰和語言準確:

說明事理必須層次清楚,富有條理。任何事物的組成有自身的規律、層次和條理,順應事物組成,依次展開,這樣的說明就顯得省力,思路清楚;如果顛三倒四,雜亂無章,只會令人真解。

說明文還要求語言準確,所謂語言準確,就是選用最恰當的詞語,準確地說出事物的特徵、本質和規律。

「這種固定的沙丘,只要能妥善保護草皮和灌木,防止過度砍伐和任意放牧,就可以固定下來。」――<向沙漠進軍>。

「過度」和「任意」這兩個詞用得十分準確,不是說不可以這樣做,而是有所限制,看來一些修飾性詞語的恰當選用,有助於增強文章的準確性。

四、說明文的寫法

1. 以時間先後為順序

為了說明的方便,常依據事物發展的情況分為若干的階段,每個階段互相聯繫,首尾一貫,共同為說明事物的要點和中心思想服務。

2. 以空間方位為順序

直物說明往往按照它的上下、遠近、前後、左右,順序介紹,既與人們的正常觀察習慣相符,也便於把事情交代、清楚。

3. 先講道理,再舉事例說明

說明文中,有不少是採用先講道理,再舉事例的寫作力法。

4. 先舉事例,後講道理

說明文中,也有很多是先舉事例說明,然後再講道理。

5. 分條分項的說法

說明文常採用分條分項的寫法,從不同的面,不同的角度描述和介紹客觀的事物。

6. 兩相比較的寫法

比較是一種常用的邏輯方法,通過比較事物的異同,便於把握和了解事物的特點。採用比較的寫法,一般是將所要說明的事物,與我們常見的事物相對照和比較。這樣就能揭示我們不熟悉的事物的特點,例如要介紹激光,將激光和普通光相比較,從而揭示激光亮度極高,顏色極純,方向性極好的特性。

五、論說文的措辭

議論文的目的是提出自己的見解,批評別人的意見,而令人接受信服自己的主張。說明文的目的是解說事物,剖析事理,使人清楚明白個中的道理,所以說明文是純客觀的介紹,而議論文不免溶進個人的見解和感情色彩,但是這種文體對語言的要求是一致的準確、簡潔、生動、堅決、嚴密,這幾方面不是孤立運用,而是互相聯繫,相輔相成的。
議論文的元素

凡發揮自己的主張,批評別人的意見,以及辯論事物之利害得失,使人承認為目的的文字,稱為議論文。議論文中往往兼有記敘與說明,然以議論為為主,故仍屬於於議論文。議論文作法:記敘文在記敘事物,給予讀者認識;說明文在說明事理,給予讀者知識至於議論文是在陳述辯駁意見,提出自己主張,使讀者信服。因此,議論文的作法,又與記敘文說明文不同。怎樣作議論文,分述如左:

1.題目的探討:議論文題目,較為複雜,故在著手寫議論文前,關於題目的意義,題目的內容,須先十分明瞭;認清目之後,找出要點,須如何說明,如何證明,然後再去採擇材料,組織成文。

2.材料的蒐集:題目認清後,即可蒐集材料。寫作議論文,全恃識見淵溥,思想高起。要識見淵博,便須多讀書報,不但須讀古人書籍,又須多讀今人書報,議論不至偏激,於陳腐。要想思想高超,就要多充實相聞,加以思考。因此,議論文的材料,應就平日多讀書報,及自己思考中去採集。

3.材料的選擇:採集所得的材料,必須加一番選擇,選材的標準,有下列三種:

1.精當:就是切合題目,議論文的寫作,最忌舖張敷衍,所以在選材時,要以題目對象,切合題目的材料,加以選取,不切合題目的材料,一概剔除。此為選材時,最宜注意的手續。

2.確實:就是適於論證,論證必須確切可靠,所以在選材精當之後,又要將此材料的來源,材料的論證,考查是否確實,確實的選取,不確實的必須刪除。這樣的得失,物情的真偽,自能確實可靠。

3.動聽:議論的目的,在說動讀者,引起信念。因此,選材不但要切實,還要求動聽。動聽的材料,第一要合情合理,得娓娓動人,措詞不可太誇張,形容不可太過分。形容過分,足使讀者感覺虛偽,減少信念。第二要合時宜,議論在表達作者以思想,思想須與時代環境相適應,立言才能中肯,易於動聽。第三要迎合讀者心理,即須設身處地,從讀者的立場,選取迎合讀者心理的材料。
4.材料的支配:材料選取後,又要加以適當的支配,標準有二:

1.一致:議論文是以問題為核心,作者對此問題論證得失,分配各項之下,照此支配,即得一致。

2.連貫:所連貫,即在全文語句,彼此啣接,切不可語氣中斷、上下下接,致混讀者的注意,減少興趣。
2007-05-25 2:12 am
議論文是在舉例後,就加上自已的立場或意見.
說明文是先說明要說明的事情,然後舉出例證說明.
兩者雖然很相近,但實際上就有很大的分別.
參考: 自己
2007-05-25 2:03 am
只有議論文會加上自已的立場或意見,,而且立場要堅定!!!
參考: MYSELF


收錄日期: 2021-04-12 20:23:3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524000051KK0368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