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柴玲」的相呀

2007-05-24 5:57 pm
我想要「柴玲」的相呀,

仲有當時「六四」的事是怎麼樣?

回答 (2)

2007-05-24 8:53 pm
✔ 最佳答案

圖片參考:http://www.64memo.com/pub/uploads/wpId14659.jpg





光陰流逝,容易令人淡忘傷痛的事情。 但中國人的苦痛太綿長深重了,特別是八九民運,更是我們這一代人親身經歷的, 我們沒有忘記北京學生和市民曾用鮮血和生命,追求民主中國的理想。 歲月只過濾我們的激情,不能改變我們的信念,更不能蒙蔽我們的是非和良心。 我們有責任,去讓下一代認識這一段血染的歷史。




圖片參考:http://www.alliance.org.hk/image/64/history/intro.jpg



 就如豎立在天安門廣場中央的人民英雄紀念碑, 自一九五八年四月建成以來,一場又一場痛史在她面前上演,堪稱現代中國的歷史舞台。  
 八九年胡耀邦逝世觸發的愛國民主運動, 提出了反腐敗、反官倒的要求,直至最後演變成人民被屠殺的「六四」悲劇, 紀念碑見證了大部分過程。......





由於政府拒絕與學生對話,北京的大學生遂罷課抗議, 上街宣傳演講,募集學運經費。
 四月二十四日,北京三十五所大學全面罷課,上海、 長沙、西安、南京等各大城市亦紛紛響應。



圖片參考:http://www.alliance.org.hk/image/64/history/03.jpg



 四月二十六日,《人民日報》發表措詞強硬的 《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社論,誣指學運是「動亂」,學生的活動是「一場有計劃的陰謀」。
 這篇社論激化學生與政府之間的矛盾,引起更大民憤。 翌日,逾二十萬學生不理政府威嚇上街遊行抗議,百萬市民夾道吶喊助威。雖然政府派軍警阻截, 但在學生與市民的通力合作下,軍警防線一一崩潰,遊行取得巨大成功,成為中國歷史上值得紀錄的一頁。 
 四月二十八日,北京市高校學生自治聯合會 (以下簡稱「北高聯」)成立,並提出「與政府直接對話」等七項要求。二十九日, 國務院官員首次與部分學生對話,並聲稱「四.二六」社論非針對學生。三十日, 北京市委與北京十六所高校二十九名學生對話。   
 五月一日,「北高聯」發表《致全國各界書》及 《告香港同胞書》,呼籲齊心支持學運,並要求政府坦誠、平等、開放地對話。二日, 「北高聯」提出對話條件、內容及時間,限時答覆,否則於五月四日示威遊行。三日, 國務院拒絕與「北高聯」對話,並指有海外反共組織在幕後挑動學生搞事。  
 五月四日,學生藉著「五四運動七十周年」紀念日, 衝出校園,十多萬名學生遊行至天安門,數百名北京新聞工作者加入聲援,全國各地響應。 此時運動漸轉化為要求新聞自由,打擊貪污,嚴懲官倒,及繼續進行改革開放。
☆ 學生對政府提出的七項要求:



一.
公正評價胡耀邦的政績,肯定民主自由寬鬆的觀點。

二.
徹底否定﹑清除精神污染與反自由化,並為這次運動中蒙受不白之怨的人平反。

三.
要求黨﹑國家領導人及其子女向全國人民公佈其財產狀況。

四.
允許民辦報紙,開放報禁。

五.
增加教育經費,提高知識分子待遇。

六.
取消北京人大常委會違反憲法的限制遊行「十條」。

七.

對此次活動作出明確的報導,見黨政機關報。






中共當局雖然沒有對「四.二七」及「五.四」兩次大遊行,採用高壓手段來對付學生, 但對學生提出的對話要求,卻採取拖延手法,並堅決不承認「北高聯」的地位。
 學生有感遊行及罷課無效,便趁蘇聯共產黨總書記戈爾巴喬夫訪華期間將行動升級, 於五月十三日下午四時起,在天安門廣場絕食請願。





由悼胡引發學潮,到發展成轟動中外的民主運動,原以為是中國走向民主的新里程。 誰也想不到在二十世紀末還會有人用軍隊、坦克及真鎗實彈來對付自己的國民。




 六月二、三日,軍隊分批秘密進城,包圍了廣場一帶。六月三日早上, 由於開路的越野車及後來運載軍械的旅遊巴士被民眾查悉,軍備被沒收。  
下午,當局為奪回旅遊巴士上的鎗械,北京公安警察、武裝警察及戒嚴部隊在六部口新華門和 人民大會堂西側,首次用催淚彈、塑膠子彈、警棍、長棍對付學生、工人和市民。近百名市民受傷。





晚上十時起,「鄧李楊集團」不顧學生的和平抗爭, 下令戒嚴部隊不理民眾攔阻,分東西兩路進逼,派出裝甲車橫衝直撞,掃除路障,撞殺人牆, 強行開入天安門廣場;期間軍人大開殺戒,從木樨地﹑復興門﹑六部口至建國門一帶的長安街上,死傷無數。


圖片參考:http://www.alliance.org.hk/image/64/history/08E2.jpg




圖片參考:http://www.alliance.org.hk/image/64/history/08D.jpg



圖片參考:http://www.alliance.org.hk/image/64/history/08F.jpg



 在阻截軍隊的行動上,北京市民視死如歸, 以血肉之軀抵擋裝甲車及坦克車,徒手攔截手持衝鋒鎗的暴軍,前排倒下,後排湧上, 表現出堅定而勇敢的大無畏精神,悲壯感人。
 由於軍隊阻止民眾送受傷市民入院急救, 拖延了醫治時間,致使許多群眾因未能及時醫治而犧牲了。
 六月四日凌晨二時許,大批戒嚴軍隊包圍了天安門廣場,學生和民眾被趕到人民英雄紀念碑。 當時正在廣場絕食的侯德健以及學生代表與軍隊談判,要求讓學生安全撤離。



 後來學生「獲准」由廣場的東南角撤出,但還沒有撤出,廣場上的燈在凌晨四時突然全部熄滅, 大批頭戴鋼盔、身穿迷彩軍服、手持衝鋒鎗的戒嚴軍蜂擁而至,圍住了紀念碑。另外, 一批軍人更架起機關鎗,對準紀念碑正面的學生。根據倖存學生的憶述,戒嚴軍有計劃地佈了陣, 然後由手持木棍、電棒的武警和軍人衝上紀念碑的第二層、第三層,狠狠的追打和平靜坐的學生, 不少學生被打至頭破血流。學生於是被迫向下層逃走。同時,大批坦克車和裝甲車由天安門衝向紀念碑, 將廣場上數百個帳篷營幕撞毀輾平,民主女神像也在此時被輾毀。
 當日早上和下午,軍隊繼續在城內向聚集的民眾開鎗,傷亡人數無法估計。
 六月五日,軍隊仍在天安門廣場駐守,市民在街上遇到駐紮的軍隊時,仍高喊反軍管、 反政府的口號。這一天,北京青年王維林隻身攔截一隊坦克車,更一度攀上領前的坦克車。
 六月六日清晨,大批坦克車仍嚴陣以待在天安門廣場佈防。北京市民和學生繼續架設路障,攔阻軍隊。


圖片參考:http://www.alliance.org.hk/image/64/history/08G.jpg



圖片參考:http://www.alliance.org.hk/image/64/history/08J.jpg



圖片參考:http://www.alliance.org.hk/image/64/history/08H.jpg




 下午,國務院發言人袁木和戒嚴部隊少將張工舉行內地新聞界和傳播機構的記者招待會, 講述有關天安門廣場「清場」事件。袁木說軍隊受傷人數五千多,而群眾和「暴徒」則有二千多人受傷。 部隊戰士加上「罪有應得」的歹徒有近三百人死亡;學生方面有二十三人死亡。而張工更解釋說, 當晚在廣場上沒有打死過一名學生和群眾,也沒有用裝甲車、坦克車壓死、壓傷一人。

圖片參考:http://www.alliance.org.hk/image/64/history/08I.jpg

 袁木及張工的連篇謊話、廢話,令電視機旁的觀眾大為氣憤。
 六月十六日,袁木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ABC)訪問時,對該公司攝得戒嚴部隊進入天安門殘殺學生 和市民的數千呎影帶,厚顏無恥地解釋為「以現代科技捏造」及歪曲事實的真相。
☆根據一些倖存者事後稱,當時戒嚴軍隊在廣場內大開殺戒,更以坦克車輾壓人群,傷亡慘重。 也有人(如侯德建)指廣場沒有死人。而要解開這段歷史的懸疑,應盡快成立獨立的調查團將 八九民運真相公諸於世。無論如何,中共肆意殘殺人民,即使廣場沒有殺人, 也要對其血腥鎮壓民運負上責任。






圖片參考:http://www.alliance.org.hk/image/64/history/04.jpg




2007-05-25 11:28 pm
excellent! very good!

a wonderful answer!

收錄日期: 2021-04-15 19:37:3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524000051KK0090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