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誔的來由?

2007-05-24 7:42 am
農曆四月初八為佛誔日,何以考之?農曆四月初八真的是佛祖出世的日子嗎?

回答 (5)

2007-05-24 8:46 am
✔ 最佳答案
每個國家都因曆法的不同,而訂下各自的佛誕日。中國是以農曆立國的,故傳統上都以農曆定下民間的節日,包括佛誕節。

以下資料引自http://www.shjas.com /file/fjzs/zdyg/yf.h tm

我国浴佛(佛誕)的日期,古来有几种不同的记载。一是二月八日,一是四月八日,还有一种是十二月八日。佛陀的诞生、出家、成道和涅槃,在印度南、北传的《佛传》里虽都明记其月日,但各记载不一。《大唐西域记》(卷六、卷八),曾述上座部和诸部所传的不同。据上座部传,佛降胎在嗢(咀) 罗额沙荼月之三十日,相当我国五月十五日;诞生、出家、成道都在吠舍(佉)月后半十五日,相当我国三月十五日。诸部所传降胎同于额沙荼月的后半八日,相当 我国五月八日;其他诞生等同于吠舍(佉)月的后半八日,相当我国三月八日。南传佛诞则在逝瑟吒月后半八日(南传《本生经》觉音序言),相当我国四月八日。 印度历法以黑月(从月既望到月晦)为前半月,白月(从月朔到望)为后半月。所谓“月盈至满,谓之白分;月亏至晦,谓之黑分。黑分或十四日、十五日,月有大 小故也。黑前白后,合为一月”(《西域记》卷二)。其月之下弦(当下半月之八日)在我国阴历次月之上弦。我国汉译佛经记载二月或四月,大抵辰以印度的某月 当我国之月,又随译经时代历法之差而传为二月或四月的。吠舍(佉)月后半八日,本相当于我国阴历三月初八;而译者则理解为二月上弦,因传为二月八日。后来 多从南传的三月后半八日换算为四月八日,于是佛诞四月八日之说就一般通用了。
2007-05-24 8:44 am
教主名釋迦牟尼,是中印度迦毗羅國淨飯王的太子,母是摩耶夫人,國城在恆河支流羅泊提河岸。太子俗名悉達多,生時距今二千五百餘年,舊說二千九百餘年。太子到了十九歲,決心捨去富貴出了家,在雪山苦行六年,坐菩提樹下證了佛果,說法度眾四十九年,後在拘屍城外娑羅雙樹下涅槃。

佛教的創始人是釋迦牟尼佛,世尊在三千年前,出現在北印度。根據中國曆史所記載,佛誕生在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於周穆王五十三年(壬申)入滅,住世七十九年。現代中國佛教,老一輩的大德們,對佛入涅槃的紀念日,便是用這個紀年。歷史上記載他老人家在世的時候,曾經為大眾講經說法四十九年。佛入滅後一千年,也就是中國東漢明帝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佛教纔正式傳入中國。
2007-05-24 7:48 am
佛 誕 ( 2007 年 5 月 24 日 )

農 曆 四 月 初 八 ( 2007 年 5 月 24 日 ) 是 佛 祖 釋 迦 牟 尼 誕 生 的 日

子 , 有 說 他 於 公 元 前 623 年 在 印 度 迦 毗 羅 衛 國 ( 今 日 的 尼 泊

爾 境 內 ) 出 生 。 佛 教 的 終 極 目 標 是 要 達 致 覺 悟 , 善 信 遍 及

亞 洲 和 其 他 地 區 。 由 於 香 港 佛 教 徒 眾 多 , 故 全 港 多 處 均 建 有 寺 廟 , 方 便 祭 祀 祈 福.

香 港 的 佛 誕 ( 又 稱 「 浴 佛 節 」 ) 慶 祝 活 動 莊 嚴 隆 重 , 其 中 寶 蓮 禪 寺 的 賀 誕 節 目 更 長 達 八 天 , 旅 客 可 親 睹 甚 至 參 與 多 項 禮 佛 儀 式 。

2007-05-23 23:48:44 補充:
http://www.discoverhongkong.com/taiwan/heritage/festivals/he_fest_lord.jhtml
2007-05-24 7:47 am
農 曆 四 月 初 八 ( 2007 年 5 月 24 日 ) 是 佛 祖 釋 迦 牟 尼 誕 生 的 日 子 , 有 說 他 於 公 元 前 623 年 在 印 度 迦 毗 羅 衛 國 ( 今 日 的 尼 泊 爾 境 內 ) 出 生 。 佛 教 的 終 極 目 標 是 要 達 致 覺 悟 , 善 信 遍 及 亞 洲 和 其 他 地 區 。 由 於 香 港 佛 教 徒 眾 多 , 故 全 港 多 處 均 建 有 寺 廟 , 方 便 祭 祀 祈 福 。

香 港 的 佛 誕 ( 又 稱 「 浴 佛 節 」 ) 慶 祝 活 動 莊 嚴 隆 重 , 其 中 寶 蓮 禪 寺 的 賀 誕 節 目 更 長 達 八 天 , 旅 客 可 親 睹 甚 至 參 與 多 項 禮 佛 儀 式 。

座落於離島賽馬會前的「四面佛」,是眾多的遊客喜到的旅遊點之一。澳門的「四面佛」是多年前由一熱心團體專誠由泰國恭請來澳。由於「四面佛」靈驗傳奇,因此每天前往參拜的善信和遊客不少。在「四面佛」旁邊,設有多個供遊人購買用以參拜四面佛的香燭、七色花、鮮花、記念品的攤檔。

大梵天王「四面佛」佛身有四面、八耳、八臂,一手持令旗、一手持佛經、一手持法螺、一手持唸珠、一手持明輪、一手持權杖、一手持甘露瓶、另一手打手印。其中, 令旗代表萬能法力,佛經代表智慧,法螺代表賜福,唸珠代表輪迴,明輪代表消災、降魔、驅除煩惱,權杖代表至上成就,甘露瓶代表有求必應,按胸手印代表庇祐。而「四面佛」的四個佛面其中第一面代表慈, 第二面代表悲, 第三面代表喜, 第四面代表捨。

據傳「四面佛」法力無邊,只要是誠心祈願,不論是求事業發展、愛情順遂、財運亨通、家宅平安等等,幾乎是有求必應,靈驗無比。但四面佛跟其他佛、菩薩或神明有一最大不同的地方,那便是當您在佛前許過願,事後諸事順利或達到願望時,一定要記得還願,否則四面佛可能會有許多方法,提醒你這善忘的祈福人。

參拜四面佛首先點香十二柱,由正面拜起,祈願後植香三柱。然後沿左手順時鐘方向繞拜祈願,每一佛面植香三柱。

參拜「四面佛」之供品,以鮮花或素果為主,鮮花以七種不同色之花朵,代表崇高之敬意,鮮果則供奉一個、三個、五個均可。蠟燭是代表照亮前程光明,於四面佛坐鎮之佛場膜拜時一定必備。

大梵天王「四面佛」,有四佛面,雖各代表不同意義,但皆為同一金身,膜拜時仍以正面為主,如特別強調某願望之祈求,可在代表該願望之佛面,再重覆祈禱願詞。參拜方法為先點香十二柱,於正面依順時針由左至右順序植香參拜,在每一佛面各爐植香三柱,但若求事或誓願要事,則點七柱香全植在正面香爐,
次之佛面則用手拜即可。由於四面佛最喜歡鮮花,供奉七色花最能討取佛祖歡心,祈求願望也最可能靈驗。
膜拜時應低唸崇敬之膜拜詞,內容如下:「弟子○○○謹以萬分至誠,向天界至尊大梵天王,敬呈供品,敬祝大王聖意順遂,保佑弟子○○○身心愉快,事業成功,不受疾病困擾,延年益壽,萬事均能稱心如意」(如有其他膜拜詞可繼續唸下去)。

參拜大梵天王「四面佛」之供品,皆以鮮花或素果為主,鮮花以七種不同色之花朵,代表崇高之敬意,七色花之含意為日日築基,日日生智慧;鮮果則供奉一果、三果、五果均可。

參拜順序:

點香十二柱(或許願七柱及蠟燭一支),由正面拜起,低唸膜拜詞,祈願後植香三柱(七柱及蠟燭一支)。

沿左手順時鐘方向繞拜祈願,每乙佛面植香三柱。

第一面(慈):願一切眾生得樂。
第二面(悲):願一切眾生離苦。
第三面(喜):見一切眾生離苦得樂。
第四面(捨):怨親平等,無愛憎,賜福眾生。

蠟燭是代表照亮前程光明,於四面佛坐鎮之佛場膜拜時一定必備。供奉鮮花(七色花束)則是代表最虔誠心意,祈願最能成功。



拜四面佛需知:
(1) 拜 四 面 佛 要 拜 四 面 , 順 時 針 拜 , 每 面 三 枝 檀降线香 、 一 枝 蠟 燭 及 一 花 串 。 拜 神 後 記 得 還 神 ,


(2)當您在佛前許過願,事後諸事順利或達到願望時,一定要記得還願,否則四面佛可能會有許多方法,提醒你這善忘的祈福人
-->如居住於有供奉大梵天王佛場附近,能親自到大梵天王前奉獻祀品,親自許願最為完美
-->如果居住遠方,無法親自前來天王前,可在 家中供奉天王像,於神前許願
-->如家中無供奉天王像,則在曠地上膜拜,燃點七柱香許願插在露天的花盆之上,切不可將香插在地面上
-->在祈願後,應向四面佛說明,如願望達成時要如何酬神,酬神的方式很多:
(a)小願望達成時買束七色花或小木象酬神,即能表達誠心的謝意
(b)如是大願望或較難達成的願望,則認捐泰式木雕大象作為酬神 ,當是最大的敬意。因為「象」在泰國是財富和智慧的象徵,也是四面佛的「護佛象」。
(c)一般還神時要預備七色花四串 、蠟燭四支 、香十二支 、木象四頭。
-->當然還有具特色的泰式還願舞和祈願舞,或中式歌舞及舞獅的表演,乃至於奉獻香油錢也都能表達誠敬的感恩心意, 而且酬神的誠意愈大,往後四面佛加持的福報也會愈大。

(3)許願性質及奉獻
-如作事業,保祐,成功性質之許願,應祈求說在願望成功之後,將奉獻七色花束最少一串。
-如果要求願望較重大,則應祈求成功後願奉獻花束幾串 。不過在許願時,絕對不可以許願要奉獻七色花束四串,如此必不可能成功。
-如果自認要求之事成功機會較少,可許下比花束更有價值物品,即七色絲巾。
-如果認為應作更隆重之奉獻以報答天王神恩,亦可許下將奉獻筵席幾席,先向天王陳明意願。
-至於許願之內容屬保祐平安性質,如請求病患早日痊癒、延年益壽 ,如病情不重可許下奉獻七色花串。
-如果病情嚴重隨時有生命之虞,在 許願時應該照病者姓名,留醫於何醫院第幾座大廈第幾號病房,期望早日痊癒。如病魔驅除,願恭鑄座身12吋(或以上)佛像供奉。 許願之祈求詞如下: 「弟子○○○謹以萬分至誠向天界至尊大梵天王座下奉獻各種祀品,願 天王聖意順遂,乞望保佑…(陳明欲求保佑對詳細內容)…如事成功, 弟子○○○願奉獻…(說明奉獻物品)以表崇敬之至忱。」
-如所許願望成功,應立即還願。還願時應在大梵天王佛前舉行,無論在何時何地許願,如能供奉大梵天佛場前還願則最佳,以求神祇保佑 。
-至於許願時許以筵席者,筵席設於何地均可,但應以崇亟神明為主 要條件。在奉獻祭祀食品時,應祈求如下: 「弟子○○○謹奉獻…( 還願供品)…予天界至尊大梵天王座下,有關 前所許願…(詳述許願內容)… 現已成功,謹祝天王聖意順遂,並接受 弟子○○○還願,保佑弟子○○○平安…(隨後祈求)。」
-許願而病癒者,還願恭鑄座身十二吋(或以上)佛像,這尊佛像 要供奉在自己家中亦可以,不然則送到大梵天王佛寺或任何一個廟寺中 供奉更要。 在供奉佛像時,須淋水祝福之儀式,其祈詞如下: 「弟子○○○謹恭鑄佛像一尊,謹呈獻善果予天界至尊大梵天王,謹祝 聖意順遂,並保佑弟子○○○事業成功,身心愉快,延年益壽,不受病 魔之侵襲…(其他祈詞可隨意增加)」祈求後,將法水傾到屋前清潔地 面上即可
2007-05-24 7:46 am



佛 誕 ( 2007 年 5 月 24 日 )

圖片參考:http://www.discoverhongkong.com/taiwan/heritage/images/spacer.gif










圖片參考:http://www.discoverhongkong.com/taiwan/heritage/festivals/images/buddha_01.jpg


農 曆 四 月 初 八 ( 2007 年 5 月 24 日 ) 是 佛 祖 釋 迦 牟 尼 誕 生 的 日 子 , 有 說 他 於 公 元 前 623 年 在 印 度 迦 毗 羅 衛 國 ( 今 日 的 尼 泊 爾 境 內 ) 出 生 。 佛 教 的 終 極 目 標 是 要 達 致 覺 悟 , 善 信 遍 及 亞 洲 和 其 他 地 區 。 由 於 香 港 佛 教 徒 眾 多 , 故 全 港 多 處 均 建 有 寺 廟 , 方 便 祭 祀 祈 福 。

香 港 的 佛 誕 ( 又 稱 「 浴 佛 節 」 ) 慶 祝 活 動 莊 嚴 隆 重 , 其 中 寶 蓮 禪 寺 的 賀 誕 節 目 更 長 達 八 天 , 旅 客 可 親 睹 甚 至 參 與 多 項 禮 佛 儀 式 。





圖片參考:http://www.discoverhongkong.com/taiwan/heritage/festivals/images/icon_pdf.gif


請 按 此 瀏 覽 節 慶 活 動 詳 情 。



圖片參考:http://www.discoverhongkong.com/taiwan/heritage/festivals/images/icon_pdf.gif


請 按 此 瀏 覽 觀 光 團 詳 情 。




收錄日期: 2021-04-14 00:19:1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523000051KK0501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