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非物質文化遺產」共有五個類別,其中一個就是「社會風俗」,例如有一些國家的市集、廣場等市民的生活模式及文化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個觀念,可以套用於香港的一些地方。縱使歷史比不上那些世界級遺產,但是我們可以參考別人的保育理念及模式。
例如深水埗鴨寮街、旺角波鞋街及女人街、油麻地玉器市場及果欄、以致已被政府趕盡殺絕的小販,都是香港的社會文化,是代表香港的生活模式。這些不是物質的遺產,而是非物質性的,是由環境及參與的香港人共同構成的生活文化。政府現時的保育有些就保留建築然後作商業用途,別的就通通改為博物館。這樣能夠保育生活文化嗎?當果欄變成了商店街,當鴨寮街變成一座座豪宅,當玉器市場搬到商場,當波鞋街的鋪頭搬遷四散,這些原有的生活文化及與環境的互動還能夠保留下來嗎?
「非物質文化遺產」定義
如果要替一般的「文化遺產」舉例子,相信大家都可以數到不少,例如萬里長城、故宮等。至於「自然文化遺產」近年也越來越多人認識,例如張家界、盧山、黃山等。但「非物質文化遺產」又是甚麼呢?
所謂「非物質文化遺產」,以鄭教授所言,與一般文化遺產的分別之處,在於傳承方面它並不必需有文字流傳,而是主要靠口傳心授。而內容方面,則以民間傳統或地方傳統為主,例如歌謠、節日祭祠、以至獨特的生活文化形態。對中國人而言,最廣為人知的,就是第一個被聯合國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崑曲(中國劇曲的一種,可參考維基百科)。
「非物質文化遺產」源起
傳統的物質文化遺產以二十世紀以來都已受世界各國重視
(原因為括其商業價值),但到了二十世紀則漸漸有學者關注到非物質性的文化遺產保護不足,尤其是在歐美文化不斷對外擴張時,如果不保護世界各地的文化特
色,世界將會步向一元化。所以聯合國以「尊重多元文化」為大前提下,在一九九七年提出「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個概念,並在一九九九年展開首次會議,其後在二零零一年選出首批 (十五項) 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排在首位的就是中國的崑曲。在二零零三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獲得不少國家支持,但亦有些「文化輸出國」(如美國) 基於自身利益而拒絕簽署。 (詳情可參考維基百科)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否一種資產?
鄭教授提到,用「遺產」來作形容,其實是不太恰當,亦引來不少誤解。尤其是在中國,說到遺產,不少官員就會想到是資產的一種,是用來賺錢的。但如果看法文及英文原文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重心在於「傳承」及「血脈」(Heritage),而非資產,其實可以譯為「非物質文化承繼」。那是說,這個概念的重心在於保護文化支流血脈的傳承,使不同的文化能夠繼續薪火相傳,以保護及尊重世界各地的多元文化。由於這些文化有不少是精神性的、生活性的,所以與實物遺產有別,商業價值比較低。所以要保護這些文化,不可以過份由商業利益著眼,現時不少官員「文化為虛、經濟為實」的做法並不可行,而是要針對性地作出研究。
談非物質文化傳承 - 以崑曲為例
講座中,鄭教授談到不少關於崑曲保育的經驗。崑曲的歷史超過五百年,但傳承問題十分嚴重。以曲譜為例,由於崑曲講求「口傳心授」,曲語的承繼很視乎學徒的多寡及現有師匠是否尋得好學徒。在明朝的全盛時期,估計曲目有近二千摺子戲,但到了民初就只餘下約六百首,文革前後約有三百,現在則不足二百。近年為了保存崑曲劇目,政府積極邀請現有師匠錄製影片,希望就算一時三刻找不到傳人,亦能留下影像。鄭教授說,看見七八十歲的師匠為了保存崑曲而踏上劇台,而且還一劇又一劇地錄,令他極為感動。
現時中國有六大崑劇團,早前中國政府為了支持崑劇,撥款一千萬搶救崑曲,但可惜當花了八百萬時,才發現各大劇團主要是用款項來表演揚名、拉攏關係,實際用以傳承崑曲的資源卻少得很。以現時的情況,崑曲傳承主要面對兩個問題:
一. 缺少優秀學徒
不少師匠由於怕「傳錯人」、影響了技藝,所以選徒十分嚴謹。鄭教授說,早前就有一摺子戲全國只餘下一位老師傳懂得演,但他畢生都覓不到合適的傳人,最終這摺子戲就隨他老人家的棺木一起長睡於泥土下,全國的崑曲愛好者及研究者都感到無限可惜。出現這個情況,主要由於現時學習崑曲的人十分少,繼而出現優秀學徒的數量也極少。
二. 人材流失率高
優秀學徒固然是少,但就算是遇到了,現有的環境亦很難將人家留住。學習崑曲需窮畢生的努力,而且極之艱苦,但現時一般崑曲演出者只有數千元薪金,又怎麼能吸引人材呢?鄭教授提醒我們,不能夠因為崑曲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就強迫別人接受低等得待遇,這是不合情理的。
向外參考 - 看日本的文化保育
其實,同類的問題,在世界很多國家都有遇到。鄭教授舉了鄰近的日本為例,他們是全世界保護非物質文化傳承最成功的國家之一。對於傳統的曲藝與戲劇,他們大力提高演出者的地位,奉為國寶,無論是社會地位還是實際薪酬,都有一定吸引力。這樣,一方面可以增加學習技藝的人數,更易遇到優秀人材,同時亦更能留住有潛質的學徒。
香港的非物質文化傳承
其後在交流時段中,有台下觀眾提到香港的文化傳承問題。他說,早前去拍攝中國鬼節 — 盂蘭節,發現當中包含豐富的傳統,如飲食、工藝、唱戲等,十分珍貴。他感嘆香港新一代在西方鬼節時就一窩蜂地湧到蘭桂坊,但在中國鬼節卻很少新一代參與。鄭教授亦表示認同,並提到香港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寶庫,因為國內早在文革時代就幾乎將所有民間傳統「打掉了」。他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觀點,說他以前到歐洲看到當地居民到教堂崇拜,其神情其實與中國人拜天地、拜土地很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