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人性
有人認為人性本是善的;也有人認為人性本惡,人從母親懷中出生,根本沒有帶來什麼,豈能說人天生是善或惡的呢?就我個人認為,人本性是無善無惡的。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孟子主張人性本善,外在的環境因素只能影響到人的性格。他指出人天生有仁義禮智四善端,即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而人有四善端,是從心而出的,並非由成長過程和習慣所培養出來。荀子卻主張人性本惡,人生來就是自私、執著,那才會有後天的教育,如果人本身是善的,社會上便不會有法律去規範人的行為。
自古以來,不少人為了證實人性是善或惡這問題而爭論,但事實上,凡事可從兩方面去看,善惡本身難以區分,隨著環境的變化,善惡觀念亦會因而變動。人們知道打劫是犯法、會令社會大亂,但匪徒卻明知故犯,那才有人說人性本惡。只不過,站在犯人方面看,可能他們十分需要金錢上的援助,而在逼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斗膽犯罪。相反地,人們做善事,也有可能招來惡果的。
善與惡,是由人所定下的,要斷定人性是善或惡,是要根據人的行為互相比較。人性,即基於人的思想,而非人的行為。越指出人性是惡,就越顯得人有善性。是善,是惡,沒有絕對的。善惡的出現,則在於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衝突,那才有批判,從而產生善惡之分。人從嬰孩到成長,善惡之心隨著環境因而逐漸顯露出來。
嬰孩本身就是一張白紙,他們出生,只懂得哭鬧、懂得爪緊指頭,他們有的是生存本能,又怎能算是善或惡呢?對於大自然來說,人類只不過是生存者,人有的,是本能。而善或惡,只存於人與人之間互相給對方的評價,人性,即人的思想,不存有半點善或惡。
其實善與惡就像一個錢幣,有公和字兩面,與其要證明其中一方是對的,倒不如說人性根本無善無惡,則根本沒有那錢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