咩野係"cosplay"?

2007-05-21 9:01 pm
講下?
點解英文生字中冇呢個解釋??

回答 (4)

2007-05-21 9:06 pm
✔ 最佳答案
Cosplay是Costume play的日式英語簡稱,中文一般稱之為「角色扮演」。Cosplay是一種次文化活動,裝扮者被稱為コスプレイヤー (Cosplayer,可簡稱レイヤー)。

定義
指愛好ACG、電影、影集或偶像團體的人,刻意穿著類似的服飾,加上道具的配搭,化妝造型、身體語言等等來模仿角色的外觀與演出,以扮演成一個自己喜愛的角色。通常多出現在同人誌即賣會,同好會等場合。

角色扮演的起源
所謂角色扮演,起源自1970年代後半的Comic Market活動中,參加者打扮成當時流行的動畫角色的模樣前來會場。而這行為雖然也被指為,是在仿效美國所舉辦的SF大會中,一部分參加者扮裝成星艦迷航記(Star Trek)等作品中登場人物前來參展的舉動,但詳細情況則依舊不明。

在這之後,Comic Market以外的同人誌販售會以及日本國內的SF大會也相繼出現了仿效的人,角色扮演也因此漸次拓展。

日本媒體初次刊載角色扮演的報導是在Rapport出版社的Fanroad雜誌1980年8月號(創刊號)。模仿當時席捲原宿的「竹筍族」(タケノコ族)而被稱之為「富野族」(トミノコ族)。「富野」之名是來自機動戰士鋼彈的富野由悠季監督。在報導中刊登著富野穿著機動戰士鋼彈的扮裝跳著舞的片。

香港
Cosplay最初出現於1993年的一個文化展覽會中。有一個香港同人誌團體租用檔攤販賣其團員的漫畫,團員則打扮成《銀河英雄傳說》的人物以引人注意。自1997年香港漫畫協會主辦「漫人墟」後,香港的同人志及cosplay愛好者便每年多了一個活動的機會,參與「漫人墟」的人數每年上升。自1999年後cosplay越來越受歡迎及受傳媒的注意,開始與同人志分開,呈現獨立發展的傾向。香港各大學紛紛舉辦cosplay的活動,現在每年cosplay的大型活動有四五個之多,而cosplay愛好者則多達數百。香港的cosplay呈現一些本地化現象,除了日本的漫畫人物、偶像歌星、電影及電視劇的角色外,本地漫畫角色也成為cosplay的對象。

香港各間大學定期都會舉辦 Cosplay 活動,例如科大 Cosplay 之約、港大 Cosplay Party、中大未完之約、理大藝墟、城大秋祭等等,這些活動都吸引了不少 Cosplayer 參加。

第二,一些商營機構也會舉辦一些歡迎 Cosplayer 參加的活動,作為那些的同人誌、漫畫或遊戲展覽的賣點之一。例如有 Comic World(CW)、漫畫節、Gameshow等。一年一度的漫畫節和 Gameshow 更各有舉行 Cosplay 比賽給 Cosplayer 參加。

第三,自組活動,即是 Cosplayer 自發的活動,一般形式都是邀約幾個至十幾個朋友或同好一起去一個地方 Cosplay 。

公開的 Cosplay 活動(即第一及二種),平均約為一個月一次。但 4 - 6 月考試季節一般都是沒有的。
2007-06-15 7:33 pm
不會忘記你的「大恩大德」!
2007-05-21 9:59 pm
coplay is 角色扮演.
參考: me
2007-05-21 9:06 pm
角色扮演,起源自1970年代後半的Comic Market活動中,參加者打扮成當時流行的動畫角色的模樣前來會場。而這行為雖然也被指為,是在仿效美國所舉辦的SF大會中,一部分參加者扮裝成星艦迷航記(Star Trek)等作品中登場人物前來參展的舉動,但詳細情況則依舊不明。

在這之後,Comic Market以外的同人誌販售會以及日本國內的SF大會也相繼出現了仿效的人,角色扮演也因此漸次拓展。

日本媒體初次刊載角色扮演的報導是在Rapport出版社的Fanroad雜誌1980年8月號(創刊號)。模仿當時席捲原宿的「竹筍族」(タケノコ族)而被稱之為「富野族」(トミノコ族)。「富野」之名是來自機動戰士鋼彈的富野由悠季監督。在報導中刊登著富野穿著機動戰士鋼彈的扮裝跳著舞的片。


扮演成Keroro的Cosplayer。背景裡可見Cosplay的活動情形。
[編輯] 在90年代的發展
角色扮演這個用語廣為人知是在1990年代中期左右。這個時期由於動畫《新世紀福音戰士》的大受好評等原因,至今為止不大有機會被刊載的次文化成了眾人注目的焦點,而角色扮演這樣的用語與行為也跟著普及了。

從90年代左右開始,商業資本亦開始著眼在角色扮演上。一向只有私人製作的角色扮演用服,也出現了將其視為成衣來製作及販賣的業者。相對於仰賴製作者的手藝而左右了服裝水準的私人製品,業界製品由於能夠維持一定程度以上的品質而深獲青睞。

即使是在活動時,角色扮演向來都只是在Comic Market為首的同人誌販售會,或是Wonder Festival、日本SF大會等活動中,順便被從事的行為,然而單獨只有角色扮演的活動也開始舉辦。基本形的以下兩種,或是這兩種的混合形活動開始被舉辦:

各隨己意進行角色扮演,配合著舞曲或動畫歌曲起舞的舞會形式。
集合於會場,促進角色扮演同好者的交流,互相拍照,讓業餘攝影師(俗稱拍照狂)拍照等的活動形式。
活動會場以及各種展示會場雖然經常用來進行角色扮演活動,但是舞會形式的則是迪斯可或俱樂部較常使用。另外,藉由後樂園遊樂園(現在的東京巨蛋City Attractions遊樂場)率先舉辦萬聖節扮裝活動的契機,各種遊樂園、主題樂園也都跟著舉辦活動。而其他像是「東京電玩展」或是「Chara-Fes」之類,允許角色扮演的展示會等活動也開始舉辦。

然而因為風紀問題等,近來會場或主辦單位對於肌膚暴露的服裝或女裝有諸多禁止,此外Comic Market等單位基於防犯.安全上的理由,禁止攜帶武器狀物品(模型刀槍等)或是棍棒等長形物體,諸如此類的小道具入場。至於攝影拍照方面,也為了防止像是偷拍以及對角色扮演者的肖像權侵犯(例如未經許可逕向相片投稿雜誌的投稿、未經許可擅自在各種網頁的公開)之類的問題產生,除了經常藉由須在開場當天或者事前申請的形式,附帶了參加者登錄的義務之外,視主辦單位而定,也時常會對使用的相機、鏡頭、攝影器材設有限制。

此外,頻繁的被電視或雜誌報導刊載的現象,也可說從90年代開始的。甚至到了動畫、遊戲雜誌也會收錄角色扮演相關內容的程度,而一般雜誌與新聞情報節目、綜藝節目等則變的也會收錄一些特集記事。更有甚者,連角色扮演的專門期刊、雜誌也都開始發行(2005年目前有《COSMODE》(Inforest·英知出版)《電擊Layers》(Media Works)等雜誌) 。


[編輯] 展現出擴張性的角色扮演
從90年代末期以後,店員穿著角色扮演服裝並提供服務的飲食店(角色扮演系飲食店)以及風俗店等陸續登場,此外像是女演員穿著動畫角色服裝登場的成人影帶也被大量販售。

從90年代~2000年以後,由於網路的普及,角色扮演者各自製作網頁,這更包含了網路偶像的要素。甚至出現了自行製作同人角色扮演寫真集與CD-ROM寫真集,在Comic Market等活動直接販賣,或者透過同人誌專門店發行的角色扮演者與攝影師。

攝影的地點也不再限於各種活動會場,由角色扮演者或攝影師自行舉辦的形式,或者由活動籌設單位、模特兒事務所與角色扮演者訂立契約的形式,攝影大會也經常被舉辦。

另一方面,任用知名角色扮演者擔任「官方角色扮演者」來作為動畫及遊戲宣傳人員的例子也很常見。由世嘉公司首創的「MMB(まろん、めろん、びとら)」可說是其先驅。近年來,即使默默無名者也能藉由擔任官方角色扮演者,而朝知名角色扮演者的目標更進一步。

註:MMB為世嘉旗下三名官方角色扮演者的合稱。

此外,知名角色扮演者當中也有人加入藝能事務所,正式從事像是藝人、活動接待員、模特兒、配音員等活動(村上綾歌、平石一美(びとら)、ちゃぷ、きこうでんみさ、小林千津(新舞りあす)、斉藤圭等人)。另一方面偶像藝人、配音員等在活動展場與促銷活動中,或在印刷品上從事角色扮演的例子也不少(深田恭子、小倉優子、中川翔子、加藤夏希、桃井はるこ、栗林みな実等人)。

2003年開始,由愛知電視台主辦,以名古屋市內為會場,舉辦了招攬世界各地著名角色扮演者前來日本的「世界角色扮演高峰會(世界世界コスプレサミット)」。角色扮演高峰會2005年不只在名古屋市內,也訂定將在愛知萬國博覽會上舉行,在網路關聯事務上得到了業者活力門(Livedoor,其旗下擁有Cosplay Community Site「Cure」網站)的協助


收錄日期: 2021-04-16 12:55:5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521000051KK0127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