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施會D資料要交功課

2007-05-21 7:14 pm
樂施會D資料我要交功課

回答 (2)

2007-05-21 7:18 pm
✔ 最佳答案
樂施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转到: 导航, 搜尋

樂施會(Oxfam)是國際發展及救援的非政府組織,1942年由 Canon Theodore Richard Milford (1896年—1987年)在英國牛津成立,原名英國牛津飢荒救治委員會 (Oxford Committee for Famine Relief)。組成目的是在二戰運送食糧到被同盟國封鎖的德國納粹佔領的希臘。 1963年,加拿大成立了第一家海外分會。 1965年起改以電報地址「OXFAM」作為名稱。
目錄
[隐藏]

* 1 救援
* 2 樂施商店
* 3 籌款
* 4 參見
* 5 外部連結

[編輯] 救援

基於樂施會的最初目標是供給食物以解決飢荒。多年來,樂施會都有開展種種策略對付飢荒的「原因」。除了食物和藥物之外,樂施會也向人們提供生活、工作用具令他們能夠自給自足,同時爭取開放自由的國際貿易,使貧窮地區生產的貨品以公平的價格出售。

現在樂施會除了在救濟上,還參與以下議題的工作:

* 國際貿易(公平貿易)
* 教育
* 救援
* 安定生活及居所
* 健康
* HIV / 愛滋病
* 社會公平
* 戰爭和天災
* 民主和人權

[編輯] 樂施商店

樂施會在1947年於英國開設首家慈善商店。現在已有八百家商店遍佈英國及其他國家。而其中超過七十間商店是專門售賣書籍的樂施書店,它也是全英國最大家的二手書店。

香港共有兩所樂施商店,分別位於港島中環和九龍尖沙咀。

[編輯] 籌款

樂施會的經費除了在樂施商店售賣二手貨物之外,亦在英國、澳洲、香港舉辦樂施毅行者。香港會有售賣「樂施米」的活動。

[編輯] 參見

* 毅行者
* Make Trade Fair

[編輯] 外部連結

* (英文)國際樂施會
* 香港樂施會
* 黃頁維基上的樂施會聯絡清單[1]
* 貿易要公平網站
2007-05-21 7:19 pm
樂施會自1976年成立以來,曾在至少69個國家/行政區工作,當中包括香港。我們的工作覆蓋三大主要地區﹕中國內地、海外(主要為亞洲及非洲)及香港。

信念
樂施會是一個獨立的發展及救援機構,建基香港,跨越種族、性別、宗教和政治的界限,與貧窮人一起面對貧窮和苦難,讓所有人都得到尊重與關懷。

我們深信,每個人都應享有充足的糧食、安定的居所,以及接受教育和就業的機會;而貧窮往往是源於不公平的政策和制度,要切實解決貧窮問題,必須從根本入手。


標誌
1942年,一群在英國牛津的居民成立了Oxford Committee for Famine Relief,旨在爭取為二次世界大戰中被納粹德軍佔領的希臘提供援助,樂施會原文 OXFAM 正是個組織當時使用的電報密碼。

在香港,中文名稱「樂施會」取意於「樂善好施」的詞義。香港樂施會自1976年成立以來,曾在超過69個國家/行政區工作,當中包括香港。

樂施會的會徽(自1999 使用年)反映我們的信念和工作 - 一個由人的頭和肩組成的人型,代表我們一起結伴和服務的人群,亦喻意以人為本。三個半圓合在一起,表示我們與貧窮人並肩行,而不以由上而下的主導方式工作。綠色,象徵成長、再生。您還看到圖型中的"O"和"X"嗎?


策略
樂施會一直秉承「助人自助」的精神,以參與式的手法積極推行扶貧發展及救災項目,幫助貧窮人改善生活,自力更生。我們更參與公眾教育和倡議工作,務求改革不合理的政策和制度,建設一個公平的世界。

國際樂施會
1995年,全球各地的樂施會本著共同的信念,在獨立自主的原則下,成立國際樂施會,而香港樂施會便是其中一員。各地的樂施會在不同國家各有工作重點,透過這個國際網絡,可以集思廣益,更有效地推行扶貧發展工作。

國際樂施會成員包括:
美國樂施會、比利時樂施會、澳洲樂施會、加拿大樂施會、德國樂施會、英國樂施會、香港樂施會、西班牙樂施會、愛爾蘭樂施會、荷蘭樂施會、新西蘭樂施會、魁北克樂施會、法國樂施會。


1942 ‧ 英國樂施會的前身「牛津饑荒救援委員會」(Oxford Committee for Famine Relief, OXFAM)在英國牛津成立
1950s ‧ 英國樂施會撥出數百萬元在香港推行社區服務,以援助湧進香港的250萬大陸移民
1967 ‧ 香港經濟開始起飛,英國樂施會結束在港的辦事處
1976 ‧ 志願人士組成樂施會香港分會(Hong Kong Oxfam Group),為香港樂施會的前身
1977 ‧ 在中環開設樂施商店 (現址於怡和大廈)
1979 ‧ 展開越南船民的項目及倡議工作
1980s ‧ 展開支援東南亞外來勞工工作
1980 ‧ 救援非洲東部 (吉布地、埃塞俄比亞、肯尼亞、索馬里、蘇丹、烏干達) 災害
1984 ‧ 為埃塞俄比亞的饑荒籌得1500萬元
‧ 正式在香港設立辦事處
1986 ‧ 在菲律賓開展首個香港樂施會長遠發展項目
‧ 「毅行者」公開讓市民參加,香港樂施會參與協辦這項在1981年開始的籌款活動
1987 ‧ 開始資助中國內地、柬埔寨及莫桑比克的發展項目
1988 ‧ 「樂施會」正式註冊為香港的獨立發展及救援機構,是亞洲區唯一的樂施會
‧ 在越南開展項目
1990 ‧ 樂施會資源中心成立
1991 ‧ 救援華中水災
1992 ‧ 成立「樂施會中國發展基金」
‧ 在中國昆明開設辦事處,支援中國西南部的工作
‧ 設立「雅加伯非洲救援紀念基金」
‧ 首次在香港舉行貧富夜宴
1993 ‧ 開始在孟加拉、印度和贊比亞推行項目
‧ 在越南河內開設辦事處
1994 ‧ 救援盧旺達大屠殺的生還者
‧ 開始在伊利德利亞、老撾、馬拉維及蘇丹推行項目
1995 ‧ 國際樂施會成立,香港樂施會為亞洲地區的唯一會員
‧ 設立「公平世界發展教育基金」,現改名為「樂施會公平世界教育資助計劃」
‧ 出席在北京舉行的世界婦女大會
1996 ‧ 各樂施會合辦反地雷行動,並在日內瓦的聯合國會議上倡議禁雷
‧ 開展在香港的發展工作;舉行「貧窮高峰會」;發展項目協助新移民、殘疾人士、單親家庭、婦女及低收入人士等
1997 ‧ 設立青少年「樂施行動組」,推廣世界公民教育
‧ 在世界銀行年會上與世銀主席會面,談及亞洲金融風暴危機
‧ 啹喀兵撤離香港,樂施會接辦「毅行者」
‧ 在尖沙咀開設樂施商店
1998 ‧ 各樂施會合辦終止童妓倡議運動
‧ 印製《樂施叢書》,出版一本有關中國貧窮問題的書籍
1999 ‧ 舉行基礎教育運動
2000 ‧ 在香港倡議政府服務的外判工人應有合理薪金
2001 ‧ 設立北京和貴州辦事處,關注中國「入世」對貧窮人的影響
‧ 在廣州及上海開始公眾教育
‧ 在緬甸及東帝汶開展長期工作,於東帝汶帝力設立辦事處
‧ 舉行「貿易要公平」運動 之藥物減價運動
2002 ‧ 設立蘭州辦事處
‧ 參與在南非多個樂施會聯合推行的抗愛滋病項目
‧ 舉行「貿易要公平」運動,重點為推廣公平貿易咖啡
2003 ‧ 展開在北京的公眾教育
2004 ‧ 政府服務外判工人低薪問題倡議工作獲政府回應,規定行業必須支付平均工資
‧ 回應蘇丹內戰危機;成立「樂施會非洲發展基金」
‧ 籌備在北韓開展長期的發展項目
2005 ‧ 海嘯救災工作: 香港樂施會集中支援印尼、斯里蘭卡及印度三國,全球多個樂施會在未來五年合共撥出19億5,000萬港元作救援和災後重建之用
‧ 設於香港的「無窮地球 - 互動教育中心」啟用,為青少年認識貧窮或發展議題提供資源
‧ 趁世界貿易組織第六屆部長級會議在香港舉行,推展「貿易要公平」運動,除發表多份研究報告,亦呼籲世貿、各國政府及跨國公司改變不公平的貿易規則
2006 ‧ 香港樂施會成立三十周年
‧ 「樂施毅行者」在英國、澳洲及新西蘭舉行
參考: oxfam.com

收錄日期: 2021-04-23 21:35:3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521000051KK0096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