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孔子本人對「中庸」之義並無太多言及。在《論語》中也只是提了一次。在《雍也》篇孔子說:「中庸之謂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所謂「中」是「折中」,無過無不及也。「庸」是平常的意思。故中庸即是折中與平常的意思,孔子慨嘆如今人民已少有這種美德了。為甚麼孔子認為「中庸」是道德的高標準,但又認為人民已鮮有這種美德呢?
孔子於《先進篇》曾答子貢之問:「師(子張)與商(子夏)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子貢再追問:「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孔子認為子張及子夏於道德學問皆有所不足,原因是子張「過」,即是凡事太極端,認為子夏「不及」,那即是過於畏縮。即是說,二人未達「中庸」之道也。
為甚麼中庸之道是那麼難呢?要知道儒家所言的道德是要行為合禮合義,而人的行為是會被情緒(喜怒哀樂)所影響的,而情緒會掩蓋人的道德本心,仁心善性,使人的行為流於極端或過度退縮。那就會使人的行為不合禮義,故違反道德準則。因此所謂道德就是要使仁心善性約束情緒的喜怒哀樂,使之發而中節,達到平和折中的狀態,那就是道德的行為了。故此儒家學說的另一本書《中庸》就說明了這個道理。
《中庸》第一章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者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這段說話就說明仁心善性,情緒(喜怒哀樂)與道德行為的關係
----
《中庸》是儒家「四書」之一,四書所指的是:《論語》、《孟子》、《大學》與《中庸》。這四部書對於做人、做事、為學、修心,乃至於治理國家的道理,都講得很清楚。其中對於心性上的問題,便以《中庸》為其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