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門球的起源
關於門球的起源,目前大約有三種說法
門球源中國唐代,是由當時一項名叫 “捶丸” 的運動發展出來
門球源於日本
門球起源13 世紀的法國,原為 “ Croguet”
上述三種傳說,以第三種比較最多人所接受
香港的門球發展
1986
門球由日本福岡引入香港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蘇屋耆萃老人中心成立全港第一隊門球隊
1987
香港成立第一間門球會 --- “長青門球會”
1992年2月
長青門球會正式改名為 “香港門球總會”
1992年8月
香港門球總會加入香港業餘體育協會
1996
成為日本國際門球協會會員
長者與門球
要求體力不高,極適合長者的能力
玩法簡單易學---- 從而有助提高長者自信
比賽時每隊五人,講求隊際合作 ---- 從而長者改善人際關係
講求戰術及策略--- 有助長者靈活腦筋
籍門球會可以球會友 --- 促進長者的絫社交圈子
門球基本玩法
門球的基本玩法十分簡易。比賽以兩隊互相對壘為主,每隊派出五名球員在一個15米 x 20 米的長方珍場地進行比賽。開始前,兩隊先以猜拳或擲毫形式決定先攻或後攻。先攻者使用紅球,而後攻者則使用白球。至於比賽時間為三十分鐘,但須經裁判宣告「比賽結束」後,比賽才正式結束。
有關計分方法,每一球員最高可得五分,故每隊最高分為二十五分。計法為每過一門可得一分,上柱則可得兩分。由於門球講求群體合作,故在比賽中,個人發揮技能固然重要, 但合作也十分重要。
起源
關於門球運動的起源,目前大致有三種說法:一種認為門球源於中國的唐代,是由當時一項名叫「捶丸」的運動發展而來的;一種則認為門球起源於日本;再就是認為門球起源於法國。以上三種說法,以第三種最為可信,門球應起源於13世紀法國,由Croquet運動改良而成,而今日它的發展則遠超法國的範圍。
↑中國古代上流社會人士在玩捶丸
↑捶丸用的杖(大圖)和球(小圖) ↑起源於法國的貴族運動--Croquet
發展
門球從產生到現在,已經歷了700多年的的歷史,在這700多年中,由於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門球的運動不是直線進行的。它的發展經歷了由興轉衰、及由衰轉盛的歷史過程。如將這個過程劃分,可以分為緩慢發展、逐漸復興、以及高速發展三個時間。
高速發展時期
這裡所說的高速發展時間,從時間上來說,主要指本世紀70年代之後。從地域上來說,主要是指亞洲的日本和中國。本世紀40年代末,日本已胡鈴本和伸先生曾把門球作為一種遊戲在各大、中、小學推廣,但並無大起色。然而,事隔25年之後,在日本九洲一帶把門球作為老人們的一種娛樂和健身的活動後,這項曾經為人所淡忘了幾十年的運動便以前所未有的勢頭,高速的在日本開展起來。門球在日本的高速發展,對中國這個東方大國帶來了深刻的影響。
1983年5月,日本的第一個門球使節團到中國訪問,他們向中國人傳授了球藝。於是,門球開始傳入中國。數年後,門球更引進南韓、台灣、香港及新加坡等地。1984年12月出現日本門球連合,將所有比賽、球例和裁判法統一而成為唯一最高組織。1985年9月世界門球連合也成立了,當時參加的國家和地區有日本、中國、韓國、台灣、美國、巴西、阿根廷、秘魯、智利和巴拉圭等。而亞洲門球連合也在1991年5月成立,參加者有日本、中國、韓國、台灣、新加坡等國家及地區,香港也在1998年加入了這兩個組織並成為會員。
香港的發展
1986年門球由日本引入香港,1987年香港第一個門球球會「長青門球會」成立。至1992年3月,正式易名為「香港門球總會」翌年8月加入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並於1999年成為香港康體發展局贊助體育機構。
基本玩法
以30分鐘分2支球隊(紅隊和白隊)進行對壘,每位球員負責打擊屬於自己編號的球。由1號球員開始順序打球,目標是順序通過一、二、三門和上柱。每位球員每次只可擊球一次,但當過門、撞擊其他球均可獲續擊權。每位球員擊球其間可以依循既定規則,透過各種技術和戰術,組織攻勢、或退而防守;可協助隊友得分、亦可把敵方打出場外。如此的攻防戰直至指定時間完畢,以得分多少定勝負;或其中一方5位球員全部上柱則可勝出提前結束賽事。
大小及界線-
門球場是指沒有障物的長方形平面,被外線所包圍的範圍。
-
內線寬度可以由15m伸展至20m以內,長度可以由20m伸展至25m內。
(現時香港門球總會沿用之場地為15m x 20m。)
-
外線設於離內線1m的四周範圍。
-
內線之闊度為5cm,外線及其他線的闊度以容易看見便可,有闊度的線皆以外緣為界。
-
球場線的顏色,要能夠明顯地與場地分辨出來。
-
內線的各個角是由發球區的右面逆時針數起,稱為第1角、第2角、第3角及第4角。
-
第1線是由第1角至第第2角、第2線是由第2角至第3角、第3線是由第3角至第4角、第4線是由第4角至第1角。
-
發球區是指由內線第4線上之第1角起向第4角1m及3m處,由此兩點向外側垂直延伸至外線交接點,將此4點聯結成直線而成發球之區域。
-
球場之大小、線的闊度和顏色等由主辦單位決定。
球門
球門分第1門、第2門及第3門,各球門在場內設立的位置如下:-
第1門之中心點是由發球區第4線向第2線方向,向上量度4m平行向第1線量度2m處。(第1門之位置設立乃依實際情況而決定,在距離第4線上發球區的中心點未夠4m亦可。)
-
第2門之中心點是在第2線的長度的5分之3(3/5)處從第2角至第3角方向向場內垂直量度2m處。
-
第3門之中心點是由第4角至第1角的方向,第4線長度的一半(1/2)處向場內垂直量度2m處。
-
第1門位置之設立乃依實際情況而決定,在距離第4線上發球區的中心點未夠4m亦可。
觀看球門的標準尺寸請按此。
終點柱-
終點柱需豎立於球場;正中央處。
觀看終點柱的標準尺寸請按此。
自由區
-
自由區設於外線外面。
-
為了使比賽順利進行,自由區需要有足夠的地方。
-
在比賽中只有球員、教練、裁判員和一些特別被邀請者才可進入。
-
自由區的範圍由主辦單位規定。
後備席
-
後備席需設於自由區內。
-
後備席中需設座位(長板櫈、椅子等)給教練和球員。
-
後備席之設置由主辦單位規定。
附帶設備
-
比賽場上須設置計分板,以便在場的2隊隊員及觀眾容易獲悉2隊分數。
-
設置計分板的位置要以不妨礙比賽的地點為原則。
-
計分板的設置位置由主辦單位規定。
門球
每套球分為紅、白色球各5個。紅色球以白字標誌「1」、「3」、「5」、「7」、「9」之單數號碼;白色球則以紅字標誌「2」、「4」、「6」、「8」、「10」雙數號碼,數字之大小高為5cm,標示在球的兩面對稱位置上。
球的直徑為7.5cm(上下偏差不超過0.7mm),重量為230g (上下偏差不超過10g)。
每個球是以合成樹脂製成的球體,球面圓滑一致。
參加者必須使用經由本會認可的球。
球棒
球棒是由槌頭及手柄所構成之「T」字型球具,重量及材料均沒有限制。
槌頭之長度為18cm至24cm,形狀為固體圓柱形。
槌頭之圓形直徑為3.5cm至5cm。
手柄之長度為最少50cm,需由槌頭之中心部份連接,棒身可容許有花紋。
參加者必須使用經由本會認可的球棒。
球門及終點柱
每套球門和終點柱包括:3個球門和1個終點柱。
球門成「ㄇ」字形,以直徑1cm之圓柱體製成(上下偏差不超過1mm),內寬22cm,內高為19cm。需固定的豎立在場內,門身要髹上較顯眼的顏色。
球門要有各門號碼標記,其長、寬及高度不能超過10cm,並需固定安裝在球門上端。顏色可主辦單位決定。
終點柱的直徑需為2cm的圓柱體(上下偏差不超過1mm)。高度要離地面20厘米,柱身要髹上較顯眼的顏色。
終點柱上可以附加場地編號等標記。
參加者必須使用經由本會認可的球門和終點柱。
豎立球門號碼標記及其顏色,由主辦單位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