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點解會解體?

2007-05-20 8:08 pm
蘇聯點解會解體?

回答 (2)

2007-05-20 8:12 pm
✔ 最佳答案
蘇聯不再存在。
有關蘇聯帝國的衰亡原因已經很多。但是研究人員往往忽略了導致蘇聯迅速解體的三大原因。

首先,蘇聯憲法給了加盟共和國以自由退出蘇聯的權利。

第二,不能經受極其殘酷危機的國家為了自己的生存不願為鄰國提供食品。

所謂的“自治化計劃”成了蘇聯解體的第三大原因。

為削弱俄羅斯和“民主”的葉利欽,建議把俄羅斯聯邦中的自治區提升到加盟共和國的地位,結果在蘇聯境內出現了35個獨立的共和國。俄羅斯聯邦變成一個滿是洞眼的大奶酪,出現了近20個自治區,俄羅斯因此可能失去51%的土地及其戰略資源和近2000萬的人口。

鑒於俄羅斯聯邦面臨實際分裂的危險,俄羅斯人民代表大會為保障聯邦的完整性,於1990年6月12日以絕對多數票通過了俄羅斯聯邦國家主權宣言。但俄羅斯聯邦宣布,仍將是更新了的聯盟的一部分。
2007-05-20 8:11 pm
蘇聯解體發生在1991年12月25日,由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戈巴契夫宣佈辭職的事件作為標誌,為立國七十多年的蘇聯劃上句號。





目錄[隐藏]

1 蘇聯解體的原因
2 八一九事件
3 各加盟共和國的獨立
4 蘇聯的終結
5 影響

[編輯] 蘇聯解體的原因
從根本上說,首先,在蘇聯時期,人民的生活水準一直不高。雖然發達的重工業和不斷的軍備競賽拉動了國內生產總值,從而掩蓋了這一現象。但是這不符合人民大眾的利益,也因此導致了蘇聯人民的不滿。其次,高度集中的政治體制缺乏民主,幹部階層不可避免的日益官僚主義化,號稱代表人民利益的黨的幹部群體,逐漸蛻變為一個與人民利益對立的特權階層。當人民群眾日益感受到特權階層與自己利益的根本背道而馳時,這種政治體制的衰敗和瓦解也就不可避免了。
其次,蘇聯從1922年開始實行新經濟政策,列寧對戰時共產主義政策進行改革,並強調更加發揚黨內民主。然而自1926年史達林當權以來,形成了高度集中化的政治經濟體制。雖然在這種體制下蘇聯實現了工業化,但到了1950年代,弊端日益暴露,阻礙了蘇聯的發展。隨後,赫魯雪夫、布里茲涅夫先後進行了改革,但他們的改革都只是對原有體制的小修小補,沒有從根本上徹底改變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
再次,俄羅斯在歷史上一再對外擴張,征服了一系列其他民族。俄國十月革命後,一度承認各民族有自決權,但蘇聯後來仍採取對外擴張的路線,從1919年至1944年,先後吞併了獨立的希瓦汗國、布哈拉汗國、烏克蘭國、亞塞拜然、喬治亞、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圖瓦共和國等國家,並通過對外侵略和武力威脅兼併了包括羅馬尼亞人、芬蘭人等少數民族的大片土地。蘇聯時期推行俄羅斯化政策,民族主義被視為蘇維埃和社會主義的對立面而受到打壓,各民族的政治、文化、經濟精英多被處決,民族語言文化和民族意識遭到摧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和戰後,蘇聯還對境內的波蘭人、芬蘭人、愛沙尼亞人、拉脫維亞人、立陶宛人、伏爾加德意志人、克里米亞韃靼人、卡爾梅克人、車臣人、印古什人、遠東朝鮮人等少數民族實行了殘酷的種族清洗和種族遷移。
此外蘇聯還對本國人民和其他國家犯下了諸多罪行,如農業集體化時期對「富農」階級的流放和屠殺,大清洗時期對黨員、知識分子、軍人和其他無辜者的屠殺,集體處決波蘭軍官的卡廷事件等等。這些罪行隨著「公開化」的進程被逐步公諸於世,對蘇聯人民造成了極大的思想衝擊,並加深了各民族的不滿情緒。
戈巴契夫的「改革與新思維」試圖從根本上重建社會主義的價值觀念和政治體制,徹底擯棄史達林主義留下的政治體制遺產,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但驟然放開的輿論氛圍使公眾茫然不知所措,容易被極端思潮所俘獲,在這種背景下,以葉爾欽為代表的前蘇聯各加盟共和國勢力,試圖把改革引向對自己有利的方向,因此極力促成了蘇聯解體。

[編輯] 八一九事件
詳細內容參見條目:八一九事件
1991年8月19日,蘇共中的保守派發動了一場不成功的政變,軟禁了當時正在黑海畔渡假的蘇聯總統戈巴契夫(戈爾巴喬夫),試圖收回下放給加盟共和國的權力,同時終止不成功的經濟改革。但是在人民、軍隊和大多數蘇共黨員的聯合反對下,政變僅僅維持3天便宣告失敗。雖然戈巴契夫在政變結束後恢復了職務,但聯盟中央已經無法控制在平息政變的過程中大大加強的加盟共和國的分離勢力。俄羅斯總統葉爾欽下令宣佈蘇共為非法組織,並限制其在俄羅斯境內的活動。

[編輯] 各加盟共和國的獨立
在蘇聯解體之前,立陶宛於1990年3月11日率先宣佈獨立,其他共和國也紛紛加以仿效,先後發表了宣佈恢復或收復主權的聲明,並開始制訂實現獨立的步驟和措施。8·19政變後,除俄羅斯外的各加盟共和國全部宣佈獨立,在俄羅斯境內的韃靼斯坦、車臣、西伯利亞等地也出現了要求獨立的主張。
各加盟共和國獨立時間如下:

立陶宛:1990年3月11日
喬治亞:1991年4月9日
愛沙尼亞:1991年8月20日
拉脫維亞:1991年8月21日
亞美尼亞:1991年8月23日
烏克蘭:1991年8月24日
白俄羅斯:1991年8月25日
摩爾多瓦:1991年8月27日
亞塞拜然:1991年8月30日
烏茲別克:1991年8月31日
吉爾吉斯:1991年8月31日
塔吉克:1991年9月9日
土庫曼:1991年10月27日
哈薩克:1991年12月16日
俄羅斯:1991年12月25日宣佈國名由「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更名為「俄羅斯聯邦」(1990年6月宣佈收復主權)

[編輯] 蘇聯的終結
在1991年年底,俄羅斯總統葉爾欽同白俄羅斯及烏克蘭的總統在白俄羅斯的首府明斯克簽約,成立獨立國家國協,通過建立一個類似英聯邦的架構來取代蘇聯。除波羅的海三國和喬治亞外的其他蘇聯加盟國紛紛響應,離開蘇聯,蘇聯在此時已經名存實亡。1991年12月25日,蘇聯總統戈巴契夫宣佈辭職,將國家權力移交給俄羅斯總統。第二天,蘇聯最高蘇維埃通過最後一項決議,宣佈蘇聯停止存在。從此,蘇聯正式解體。

[編輯] 影響
早在蘇聯解體發生之前,社會主義陣營的崩潰就已經變得不可扭轉。蘇聯的解體,在歐洲為這一從1980年波蘭格但斯克列寧造船廠開始的大潮畫了句號。
蘇聯解體後,世界上只剩下美國這一唯一超級大國。從這種意義上來說,蘇聯解體後的世界幾乎無法再與之前的世界相比。

顯示▼隱藏▲

檢 • 論 • 編 • 歷冷戰重要的人物、地點和大事




主要事件 (1945–1967)
主要事件 (1968–1991)
特殊條目
主要參與者
其他重要人物


1940年代:

雅爾達會議
波茨坦會議
中國內戰
杜魯門主義
希臘內戰
馬歇爾計劃
柏林封鎖
1950年代:

韓戰
匈牙利革命
蘇伊士運河戰爭
越戰
史潑尼克危機
1960年代:

中蘇分裂
1960年U-2危機
豬灣入侵
古巴飛彈危機

1960年代 (接續):

建造柏林圍牆
布拉格之春
第一次戰略武器限制談判
緩和政策
1970年代:

第二次戰略武器限制談判
1972年尼克森訪中
安哥拉內戰
蘇聯入侵阿富汗
1980年代:

波蘭團結工聯運動
新思維

開放性
經濟改革
六四事件
1989年革命
柏林圍牆倒下
天鵝絨革命
羅馬尼亞革命
1990年代:

蘇聯解體


鐵幕
不結盟運動
遏制政策
軍備競賽
第三次世界大戰
太空競賽
紅色恐慌
麥卡錫主義
中央情報局
克格勃
其他衝突:

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
以阿衝突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3/37/Flag_of_NATO.svg/30px-Flag_of_NATO.svg.png
北約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8/86/Warsaw_Pact_seal.png/30px-Warsaw_Pact_seal.png
華沙公約
政治領導人: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4/Flag_of_the_United_States.svg/30px-Flag_of_the_United_States.svg.png
美國

哈利·S·杜魯門
德懷特·D·艾森豪
約翰·F·甘迺迪
林登·詹森
理察·尼克森
傑拉爾德·福特
吉米·卡特
隆納·威爾森·雷根
喬治·H·W·布希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9/Flag_of_the_Soviet_Union.svg/30px-Flag_of_the_Soviet_Union.svg.png
蘇聯

約瑟夫·史達林
格奧爾基·馬林科夫
尼基塔·赫鲁雪夫
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
尤里·安德羅波夫
康斯坦丁·契爾年科
米哈伊爾·戈巴卓夫

政治領導人:

歐洲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e/Flag_of_the_United_Kingdom.svg/20px-Flag_of_the_United_Kingdom.svg.png
溫斯頓·邱吉爾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e/Flag_of_the_United_Kingdom.svg/20px-Flag_of_the_United_Kingdom.svg.png
克萊門特·艾德禮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e/Flag_of_the_United_Kingdom.svg/20px-Flag_of_the_United_Kingdom.svg.png
瑪格麗特·柴契爾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3/Flag_of_France.svg/20px-Flag_of_France.svg.png
夏爾·戴高樂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b/ba/Flag_of_Germany.svg/20px-Flag_of_Germany.svg.png
康拉德·阿登納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b/ba/Flag_of_Germany.svg/20px-Flag_of_Germany.svg.png
維利·勃蘭特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b/ba/Flag_of_Germany.svg/20px-Flag_of_Germany.svg.png
赫爾穆特·科爾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1/Flag_of_East_Germany.svg/20px-Flag_of_East_Germany.svg.png
埃里希·昂奈克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b/Flag_of_the_Czech_Republic.svg/20px-Flag_of_the_Czech_Republic.svg.png
亞歷山大·杜布切克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1/Flag_of_Hungary.svg/20px-Flag_of_Hungary.svg.png
伊姆雷·納吉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f/ff/Romania_flag_1947-1989.png/20px-Romania_flag_1947-1989.png
尼古拉·齊奧塞斯庫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7/71/Flag_of_SFR_Yugoslavia.svg/20px-Flag_of_SFR_Yugoslavia.svg.png
約瑟普·布羅茲·狄托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0/00/Flag_of_the_Vatican_City.svg/20px-Flag_of_the_Vatican_City.svg.png
若望·保祿二世



亞洲: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7/72/Flag_of_the_Republic_of_China.svg/20px-Flag_of_the_Republic_of_China.svg.png
蔣介石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f/fa/Flag_of_the_People%27s_Republic_of_China.svg/20px-Flag_of_the_People%27s_Republic_of_China.svg.png
毛澤東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0/09/Flag_of_South_Korea.svg/20px-Flag_of_South_Korea.svg.png
李承晚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0/09/Flag_of_South_Korea.svg/20px-Flag_of_South_Korea.svg.png
朴正熙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5/51/Flag_of_North_Korea.svg/20px-Flag_of_North_Korea.svg.png
金日成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9/Flag_of_South_Vietnam.svg/20px-Flag_of_South_Vietnam.svg.png
吳廷琰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2/21/Flag_of_Vietnam.svg/20px-Flag_of_Vietnam.svg.png
胡志明



拉丁美洲: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b/bd/Flag_of_Cuba.svg/20px-Flag_of_Cuba.svg.png
菲德爾·卡斯楚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a/Flag_of_Argentina.svg/20px-Flag_of_Argentina.svg.png
切·格瓦拉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8B%8F%E8%81%94%E8%A7%A3%E4%BD%93&variant=zh-tw"

1個分類: 蘇聯


收錄日期: 2021-04-13 00:31:4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520000051KK0162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