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一夫一妻制婚姻的正負影響

2007-05-19 10:42 pm
你好!你們覺得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對個人、家庭、社會有什麼正負的影響?
社會上有否這方面的研究ar?
因為我找不多資料....
thank you!

回答 (1)

2007-05-24 8:32 am
✔ 最佳答案
一夫一妻制只是社會認可和鼓勵的制度,沒有強制性。組成家庭後有一些社會認可的益處(但其實不是太多),但不結婚不會被懲罰。另類結合的方法實質上是可以存在的,所欠的只是社會的認可。例如兩個男子(或一女兩男)可以終生廝守,沒有人禁止。

一夫一妻制在香港已實施,而且有甚強的民意基礎,Time (March 19, 2001) 刊登了一個亞洲青少年性觀念調查的結果(pp. 33-47) ,香港青少年認為一夫一妻制是重要的,男的有88%,女的有98%。

巴比倫人、埃及人、雅典人、羅馬人、早期的阿拉伯人,以及盎格魯撒克遜人,在他們社會擴展,文化成長的初期,都有一套嚴格的一夫一妻制度。父親對其家庭成員的權威,丈夫對妻子的權威是無限的。只有結婚的人才能有性生活,社會風俗呈現一片貞潔與節制。……限制性行為,使得這樣的社會聚積了無數的活力,而將之投入創新、成長的工作行列 - 這類工作,包括了思想、美學、宗教與社會各方面。因此,這樣的社會能夠有力地擴展,並以驚人的能力抵禦外侮。


多婚制度下的夫妻,彼此間的怨恨與衝突迅速增高,心理失常的人數也快速增加。成千上萬的人,尤其是少女,被毀了;離婚和墮胎急劇增加。

b)從歷史上看,一夫多妻制常是男性運用權力和暴力的後果,所以一夫一妻制與自由、平等和公義的價值更吻合,它是道德上較進步的制度。一夫多妻制給社會的訊息,就是女人的地位比男人低,她就好像男人的財物一樣,這難以確立和促進女性的平等尊嚴。同樣,一妻多夫制難以確立和促進男性的平等尊嚴。或謂平等只需要夫妻的數目相等,不一定是一夫一妻制,「N夫N妻制」也可(N>1)。這構想邏輯上是可以,但似乎從來沒有人認真提倡,其實它在概念上和實踐上都很困難,不多談了。
c)一夫多妻制、一妻多夫制和單親家庭制都必會使大量成人沒有配偶和作家長的機會。例如有些社會,很多兄弟同聚一妻,為的是使家產不致外流,但因此很多女性不能結婚。當配偶數目不平均時,往往是窮人和社會的邊緣人找不到配偶,因此一夫一妻制對他們有更大保障,也更符合社會平等的精神。
d)一夫一妻制更吻合人的心理需要,特別是對女性而言。女性一般不認為性愛可以分開,而且愛有特定單一對象,所以與別人共享一個丈夫難以滿足女人的心理需要。男人在這方面與女性不同,較多男性會接受濫交和愛多於一人,然而這是就他自己而言,不見得男性喜歡與別人分享他的配偶和接受妻子濫交。也要指出很多男性接受一夫一妻制的理念,並不接受自己可以濫交和愛多於一人。
e)一夫一妻制是促進穩定而相互的委身的最佳制度,那個丈夫或妻子樂於見到他人分享他/她配偶的愛和忠誠?常見的後果是嫉妒、齟齬和怨憤,而不是配偶應享有的愛與尊重。 不忠和多重的親密關係其實是在貶低你的配偶。
f)若同時容許一夫多妻制和一妻多夫制,那難以理解為何不容許多夫多妻制。而多夫多妻制似乎只會產生混亂:它並不能有效達成家庭制度的功能,如教養子女。從心理角度看,委身於一個配偶,無條件地愛和支持他/她已不簡單,何況是同時委身幾個配偶?假設現有三男二女的家庭,每一個人要委身於另外四人,而且總共有十種「雙邊關係」,這是否太複雜和困難呢?

以上係好處,壞處遲D給你

2007-05-24 00:36:22 補充:
呢個係壞處。因為只有一夫一妻離婚後才會有單親家庭的出現。離婚和其他文化因素塑造很多單親家庭,很多時是有母親、沒有父親的家庭。在2000年,美國的孩童有40%是婚外生的,大終其中四分之一是由於女性故意選擇作單親。近30%孩童活在單親家庭裡,他們差不多有一半在窮困和乏人照顧的環境下長大,他們社化程度和紀律性會較低,也會經堂想究竟父親去了那裡。他們比較容易被學校留堂、離家出走、患憂鬱症和自殺。

2007-05-24 00:36:32 補充:
其實離婚為孩子帶來的損失是不難明白的,不是同住的父親難以在經濟上和感情上照顧孩子,在養育孩子的過程,有兩雙手總比一雙手好,只要想想父母日常承受的壓力就不難明白:換尿片、孩子發脾氣、孩子生病、去買奶粉…當男孩缺乏有責任的男性的榜樣,和女孩缺乏了一個有委身與關愛的男性形象時(這可能影響她將來的擇偶),母親就要獨個兒承受身體和情緒的壓力。自1994年,40%孩童沒有和父親同住,其實核心家庭的核已破裂了!青少年暴力相信也和此有關,因為失去父親的孩子缺乏自制力,和心存怨憤。我們不能讓監獄取代父親的角色!

收錄日期: 2021-04-17 00:01:3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519000051KK0236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