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的作者是孔子嗎???

2007-05-19 6:23 am
論語是孔子的弟子根據他和弟子的對話而編成的,
那麼這書的作者,該是孔子本人還是他和弟子???
請賜教.

回答 (8)

2007-05-25 12:31 am
✔ 最佳答案
Q:論語的作者是孔子嗎???
A:最早紀錄有關《論語》作者為誰,就是於東漢班固《漢書•藝文志》:“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與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孔子既卒,門人相與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可見在漢朝,就一般認為《論語》非出自孔子之手筆,而是在其死後,由門人編整修錄孔子之語而成。
************************
另外這可考究於《論語》之成書年份:
《論語·泰伯》中記載了曾子(孔子弟子曾參)臨死前,孟敬子受教的事情: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悖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因此根據孟敬子的生年和曾子的卒年,我們大致確定《論語》成書時間不應早于前436年。該書成書之時間上限在曾子去世之後,當然沒有什麼問題。
問題在於《論語》成書時間的下限。

從《論語》中的句子被傳世文獻引述看,時間較早的是《孟子》,而且其中多次徵引,這樣,《論語》的結集時間可以初步定于曾子已死之後、孟子既生之前,具體時間大致在西元前四三六年至西元前三七二年間的不到六十年中。

但近代《郭店楚墓竹簡》的發現,使學者可繼續思考《論語》結集時間的下限。

《郭店楚墓竹簡》研究證明,其中的儒家著作屬於久已佚失的《子思子》(子思就是孔伋,孔子之孫,曾子之徒,孟子之師),同時也證明《隋書·音樂志》引沈約所云“《中庸》、《表記》、《坊記》、《緇衣》皆取《子思子》”是有根據的。

取自《子思子》的《禮記·坊記》中,已經出現了“論語”之名,《坊記》曰:子云:“君子弛其親之過,而敬其美。《論語》曰:‘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高宗云:‘三年其惟不言,言乃歡。’

《坊記》現為《禮記》中的一篇,但《禮記》確實是直接彙聚原有典籍而成,《坊記》也當為戴聖取自子思之書。西漢時期,孔子後人,孔安國的孫子孔衍曾經上奏朝廷,希望重視《孔子家語》。孔衍的奏言中說:“戴聖皆近世小儒,以《曲禮》不足,而乃取《孔子家語》雜亂者,及子思、孟軻、荀卿之書以裨益之,總名曰《禮記》。今見其已在《禮記》者,則便除《家語》之本篇,是為滅其原而存其末也。”孔衍所說,其言不虛。

《坊記》中明引《論語》,而且《坊記》與包括《成之聞之》在內的郭店楚簡許多篇章明顯屬於《子思子》,則子思生活的時代《論語》已經成書。

另外,郭店楚簡的《語叢》中也引述了《論語》中的句子。例如:
《語叢三》第五○、五一簡,據研究,可以隸定為“志於道,據於德,依于仁,游於藝”,這段話,明顯與《論語·述而》一致。在《論語》中,這是孔子的話。《語叢》與《論語》句子完全相同,可以說明《語叢》亦有取自《論語》。

看來,戰國時的楚國不僅有《子思子》流傳,也有《論語》的流傳。

《郭店楚墓竹簡》中有不少語句與其他文獻記載的孔子言語相近,情況大致都是如此。出土郭店楚簡的古墓,其年代約在西元前三○○年左右,墓葬中的書籍成書應在其前。這就意味著西元前三○○年以前,《論語》已經在南方的楚國流傳,也證明子思在其著作《子思子》中引述《論語》不成問題。
據研究,子思在世的時間約為西元前四八三年~前四○二年,則《論語》成書的下限當在西元前四○○年以前。所以,《論語》編成書的具體時間可以限定在西元前四三六年至西元前四○○年間的三十多年中。
在這段時間,孔子已死了,連門人曾子也死了,可見沒有可能是孔子之作。
************************
近代就一般認為《論語》之成書,是由曾子或由其門人子思(孔伋)等所主導編輯,理由如下:
(一)《論語》都隱含著強烈的曾子風格,貫穿著重禮、重行証的精神內涵——克己復禮、忠恕。
(二)《論語》中對子張、子夏在不少地方都隱有批評的用意。相反,對顏淵、曾子等人,評價都非常正面。故不可能如漢魏學者所提出之說,如:東漢經學家鄭玄云:「仲弓、子游、子夏等撰」; 魏宋均附注的《論語崇爵讖》說:「子夏六十四人共撰仲尼微言,以事素王。」

難道子夏會著書罵自己??)

(三)曾子是孔子最年輕的弟子之一,又是在“一以貫之”之道上獲得過孔子印証的人,這符合曾子在《論語》中出現的場合、身份、時間、重要性等等事實。《論語》中,曾參自始至終尊稱“曾子”,曾子的語錄也很多,而且非常重要。

(四)從各篇順序與孔子《周易·序卦傳》內容的吻合上看,《論語》編輯者曾仔細研究過孔子以《周易》論証道、德的內容,但《論語》內文談詩談禮談樂,卻刻意回避談《周易》,可見此編輯者不是《周易》的正傳,於《易》不精,而曾子也頗符合這一特點。

(五)從已知的史料看,曾子死於公元前436年,《禮記·坊記》中子思曾引用《論語》:“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子思死於公元前402年,所以《論語》成書當不早於公元前436年,不晚於公元前402年,此時間點與曾子主導編輯《論語》並不矛盾。
(六) 曾子之門生如子思等亦應有參與編書當中。
在《論語》中,孔子稱弟子皆稱字號,唯曾參被稱為「曾子」,故書中內容就被認為可能是曾子弟子所集。且曾子為孔門弟子中年紀較輕的弟子,晚年定居魯國整理、領導儒家,故曾子弟子所集的可能性很大。
而曾子死後之主導編輯者,很可能為孔伋(子思)。子思為孔子之孫,在孔門之中地位尊隆,而且是曾子門人。所以他能使眾曾子弟子將材料彙聚到一起,最後由其進行整理、選輯、編訂。
http://www.booker.com.cn/BIG5/5293402.html
http://202.194.177.8/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8
2007-05-23 12:42 am
我想是他的弟子是論語的編輯
弟子們都不是作者, 說這些話是孔子
孔子不是作者, 他都沒說要把他的話記錄下而出版成書
參考: 自己想的
2007-05-19 6:33 am
孔子生前沒有寫過書,他死後,他的學生把記錄下來的孔子言行,編成《論語》一書。

《論語》是儒家的重要經典之一,也是兩千多年來中國讀書人必讀的書。全書大約收錄了500則有關孔子言論、思想、和行事的記載,分為20篇,每篇用首句的兩個或三個字作為篇名,如《學而》、《公冶長》等。

《論語》主要採用對話的形式來記載,語句雖然簡單,卻包含許多人生道理,例如「溫故而知新」、「欲速則不達」、「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這些至理名言,都成為我們讀書、做事、為人的座右銘。
2007-05-19 6:29 am
是孔子的弟子所改篇的

論語
戰國初年出現,全書二十篇,一萬三千多字,多從每篇首句二、三字作題名
集哲學、政治、道德、教育、倫理等於一生的儒家學術著作
2007-05-19 6:28 am
 孔子(公元前551年─ 前479年)本名丘,字仲尼,春秋魯國人,曾經當過司空和大司寇,於56歲時辭了官職並開始周遊列國,晚年則邊教學邊整理文獻典籍,73歲時逝世。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儒家學說的創始人,有「萬世師表」之稱,直至今天,他的思想學說仍受中外人士的重視 。孔子生前沒有寫過著作,只是在他逝世後,他的學生才把他的言行和教誨輯錄成《論語》一書。2,500多年來,《論語》中很多言論已經成為我們熟悉的格言或成語,如「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溫故知新」、「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等,就連一些旅遊區所用的歡迎詞「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也出自《論語》一書呢!
2007-05-19 6:25 am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論的彙編,是儒家最重要的經典之一。由孔子門生及再傳弟子集錄整理,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原始儒家思想的主要資料。南宋時朱熹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合為「四書」,使之在儒家經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今本《論語》共計20篇,1.2萬字。




目錄
[隱藏]
1 內容
2 外部鏈接
3 參考文獻
4 參見



[編輯]

內容
據楊伯峻《論語譯注》統計,在《論語》中,孔子講「仁」的地方共109次,講「禮」的地方共75次。孔子的「仁」意義很廣泛,幾乎包括做人的全部道理。他說有五種品德算是仁:「恭、寬、信、敏、惠。」又解釋:「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在春秋時期的戰爭不斷的環境中,孔子致力於恢復「禮樂制度」,以便使社會平穩地過渡到一個新的「天下有道」的社會。他的學生問他什麼是「仁」,他回答說:「愛人。」(《陽貨》)又如孔子說:「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憲問》)他還認為,行仁是義不容辭的,應該「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衛靈公》)。

孔子的「仁學」還有一個重要的思想,就是「尚賢」。

[編輯]

外部鏈接
論語 全文-漢文會館
[編輯]

參考文獻
de Bary, Theodore (ed.), Sources of Chinese Tradition (Vol. 1),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9
金谷 治 (訳注); 《論語》,岩波文庫,1999年 ISBN 4-00-332021-2
楊伯峻,《論語和孟子》,中國古代文化史講座,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 ISBN 7563339388
楊伯峻,《論語譯注》,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2007-05-19 6:27 am
這書的作者應該是孔子本人的
2007-05-19 11:44 pm
論語的作者是孔子
該是孔子本人
參考: 我認為


收錄日期: 2021-04-13 00:31:0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518000051KK0450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