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地震館既資料...唔該..

2007-05-18 4:30 am
如題..
我想地震館既資料...唔該..

回答 (3)

2007-05-18 4:33 am
✔ 最佳答案
甚麼是地震 特別介紹︰模擬地震

地震,就是突然而強烈的震動。當地球內部長期積累起來的地應力(即單位面積上產生的抵抗外力的力)超過岩層所能承受的限度時,岩層便會突然發生斷裂或錯位,使積累的能量急劇地釋放出來,並以波動的震盪形式向四方八面傅播出去,令地面發生震動。

震動的發源處稱為震源 focus。大多數震源都在地殼和上地幔頂部,即岩石圈內。根據震源的深度,地震可分為三類:淺源地震(深度在0-70公里)、中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和深源地震(深度在300公里以上)。

由震源豎一垂直線至地面上的位置稱為震中 epicentre。震中是地表距離震源最近的地方,因此地震波最早到達這處,震動也最為強烈,破壞程度也最大。




地震而產生的波動叫地震波。在地球內部移動的地震波稱為體波,可分為縱波(初波/P波)和橫波(次波/S波)兩種。縱波傳播時,岩石物質振動的方向與傳播的方向一致,而且傳播速度較快;橫波傳播時,岩石物質的振動方向與傳播方向垂直,而且傳播速度較慢。所以,當地震發生時,人們的感覺是先顛後晃。祇能沿地面傳播的地震波稱為面波(L波),是縱波或橫波到達地面後,在一定條件下激發起來的次生波,速度比橫波還慢。一般當橫波或面波到達時,振動最為猛烈,破壞作用也最大。


地震是地球上極為普遍的自然現象之一。全世界每年大約發生五百萬次地震,平均起來,真是震個不停。幸而,人能夠感覺到的地震祇佔1%左右,能造成傷害的地震更祇是其中的極少數,而災難性的特大地震就更少了。據統計,全世界平均每年發生約18次能造成嚴重破壞的大地震,而特大的地震平均每年祇有一次。
2007-05-18 5:00 am
2005年8月專程去了一趟台中霧峰的921地震博物館。

霧峰的地震博物館與永和的宗教博物館,我認為都是台灣難得的經典公建築。921地震博物館的主要採取清水模的工法,刻意低調建材的種類與顏色,突顯出一個靜,一個凝聚的氣氛。「清水模」施工法造價昂貴、施工難度較高、品質不易控制,但呈現出來的內斂與沉思,卻是其他建材無法取代的。台灣的建築師近來瘋狂的偏好該工法並大量用於公共建築,但無奈低標的發包政策與工人的素質不良,造成四不像的“氰水魔”-----巨毒,會讓人眼瞎與喪志;成功的清水模工程寥寥可數,鶯歌陶瓷博物館、八里十三行博物館等,算是其中少數標竿案例。就成果而言,這次921地震博物館在清水模的處理上是成功的,雖然諸多細節仍不竟理想,但也算是了不起的成就----想必該建築師與營造廠的工務感觸最深吧!

921 地震博物館的保存了當時扭曲的地震現場----光復國小操場跑道。透過大型薄膜的鋪蓋與桿索式鐵件,將縫合的悲情轉化為抒情的呵護,配合落地斜面玻璃窗與弧型曲面,逐一將震撼的能量堆砌並置換為一個深沉的感動。藉由觀察原跑道上的分隔線變化,我們可以強烈的感受到這突然的外力是如此囂張與巨大,無人可擋,撕裂大地上的每一吋肌膚與生命----只因斷層線從經過,就這樣無情地劃分生與死,人的命運一夕改變。

站在戶外,面對被凝結的時、地、物,轉身看見骨骼般的構件奮力揚昇,企圖透過拉扯把恐懼、憤怒與無奈,消耗於天際,突然地想逃回安全的室內。所謂安全,也不過是逃避下的自我催眠。回到高聳的室內空間,彷彿進入聖殿教堂般,頓時舒緩仇視自然的情緒。

博物館的社會功能與展示設計,近年來有更多樣的發展。除了引進高科技的多媒體工具外,更重要的是主動接近民眾,並由專業的志工負責等覽與服務。地震博物館以空間詮釋時間的存在、以遊戲認識地震,並且將空間還給空間,讓人們可以沉思與反省,而不是矯飾的造型或物品充滿,失去地震博物館成立的宗旨。

地震博物館值得一去,除了有其特殊的歷史情感外,更重要的是:即使在艱困的環境下,只要有心,用心努力,就可以有不同的成果,即是微不足道,也並未知音難尋。硬體件是如此,人性的心靈也是。

* 921地震博物館基本資料
* 座落地點:台中縣霧峰鄉,榮獲「2004台灣建築獎」
* 建築設計:大函設計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莊學能建築師事務所
* 建 築 師:邱文傑、莊學能
* 設計完工:2001~2004.9.21

地震,就是突然而強烈的震動。當地球內部長期積累起來的地應力(即單位面積上產生的抵抗外力的力)超過岩層所能承受的限度時,岩層便會突然發生斷裂或錯位,使積累的能量急劇地釋放出來,並以波動的震盪形式向四方八面傅播出去,令地面發生震動。

震動的發源處稱為震源 focus。大多數震源都在地殼和上地幔頂部,即岩石圈內。根據震源的深度,地震可分為三類:淺源地震(深度在0-70公里)、中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和深源地震(深度在300公里以上)。

由震源豎一垂直線至地面上的位置稱為震中 epicentre。震中是地表距離震源最近的地方,因此地震波最早到達這處,震動也最為強烈,破壞程度也最大。




地震而產生的波動叫地震波。在地球內部移動的地震波稱為體波,可分為縱波(初波/P波)和橫波(次波/S波)兩種。縱波傳播時,岩石物質振動的方向與傳播的方向一致,而且傳播速度較快;橫波傳播時,岩石物質的振動方向與傳播方向垂直,而且傳播速度較慢。所以,當地震發生時,人們的感覺是先顛後晃。祇能沿地面傳播的地震波稱為面波(L波),是縱波或橫波到達地面後,在一定條件下激發起來的次生波,速度比橫波還慢。一般當橫波或面波到達時,振動最為猛烈,破壞作用也最大。


地震是地球上極為普遍的自然現象之一。全世界每年大約發生五百萬次地震,平均起來,真是震個不停。幸而,人能夠感覺到的地震祇佔1%左右,能造成傷害的地震更祇是其中的極少數,而災難性的特大地震就更少了。據統計,全世界平均每年發生約18次能造成嚴重破壞的大地震,而特大的地震平均每年祇有一次。
2007-05-18 4:37 am
921地震博物館



2005年8月專程去了一趟台中霧峰的921地震博物館。

霧峰的地震博物館與永和的宗教博物館,我認為都是台灣難得的經典公建築。921地震博物館的主要採取清水模的工法,刻意低調建材的種類與顏色,突顯出一個靜,一個凝聚的氣氛。「清水模」施工法造價昂貴、施工難度較高、品質不易控制,但呈現出來的內斂與沉思,卻是其他建材無法取代的。台灣的建築師近來瘋狂的偏好該工法並大量用於公共建築,但無奈低標的發包政策與工人的素質不良,造成四不像的“氰水魔”-----巨毒,會讓人眼瞎與喪志;成功的清水模工程寥寥可數,鶯歌陶瓷博物館、八里十三行博物館等,算是其中少數標竿案例。就成果而言,這次921地震博物館在清水模的處理上是成功的,雖然諸多細節仍不竟理想,但也算是了不起的成就----想必該建築師與營造廠的工務感觸最深吧!

921 地震博物館的保存了當時扭曲的地震現場----光復國小操場跑道。透過大型薄膜的鋪蓋與桿索式鐵件,將縫合的悲情轉化為抒情的呵護,配合落地斜面玻璃窗與弧型曲面,逐一將震撼的能量堆砌並置換為一個深沉的感動。藉由觀察原跑道上的分隔線變化,我們可以強烈的感受到這突然的外力是如此囂張與巨大,無人可擋,撕裂大地上的每一吋肌膚與生命----只因斷層線從經過,就這樣無情地劃分生與死,人的命運一夕改變。

站在戶外,面對被凝結的時、地、物,轉身看見骨骼般的構件奮力揚昇,企圖透過拉扯把恐懼、憤怒與無奈,消耗於天際,突然地想逃回安全的室內。所謂安全,也不過是逃避下的自我催眠。回到高聳的室內空間,彷彿進入聖殿教堂般,頓時舒緩仇視自然的情緒。

博物館的社會功能與展示設計,近年來有更多樣的發展。除了引進高科技的多媒體工具外,更重要的是主動接近民眾,並由專業的志工負責等覽與服務。地震博物館以空間詮釋時間的存在、以遊戲認識地震,並且將空間還給空間,讓人們可以沉思與反省,而不是矯飾的造型或物品充滿,失去地震博物館成立的宗旨。

地震博物館值得一去,除了有其特殊的歷史情感外,更重要的是:即使在艱困的環境下,只要有心,用心努力,就可以有不同的成果,即是微不足道,也並未知音難尋。硬體件是如此,人性的心靈也是。

* 921地震博物館基本資料
* 座落地點:台中縣霧峰鄉,榮獲「2004台灣建築獎」
* 建築設計:大函設計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莊學能建築師事務所
* 建 築 師:邱文傑、莊學能
* 設計完工:2001~2004.9.21


我與921地震



921地震發生於民國88年,至今(2005)滿六年。雖然我不是受災戶,周遭也沒有親人受害,但是諸多事情的鏈結卻也不斷地將我帶進這個過去。

921 那時我在中研院計算中心上班,一些同仁於地震後便積極於網路上搜集大量文字與圖檔來建立網站,希望能夠永久記錄這些珍貴資料。我們都知道這個事件終究會被淡忘,這些資料也會隨之被刪除或遺失,於是大家像是搶時間地日夜拼命抓資料、更新資料,為避免日後的版權爭議,還曾討論過要分批進行版權授權協議,但此部分我倒不清楚後續的發展。

一個月後,一位在彰化基督教醫院服務的朋友來電,希望我能夠找一個有興趣於公益服務的導演,去災區進行衛教宣導片的攝製,此片將協助護理人員對災民進行心理上的復健。當然了,前提這位導演最好是基督徒。我給了名單,可惜後續雙方因故未有合作機會,不過我倒是藉此去了一趟埔里。

那時中投公路剛完工,提供了一個快速的直達路徑,讓物資與救援人力可以迅速到達各災區。為避免遊客誤入或好奇前來觀光,終點有設檢查站。朋友的彰基工作証是最好的通行證,在通過檢查站時,工作人員還禮貌性的示好。下了中投,他熟悉地抄小徑、繞過許多路障與死路,不久後就到了埔里市區。沿途還可看見零星的帳棚,街道也都整理清運好了,除非看到拆除建物後的空地外,真的無法想像這兒曾經發生什麼事情。

在一所小學放置好行李後,朋友帶我去看尚未拆除的半倒危樓。建物的主要柱子已斷裂,裡面的鋼筋外露成90度的轉角。整排望去,真像一場荒誕的鬧劇。在附近閑逛,完全感受不到任何的緊張與悲悽,只是充滿了近乎真空的安靜。晚上透過介紹認識了許多志工,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一位來自日本神戶大學的建築系學生。他不會中國話,英文不太靈光,可是卻驕傲地展示了他數星期來的詳實田野報查與報告。他不急不緩地整理白天所蒐集到的資料,然後耐心地向許多人詢問與求證,就這樣累積了大量紀錄與友情。晚上有一團布袋戲前來操場義演,台上拼命演出,台下人山人海卻始終無聲無息。散場了,遺留下來的都是沉重的未知。當晚我以為會失眠,出乎意料的一覺到天明,只能說神經刺激太久而反應遲鈍了,壓抑的情緒尚未行成龍捲風而已。

數年後,我去台北自來水博物館參觀,爬到園區山頂,看見一座大型戶外裝置藝術品。此是用很大的金屬管彎曲成一個蝴蝶結似的造型。該金屬水管直徑估算有1.2 米,體積相當龐大,現場看來非常壯觀。走近閱讀解說牌,我整個人就呆在那許久。原來該作品不是一件刻意創造的藝術品,而是921地震時,埋在地下的大型輸水管因外力擠壓而變形的。那時我強烈的感受到一個龐大的氣流將我吞噬與撕裂,然後又迅速把我重組成一個新的物體,一個帶有厭惡、仇恨、與絕望的"新"生命。如果生命是無意識的話,那他只是生物?就沒有所謂的靈性。如果生命無從選擇它的現況,意識又無力說服自己時,那存在的目的就成了廉價的吃到飽---毫無品質與感受,只為了可以繼續活下去。那這樣的狀態,是否具有靈性的思考與反應?

想到不久前,吳乙峰的紀錄片---生命,上映引起廣大轟動,許多政治人物借此順勢作秀,事後也看不出此片對他們的影響。我也去看了"生命",其中關於921 地震的部份,再次銳利地劃開塵封已久的巨門。原來我發現:收藏其中的記憶仍存在著6年前的樣子,好像經過防腐處理永不改變。

921的影響正逐漸消失,921也終將回歸歷史的一個標點符號。遺留下來的,除了部分災後復建的學校建築能夠讓人振奮外,其餘的來來去去、點點滴滴,希望能夠隨同四季----花開花謝,生生不息。不是要拋棄與遺忘,而是讓撼動山河與奮鬥再生的故事,永遠被喝采。


收錄日期: 2021-04-23 21:13:0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517000051KK0391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