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2007-05-18 3:51 am
我會誦讀,不明經文意思,昐高人前輩指點,最好能逐句解說。謝謝!

回答 (4)

✔ 最佳答案

心經講記

聖一法師講述
一九九二年五月於九龍文化中心
弟子衍輪恭錄

參考資料:http://www.bfnn.org/book/books/0226.htm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

心經何故無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處等六種成就,以證明是佛說呢?

唐太宗時,有一位國師名玄奘法師,在家姓陳,十二歲時跟隨哥哥出家,出了家後,讀一切經典,有些經典是鳩摩羅什法師翻譯,有些經典是別的法師翻譯,他對有些語句生疑,很想到印度取經,後來在四川成都掛單,遇到一位老和尚,身生疥癩,人不敢近,惟有年輕的玄奘法師,以一顆同情心侍奉他,為他洗膿血,塗藥,不久,這老和尚的疥癩病痊愈,老和尚感他調治之恩,無以為報,惟有一部經,可以口傳給他,就是這一部心經,一共二百六十字,唸了一遍,玄奘法師便記在心內,後來把它譯出來,一個字也沒有更改;鳩摩羅什法師也有翻譯這部心經,名叫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有如是我聞等語,但不及老和尚傳給玄奘法師所說的那麼簡潔流利清楚,那位老和尚又是甚麼人呢?他就是觀音菩薩。

玄奘法師後來到印度取經,經過八百里沙漠,上無飛鳥,下無走獸,中間無人,惟多鬼怪,唸任何經也不能降服,一唸心經,所有邪魔鬼怪隱藏,仗這心經的功德神力,成功到印度取經,十五年後回中土,成為國師,專心翻譯經典。

心之神力是觀音菩薩,心之智力是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心內的法力,就是大行普賢菩薩,心中的願力,就是地藏王菩薩。

這部心經是觀音菩薩教我們明心,凡夫末明心,起煩惱作業,受無邊生死苦,所以文中云: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一開始就教我們要認識自己,自己不認識不能度自己,認識自己就能度自己,還要認識眾生,認識眾生就能度眾生,諸佛認識自己,也認識眾生,故諸佛成佛度眾生。

華嚴經云:「十方諸如來,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十方如來同一個心,無兩個心,阿彌陀佛的心與釋迦佛的心相同,釋迦如來的心與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心亦相同,所以十方無量佛都是一個心,返觀眾生心,個個不同,因為眾生的心是妄心,妄心又如何會相同,你有你的妄,我有我的妄,一百人有一百人的妄,所謂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何謂觀自在?對機說法,對病落藥,一切眾生無始劫以來,背了自己的菩提心而去觀法,背菩提心觀法是非常危險的,所以於一切法不得自在,被法所縛,離菩提心觀色,便著色,為色所縛,不得自在,離菩提心聞聲,便染聲,被聲音所縛,不得自在,離菩提心嗅香,為香所染,為香所縛,不得自在,離菩提心講話,著了語言文字,亦不得自在,離菩提心覺觸,昧著了觸,為觸塵所縛,不得自在,過在何處呢?皆由背了自己的心而觀一切法,著一切法,於一切法不得自在,若能背法觀心,心明法空,於一切法得自在,故觀音菩薩的「觀」字,不是叫我們觀法,若觀黃金,可能起盜心;觀色則著色,觀名則求名,所以要離境──離三界之境、離六塵之境、離人天之境、還有,離目前之境,而觀自己的心,觀心則無心,心空境寂,一切法如幻如化,於一切法得自在。

大悲懺內,觀音菩薩云:「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我若向火湯,火湯自枯竭,我若向地獄,地獄自消滅,我若向餓鬼,餓鬼自飽滿,我若向修羅,惡心自調伏,我若向畜生,自得大智慧。」觀音菩薩觀心,於一切法得自在,故名觀自在。

普門品云:

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於火坑得自在。
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於水得自在。
或遭王難苦,臨刑欲壽終,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於王難得自在。
或值怨賊繞,各執刀加害,念彼觀音力,咸即起慈心──於怨賊得自在。

觀音菩薩不但於種種難得自在,於貪瞋癡三毒亦得自在,亦令受持觀音菩薩聖號的人得自在。

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於求男求女得自在。

但供養觀音菩薩,與受持供養恆河沙菩薩的功德相同──所謂一多自在。

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於一切身得自在。

有些人把「觀自在」解作觀自己所在,那自己又是甚麼?自己要認識自己,自己是眾生,只緣眾生迷了佛,識得眾生便識得佛,不是佛迷了眾生,度了眾生便無迷,不迷便見佛,佛是眾生所成,一定要認識眾生,猶如饅頭、水餃,為麵粉所成,是故一定要認識麵粉。

下文照見五蘊皆空,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如何照見五蘊皆空呢?要用般若力,般若不是向外求,而是向內發現。自己就是五蘊,五蘊空,度一切苦厄,若被五蘊所覆,便不能認識自己,所以人人念佛,也不識得念佛是誰,因為被五蘊所覆,因此要加般若力,所謂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

但這個「深」字很重要,大乘稱為深般若,小乘稱為小般若,我認為這個深般若是大乘的般若,般若必定深,我們念佛,佛從何處出呢?

你要看!

越看越深,絕不容易看到底,所以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我們看這個念佛是誰,亦無有來處,惟有看他從那個地方出,就從那個地方直看下去──諸法無有來處,是故看不到來處,若有來處,如來便不是無所從來,而是有所從來,既然如來無所從來,佛號亦無所從來,既無來處,便是深,是故甚深般若無底。雖然看不到佛號從何處來,但已入了另一世界,而這個濁惡世便空了,無論你看甚麼──看念佛是誰、看自己拜佛、看自己講話、看生從何來,死往何去──一切法都無來處,甚深!甚深!故般若稱為深般若。

有些有善根的人,坐禪時身體空了,他便驚恐起來,切不要驚恐,身體雖然空了,但心還末空嘛!身體空的時候,心便現出來,你再看這個心,心有無量的妄想,你便看這些妄想,無量的妄想不生,那時你的涅槃心便現出來,所以在深般若中,觀音菩薩說照見五蘊皆空。

五蘊就是眾生,五蘊也就是自己,各位若想認識自己,你自己就是五蘊,蘊即蓋覆之意,五蘊蓋覆佛性,菩提心被五蘊所覆,一定要空了五蘊,菩提心才現出來;我們現在這個心名叫妄想心,不是菩提心,亦不稱為道心,可以說是人我是非,貪名貪利的心,五蘊空時見菩提心,從菩提心起修,直修至成佛。

生極樂世界也要空五蘊:劫濁就是色蘊,煩惱濁就是想蘊,見濁就是受蘊,眾生濁就是行蘊,命濁就是識蘊,空了五蘊便能到極樂世界見自性彌陀,唯心淨土。

釋迦佛所說的一切經典,都教我們空五蘊,心經故然如此,彌陀經離五濁即空五蘊,妙法蓮華經過五百由旬到寶所,五百由旬亦即五蘊,乃至解深密經空八識,轉八識成四智,八識也是五蘊,眼耳鼻舌身識便是受蘊,所對五塵是色蘊,第六意識是想蘊,第七識是行蘊,第八阿賴耶識便是識蘊,是故八識便是五蘊,唯識教我們轉八識成四智,不是教我們分別甚麼名相,轉八識即空五蘊,四智即佛性,亦即是菩提心。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的「時」字也要解釋一下:一切法唯識所變,唯心所現,時指過去時、現在時、未來時,過去現在未來都行深般若,所謂過去不可得,過去便有般若,未來不可得,未來便有般若,現在不可得.................

【度一切苦厄】
以般若照見五蘊皆空,出三界火宅。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這是解釋五蘊空的的真理。
舍利子即舍利弗,智慧第一,是釋迦佛講心經時的當機眾,故佛喚他一聲。
凡夫謂一切色在心之外,心外有色,把心與色分成兩樣,卻不知色從心生,覓心不可得..................
======================================================

不能盡錄,全文由聖一法師講述,可到以下網站細閱,這是一部很好,各界稱讚的心經意譯本:

http://www.bfnn.org/book/books/0226.htm
2007-05-18 4:00 am
經字梵語是:修多羅,或素怛纜,譯名契經,簡言為經。契經的意思是說:佛所說的經典,既能上契諸佛所證的真理,又能下契眾生的根機。以其能契理故,可以傳誦萬世;作為人生的正軌,而取消人世間,種種邪倒錯謬的知見。以其能契機故,可以垂範天下,能適應任何時代的需要;而令各行各業的人士,喜歡信解受持;作為人類不可或缺的精神補品,靈性食糧。所以被稱為「契經」。在雜阿毗曇心論第八卷中,解釋經字,含有五種不同意義:



一、出生義:佛經能夠出生一切義理,出生一切功德;若然依之修行,不止可以出生甚深智慧,令人轉迷為悟,轉凡成聖,還可以出生佛果菩提。



二、泉涌義:泉是水的源流,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譬喻佛經所詮的義理豐富,猶如泉水之滔滔不絕,無窮無盡。隨人智慧之深淺,理解力之強弱,吸收多少,無不稱心如意。



三、顯示義:佛所說的經典,不但顯示世間法的意義;同時顯示出世間法的修證。既顯示俗諦理之有;又顯示真諦理之空。既顯示權教的種種方便;又顯示實教一佛乘的真理智慧。總之:佛經能夠對於十法界聖凡的依正因果,一切諸法所含的義理,逐一闡明無遺,窮幽顯秘,生人慧解,所以經是顯示義。



四、繩墨義:繩墨,是古之木匠所用的墨斗,能定曲直,以助作業。譬喻佛經,可以辨別邪正、分析是非、能定真偽;令修行人明是非,知邪正,辨真偽,而知趣向佛果菩提,不致墮落邪魔外道。



五、鬘結義:鬘結,是用線穿起的花朵,使之連貫不亂,作為裝飾品。譬喻佛經所詮的義理,能貫穿佛所說的五乘教法,令大小乘的義理,有序不亂,不致散失。



此外,經字還含有貫、攝、常、法等義。因為經典,能夠將佛陀的一代時教,如線貫珠,令不散失。又能攝持所應教度的眾生,令不墮落。還有,佛經所說的道理,是真常不變的,放諸四海而皆準,不因時間的遷流而轉變,不因地理環境的不同而不適應,所以佛教的經典,二千多年來,無論中外古今,不分國籍與種族,不限地理與環境,一直都為世界各國人士所崇拜、所景仰,的確是異於世間的一般書籍,因此不名為佛書,而被稱為佛經。經之一字是通題,通於佛所說的一切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等七字是別題,別限於本經;通別合稱,故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三、本經的翻譯



(一)不同的譯本



佛陀誕生於印度,作為中國人的我們,竟然有機會閱讀佛陀豐富的遺產——佛經,全拜古代譯經大師們之所賜。同時,我們要考核任何一部佛經的真偽,固然要從全經所詮的真理和宗旨去衡量;但另一方面,亦要從翻譯時代和譯者的學識與聲譽各方面去考察。所以譯題,是非常重要的。本經前後共有十多種譯本,現在收藏於大藏經中,只有七種,譯名固然有出入,內文繁略亦異。七種譯本是:



1.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 姚秦天竺三藏鳩摩羅什譯

2.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三藏玄奘譯

3.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摩竭陀國三藏法月譯

4.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闕賓國三藏般若共利言譯

5.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三藏智慧輪譯

6.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三藏法成譯

7.佛說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宋西天三藏施護譯



以上七種譯本,雖然經題不同,內文亦詳略互異,但其要旨則一。中國民間流傳誦念最廣的,應推玄奘法師的譯本。現在我們所講解的,就是以玄奘法師之譯本為依據,故本經的譯題是:「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二)譯經的時代



唐朝,是此經翻譯的時代,唐高祖李淵,自隋恭帝禪位後,即建都長安,國號曰唐,改元武德。武德九年,傳位於世民。世民即位,號太宗,改元貞觀,勵精圖治,政通人和,國泰民安,導致唐朝鼎盛。佛教自秦漢之間傳入中國後,經兩晉及南北朝的傳授演繹,至隋唐之際,不僅思想成熟,教義精密;且派別競起,宗門林立。而其宗派及教義,又為我國佛教之精華,是以隋唐兩朝,實為中國佛教之全盛時期。



尤其是最令人興奮而永誌不忘的,乃於隋未唐初,我國古都洛陽猴氏縣之東郊陳堡谷,誕生了一位溝通中印文化的第一功臣,以及我國佛教新譯時代權威的玄奘法師。其所翻譯的佛經,內容豐富,詞藻純潔,體裁自然,而且文學色彩濃厚,文字組織精密,以及偈頌歌讚的謹嚴格調,文法字句的精警老鍊,不但給予我國文學極大影響,和對唐代文藝復興有莫大貢獻;兼且成為當時思潮的主流。可見唐代之佛學隆盛,已臻極點;但促進其如此隆盛的原因,該是玄奘法師的功勞。本經就是在中國文化鼎盛之唐朝,由負有盛名的玄奘法師所翻譯的。



(三)譯者的德號



三藏法師,是譯者的德號。三藏:指經藏、律藏、和論藏。經藏明心詮性,為定學所攝;律藏規範三業,為戒學所攝;論藏分別邪正,為慧學所懾;戒定慧三無漏學,是整個佛法的總綱。所以,舉三藏二字,便包括整個佛法的要義。



法師二字,含有三種不同的意義:



一從字義解釋:法是軌則義,師是訓匠義。事有軌則為規範,必合於情理;物經訓匠提煉雕刻,必臻於美善。同樣,凡能以佛法的規則,來指導自他的行為,使之合乎正軌;用佛法的慧劍,來雕刻自他的人格,使之同臻完善的人,皆可稱之為法師。



二從佛法解釋:法是佛法,師是師範。能精通三藏佛法,堪為人天師範的出家人,均可稱之為法師。



三從自利利他解釋:若以三藏教法自奉為師,依之修持的人,名自利的法師;能夠對眾演說三藏教法,化導眾生,為人師範的出家者,是利他的法師。



現在,這位譯師,不但是精通三藏,自奉佛法為師的法師,亦是以三藏佛法,規範自他行為,雕刻自他人格,堪為人天師表的自利兼他的法師,故名三藏法師。這位三藏法師是誰呢?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玄奘法師。



在我國佛經翻譯史上,譯師雖多,但被榮稱三藏法師的卻甚少,其中,最負盛名的不外是羅什、覺賢、玄奘、不空等,史家稱為四大翻譯家。在四大譯師中,尤以玄奘、羅什為首屈一指的尖銳人物。凡羅什、玄奘譯的佛經,其譯題俱冠以三藏法師四字。因為這兩位譯師,是中國佛經翻譯界的兩鉅子;羅什為舊譯時代的泰斗,玄奘則為新譯時代的權威者。奘譯之卷陝雖富於羅什,而什譯之範圍,卻廣於玄奘。印度大乘佛教,不外中觀與瑜伽。羅什所弘為中觀法門,開我國天台、賢首二宗之先河;而玄奘所傳,則為瑜伽法門,為我國法相唯識宗的始祖。所以二師勢均力敵,智等譽齊,實為瓜分中國佛教史天下的傑出人物。現此譯題,在譯者姓名之前,冠以三藏法師四字,正顯示此譯者,並非平平凡凡的人,而是一位劃時代性的翻譯家。
2013-02-06 8:01 pm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注音版》
https://docs.google.com/open?id=0B4fizBe0OdVTZVpqTHRHU2k3a2c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非臺頌解》宣化老和尚講述
http://www.drbachinese.org/online_reading/sutra_explanation/Heart/Heart_Sutra.htm
2007-05-19 12:24 am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內容是不同層次的學法者有不同的解說,
但心經所述是各大佛經典的濃縮,
我的理解最核心的心經指出凡事:–
(1) 信、解、行、証;
(2) 諸法無我;
(3) 諸行無常;
(4) 涅槃寂滅;
(5) 以顧己及人去處事;
(6)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7) 因、緣、果。


收錄日期: 2021-04-12 19:38:5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517000051KK0359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