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問大家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的直徑係......................

2007-05-18 2:14 am
我想問大家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的直徑係......................
快快快!!要交啦!!

回答 (2)

2007-05-18 2:26 am
✔ 最佳答案







一、水星 Mercury
水星是九大行星中最靠近太陽的行星,公轉軌道半徑為5,791萬公里 (0.38AU);直徑為4,880公里 ,在九大行星中大小排行是第八,僅大於冥王星,甚至比一些氣體行星的較大衛星如木衛三及土衛六還小,但是質量大得多,為3.30x 1023公斤。水星每公轉兩周會自轉三圈!

二、金星 Venus
金星是是九大行星中最第二靠近太陽的行星,軌道半徑為10,820萬公里 (0.72AU);直徑為12,103.6公里,在九大行星中大小排行是第六;質量是4.869x1024公斤。金星的公轉軌道是所有行星中最接近正圓的,其偏心率不到1%。金星早在史前就為人所知了,它是全天亮度僅次於太陽及月球的星體。如同水星,它也曾廣被視為不同的二顆星,中國人稱之為啟明星與長庚星,而希臘天文學家也早知道二者實為同一星體。由於金星是地內行星,所以我們可從望遠鏡中觀察到它有盈虧現象,這也是伽利略當初提出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說一個重要的觀測證據。

三、地球Earth
地球是離太陽第三近的行星,軌道半徑為14,960萬公里 (1.00AU);直徑為12,756.3公里 ,在九大行星中大小排行是第五;質量是5.9736x 1024公斤。 直到十六世紀的哥白尼時代之後,人類才瞭解到地球只不過是太陽系的另一顆行星而已。

歐亞板塊-北大西洋東半部、歐洲及亞洲 (印度除外);
非洲板塊-非洲、南大西洋東半部及印度洋西側;
印澳板塊-印度、澳洲、紐西蘭及大部分的印度洋;
太平洋板塊-大部分的太平洋 (包含美國南加州海岸地區);
納斯卡板塊-緊臨南美洲的太平洋東側;
北美板塊-北美洲、北大西洋西半部及格陵蘭;
南美板塊-南美洲與南大西洋西半部;
南極板塊-南極洲與南大洋。

四、火星Mars
火星是從太陽數來第四顆行星,軌道半徑為22,794萬公里 (1.52AU);直徑為6,794公里 ;質量是6.4219x 1023公斤。火星雖然比地球小得多,但其表面與地球陸地可說是大致相同。 除了地球,火星是類地行星中地形最多變的行星。有關火星內部的瞭解只能從其表面資料及整體數據經大量計算得知。火星很可能有一個半徑約1,700公里 的核、一個密度較地球地函高的火成岩函及一個薄殼。火星比其它類地行星的密度都來得低,火星核可能是由鐵及硫化鐵組成。就像水星和月球一樣,火星目前似乎沒有活動中的板塊構造運動,在火星上找不到近代表面水平移動的證據。由於沒有橫向的板塊移動,在火星殼以下的熱點長期在地表固定停駐在一處,再加上火星的表面重力薄弱,這或許就是形成火星表面巨大火山及隆起的原因。雖然火星目前並無火山活動的跡象。火星表面許多地方有極清楚的侵蝕地形,包括大規模的洪氾痕跡及一些小河系,這說明了火星表面以前必定曾一度有流水,也許有大湖甚至海洋。但這樣的歲月似乎並不長久而且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據推估差不多是40億年前。火星有一層很薄的大氣,主要由僅餘的二氧化碳 (95.3%) 加上一點氮 (2.7%)、氬 (1.6%) 、微量的氧 (0.15%) 及水氣 (0.03%) 所組成。火星大氣的溫室效應僅能使表面溫度提高5K,遠不及金星與地球。火星的兩極有永凍的冰冠,冰冠主要是由乾冰 (固態二氧化碳) 組成,呈現出由暗色塵沙與冰層交替的層狀結構。在北半球夏季,二氧化碳會自冰層全部昇華至大氣中,只剩下水冰層;但是南極冰冠有沒有水冰層就沒那麼清楚了,因為南極冰冠的乾冰從未全部消失過。火星冰冠層狀結構的成因尚無定論,也許是因為火星赤道面與公轉軌道面交角的長期變化所致。此外,在較低緯區的表面之下說不定也有水冰的存在。

五、木星Jupiter
木星是從太陽數來第五顆行星,也是太陽系最大的行星,它的軌道半徑為77,833萬公里 (5.20AU);赤道處直徑為142,984公里 ;質量是1.900x 1027公斤,超過太陽系其它所有行星總合的2倍,是地球質量的318倍。木星自史前時代就已為人所知,是全天第四亮的星體,僅次於太陽、月球和金星之後,火星則在某些時候會比它亮。1610年,伽利略首先發現木星的四大衛星-木衛一 (Io)、木衛二 (Europa)、木衛三 (Ganymede) 及木衛四 (Callisto),也就是著名的伽利略衛星,這是人類首度發現絕對不可能繞著地球運轉的星體,這是當時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說最有力的證據之一。大紅斑大小約為12,000× 25,000公里,足足可以吞下2個地球。木星像土星一樣有環,但黯淡得多。
六、土星 Saturn
土星是從太陽數來第六顆行星,也是太陽系第二大行星,軌道半徑為142,940萬公里 (9.54AU);赤道處直徑為120,536公里 ;質量是5.68x 1026公斤。
  土星自史前時代就已為人所知。1610年,伽利略首度以望遠鏡觀測土星,他有注意到土星的奇怪形狀但無法解釋。由於地球每隔幾年就會通過土星環所在的平面,也就是說我們會因正對土星環的側面而無法看到環面,因而早期對土星的觀測常常出現難解的差異。

七、天王星 Uranus
天王星是從太陽數來第七顆、倒數第三顆行星,也是太陽系第三大行星,軌道半徑為287,099萬公里 (19.218AU);赤道處直徑為51,118公里 ;質量是8.683x 1025公斤。與海王星比起來,天王星體積較大但質量較小。天王星的大氣有83%的氫、15%的氦和2%的甲烷。天王星有環。

八、海王星 Neptune
海王星是從太陽數來第八顆、倒數第二顆行星,也是太陽系第四大行星,軌道半徑為450,400萬公里 (30.06AU);赤道處直徑為49,532公里 ;質量是1.0247x 1026公斤。與天王星比起來,海王星體積較小但質量較大。由於冥王星的公轉軌道十分怪異,它有一段時間會穿進海王星的軌道以內,使得海王星有幾年的會成為距太陽最遠的行星。
九、冥王星 Pluto
冥王星是從太陽數來第九顆、目前已知離太陽最遠的行星,也是太陽系最小的行星,甚至太陽系中有七顆衛星都還比它大(分別是月球、木衛一、木衛二、木衛三、木衛四、土衛六及海衛一)!冥王星的平均軌道半徑為591,352萬公里 (39.5AU);直徑為2,274公里;質量是1.27x1022公斤。由天王星及海王星的公轉軌道異常,可預測出在海王星之外應該還有一顆行星的存在,於是美國亞歷桑那洲羅威爾天文台 (Lowell Observatory) 的 Clyde W. Tombaugh 在經過非常綿密的研究和搜尋之後,終於在1930年找到了冥王星;但是這顆新行星的公轉根本和預測軌道不合,只在觀測當時很接近預測的位置,再早一點或晚一點就不可能在預測位置上找到它了,所以說冥王星的發現真是意料之外的幸運。我們並不十分確定冥王星的表面溫度如何,可能是介於35至45K (-228至-238℃) 之間。

十、對照表




行星名稱


赤道處直徑(km)


公轉軌道半徑(km)


質量(kg)


大小(1是最大)



水星


4,880


5,791萬


3.30x1023


8



金星


12,103.6


10,820萬


4.869x1024


4



地球


12,756.3


14,960萬


5.9736x1024


3



火星


6,794


22,794萬


6.4219x1023


7



木星


142,984


77,833萬


1.900x1027


1



土星


120,536


142,940萬


5.68x1026


2



天王星


51,118


287,099萬


8.683x1025


5



海王星


49,532


450,400萬


1.0247x1026


6



冥王星


2,274


591,352萬


1.27x1022


9
2007-05-29 3:36 am
抄wikipedia...so bad!


收錄日期: 2021-04-13 14:47:3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517000051KK0286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