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找北京的資料(希望在星期六前找到)

2007-05-18 1:45 am
如題,要找的資料是:

(1)北京的歷史背景

(2)用北京曾做過首都的朝代(或國家)

(3)北京的風景名勝,風俗民情和特產

(4)請附上你所找的資料的網址或書名(這很重要,請大家一定要附上)




真是的我又麻煩到大家了
不過真的很急
希望大家盡量幫我找!
十萬個多謝!!!!!!!!!!!!!!!!!!!!!!!!!!!!!!!!!!!!!!!

回答 (4)

2007-05-20 10:24 pm
北京任明清兩朝的帝都達五百年之久,直到今日,它仍是中國的政治中心。舊北京市區街衢井然,章法分明,城區中間的中軸線由外城正中的永定門起,向北經內城正陽門、皇城天安門、紫禁城、午門、過故宮六大殿、出神武門、穿景山、抵鼓樓和鐘樓,約長8公里。新市區的規劃建立在舊城區的基礎上,以中共擴建的天安門廣場為中心,東至福定庄,南至南苑,西至石景山,北至清河,除了舊有的南北軸線外,還有一條東西軸線。

位於南北軸線上的宮殿、城樓、園林現已辟為古建築保護區,其中部分 的宮殿、王府宅院開放供遊客參觀,而部分園林則辟為公園。東西軸線由東西長安街向西延伸至石景山,向東抵達通縣八里庄,共長38公里,將市中心、城區、新市區三區連成一體。市中心大街兩旁聚集政治、黨務、經濟、外交等機構﹔新市區為外僑使館區及觀光飯店區,林立現代化的高樓建築﹔市中心與新市區之間所夾的城區部分則保留北平傳統狹窄的胡同及四合院民居,呈現各種不同風貌。

作為全國的政中心,各項事業和城市基礎設施有了大大進展。特別是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以後的二十多年裡,北京的面貌一直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各種現代化的建築拔地而起,對外交往不斷擴大。北京正在大踏步地進入國際大都市的行列。在這裡,古老的歷史沉淀和現代風貌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吸引著八方遊客。

北京水甘厚土,擁有極富優越的自然環境。解放初期,北平總面積由七百零七公里,至80年代晚期面積已達到一萬六千八百零七點七九公里;其中山地約佔三分之二。複雜的地質構造,使北京地區蘊藏豐富的礦藏資源及地熱資源。煤、鐵、大理石、花岡石等二十餘種礦藏已經開採,而探明儲量則有四十餘種。豐富的地熱資源使北京擁有四個地熱常帶和兩個地熱田。北京地區被大、小河環抱,山明水秀,風景美麗。山灣地帶泉水流通,永定河、拒馬河、溫榆河、潮北河、泃河等水系,從山群中奔流而出,匯合之處蜿蜓穿過平原,流向東南的渤海。京坑運河自京東起,逶迤南下。北京的西北面有高山阻擋,東南面與華北大平原和海洋連接,這種靠山倚水的地形,構成了北京氣候的特點。北京四季分明,春天和秋天很短,分別為兩個月和個半月左右;而夏天和冬天則很長,分別為三個月及五個多月。大致而言,北京的春天平均氣溫約為攝氏十度至二十二度之間,具有乾燥、雨水少和風沙多的特點,原因是入春以後氣溫上升得很快,使空氣的濕度降低,加上濕潤的海洋性氣流在乾燥少雲的氣候控制下,還未來得及移動到這裡。由於天氣乾燥,土地乾旱,植物還未長得茂盛,沙土很容易便被刮起。所以,春季北京的婦女多以紗巾罩臉,以保護容顏。
踏入夏天,北京的氣溫轉趨炎熱,白天最高曾到攝氏四十度,一般也在攝氏三十四、五二度,而且甚多暴雨,降水量可達全年總和百份之七十,這是因為大陸性氣候冬夏熱的規律所造成。此外,北京屬於暖溫帶季風氣候,“四季俱可起,最佳新秋時”,雨量較豐,加上肥沃的泥土,植物繁盛,像紫竹、銀杏及古柏等名花古樹早就聞名天下。今日北京的市樹、市花側柏、國槐和月季,深蘊著千年古都的風韻。

北京基本資料
地理位置:北緯39°56',東經116°20'
總面積16808平方公里,市區面積1040平方公里
年平均氣溫:13°C
最冷月份:一月,平均氣溫為-3.7°C
最熱月份:七月,平均氣溫為25.2°C
年平均降雨量:507.7毫米
無霜期:189天
2007-05-18 1:54 am
北京作為城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秦漢以來,北京地區一直是中國北方的重鎮,名稱先後稱為薊城、燕都、燕京、大都、北平、京師、順天府等等。


[編輯] 先秦至秦漢
在春秋戰國時期(前770年—前221年)薊國就在北京地區建立城市,後燕國打敗薊國,後遷都薊,稱為燕都或燕京。

秦代為薊縣,為廣陽郡守駐地。

漢高帝五年,被劃為燕國轄地。元鳳元年復為廣陽郡薊縣,屬幽州。 本始元年更為廣陽國首府。

東漢光武改制時,置幽州刺史部於薊縣。永元八年復為廣陽郡駐所。


[編輯] 兩晉至隋唐
直至西晉時,朝廷改廣陽郡為燕國,而幽州遷治范陽。十六國後趙時,幽州駐所遷回薊縣,燕國改設為燕郡,歷經前燕、前秦、前燕、後燕和北魏的統治而不變。

直至隋開皇三年廢除燕郡。但很快在大業三年,隋朝改幽州為涿郡。

唐初武德年間,涿郡復稱為幽州。貞觀元年,幽州劃歸河北道管轄。後北京成為范陽節度史的駐地。安史之亂期間,安祿山曾經在這裡稱帝,建國號為「大燕」。唐朝平亂後,複置幽州,屬盧龍節度史節制。


[編輯] 五代到遼金元時期
五代初期,軍閥劉仁恭在這裡建立割據政權,自稱燕王,後被後唐消滅。遼朝於會同元年起在北京地區建立了陪都,號南京析津府,開泰元年改號燕京。

貞元元年,金朝皇帝海陵王完顏亮正式建都於北京,稱為中都。此後元朝、明朝和清朝的都城均建立於此。

成吉思汗於1216年攻下北京,遂設置燕京路大興府。元世祖至元元年改為中都路大興府。至元九年,中都大興府正式改名為大都路(蒙古文為Khanbalik,意為「皇城」,音譯為汗八里、甘巴力克)。


[編輯] 明清時期
明朝初年,以應天府 (今南京) 為京師,大都路於洪武元年八月改稱為北平府,同年十月劃歸山東行省。洪武二年三月,改為北平承宣布政使司駐地。燕王朱棣(明成祖)發動靖難戰爭、奪得皇位後,於永樂元年改北平為北京,也稱為「行在」(皇帝所在的都城,就稱「行在」),現在的北京從此得名。永樂十九年正月,明朝政府正式遷都北京,以順天府北京為京師,南京作為留都。

清朝入關後隨即佔領北京,亦稱京師順天府,屬直隸省。並且實行旗民分居政策,也就是八旗居住內城,漢人和回民居住外城(明朝嘉靖皇帝下令修築)。

明清時際的北京衛生問題奇差,皇宮裡,太監如蟻陣,最多時達十萬之眾。李家瑞《北平風俗類征》說:「街衢凸凹,塵風泥雨,牛溲馬勃,囂濁蒸郁,穢區也。」


[編輯] 近代

[編輯] 晚清時期(1860年-1912年)
1860年北京條約簽訂以後,外國使節和傳教士得到允許進入北京,在城內各處興建教堂,使館則集中在東交民巷。


[編輯] 民國初年(1912年-1928年)
1911年辛亥革命後,民國元年1月1日,中華民國定都南京,同年3月遷都北京,直至民國十七年北伐軍攻佔北京,張作霖逃回東北,北洋政府垮臺。起初北京的地方體制仍依清制,仍稱順天府。直至民國三年,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直轄於北洋政府。這一時期,北京新建了有軌電車系統,和一批優秀的文化教育機構,如清華大學,燕京大學,北京大學,輔仁大學,協和醫學院等。


[編輯] 民國中後期(1928年-1949年)
北伐戰爭後,中國的首都遷到南京,北京被改名為北平特別市,同時撤銷京兆地方。民國十九年6月,北平被降為河北省轄市,同年12月復升為院轄市。這一時期,北京失去了首都的地位,但在文化教育方面仍有相當的優勢,被外國人稱為「中國的波士頓」。 1937年七·七事變後,北平被日本佔領,在這裡成立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將北平改名為北京。1945年8月21日,第十一戰區孫連仲部收復北京,並重新更名北平。


[編輯]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今)
1949年1月31日,傅作義率領25萬國民革命軍起義,北平和平解放。同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紀年、國歌、國旗的決議》,北平重新更名為北京。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這裡宣告成立。


[編輯] 地形及水文

北京市衛星圖像
北京市區衛星圖像北京市位於華北平原的西北邊緣,背靠太行山餘脈和燕山山脈,面對遼闊的華北平原。北京與天津相鄰,並與天津一起被河北省環繞。北京平均海拔高度43.5米。永定河從城西南過境。城市用水主要取自北部的密雲水庫。


[編輯] 氣候
北京市的氣候屬於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冬季氣溫常在0攝氏度附近徘徊,夏季最高氣溫可達37攝氏度左右。近年來北京及華北春季多發沙塵暴,損害了北京的形象。為了給奧運會創造更好的環境,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北京市政府大力對內蒙古草原、黃土高原和河北相關地區進行環境治理,最近幾年北京的沙塵情況有所好轉。


[編輯] 行政區劃
主條目:北京市行政區劃
北京現轄16區、2縣,鄉級行政區劃包括128街道、41地區、126鎮、15鄉、4民族鄉、4其它。其中地處北京二環路以內的東城、西城、崇文和宣武四個區是傳統上的內城區。規劃中北京市城區的範圍是北京五環路(原公路一環)以內。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先後有數個近郊縣改為區。由於北京市政治、文化中心的定位,工業重心正在逐漸外移。

市轄區:東城區、西城區、崇文區、宣武區、朝陽區、丰台區、石景山區、海淀區、門頭溝區、房山區、通州區、順義區、昌平區、大興區、懷柔區、平谷區。
縣:密雲縣、延慶縣。

[編輯] 交通
主條目:北京交通
北京市城區的路網結構以矩形環狀為主,道路多以此為依托,與經緯線平行網狀分佈。

先後依托城市擴展,建設了二、三、四、五和六環路。北京是中國大陸最先建設地鐵的城市,始建於1965年7月1日。北京地鐵目前共有4條運營線路,分別是1號線、2號線、13號線和八通線,總里程達114公里。京哈、京沈、京津塘、京石、八達嶺、京承、京開等多條高速公路和京秦鐵路、京哈鐵路、京滬鐵路、京九鐵路、京廣鐵路、京原鐵路、京包鐵路等鐵路幹線彙集於此,此外還有大秦鐵路過境。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是全國最大的民用機場,位於東北部的順義衛星城附近,與市區通過機場高速公路相連接。


雨中的北京站
[編輯] 經濟
2006年北京市國內生產總值達到7720.3億人民幣(約1000億美元),同比增長12%,連續第8年實現兩位數增長,人均GDP達到49505元折合6210美元,同比增加8.8%, 中國大陸僅次於上海,居第二位。北京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增加值分別達到98億,2217.2億和5405.1億元,第三產業規模居中國大陸第一,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70%。當年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19978元,比2005年實際增長12.2%,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8620元,實際增長8.7%.北京居民具有較高的消費能力,2006年全年累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為3275.2億元,比上年增長12.8%。依據最新的國家統計局資料,2005年,北京居民的恩格爾系數已經降低到31.8%,按照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標準,北京已達到「富裕型」社會,但貧富差距拉大問題在北京同樣存在。

北京是中國重要的金融中心和商業中心之一,包括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在內的中國主要商業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政策性銀行,中國人壽、泰康人壽等全國性保險公司總部均設在北京,國家金融宏觀調控制部門、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也在北京運作。北京同時還聚集了大部分國有大型企業總部,其中包括中國石化、中國石油、國家電力、中國電信、中國移動等世界500強企業。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北京也吸引了大量境外跨國公司在北京建立地區總部。


密集的居民樓值得注意的是北京的經濟建設仍然存在問題,主要是人口過度膨脹,人均勞動生產率增長與其他主要城市相比增速較低,GDP增長速度在奧運經濟的拉動下並沒有出現顯著高增長。北京經濟建設還一度陷入與是建設首都經濟還是北京經濟的爭論,北京市根據國務院批准的城市建設規劃,遷出大批耗能大,不經濟的產業部門,把重點放在高新技術產業和服務業上。由於第二產業遭到嚴重削弱曾經導致北京經濟在2000年左右受到國際IT產業波動的強烈影響,在兩個連續季度經濟增長率分別居全國第一和倒數第一,引起中央和北京地方政府的關注,隨後上馬了一批包括北京現代汽車在內的高附加值製造業,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扭轉了北京經濟結構不合理的現象。

2005年在國務院批准的《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0)》中,北京被定位為「國家首都、國際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


[編輯] 商業中心

王府井夜景
初具雛形的CBD一隅王府井
西單
前門
大柵欄(特色商品)
琉璃廠(古玩、文物)
中國國際貿易中心及CBD商業圈
亮馬橋及燕莎商業圈
中關村(電子產品)
鼓樓前
潘家園(古玩、文物、書籍)
新天橋(花鳥市場)
公主墳(手機等通訊產品)
方庄
三里屯 (酒吧一條街)
秀水街
紅橋市場
2007-05-18 1:51 am
1+2)北京
歷史背景


50萬年前,現在北京所在的這個地區便有人類居住。西元前1千年左右,北京發展成蒙古人、朝鮮人跟山東和中原客商做生意的邊貿城鎮。成吉思汗入侵,焚了這座城鎮。西元1215年,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在這焚的城鎮上,建大都,成元朝的首都。1368年,朱元璋起義一舉佔領了這座城市,建立了明朝。大都遂更名北平,意謂北方和平的城巿。35年後,明朝遷都南京。明朝首都再次遷回北平後,北平更名北京,意即北方的首都,隨後明朝更反應敏感地修建了紫禁城。
西元17世紀,滿族取代明朝政權後,建立清朝,成中國的統治者,在此期間北京獲徹底修復,並且城市規模不斷擴大。但這個城巿好像從一開始就注定,只要成中國首都,就必要經歷動蕩混亂。

1911年,辛亥革命使清朝土崩瓦解,國民黨表面上取得了政權。實際上,真正的權力還掌握在軍閥手中,他們將中國劃分成各自為政的領地。
國民黨同各派軍閥之間鬥爭數十年後,1937年日本侵佔北京,並很快吞併了中國東部。國民黨被迫西遷,重慶成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中國的陪都。1945年日本戰敗後,國民黨收復北京。但此時中國內戰即將爆發,國民黨的統治已經搖搖欲墜。
1949 年,隨著毛澤東宣佈「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共產黨人徹底改變了北京的面貌。巨大的城牆推倒了,卻建立起一座座新的紀念建築。如今的地鐵環線就是沿著過去的老城牆修建的,地鐵的許多站名也是根據過去的城門名稱命名的。成百上千的寺廟和紀念碑也被拆毀。了拓寬街道和修建天安門廣場,成片的房屋被夷平地。成群的蘇聯專家參加了援建工程,在北京留下了許多蘇聯式建築。1966年,毛澤東發動了文化大革命,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破壞更是一發不可收拾。中國在隨後的10年一直處於混亂之中。1979年,鄧小平推進「現代化」建設,這位過去深受毛澤東信任,後來成了一位實幹的領導人,帶領中國走出混亂局面。至此,中國再度開放,西方人終於有機會去瞭解共產黨過去的30年。
1989年,天安門爆發大規模學生民主運動,遭到鄧小平政府的血腥鎮壓。當資本主義改革北京帶來無數購物中心,外國投資紛紛看好北京的時候,這場血腥屠殺還是發生了。
1995 年,北京主辦了聯合國婦女大會。中國人費盡周折從聯合國拿到了這次會議的舉辦權後,居然拒絕向數百名想參加會議的代表發放簽證,理由是他們政治不正確。 1996年,北京企圖影響台灣總統選舉結果失敗後,向台灣附近海域發射導彈,製造緊張氣氛。台灣2000年總統選舉中,北京又故伎重演。
鄧小平逝世後不久,1997年7月,中國收回香港,民族情緒高漲。1999年12月,澳門回歸更是非常順利進行。

近年來,北京改變過去的形象作了很大的努力,其中包括廢除該市最後的官方禁區。這些1950年代建立起來的禁區,是了防止外國影響文化大革命而設。此舉北京贏得了2008年奧運會的主辦權,但是在中國官員的心目中,舉辦奧運會的宣傳效果遠比運動本身來得重要,看看他們建議天安門廣場舉行沙灘排球和鐵人三項賽的計畫,就清楚明白了。
北京今日的氣氛,與1989年學生示威時的天安門似乎截然不同。中國決定不通過政治改革就實現現代化。表面上已經看不到明顯的抗議,然而抗議已經轉移到地下。歪曲學術的做法目的在於不失面,現在其實每個人都知道,中國特色的共主義經濟理論真正奠基人是亞當.斯密 (Adam Smith),而不是卡爾.馬克思 (Karl Marx)。不過相比政治,環境問題才是北京的頭號問題,戈壁沙漠正日漸擴大,北京已經成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之一。火速的經濟增長,隨著2008年奧運會的籌備工作而更加速增長,這對已然惡化的環境不啻於雪上加霜 。

3)天安門廣場、人民大會堂
天壇(世界文化遺產,1998年)
故宮(又稱紫禁城,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1987年)
什剎海
八達嶺長城(世界文化遺產,1987年)
頤和園(世界文化遺產,1998年)
圓明園遺址公園
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遺產,2003年)
北海公園
慕田峪長城
司馬台長城
金山嶺長城
居庸關長城
箭扣長城
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世界文化遺產,1987年)
北京動物園
北京植物園
恭親王府花園
西山八大處
奧林匹克公園


收錄日期: 2021-04-22 23:22:2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517000051KK0265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