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問題

2007-05-18 1:04 am
甲午戰爭的起因是宗教??種族??領土紛爭??還是侵略野心??交戰國有哪兩個?

回答 (2)

2007-05-18 1:08 am
✔ 最佳答案
1. 中日甲午戰爭的背景:



1894年,中日兩國為了朝鮮東學黨事件而衝突,終引發甲午戰爭。現述中日甲午戰爭的背景:



1. 大陸政策(遠因)

日本向為中國藩屬,但自明治維新(1868年)後,國富兵強,為滿足政治﹑經濟野心,積極推行「大陸政策」,企圖先征服朝鮮為踏腳石,進而侵略中國大陸。



2. 江華條約(遠因)

1873年,日本曾派使來華試探,得知清廷不干預朝鮮內政外交,此助長了日本侵略朝鮮的野心。1875年,日本派軍艦強佔朝鮮的江華灣;1876年,迫朝鮮訂立《江華條約》,承認朝鮮為獨立國。清廷以朝鮮仍臣服,未加理會。



3. 濟物浦條約(遠因)

1882年,朝鮮政府的親華派大院君發動「壬午兵變」,欲消滅親日的閔妃一派。中日派兵平亂,事後日本迫朝鮮簽訂《濟物浦條約》,容許日本留兵駐守,形成中日雙方軍隊在朝鮮對峙的局面。



4. 天津條約(遠因)

1884年,朝鮮獨立黨(新黨)勾結日本發動「甲申兵變」,攻殺親清的舊黨,清軍將領袁世凱率兵入宮平亂。1885年,日本的伊藤博文與李鴻章談判,簽訂《天津條約》,規定日後再出兵朝鮮,須先知會對方。自此,朝鮮成為中日兩國的共同保護國。



5. 東學黨事件(導火線\近因)

1894年,朝鮮發生「東學黨事件」,中日兩國同時出兵,亂平後,中國要求日本撤兵,日本拒絕,佔領漢城,並迫朝鮮脫離中國保護。其後,日軍更擊沉中國運兵船高陞號(豐島之役),突襲駐朝鮮牙山的清軍(牙山之役),清廷遂向日本正式宣戰。



1894年8月1日,中日兩國同時宣戰,這年歲次甲午,故稱中日甲午戰爭。翌年2月,中國的北洋艦隊全軍覆沒,中日簽訂《馬關條約》,結束戰爭。



~~~~~~~~~~~~~~~~~~~~~~~~~~~~~~~~~~~~~~~~~~~

2. 中日甲午戰爭的經過:



1894年,中日兩國為了朝鮮東學黨事件而衝突,終引發甲午戰爭。現述中日甲午戰爭的經過:



1. 東學黨事件(導火線\近因)

1894年,朝鮮東學黨事件亂平之後,日本拒絕撤兵,佔領漢城,並迫朝鮮脫離中國保護。其後,日軍更擊沉中國運兵船高陞號(豐島之役),突襲駐朝鮮牙山的清軍(牙山之役),清廷遂向日本正式宣戰。



2. 平壤之役(陸戰)

8月初,清軍駐朝鮮的15000軍隊集中在平壤。9月,40000日軍分兩路攻陷平壤,清總兵左寶貴戰死殉國,統帥葉志超逃遁遼東。



3. 黃海之役(海戰)

平壤戰役後兩日,中日海軍在黃海相遇,激戰4小時,中國4艘軍艦沉沒,致遠號管帶(艦長)鄧世昌戰死,官兵死傷千餘。李鴻章聞訊,為保存實力,令餘艦退守威海衛。



4. 遼東之役(陸戰)

  日軍隨即兩路進攻遼東。陸路渡鴨綠江,連陷鳳凰城及安東等重鎮;海路從遼東半島登陸,攻陷大連﹑旅順等重要港口。



5. 威海衛之役(海戰)

  1895年2月,日軍海陸兩面包抄威海衛,佔領炮台,炮轟北洋艦餘艦,海軍提督丁汝昌與部下內訌,突圍不果,服毒自殺,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6. 訂立和約

日軍又南陷澎湖,威脅台灣,清廷知事無可為,遂命李鴻章為全權大臣赴日議和,1895年4月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簽訂《馬關條約》,中日甲午戰爭正式結束。



中日甲午戰爭的失敗,對中國朝野打擊很大,《馬關條約》又是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影響中國至深。  



~~~~~~~~~~~~~~~~~~~~~~~~~~~~~~~~~~~~~~~~~~~



《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



1.中國承認朝鮮完全「自主」 4.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

2.割讓台灣﹑澎湖列島和遼東半島給日本 5.允許日人在通商口岸設廠及居住

3.賠償日本軍費二億兩 6.日本享受最惠國待遇



~~~~~~~~~~~~~~~~~~~~~~~~~~~~~~~~~~~~~~~~~~~



3. 中日甲午戰爭的影響:



1894年,中日兩國為了朝鮮東學黨事件而衝突,終引發甲午戰爭。現述中日甲午戰爭的影響:



中國方面



1. 引起瓜分之勢(政治)

甲午戰爭,中國竟敗於小國日本手上,國際地位迅速滑落,且日本割佔大片土地,誘發列強藉口調停有功,紛紛在中國強租港灣,劃定勢力範圍,有瓜分中國之勢。



2. 激發救國運動(政治)

甲午慘敗,證實只求「船堅炮利」的洋務運動失敗,中國面臨瓜分危機,有識之士紛紛尋求救國途徑,有康有為﹑梁啟超的維新運動,孫中山的革命活動。





3. 嚴重打擊工業(經濟)

根據《馬關條約》,日本人得在各口岸設立工廠,列強援引最惠國條款,取得同樣權利,於是外國商品成本大減,嚴重打擊當時正萌芽的中國輕工業。



4. 財政面臨破產(經濟)

《馬關條約》的軍費賠償和遼東半島贖金高達二億三千萬兩之鉅,清廷根本無法應付,只好向英﹑法﹑俄大舉借債,而以關稅作抵押,從此外人操控關稅,使清廷財政瀕臨破產。



國際方面



5. 加強日本野心

甲午戰爭中國的不堪一擊,增強日本侵華野心;為日本佔據的朝鮮﹑台灣﹑澎湖成為日本侵華的基地;而中國的巨額賠款,更加強日本發展侵華的軍事實力。



6. 引起日俄戰爭

《馬關條約》中,中國割讓遼東半島給日本,影響俄國在華利益,俄國遂聯同德﹑法強迫日本歸還遼東半島。此事加深日俄矛盾,終引發1904年的日俄戰爭。



甲午戰後,日本聲望大增,而其在華奪取的利益,遠超西方各國,列強在華均勢遂遭破壞,遠東從此多事。 
2007-05-18 1:15 am
起因
沙俄在中國東北與北韓半島勢力的擴張使日本擔心在遼東半島與北韓的霸權。在1875年,日本與北韓簽署了不平等《江華條約》,使北韓給與日本貿易特權與互相承認自主獨立國家。此條約在北韓造成了保守黨與維新派的鬥爭。保守黨想維持「事大交小」傳統的外交方式,維新派想因此脫離於清朝的冊封關係,與西方國家結交來發展北韓。但清朝仍然控制了李朝朝廷保守的官員與貴族。 在1884年,北韓維新派試圖推翻李朝。在北韓的邀請下,袁世凱帶領清軍開入漢城,並且殺了幾個日本人。中日天津會議專條避免了兩國的戰爭,日本與清朝同時從北韓撤兵,和約定兩國或一國要派兵,應先互行文知照。 1894年春,北韓爆發“東學黨”農民起義,北韓政府於6月3日請求清政府派兵協助鎮壓。

清朝
北洋海軍自1888年正式建軍後,配置有主力艦定遠號及鎮遠號,各有12寸巨炮4尊,航速分別為14.5節及15.4節。甲午戰爭前夕,英國的阿摩士莊(Armstrong)船廠向李鴻章推銷世界航速最快,達23節的四千噸巡洋艦。這艘艦最後被日本買下了,也就是後來的吉野號,在甲午一戰發揮極大戰力。1894年5月下旬李鴻章校閱北洋海軍,奏稱:“北洋各艦及廣東三船沿途行駛操演,船陣整齊變化,雁行魚貫,操縱自如……以魚雷六艇試演襲營陣法,攻守多方,備極奇奧。”“於駛行之際,擊穹遠之靶,發速中多。經遠一船,發十六炮,中至十五。廣東三船,中靶亦在七成以上。”“夜間合操,水師全軍萬炮併發,起止如一。英、法、俄、日本各國,均以兵船來觀,稱為節制精嚴。”戰爭前夕,北洋艦隊的大沽、威海衛(今山東威海)和旅順(今屬遼寧大連)三大基地建成,英國觀察員看完北洋艦隊的操演後上書海軍部,也認為北洋艦隊的戰力不容小覷。

但是後期因為李鴻章解雇了當時訓練海軍的英國人琅威理,引致北洋艦隊軍紀出現問題,“有某西人偶登其船,見海軍提督正與巡兵團同坐鬥竹牌也。”「每北洋封凍,海軍歲例巡南洋,率淫賭於香港、上海,識者早憂之」。1888年後因為軍費被挪用去修建頤和園,所以北洋海軍未添船購炮,“從前撥定北洋經費號稱二百萬兩,近年停解者多,歲僅收五六十萬。”[1]“中國水雷船排列海邊,無人掌管,外則鐵鏽堆積,內則穢污狼藉,業已無可駛用。”至於領導丁汝昌“孤寄群閩人之上,遂為閩黨所制,威令不行”。劉步蟾則被人們稱為“實際上之提督者”。


日本
1882年,日本海軍還祇是魚雷艇和二千噸以下的近海鐵甲艦為主,無大型鐵甲巡洋艦。1885年,日本提出十年的擴軍計劃,意圖超過北洋海軍。1886年,法國海軍工程師白勞易(Louis-Émile Bertin)受雇建造4700噸級大型鐵甲巡洋艦「松島號」和「厳島號」。1890年時,中國北洋艦隊的總排水量為27000噸,而日本海軍的總排水量在17000噸以上。日本以國家財政收入的60%來發展海、陸軍,當時日本政府的年度財政收入祇有八千萬日元。1893年起,明治天皇又決定每年從自己的宮廷經費中撥出三十萬日圓,再從官員的薪水裡取十分之一,補充造船費用。到了1894年甲午戰爭時,日本海軍艦隊總排水量為72000噸,並且多有配置速射炮的新式艦艇。相反,北洋艦隊自1888年正式成立後,再未添加任何船隻。1891年後,又停購槍炮彈葯,後來海軍軍費挪用修了慈禧的頤和園。

戰前日本實際動員兵力達240616人,174017人有參戰經驗,海軍擁有軍艦32艘、魚雷艇24艘,排水量72000噸,超越北洋水師。日本對清廷改革後的實力仍有顧忌,對於北洋水師不敢輕敵,1880年日本參謀本部長山縣有朋的調查報告中指出,大清帝國平時可征兵425萬,戰時可達850萬人之多,“鄰邦之兵備愈強,則本邦之兵備亦更不可懈”。


過程
甲午戰爭始於1894年7月25日的豐島海戰,至8月1日清朝政府對日宣戰和日本明治天皇發布宣戰詔書,1895年4月17日以簽署《馬關條約》而告結束。整個戰爭持續近9個月,依據戰場轉換及雙方作戰態勢的變化,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第一階段,從1894年7月25日到9月17日。戰爭分陸戰與海戰雙向進行,陸戰主要是在朝鮮半島上的平壤之戰,海戰主要是黃海海戰。

陸面戰鬥在三個戰場同時展開:大同江南岸戰場、玄武門外戰場、城西南戰場。當時駐守平壤的清軍三十五營共一萬七千人,日軍也有一萬六千多人,雙方戰力相埒。日軍第九混成旅團首先向大同江南岸清軍發起進攻,太原鎮總兵馬玉崑奮勇抗擊,日軍無功而返。同時日海軍聯合艦隊進入黃海合擊北洋水師艦隊,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的大規模現代海戰,至今仍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次。激戰5小時後,北洋艦隊損失巡洋艦5艘,受傷4艘,日艦僅傷5艘。9月15日,日軍分三路總攻平壤,戰鬥至為激烈,高州鎮總兵左寶貴不幸中炮犧牲,隨後玄武門失守,葉志超下令徹退,六日內狂洩五百餘里,26日清軍直抵鴨綠江以北的中國境內。日本聯合艦隊達到了控制黃海制海權的目的。


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從1894年9月17日到11月22日。戰場位於遼東半島,以陸戰為主。9月25日,日軍在鴨綠江上搭浮橋搶渡成功,向虎山清軍陣地發起進攻。清軍守將馬金敘、聶士成被迫撤出陣地。日軍陷虎山。其他清軍各部不戰而逃,山縣有朋即將第一軍司令部移於虎山。26日,日軍佔領了九連城和安東縣(今丹東),同日日軍在旅順花園口登陸,10月9日,攻佔金州,10日陷大連灣,至此清軍在鴨綠江防線全線崩潰。25日旅順陷落,日軍進行大屠殺。


第三階段
第三階段,從1894年11月22日到1895年4月17日,有威海衛之戰和遼東之戰。1895年1月20日,日本第二軍共兩萬五千人,在日艦掩護下開始在榮成龍須島登陸。30日日軍集中兵力進攻威海衛南幫炮台。營官周家恩壯烈犧牲,炮台終被日軍攻佔。2月3日日軍陷威海衛城,劉公島成為孤島,日本聯合艦隊司令伊東祐亨曾致書丁汝昌勸降。10日,定遠號彈藥告罄,劉步蟾下令將艦炸沉,隨後劉步蟾自殺。11日,丁汝昌自殺。17日,日軍在劉公島登陸,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北線日軍在海軍配合,一路攻陷鳳凰城、海城、營口、田莊臺。清廷求和心切,派李鴻章為全權大臣,赴日議和。4月17日簽定《中日馬關條約》,甲午戰爭結束。
參考: 維基百科

收錄日期: 2021-04-12 20:52:5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517000051KK0234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