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已答過的了:
十三點是上海方言,相關說明如下:
http://shanghai.online.sh.cn/culture/shxh/shxh_12.htm
俗語。詞義等同於癡頭怪腦,愚昧無知。
是吳越方言、滬語(上海話)中使用率最高的詞之一。
俗語出典釋法不一。
有人認為是英語hysteria(歇斯底里,即癔病)的「洋涇濱語」,
但癔病的一般症狀表現為瘋狂急躁,語言含糊不清,
與其有很大差別,所以大多數人否認這個來源。
據1922年般《上海指南,滬蘇方言紀要》中釋癡字共十三畫,
故滬人以「十三點」隱指癡顯然這一解釋比較符合。
滬語「十三點」主要用於指女性的癡頭怪腦,愚昧無知,
如癡情、癡心、癡呆等,
而該詞也多出自婦女之口,男子較少使用該詞。
由於「十三點」來自「癡」的十三筆,
以後又派生出許多與「十三點」完全同義的詞,
如「B拆開」、「電話聽筒」(舊電話聽筒中設13個小孔)等。
「十三點」是上海市井俚語,因為解放之後大量上海人南移,才變成趣怪廣州話。「十三點」初時意謂「敲亂鐘」,原來舊時的時鐘,每逢一小時便報時一次,例如下午四時,鐘擺便會敲響四下,五點敲五下,最多到十二點,也不過敲十二下,但居然敲出十三響,不可能有十三點的啊 !當然是出了問題,正如俗語所講瘋瘋癲癲的。所以,「十三點」就用來形容人言行舉止瘋瘋顛顛、不夠端壯
「十三點」原本不是廣東話,而是上海市井俚語,但因為解放之後大量上海人南移,才變成趣怪的廣東話。「十三點」初時意謂「敲亂鐘」,因為舊時的時鐘,每逢一小時便報時一次,例如下午四時,鐘擺便會敲響四下,最多也不過敲十二下,除非鐘是壞了,否則當然不會有第十三下聲響,所以「十三點」就代表人既性格有些好像壞了的鐘,有點失常,亦即所謂的「癲癲地」,但卻不一定是不正經的孩子,只是行為上有一點與別不同而已。
2007-05-16 12:28:29 補充:
十三畫的是這個"痴"字,因為翻譯為繁體字時改了. 對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