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的資料

2007-05-16 5:02 am
他的身份?

他的性格?

他的事蹟?

他的結果?

他對後世的影響?

回答 (5)

2007-05-16 5:05 am
✔ 最佳答案
玄奘(仁壽2年(602年) - 麟德元年2月5日(664年3月7日)),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師,漢傳佛教歷史上最偉大的譯師。俗姓陳,本名褘,出生於河南洛陽洛州緱氏縣(今河南省偃師市南境)。佛教法相宗創始人。《西遊記》中唐僧的原型。
目錄 [顯示] 1 早期生活
2 西行求法
3 西遊記
4 參考
5 外部連結

[編輯] 早期生活 玄奘的家族位於河南洛州緱氏縣(今河南省偃師市南境),家族本是儒學世家。上有三個哥哥。他的曾祖、祖父都是官僚,到了他父親陳惠,便潛心儒學不做官了。
少時因為家境困難,跟著他二兄長捷法師住在洛陽淨土寺,學習佛經,在那裡待了五年,當時還是隋朝時期。在這期間他學習了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而他本人偏好後者。他十一歲(613)就熟習《法華》、《維摩》。十三歲時(615)洛陽度僧,破格入選。其後聽景法師講《涅槃》,從嚴法師學《攝論》,升座覆述,分析詳盡,博得大眾的欽佩。隋煬帝大業末年,兵亂饑荒,玄奘和他的二兄前往長安後,得知當時名僧已多聚在蜀地,因又同往成都。在那裡聽寶暹講《攝論》、道基講《雜心》、惠振講《八犍度論》。三、五年間,究通諸部,聲譽大著。唐高祖武德五年(622),玄奘在成都受具足戒。武德七年(624)離開成都,沿江東下參學。先到了荊州天皇寺。講《攝論》、《雜心》,淮海一帶的名僧聞風來聚。六十高齡的大德智琰也對他執禮甚恭。講畢以後,繼往趙州從道深學《成實》,又到揚州聽 惠休講《雜心》、《攝論》。貞觀元年(627),玄奘再到長安,從道岳、法常、僧辯、玄會諸師鑽研《俱舍》、《攝論》、《涅槃》,他很快就窮盡各家學說, 受到稱讚,聲譽滿京師。僕射蕭瑀,奏請令他住莊嚴寺。但是玄奘覺得多年來在各地講筵所聞,異說不一,特別是當時流行的《攝論》、《地論》兩家有關法相之說 不能統一,很想得著總賅三乘學說的《瑜伽師地論》,以求會通一切(這一見解大概是受了當時來華的波頗蜜多羅的啟發而生),於是決心往印度求法。
618年隋朝滅亡,玄奘和他的兄長逃至長安(當時已經是唐朝首都),之後再往南至四川成都。在這裡他們兄弟二人花了約二到三年的時間繼續深研佛經。
622年,玄奘20歲那年剃度出家;之後,他離開他的兄長然後回到長安學習外國語文和佛學。

[編輯] 西行求法 玄奘自出家以還,便曾經計劃往天竺學習佛法,跟從戒賢大師學習,以及參觀佛法,但多次都未成事。由於等不到唐朝出國的過所(護照),一直沒法出國,公元627年,唐玄奘終於偷渡由長安出發隻身前往天竺,經過高昌得鞠文泰禮重,沿著西域過帕米爾高原前往,歷經艱難險阻後到達天竺。在天竺的十多年間,玄奘跟隨過許多有名的僧人,他停留過的寺宇包括當時有名的佛教學習中心那爛陀寺,他向該寺的主持,印度佛學權威戒賢法師學習佛經。及後,玄奘更加徒步考察了整個南亞次大陸,昔有真唯識量重,在曲女城佛法講座中,十八天內,無人能難倒他,名揚全天竺,分別被當地大乘教徒譽為「大乘天」和小乘教徒譽為「解脫天」」。在貞觀十三年,他在那蘭陀寺代戒賢大師講授《攝大乘論》和《唯識抉擇論》。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玄奘的一座雕刻,在西安大雁塔 643年,他啟程回國,並將當地的約657部佛經帶回中土。646年,回到長安,受到了唐太宗的熱情接待。(據後世分析,唐太宗熱情接待玄奘是為了獲取西域的情報,因為當時唐正準備對西突厥用兵).652年(永徽三年),玄奘在長安城內慈恩寺的西院築五層塔,即慈恩寺塔 (故稱),也就是今天的大雁塔,用以貯藏自天竺攜來的經像。1962年,寺內建立了玄奘紀念館。故大雁塔成為了玄奘西行求法、歸國譯經的紀念建築物。 回到中土後,在唐太宗的支持下,在長安設立了國立翻譯院,參與的學生與人員來自亞洲東部各地。他花了十多年時間在今西安北部約150公里的銅川市玉華宮內將約1,330卷經文譯成漢語。玄奘本身最感興趣的是「唯識」這一部份。這些佛經之後再傳往韓國和日本。
玄奘因著自己的見解以及翻譯與註解經文的努力而創始了法相宗。雖然,這一宗派沒有持續很久,但是他的許多學說卻深深的影響了其他較為成功的宗派。
由玄奘法師口述而成的《大唐西域記》,堪稱中國歷史上的經典遊記。因為印度歷史紀錄的缺乏,這本珍貴的遊記也是研究印度歷史不可缺少的文獻。
玄奘於664年去世,最初葬於白鹿原雲經寺;669年,改葬於少陵原(又稱鳳棲原),建有舍利塔,併為此在這裡建立興教寺。

[編輯] 西遊記 名著《西遊記》這部小說中描繪的唐僧(唐三藏),雖然近似作者基於玄奘法師的聯想所刻意取角,但基本上仍屬於個別創建的故事與人物角色,不應因此誤解為史實或歸類為歷史小說。其中著名的孫悟空、豬八戒(悟能)和沙悟淨,及西遊除魔降妖生動活潑的豐富情節,明顯並非記述玄奘遊歷天竺的故事,而另有其獨特而廣泛的人文意義與哲學、藝術與社會價值。
佛教對《西遊記》這部書,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近代的禪宗高僧虛雲大師,指斥《西遊記》是道教徒寫了來詆毀佛教的;而也有人認為,《西遊記》其實隱諱地記錄了修行的過程,若不懂佛教文化,則寫不出這部書。



[編輯] 參考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
[編輯] 外部連結 玄奘法師
參考: ~~維基百科~~
2007-05-16 5:10 am
生平事蹟
  玄奘法師,俗姓陳,本名禕,河南穎川人,生於隋文帝開皇十六年(AD596),陳禕在家排行最小,其兄陳素早已出家為僧,並帶他到洛陽聽高僧講學,引起陳禕對佛經的興趣,並於十三歲時在洛陽淨土寺出家為僧,法號玄奘。跟隨名師學習經論,二十七歲時,玄奘在荊州與眾僧論佛學,漸漸成名,並稱他為「釋門千里駒」,「自是學徒改觀,譽滿京邑」。
  但玄奘發覺佛教各家說法各有不同,並各據師承,譯經時各有隱顯,使佛經有很多費解的地方。當時他知道印度有一個精通「瑜珈」(大乘佛教的派別),兼通百家的戒賢法師在印度那爛陀寺講學,於是激發起玄奘「誓遊西方,以問所惑。」
  當然,玄奘赴印,亦有效法前賢之動機,「昔法賢,智嚴亦一時之士,皆能求法導利群生,豈使高跡無追,清風絕後?大丈夫當繼之。」
  唐朝初年,突厥興盛,屢侵中土,於是朝廷禁止國人越境,玄奘曾結伴上表,請求允許出境,不允,貞觀元年,長安農業失收,唐政府乃許災民到附近就食,於是玄奘混在飢民之中,經秦州,蘭州,涼州至瓜州,隨後到玉門關,輾轉往北道,經伊吾,到達高昌,時高昌王麴文義性好佛法,欲留玄奘,但玄奘決意西行,至碎葉城,康居,吐火羅國,並越過蔥嶺至阿富汗境內,東行入北印度,其後遊遍五印度,並在中印度摩揭陀國的那爛陀寺隨戒賢法師學習佛經,貞觀十六年,玄奘在曲女城主持佛學辯論大會,參加者有五印度十八國國王,三千多名大小乘高僧,由玄奘主持講解《真唯識量頌》經過十八日,無人能難一字,於是印度人稱玄奘為大乘天,聲威遠播印度,西域諸國。
  貞觀十七年,玄奘東歸中國,時年四十八,玄奘由北印度出發,越過蔥嶺,至天山南道,沿崑崙山北麓至于闐,且末,沿河西四郡返回中國,玄奘於貞觀十九年正月返回長安,謁見太宗,後奉旨在弘福寺從事譯經的工作,貞觀二十二年,他出任為大慈恩寺的主持,終在高宗麟德元年逝世,享年六十九歲,時高宗更歎曰:「朕失國寶矣!」

貢獻
政治方面:唐代聲威遠播
  玄奘在印度,隨那爛陀寺戒賢法師學習瑜珈論,苦修五年,終得成果;此外,玄奘在印亦宣揚大唐聲威,如道翅所著的《續高僧傳》有言:
「初奘在印度,聲揚五天(竺),稱述支那(中國)人物為盛,戒日王並菩提寺僧,見聞此國,為日久矣……及玄奘安返,乃遣中使,諸經寶,遠獻東夏,是則天竺信命,自玄奘而通。」
  而且,玄奘以外國人身份,在印度的無遮大上講經,聲威遠震五天竺,結果載譽而歸來,玄奘西行,充份表現出中國人的吸收和創造的才華,除了將佛教思想傳入中國,更在天竺傳揚大唐聲威,其後天竺諸國紛紛遣使來朝,可見玄奘西行,使唐代聲威大大提高,遠播西域、天竺等地。

宗教方面:一.創立佛教支派
  玄奘西遊留學,曾求學於那爛陀寺,從名師戒賢法師學習,其後更代替德高望重的戒賢法師,成為那爛陀寺的首席講師,並以梵文著《會宗論三千頌》,及《真唯識量頌》,於曲女城宣讀時,竟無人能破,玄奘返回中國後,將唯識宗經書大量翻譯為中文,創立唯識大乘教,(即「唯識宗」,「法相宗」),玄奘亦為中國唯識宗(法相宗)第一大師,後世推為始祖。

宗教方面:二.翻譯佛學名著
  玄奘在印度所得的經律,凡五百二十卷,六百五十七部,皆為善本(最完善的版本),初本或手抄本,歸國後,即在弘福寺,弘法院,大慈恩寺等寺院翻譯佛學經典,玄奘譯經,先讀梵文,加以標點,最後翻譯。自貞觀十九年三月開始,至高宗龍朔六年止,前後十九年,玄奘共譯經七十多部,一千三百多萬言,包括《瑜珈師地論》,《顯揚聖教論》,《唯識二十論》,《大般若論》等。
  玄奘精通梵文,其主持之翻譯,以正確的語言學知識,對原來佛經作忠實的翻譯,以直譯的方法,輔以意譯,既不損害原意,又便於讀者瞭解意思,就當時來說,是創新的翻譯方法。其譯經的工作,天獲得皇帝的支持而進行,設備完善,成績卓著,為中國翻譯史上寫上新一頁。

史地方面:加深對西域的了解
  玄奘歸國後,口述西行所見所聞,並由弟子辯機筆錄,將其遊歷經過,著成《大唐西域記》(西域傳)共十二卷,內容詳述天山南北二道及印度縱橫全境(當時印度共八十國,玄奘只有五國沒有到達)對於印度各國的政教情況,都有記錄。全書記載了玄奘往返西域、印度等一百一十國及傳聞所得知的二十八國城邦地區國家,凡山川形勢,地理位置,歷史沿革,風土習俗,物產氣候,宗教信仰,文化語言作一介紹,其中多為舊唐書、新唐書所無,為研究中亞及天竺古代歷史及地理之重要資料。
  此外,此書亦廣為外國學者所重視,並有英、法、俄、德等譯本,二十世紀英國作家斯密士嘗言:
「對這部著作,無論評價多高,也不會過份。」
  可見此書深受外國學者的重視。
  至於玄奘弟子慧立所著《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十卷,則為玄奘口述之忠實記錄,據考古學者在新疆實地考察,証明首卷所載的江州,伊吾國的行程,與今日由西安至哈密相符,故亦可視作大唐西域記的姊妹篇。

文化方面:中印文化交流
  玄奘西行,為中西交通史上一大盛事,亦為中印交流的盛事,中印兩大民族是亞洲文代的巨擘,因受天然環境的阻隔,使兩大文明古國不易發生接觸。玄奘西行,使中印文化得到溝通,不但傳入印度大小乘佛教經論,推動中國佛教發展;並且輸入印度的曆法,醫學,天文,算術,藝術,對中國的曆法,天文,算術等有極大的影響,另外,玄奘又將印度的辯理形式邏輯:因明學思想傳入中國,促進中國邏輯學的發展,使中國文化內容更加充實。
  另一方面,玄奘還將老子的《道德經》譯為梵文,傳至西域、印度,此外,玄奘曾向戒日王介紹唐代樂曲《秦王破陣樂》,對中印文化交流,貢獻極大。
2007-05-16 5:08 am
玄 奘

生平事蹟
  玄奘法師,俗姓陳,本名禕,河南穎川人,生於隋文帝開皇十六年(AD596),陳禕在家排行最小,其兄陳素早已出家為僧,並帶他到洛陽聽高僧講學,引起陳禕對佛經的興趣,並於十三歲時在洛陽淨土寺出家為僧,法號玄奘。跟隨名師學習經論,二十七歲時,玄奘在荊州與眾僧論佛學,漸漸成名,並稱他為「釋門千里駒」,「自是學徒改觀,譽滿京邑」。
  但玄奘發覺佛教各家說法各有不同,並各據師承,譯經時各有隱顯,使佛經有很多費解的地方。當時他知道印度有一個精通「瑜珈」(大乘佛教的派別),兼通百家的戒賢法師在印度那爛陀寺講學,於是激發起玄奘「誓遊西方,以問所惑。」
  當然,玄奘赴印,亦有效法前賢之動機,「昔法賢,智嚴亦一時之士,皆能求法導利群生,豈使高跡無追,清風絕後?大丈夫當繼之。」
  唐朝初年,突厥興盛,屢侵中土,於是朝廷禁止國人越境,玄奘曾結伴上表,請求允許出境,不允,貞觀元年,長安農業失收,唐政府乃許災民到附近就食,於是玄奘混在飢民之中,經秦州,蘭州,涼州至瓜州,隨後到玉門關,輾轉往北道,經伊吾,到達高昌,時高昌王麴文義性好佛法,欲留玄奘,但玄奘決意西行,至碎葉城,康居,吐火羅國,並越過蔥嶺至阿富汗境內,東行入北印度,其後遊遍五印度,並在中印度摩揭陀國的那爛陀寺隨戒賢法師學習佛經,貞觀十六年,玄奘在曲女城主持佛學辯論大會,參加者有五印度十八國國王,三千多名大小乘高僧,由玄奘主持講解《真唯識量頌》經過十八日,無人能難一字,於是印度人稱玄奘為大乘天,聲威遠播印度,西域諸國。
  貞觀十七年,玄奘東歸中國,時年四十八,玄奘由北印度出發,越過蔥嶺,至天山南道,沿崑崙山北麓至于闐,且末,沿河西四郡返回中國,玄奘於貞觀十九年正月返回長安,謁見太宗,後奉旨在弘福寺從事譯經的工作,貞觀二十二年,他出任為大慈恩寺的主持,終在高宗麟德元年逝世,享年六十九歲,時高宗更歎曰:「朕失國寶矣!」

貢獻
政治方面:唐代聲威遠播
  玄奘在印度,隨那爛陀寺戒賢法師學習瑜珈論,苦修五年,終得成果;此外,玄奘在印亦宣揚大唐聲威,如道翅所著的《續高僧傳》有言:
「初奘在印度,聲揚五天(竺),稱述支那(中國)人物為盛,戒日王並菩提寺僧,見聞此國,為日久矣……及玄奘安返,乃遣中使,諸經寶,遠獻東夏,是則天竺信命,自玄奘而通。」
  而且,玄奘以外國人身份,在印度的無遮大上講經,聲威遠震五天竺,結果載譽而歸來,玄奘西行,充份表現出中國人的吸收和創造的才華,除了將佛教思想傳入中國,更在天竺傳揚大唐聲威,其後天竺諸國紛紛遣使來朝,可見玄奘西行,使唐代聲威大大提高,遠播西域、天竺等地。

宗教方面:一.創立佛教支派
  玄奘西遊留學,曾求學於那爛陀寺,從名師戒賢法師學習,其後更代替德高望重的戒賢法師,成為那爛陀寺的首席講師,並以梵文著《會宗論三千頌》,及《真唯識量頌》,於曲女城宣讀時,竟無人能破,玄奘返回中國後,將唯識宗經書大量翻譯為中文,創立唯識大乘教,(即「唯識宗」,「法相宗」),玄奘亦為中國唯識宗(法相宗)第一大師,後世推為始祖。

宗教方面:二.翻譯佛學名著
  玄奘在印度所得的經律,凡五百二十卷,六百五十七部,皆為善本(最完善的版本),初本或手抄本,歸國後,即在弘福寺,弘法院,大慈恩寺等寺院翻譯佛學經典,玄奘譯經,先讀梵文,加以標點,最後翻譯。自貞觀十九年三月開始,至高宗龍朔六年止,前後十九年,玄奘共譯經七十多部,一千三百多萬言,包括《瑜珈師地論》,《顯揚聖教論》,《唯識二十論》,《大般若論》等。
  玄奘精通梵文,其主持之翻譯,以正確的語言學知識,對原來佛經作忠實的翻譯,以直譯的方法,輔以意譯,既不損害原意,又便於讀者瞭解意思,就當時來說,是創新的翻譯方法。其譯經的工作,天獲得皇帝的支持而進行,設備完善,成績卓著,為中國翻譯史上寫上新一頁。

史地方面:加深對西域的了解
  玄奘歸國後,口述西行所見所聞,並由弟子辯機筆錄,將其遊歷經過,著成《大唐西域記》(西域傳)共十二卷,內容詳述天山南北二道及印度縱橫全境(當時印度共八十國,玄奘只有五國沒有到達)對於印度各國的政教情況,都有記錄。全書記載了玄奘往返西域、印度等一百一十國及傳聞所得知的二十八國城邦地區國家,凡山川形勢,地理位置,歷史沿革,風土習俗,物產氣候,宗教信仰,文化語言作一介紹,其中多為舊唐書、新唐書所無,為研究中亞及天竺古代歷史及地理之重要資料。
  此外,此書亦廣為外國學者所重視,並有英、法、俄、德等譯本,二十世紀英國作家斯密士嘗言:
「對這部著作,無論評價多高,也不會過份。」
  可見此書深受外國學者的重視。
  至於玄奘弟子慧立所著《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十卷,則為玄奘口述之忠實記錄,據考古學者在新疆實地考察,証明首卷所載的江州,伊吾國的行程,與今日由西安至哈密相符,故亦可視作大唐西域記的姊妹篇。

文化方面:中印文化交流
  玄奘西行,為中西交通史上一大盛事,亦為中印交流的盛事,中印兩大民族是亞洲文代的巨擘,因受天然環境的阻隔,使兩大文明古國不易發生接觸。玄奘西行,使中印文化得到溝通,不但傳入印度大小乘佛教經論,推動中國佛教發展;並且輸入印度的曆法,醫學,天文,算術,藝術,對中國的曆法,天文,算術等有極大的影響,另外,玄奘又將印度的辯理形式邏輯:因明學思想傳入中國,促進中國邏輯學的發展,使中國文化內容更加充實。
  另一方面,玄奘還將老子的《道德經》譯為梵文,傳至西域、印度,此外,玄奘曾向戒日王介紹唐代樂曲《秦王破陣樂》,對中印文化交流,貢獻極大。
2007-05-16 5:06 am
玄奘大師
唐代高僧的法號。(西元602~664)俗姓陳,名褘,洛州緱氏(今河南偃師緱氏鎮)人。幼年因家境貧困,隨兄長捷法師住洛陽淨土寺,學習佛經。十三歲入選為僧。其後遊歷各地,參訪名師,研究涅槃經、攝大乘論、雜阿毗曇心論、成實論、俱舍論等。因感諸家各擅一宗,說法不一,故欲取得總賅三乘的瑜伽師地論來解決疑難而決心西行求法。唐太宗貞觀三年(629)從長安出發,歷盡艱險,才到那爛陀寺,爛陀寺是印度當時成千上萬寺院中最為壯麗崇高的一所,是戒日王(統一印度的著名國王)統治下的一所巨大的佛學院,主持寺院的是佛教宗師戒賢被稱謂「正法藏」,玄奘投入戒賢之門。玄奘在寺中很受尊重。寺裏應有三藏法師十人,他被增補在內。貞觀十年,玄奘週遊五印度,遍遊佛教聖地,訪問有名學者,考察印度風俗。在印度。玄奘大師進一步研究佛學並寫作了《會宗論》,《制惡見論》,後來成為佛教史上的名著。戒日王為了進一步宏揚大乘有宗,為玄奘召開了一次盛會,參加盛會的有五印度中的國王和僧俗等共約幾十萬人,在大會上玄奘為主。辯論十八天,沒有一人敢於提出責難。於是,他受到大小乘各派的一致推崇,大乘佛教徒稱為「大乘天」,小乘也敬之為「解脫天」。
貞觀十九年返長安,帶回大小乘佛典五百二十筴,六百五十七部,其後將近二十年間共譯出大小乘經論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譯本無論在質或量上都超過各譯家的成就,為中國最偉大的經譯家之一。弟子數千人,著名的有窺基、普光等。在中國民間更從玄奘取經的經歷敷演創作不少文學作品,如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元代吳昌齡唐三藏西天取經雜劇、明吳承恩的《西遊記》等。並由玄奘口述,辯機筆輯的《大唐西域記》,記錄了沿途所經各國城邦歷史,地理,物產,民俗,宗教狀況,成為研究古印度和中亞地區的重要資料。

玄奘欲往天竺¸但當時唐敕不許¸玄奘不屈。他混在飢民中¸經秦川等地過玉門關。他孑然一身¸孤遊沙漠經西域、高昌、屈支等北道諸國¸後越嶺至阿富汗境再至印度。此後¸玄奘遍遊印度東南西各部¸巡遍佛跡¸訪謁高僧。

他在中印度的那爛陀寺¸隨主持戒賢法師研習寺內所有經典¸全部通曉其奧義¸曾主持那爛陀寺的講席¸擴展寺內諸僧的眼界。貞觀十六年¸玄奘又至摩揭陀國¸應戒日王之邀¸在曲女城主持一次空前偉大的大佛學辯論會¸參加者有五印度十八國國王、三千名大小乘高僧¸由玄奘提出他所寫的「真唯識量頌」¸作為辯論主題¸歷時十八天¸但無人能提出異議。

貞觀十七年¸玄奘譽滿五印¸學成歸來。玄奘回國後¸於貞觀十九年¸太宗邀其還俗,贊助軍政大事¸但玄奘婉謝¸專心在弘福寺譯經。他在外十七年¸周歷一百三十餘國¸所得經律論六百五十七部¸經玄奘譯出有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玄奘回中國後譯經說法¸創立「法相宗」¸至高宗麟德元年圓寂¸享年六十五歲。

上述已簡述了玄奘西行之背景、經過及貢獻¸下面將會對玄奘西行的各種資料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2007-05-16 5:05 am
玄奘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9/9a/Xuanzang_w.jpg/180px-Xuanzang_w.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玄奘西行圖
玄奘(仁壽2年(602年) - 麟德元年2月5日(664年3月7日)),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師,漢傳佛教歷史上最偉大的譯師。俗姓陳,本名褘,出生於河南洛陽洛州緱氏縣(今河南省偃師市南境)。佛教法相宗創始人。《西遊記》中唐僧的原型。





目錄[隐藏]

1 早期生活
2 西行求法
3 西遊記
4 參考
5 外部連結



[編輯] 早期生活
玄奘的家族位於河南洛州緱氏縣(今河南省偃師市南境),家族本是儒學世家。上有三個哥哥。他的曾祖、祖父都是官僚,到了他父親陳惠,便潛心儒學不做官了。
少時因為家境困難,跟著他二兄長捷法師住在洛陽淨土寺,學習佛經,在那裡待了五年,當時還是隋朝時期。在這期間他學習了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而他本人偏好後者。他十一歲(613)就熟習《法華》、《維摩》。十三歲時(615)洛陽度僧,破格入選。其後聽景法師講《涅槃》,從嚴法師學《攝論》,升座覆述,分析詳盡,博得大眾的欽佩。隋煬帝大業末年,兵亂饑荒,玄奘和他的二兄前往長安後,得知當時名僧已多聚在蜀地,因又同往成都。在那裡聽寶暹講《攝論》、道基講《雜心》、惠振講《八犍度論》。三、五年間,究通諸部,聲譽大著。唐高祖武德五年(622),玄奘在成都受具足戒。武德七年(624)離開成都,沿江東下參學。先到了荊州天皇寺。講《攝論》、《雜心》,淮海一帶的名僧聞風來聚。六十高齡的大德智琰也對他執禮甚恭。講畢以後,繼往趙州從道深學《成實》,又到揚州聽惠休講《雜心》、《攝論》。貞觀元年(627),玄奘再到長安,從道岳、法常、僧辯、玄會諸師鑽研《俱舍》、《攝論》、《涅槃》,他很快就窮盡各家學說,受到稱讚,聲譽滿京師。僕射蕭瑀,奏請令他住莊嚴寺。但是玄奘覺得多年來在各地講筵所聞,異說不一,特別是當時流行的《攝論》、《地論》兩家有關法相之說不能統一,很想得著總賅三乘學說的《瑜伽師地論》,以求會通一切(這一見解大概是受了當時來華的波頗蜜多羅的啟發而生),於是決心往印度求法。
618年隋朝滅亡,玄奘和他的兄長逃至長安(當時已經是唐朝首都),之後再往南至四川成都。在這裡他們兄弟二人花了約二到三年的時間繼續深研佛經。
622年,玄奘20歲那年剃度出家;之後,他離開他的兄長然後回到長安學習外國語文和佛學。

[編輯] 西行求法
玄奘自出家以還,便曾經計劃往天竺學習佛法,跟從戒賢大師學習,以及參觀佛法,但多次都未成事。由於等不到唐朝出國的過所(護照),一直沒法出國,公元627年,唐玄奘終於偷渡由長安出發隻身前往天竺,經過高昌得鞠文泰禮重,沿著西域過帕米爾高原前往,歷經艱難險阻後到達天竺。在天竺的十多年間,玄奘跟隨過許多有名的僧人,他停留過的寺宇包括當時有名的佛教學習中心那爛陀寺,他向該寺的主持,印度佛學權威戒賢法師學習佛經。及後,玄奘更加徒步考察了整個南亞次大陸,昔有真唯識量重,在曲女城佛法講座中,十八天內,無人能難倒他,名揚全天竺,分別被當地大乘教徒譽為「大乘天」和小乘教徒譽為「解脫天」」。在貞觀十三年,他在那蘭陀寺代戒賢大師講授《攝大乘論》和《唯識抉擇論》。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3/Xuanzang_Da_Yan_Ta_statue.jpg/255px-Xuanzang_Da_Yan_Ta_statue.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玄奘的一座雕刻,在西安大雁塔
643年,他啟程回國,並將當地的約657部佛經帶回中土。646年,回到長安,受到了唐太宗的熱情接待。(據後世分析,唐太宗熱情接待玄奘是為了獲取西域的情報,因為當時唐正準備對西突厥用兵).652年(永徽三年),玄奘在長安城內慈恩寺的西院築五層塔,即慈恩寺塔 (故稱),也就是今天的大雁塔,用以貯藏自天竺攜來的經像。1962年,寺內建立了玄奘紀念館。故大雁塔成為了玄奘西行求法、歸國譯經的紀念建築物。 回到中土後,在唐太宗的支持下,在長安設立了國立翻譯院,參與的學生與人員來自亞洲東部各地。他花了十多年時間在今西安北部約150公里的銅川市玉華宮內將約1,330卷經文譯成漢語。玄奘本身最感興趣的是「唯識」這一部份。這些佛經之後再傳往韓國和日本。
玄奘因著自己的見解以及翻譯與註解經文的努力而創始了法相宗。雖然,這一宗派沒有持續很久,但是他的許多學說卻深深的影響了其他較為成功的宗派。
由玄奘法師口述而成的《大唐西域記》,堪稱中國歷史上的經典遊記。因為印度歷史紀錄的缺乏,這本珍貴的遊記也是研究印度歷史不可缺少的文獻。
玄奘於664年去世,最初葬於白鹿原雲經寺;669年,改葬於少陵原(又稱鳳棲原),建有舍利塔,併為此在這裡建立興教寺。

[編輯] 西遊記
名著《西遊記》這部小說中描繪的唐僧(唐三藏),雖然近似作者基於玄奘法師的聯想所刻意取角,但基本上仍屬於個別創建的故事與人物角色,不應因此誤解為史實或歸類為歷史小說。其中著名的孫悟空、豬八戒(悟能)和沙悟淨,及西遊除魔降妖生動活潑的豐富情節,明顯並非記述玄奘遊歷天竺的故事,而另有其獨特而廣泛的人文意義與哲學、藝術與社會價值。
佛教對《西遊記》這部書,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近代的禪宗高僧虛雲大師,指斥《西遊記》是道教徒寫了來詆毀佛教的;而也有人認為,《西遊記》其實隱諱地記錄了修行的過程,若不懂佛教文化,則寫不出這部書。



[編輯] 參考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

[編輯] 外部連結

玄奘法師


收錄日期: 2021-04-12 20:26:5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70515000051KK0400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